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现实主义写作的突围 ——以石一枫的小说创作为例

来源 :辽宁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4157225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一枫,被人称为“后王朔时期”的“北京顽主”。他创作前期的作品主要依靠亲身经历,开始了追忆式的青春写作。直到二零一四年,中篇作品《世间已无陈金芳》才问世,石一枫试图回归传统,将文学眺望的视野转向当下的大时代中,回归到中国传统文化,还原现实,在作品中真情流露,真实书写小人物的生存困境。本文章一共包含了绪论、正文、结语等三个组成部分:绪论部分对石一枫本人及其创作进行概述,对石一枫小说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对本选题的研究意义进行阐述。正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从新世纪现实主义写作被围困的状态入手,探讨在现实主义创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下,如何在全新的社会语境和文化语境中突围,是现实主义作家创作面临的重要挑战。为了文学而更好的接续发展,必须要化茧成蝶实现华丽的蜕变。作家群体也在努力寻求人道主义的突破口,通过多样化的文学创作形式承担起对“人的文学”的新阐释的责任。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技法也日臻成熟,随着思维、理性、学养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新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创作也是体现出对以往作品的历史继承和嬗变。第二章对石一枫整个创作时期风格的流变和对现实主义的回归方面进行介绍。石一枫的写作主要包括了两个阶段,早期小说的写作主要是在历史语境下写作个人的青春故事,在石一枫早期作品中反映了个人的发展和时间的紧密联系,而人物的发展则体现的是时间的变化、国家命运的缩影。新世纪的来临、非典、汶川地震等诸多有着特定年代烙印的时间节点都在石一枫的小说中不断发生,而主人公们也在对这些具有代表意义的时间节点进行着自己的重新定位和回归。中后期是在对都市生活进行冷静化描摹,《世间已无陈金芳》、《地球之眼》、《心灵外史》到最新发表的《玫瑰开满了麦子店》,石一枫作为在京的本土作家,从无序的写作困境中走来,并逐渐地找到了自己的道路。而自二零一四年出版《世间已无陈金芳》之后,石一枫写作也呈现出了井喷态势,尽管近期的作品也多有中篇,但其对思想内涵的深刻度的确与日俱增了。第三章深入挖掘石一枫小说现实主义创作实践。石一枫的小说开放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首先表现在对主题的升华,从现实的描摹到观念的提升。石一枫的小说主题从早期书写个人成长路上的荆棘与芬芳,到现在书写社会浪潮中的时代寓言,将关注的视角从个人转向社会、国家和时代的嬗变。其次是描写经历时代浪潮冲刷下的失败者群像,这些人构成了石一枫小说描摹的人物图谱。最后就是表现在对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的综合运用上,在语言风格上也是体现了一些世俗化民间化色彩,因而石一枫的文学语言有着鲜明的个人色彩,依托前人创作的经验积累,充满着地域特色的语言流畅且活泼生动、趣味无穷,又有不可置换的时代色彩。在文学表现手法上,石一枫的写作不但承袭了中国十九世纪文学的批评现实主义的优秀文化传统,同时也吸收了二十世纪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化中的元素。第四章石一枫在他的作品世界中重新重构了中国文化和社会与现实的关联,他的创作以适应当代中国社会形势的态度,用新现实主义的手段展示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复杂性与多样化,而人物命运又是和时代精神紧密结合的,两者又相互依存。反映了中国作家的叙事风格,以及个人与社会的统一。石一枫以更客观的角度把握当代,并以新的方法介入社会现实,重新书写社会问题。而与此同时,石一枫也和同代作者们一起,给人类提供了一个更为宽广的文化世界。第五章笔者将深入分析石一枫小说的艺术价值和新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得以长效发展的机制。从这个角度看,研究现实主义在石一枫小说创作中的意义就不能不考虑到新世纪以来的全球化语境。伴随国家改革开放的推进,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明也将不可避免的介入到市场全球化的大潮中去,对于一个国家社会文化资源丰富、价值多样的经济社会发展空间,石一枫一直寻找着自身的新定位,他选择不断调适自身的心理,调适自身的位置,他在坚持发展自身的社会主义文明资源的同时,又能够不断的借鉴西方文明,用现代目光去看待我国传统,并站在现代人的立场上去批评传统,并在传统中寻求潜在的现代元素。从而为我国当代的新现实主义文艺增添了一股石一枫之风。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如果说,作家的文学生命是一座幽深的林,保留着创作者从青涩到成熟的种种成果与活动的踪迹,那么,作家的创作心理就是这片深林的通幽曲径。在郁达夫的文学创作中,忧闷抒情有时,义愤慷慨有时,回避与沉默亦有时,这些复杂的文学面貌与作家独具个性的创作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对这种联系进行确认和思考,无疑是理解其人其文的一个关键。本文在绪论部分提出了从心理学角度对郁达夫文学创作进行研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大致总结了自郁
学位
学位
作为中国现代史上一个特殊的历史时空,1937年11月12日至1941年12月8日的“孤岛”时期,由于战争的原因,文学领域经历了短暂的低迷与打击。然而,随着抗战气候的发展,上海租界在成为著名的“孤岛”的同时,也成为了进步文化人士坚持抗战的根据地。“孤岛”复杂严峻的政治环境与畸形繁荣的社会经济,催生出了一个有别于全国其他地域的独特而异彩纷呈的“孤岛”艺术空间,独特的文学空间也由此产生。“孤岛”文学空间
学位
张楚的小说创作带着明显的“两面性”,一方面,张楚的小说是讲求客观理性的,他始终坚持现实主义,用文字反映尘世中的人生百态与现实问题,刻画着一个个身处困境中的小人物,展示他们的孤独与挣扎,可与此同时他对这些人物又似乎是“冷眼相待”的,他不会刻意去安排什么大团圆结局,也不会随心意为他们设计逃离困境的出路,只是静静看着他们在生存的压力与无奈的挣扎中或沉沦或反抗。但他亦从不喜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对那些犯了错误
学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开天辟地的新时代,政治上党将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将国内发展的总任务确定为实现农业国到社会主义工业国的转变;经济上党领导人民学习苏联的工业生产经验,坚持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方针政策不动摇,在建国初期快速恢复了工业生产;文化上,工人阶级成为新中国文化的主人,在党开展的一系列工人文教活动中,一批工人出身的作家在文坛崭露头角,自《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后,“
学位
本论文以郑伯奇的文学批评为研究对象,从其文学批评中“革命话语与审美话语的双重建构”这一特点出发,梳理分析郑伯奇文学批评的观念与实践,以其批评文本为研究基础,深入研究并认识其文学批评的意义与价值所在。本论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对郑伯奇的文学批评进行分析和研究:第一,对郑伯奇文学批评的生成语境进行梳理和分析。社会环境、政治生态、文化氛围等因素是文学批评观念得以生成的基础,重大社会历史事件甚至可能成为其发
学位
众所周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如今智能制造已家喻户晓,并且成为企业发展和改革的主旋律,尤其是与产品制造相关的企业,都在抓紧时间进行生产模式转型和运营管理改进,以此来提高自身竞争力,实现业务增长。海湾公司是国内知名的消防电子产品及服务提供商,主要生产烟雾探测器、模块、手钮及控制器等产品。自上世纪90年代成立以来,先后实施了ERP系统、QMS系统、电子KANBAN等,并在塑胶车间及模块车间引进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