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对长江经济带自主创新的影响研究

来源 :重庆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heney0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趋严峻的全球资源环境约束下,创新和技术升级已成为主导国际竞争的主要特征与趋势。伴随新一轮科学技术变革的到来,我国已步入新旧动能转换,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增长动能,实现经济增长由要素、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对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尤为重要。国家经济发展体系的重要载体为区域经济,因此重视区域经济发展,培育发展新动能,是其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与任务的必然要求。对此,各地区必须重视在开放经济背景下知识经济外部性这一重要特性,利用好对外直接投资、国际贸易、外商直接投资等渠道带来的国际先进技术、知识的溢出,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同时,增强区域自主研发,加快实现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长江经济带涵盖中国9省2市共11个省市,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关系着中国战略发展全局。长江经济带OFDI存量在2019年末达到3190.63亿美元,占全国OFDI存量40.69%;专利申请授权数达到114.31万项,占全国专利授权总量46.55%。二者均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其中的关系也引起学者们关注。因此,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探讨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区域自主创新的影响效应及路径,为有效提升长江经济带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更好服务于国家总体战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对此,本文选取长江经济带2003-2019年9省2市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围绕OFDI逆向技术溢出影响长江经济带自主创新,深入探究以下问题:OFDI逆向技术溢出能否有效促进长江经济带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其效应在不同流域表现如何?不同投资区位的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创新效应是否具有差异性?OFDI逆向技术溢出通过什么机制影响长江经济带自主创新?这一系列问题的回答对于当前深化改革开放,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从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显得极为迫切。基于此,本文首先对理论基础与现有文献进行分析梳理,阐释了OFDI逆向技术溢出影响母国自主创新的机制路径,并提出研究假设;接着构建计量模型加以检验。具体地,利用长江经济带2003-2019年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鉴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同时检验了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长江经济带总体以及不同流域自主创新的影响效应。进一步,考虑到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总体布局与发展战略,将投资东道国区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检验了面向不同国别的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长江经济带自主创新影响效应。在机制检验方面,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产业结构合理化在OFDI逆向技术溢出影响长江经济带自主创新中的中介效应。最后,为进一步完善研究,分别将相关变量滞后一期,以及更改相关变量衡量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有:第一,OFDI逆向技术溢出能够正向促进长江经济带自主创新,但与自主研发投入、金融发展水平相比,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长江经济带自主创新的提升作用还相对较小;第二,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长江经济带自主创新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长江经济带各流域地区的自主创新虽均能产生促进作用,但影响效应有所不同。其中,对下游地区促进作用最为显著,中上游地区次之,且中上游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区域自主研发产生了显著的“挤出效应”。此外,面向发达国家的OFDI逆向技术溢出能显著提高长江经济带自主创新,而面向发展中国家的OFDI逆向技术溢出并不能推动长江经济带自主创新,反而产生微弱的抑制作用;第三,在机制检验中,产业结构合理化在OFDI逆向技术溢出影响长江经济带自主创新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且结果显著,即OFDI逆向技术溢出可以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进而推动区域自主创新。最后,基于本文结论,提出四点对策建议:第一,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第二,优化OFDI区位分布,鼓励开展技术寻求型OFDI;第三,重视区域发展差异化,提高区域自主研发投入;第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提升区域自主创新。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明确提出要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持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引领持续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工业是推动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是“三废”污染源的主要制造者,资源与环境的双重红线迫使工业急需摆脱粗放式发展模式,向生态化、绿色化发展方式转型。面对环境污染外部性问题,环境规制能够通过将其不经济性内部化,是实现工业清洁生产极为重要的有效手段,推动经济高质
学位
在我国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国内企业对外发展的需求越来越强劲,各行业都在加剧布局海外市场。我国锂矿资源企业光靠内生动力和现有资源条件,已经不能满足长远规划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通过海外市场投资,战略性地收购重要生产资源和关键市场要素,以获取高额的投资收益。然而,在海外并购过程中由于缺乏对风险的识别和评估,缺少相应的风险应对机制,忽视了市场波动因素的影响,海外并购给企业带来发展的机遇的同时,
学位
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自2013年起,我国在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深圳、湖北、重庆等省市陆续建立了多家试点碳市场,以积极探索低碳发展之路。但就现阶段而言,我国碳市场尚未充分发挥其全部作用,与国际碳市场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市场效率是衡量一个市场资源配置、市场信息和交易规范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市场成熟程度的重要体现,因此研究碳交易市场的市场效率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随着未来
学位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提出后,绿色创新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热点,在以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绿色创新作为“绿色”和“创新”两大理念的结合点,是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双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当前我国绿色创新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如创新程度不高、创新效率低。产城融合是针对产城分离问题提出的重要战略手段,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产
学位
高铁作为一种新兴的交通运输方式,已成为代表中国形象的“亮丽名片”。纵观文献,虽然已有众多学者从诸多视角探究高铁建设与开通的影响效应,但从宏观层面研究中国高铁开通对省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学术成果可查甚少。因此,在中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背景下,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作为衡量一个经济体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研究高铁开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对于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本文以2
学位
据全球环境绩效指数(EPI)报告显示,我国环境质量历年得分均不高,排名常常位于严重污染的区间。EPI指数包含了生态环境的诸多方面,而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是一个颇为重要内容。中国在EPI指数上的落后排名意味着,在碳排放等生态环境问题上中国始终面临着巨大的国际压力。截止到2020年,长江经济带沿线除江西省外沿线各省市的第三产业比重均超过50%,江西省也达到48%以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效显著,对
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周期性和结构性产能过剩日益凸显,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措施,旨在通过政府和市场的共同作用有效化解产能过剩,以提升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高能耗、高污染和高排放的工业行业则是绿色转型的主要突破口。由此可见,中国工业行业面临着去产能和绿色转型的双重目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将能源和环境约束纳入到核算框架,是衡量经济效应和环境效益的有
学位
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西部地区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使其实现了持续高速发展,奠定了西部地区向东部跟跑、并跑乃至领跑的基础。而今,为贯彻新一轮大开发战略要求,西部地区要努力实现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打造区域创新高地,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本文以西部地区为研究对象,以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为切入点,探究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实现机制,分析西部
学位
长期以来,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存在着一定的“剪刀差”。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发展,我国逐步放开落户限制,各大城市均实施了低门槛落户政策,进城落户新市民的群体进一步扩大,而学界对于这一规模庞大的群体关注并不多。现实层面上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市后面临着人力资本不足、就业难和收入较低的困境。进城落户新市民的收入问题关系到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的发展状况和后续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对于推动“以人为
学位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指出,长江是中华民族的黄金水道,长江经济带要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新路子。长江经济带作为中央重点实施的“三大战略”之一,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其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一体化协同推进的任务艰巨且意义重大。文章以长江经济带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一是运用统计指标体系构建法,构建了绿色环境、绿色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