CHIP泛素化修饰降解调控ZBP1水平及程序性细胞坏死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j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炎症和细胞死亡是先天免疫(innate immunity)宿主用来清除入侵病原体的两种重要机制,对维持机体稳态具有重要作用。ZBP1作为先天免疫传感器,可以感知入侵微生物特别是病毒的核酸,然后触发受感染的细胞发生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去除感染细胞,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在甲型流感病毒IAV感染时,ZBP1识别病毒RNA,通过下游的RIPK3激酶引发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防止病毒扩散;在小鼠MCMV病毒感染时,ZBP1感知病毒基因,与RIPK3相互作用引起RHIM结构域依赖性的细胞程序性坏死;而MCMV病毒编码的M45蛋白,可以通过其RHIM序列抑制ZBP1诱导的细胞坏死,形成有利于病毒复制的细胞环境。此外,在病毒感染时,ZBP1还会介导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和促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目前对于ZBP1蛋白的调控机制研究较少。已有研究表明CHIP蛋白会通过泛素化和溶酶体依赖性降解RIPK3,从而调控细胞坏死;而ZBP1作为RIPK3的关键上游蛋白,常常与RIPK3以复合物形式介导下游信号通路,是否也会受CHIP蛋白调控?本论文的研究发现CHIP的确会调控ZBP1的蛋白水平。我们发现CHIP降解ZBP1蛋白,缩短ZBP1蛋白的半衰期。初步证明CHIP是通过溶酶体途径泛素化降解ZBP1。我们的实验数据表明CHIP蛋白与ZBP1蛋白结合依赖于ZBP1蛋白的RHIM结构域,且ZBP1、RIPK3、CHIP三者可以形成蛋白复合物。CHIP减弱ZBP1与RIPK3的结合,从而抑制ZBP1与RIPK3介导的细胞坏死,同时抑制ZBP1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包括NF-κB的激活与IFN-β的产生。在IAV感染时,ZBP1会结合病毒的vRNP复合物后产生泛素化修饰,从而激活下游细胞死亡通路。但至今并未阐明IAV感染时ZBP1是如何发生泛素化修饰的,以及哪些蛋白调控ZBP1蛋白的泛素化。是否是我们所研究的CHIP蛋白在这方面发挥作用?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总之,我们发现了调控ZBP1蛋白水平的泛素化修饰E3连接酶CHIP,这对于更加深入了解ZBP1诱导的先天免疫反应的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β-地中海贫血(β-thalassemia)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血红蛋白隐性遗传疾病,由β-珠蛋白(Human β-globin,HBB)基因突变导致。在全世界大约有1.5%的人群携带此突变,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地区都属于β-地中海贫血症高发地。该病的治疗方法有限,尽早进行诊断,采取遗传风险评估及产前诊断是预后的关键,而进行基因型诊断又是β-地中海贫血症确诊的标准。除基因测序外,当前的技术方法难
学位
血流感染(Bloodstreaminfections,BSIs)是临床重症感染性疾病之一,近年来血流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不断上升态势。对于疑似血流感染患者需要立即诊治,分秒必争。但目前血培养诊断方法难以满足临床对快速病原菌鉴定结果的迫切需要。本研究以全血为样本直接进行病原菌提取和检测,打破现有的诊断瓶颈,实现血流感染病原菌快速鉴定,进而指导用药,提高患者生存率。第一章主要介绍血流感染整体概况和目前
学位
<正>图la中的电路合成一负阻。这一网络与lb中的电感器串联能提高电感器的Q值。图lb中的滤波器要设计得使
期刊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在所有癌种中仅次于肺癌。绝大部分结直肠癌患者死亡是由于肿瘤细胞转移,结直肠癌的复发转移也是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重难点。之前的研究表明,肿瘤转移可能发生在结直肠癌的早期,通常是由肿瘤细胞向附近淋巴细胞的局部浸润开始的。因此,对局部浸润风险进行早期评估可以帮助确定结直肠癌治疗方案的优先级,从而大大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在
学位
细胞死亡与生命的发生、发展、衰老和疾病密切相关。细胞凋亡是一种比较温和的死亡方式,但是细胞坏死的发生就比较剧烈。早年有研究认为细胞坏死是不受调控的,但随着对细胞坏死的不断深入研究,细胞坏死被证明是受调控的。细胞死亡发生时,若阻断caspase-8的活性,RIPK1和RIPK3就不会被Caspase-8切割。RIPK1与RIPK3通过RHIM结构域结合,使RIPK3磷酸化磷酸化的RIPK3会招募ML
学位
自噬是细胞内高度保守的降解系统,参与许多生命过程,如细胞存活、老化和免疫反应,在心肌梗死、帕金森病和Ⅱ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治疗中起关键作用。在自噬过程中,哺乳动物ATG13既是ATG1自噬起始复合物的一个重要亚基,在自噬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低等无脊椎动物中ATG13的结构及其在自噬中的具体分子机制以及由ATG13介导的自噬在抗病原微生物感染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论文以常见的经济贝类血蚶(Tegill
学位
肺癌是目前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类型之一。肺癌起源于呼吸道上皮细胞,分为两大类,包括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非小细胞肺癌可进一步分为3种主要亚型:腺癌、鳞癌和大细胞癌,且其占所有肺癌发病率的85%。虽然有许多靶向药物可对NSCLC患者进行化疗,但NSCLC患者的五年总存
学位
水稻产量由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和粒重决定。本课题组前期通过对大粒株系JF42和小粒品种华占(HZ)杂交,并以HZ为轮回亲本构建高世代回交群体,精细定位出一个粒形粒重主效QTL。本文在此基础上围绕该主效QTL功能展开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确定了粒形及粒重主效基因GW2。通过以高代回交后代BC3F1为母本,HZ为轮回亲本继续回交,结合SSR分子标记选择进行目标区段选择与遗传背景选择,构建更高世代的回
学位
YAP1的广泛生物学效应使其成为癌症治疗和再生医学中具有吸引力的靶点,虽然靶向hippo信号通路的抑制剂已有发现,但临床应用还具有挑战。高通量筛选为先导化合物的发现提供技术基础,分裂的纳米荧光素酶(NanoBiT)检测体系可以快速、准确定量细胞内带HiBiT标签的蛋白,是用于高通量筛选理想的检测体系。以RNP形式递送CRISPR/Cas9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快速编辑,还能提高靶点的编辑效率,同时还可以
学位
环境中绝大多数微生物未在实验室内被分离培养,以往研究对于可培养率的评估基本在细胞数目水平开展,但对于物种水平的可培养率尚未有系统研究。本研究通过结合培养组学、扩增子测序以及宏基因组测序三种方法本研究致力于探索一种可靠的评估细菌可培养率的方法。同时,研究了多种外在或内在因素对细菌可培养性的影响,并期待能基于MAG水平预测功能基因以改进培养条件从而扩大细菌可培养类群。首先,本研究排除背景污染、cros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