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任务驱动教学案例研究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xiong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时代带来了种种挑战,对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应对这一挑战各国纷纷将人才培养的视角转向核心素养,期望培养具有真实学力的新型人才。语文学科静态的知识教学已难以适应当今国家对于新时代人才的要求。“活动·探究”单元正是语文教材编写为应对时代需求而做出的有益探索,将语文知识与语文实践紧密结合,呈现出崭新面貌。但与之匹配的教学理论与实践路径尚未成熟,为什么教、如何教、教得如何等问题成为制约该单元教学效能发挥的难题。任务驱动教学强调学生在做学一体的学习活动中完成自我经验的主动建构,这与“活动·探究”单元的实践追求不谋而合。围绕任务驱动教学为什么能够切合“活动·探究”单元教学、怎样切合“活动·探究”单元教学以及“活动·探究”单元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效果怎么样等问题,论文运用文献研究法,探究“活动·探究”单元和任务驱动教学的内核,梳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构建“活动·探究”单元任务驱动教学模型,并运用该教学模型开展案例研究。研究主要包括六个部分:其一,绪论部分对研究整体情况进行说明,包括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目的、研究思路,以及相关文献综述;其二,挖掘任务驱动教学和“活动·探究”单元的本质,探究两者之间的适切性,为研究提供理论前提;其三,从“活动·探究”单元任务驱动教学的教学原则出发,构建“活动·探究”单元任务驱动教学模型,并设计实施流程;其四,案例研究设计,包括对象的选取、研究工具、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其五,运用构建的“活动·探究”单元任务驱动教学模型开展教学实践,并对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其六,根据研究提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论文研究植根理论,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围绕顶层设计、任务推进、评价反思三要素构建“活动·探究”单元任务驱动教学模型,设计“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实施流程,在此基础上开展教学实践。以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分析教学效果,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真实性任务能有效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第二,恰当及时的支持性信息能够为学生的持续探索提供动力;第三,真实性评价能够提供有效教学反馈,促进教学反思。
其他文献
足球运动是世界第一大运动,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足球场上比胜利更能深入人心的是球员们浴血拼搏、奋战到底的精神力量,是球队在低谷时团结一致、共度难关的坚守,是球迷们不抛弃、不放弃的支持鼓励。基于此,本研究以2019年世界男子青年足球锦标赛十六强球队的运动表现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秩和比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十六强球队的运动表现进行多角度的剖析,从球队的传球与控球表
学位
为了总结不同供球频率多球训练法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专修课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应用方法,弥补单一频率多球训练法在应用中的不足,提高多球训练法在教学中的成效,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以吕梁学院17级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专修班的24名学生(全为男生)作为实验对象,将其分为三个实验组,对应采用55球/分、65球/分、75球/分三种供球频率,将正手攻球、反手推挡球、正
学位
研究目的:根据2014年国家体育总局颁布《国民体质监测公报》,与2010年相比,2014年3至6岁男性幼儿的走平衡木、网球掷远、10米折返跑有所下降。人们对其幼儿体质问题较为关注,本文将从干预实验性研究出发,运用体适能游戏课对5至6岁幼儿干预,探究幼儿体质在干预中的变化趋势及影响。研究方法:在西安市雅艺幼儿园内选取60名5至6岁健康幼儿为实验对象(实验组男、女性幼儿各15人,对照组男、女幼儿各15
学位
研究目的:现如今马拉松运动在中国发展迅速,业余跑者群体参与众多,虽然参加马拉松能明显提升耐力和对身体有塑形作用,但也有越来越多的社会群体关心马拉松运动所带来的损伤。前期研究发现马拉松的负面影响通常集中于人体下肢。本研究采集模拟半程马拉松前后的业余水平男运动员下肢重要关节的运动学及动力学数据和下肢重要肌肉的形态学参数并对其进行分析,探讨前后差异作为影响的理论依据。根据研究结果,为广大马拉松爱好者及参
学位
随着国际背景下职业教育的改革,以及我国这几年来对职业教育的愈加重视,结合宁波地区当地经济比较发达的实际情况,单纯的“2+1”抑或是“2+0.5”已经无法满足家长和学生的需求,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学制模式的变革变得愈加迫切。基于以上问题,借鉴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中职教育学制,结合职业教育与社会以及职业教育与人相适应的发展规律,本文就中等职业学校,结合宁波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结合重构中职教育学制模式多
学位
数感是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小学低年级是学生形成数感的重要时期,一般表现在“数与代数”领域。数感的形成与建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生活中数的意义,发现并表达实际情境中的数量关系。结合课程标准和已有文献,本研究将数的意义、数的表示、数量关系、数的运算、数的估算、数的问题解决六部分作为数感的构成要素。通过测验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以改编的低年级小学生数感测试试卷为研究工
学位
有效的作文批改通过向学生反馈有用的信息,帮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形成正确的认识,从而改正存在的问题,进而提高作文的质量。但批改不易得法,不见成效,由来久矣。为了探索有助于提高学生作文质量的批改方式,本文围绕作文批改方式及其效果,具体探究如下两个问题:在现实中,教师是怎样进行作文批改的?教师的批改方式对学生的作文质量产生了什么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基于文献分析,构建了有助于提升作文质量的书面批改方式的
学位
文言文课后练习是语文教材练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教师的文言文教学以及中考文言文试题的命题都具有不容忽视的促进作用。本文以安德森教育目标分类学作为分类标准,对两版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相同篇目课后练习进行分类与比较研究。全文共五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缘由、研究问题、目的与意义、核心概念界定、文献综述、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框架。第二章主要从两版教材文言文课后练习的分类方法与
学位
近年来,关注父亲形象成为热门的社会和教育话题,社会各界对父亲的缺位现象愈发关切。同时,统编本语文教科书在全国范围内陆续投入使用,而语文教科书中的父亲形象尚未受到充分的关注和研究。基于这两个现实因素,本文对统编本小学、初中、高中(必修)在内的共20册语文教科书中的父亲形象进行分类整理,探究教科书中父亲形象的呈现概况,并从不同视域对语文教科书中的父亲形象进行解读,最后提出对教师教学的相关建议。本论文共
学位
数学运算是数学学习和应用的基础,良好的数学运算能力将对学生的发展提供巨大帮助。2020年1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运算为数学学科六个核心素养之一。本研究首先界定了“中职学生”、“能力”、“数学运算”“数学运算能力”的概念,介绍了自我效能感理论、学习动机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其次,编制了中职学生数学运算能力表现形式和内容的调查问卷,并对其进行了信效度分析。再次,通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