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退耕还林投入与水土保持效果的空间错配及对策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ne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土流失是黄土高原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不仅造成当地的生态退化和长期贫困,同时也威胁周边区域的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为有效缓解水土流失,中国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末启动了退耕还林等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尽管退耕还林等工程的实施使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取得积极成效,然而部分研究显示,退耕还林投入和水土保持效果之间存在空间错配,从而削弱了水土流失治理效率。该现象说明黄土高原的退耕还林与水土流失治理存在优化空间。因此,理解退耕还林投入与水土保持效果空间错配的演变规律和影响因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对今后退耕还林及其他生态工程的高效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面对退耕还林投入与水土保持效果的空间错配这一现实问题,以黄土高原的县级行政区为研究对象,在人地关系理论、地域分异理论、环境公平理论的基础上,使用遥感影像数据和统计资料数据,结合文献分析、时空统计分析、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集成、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等方法,开展如下研究:首先,测算黄土高原各县级行政区历年退耕还林投入与水土保持效果的空间错配程度,归纳空间错配的时空演变特征。其次,构建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检验退耕还林对水土流失的影响,进而分析空间错配的形成原因。最后,以降低空间错配、提升政策实施可持续性为目标,确定各地区退耕还林在未来阶段性的投入等级及植被恢复种类。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从时间层面看,黄土高原总体空间错配程度在研究时段内具有先减弱后增强的基本特征。黄土高塬沟壑区、黄土丘陵沟壑区、土石山区、河谷平原区的空间错配在各个时段都较为明显,且近年来有逐渐加剧的趋势;农灌区、沙地和沙漠区的空间错配程度相对较轻,时间变化较为平稳。从空间层面看,空间错配的分布格局始终保持显著的集聚效应,且集聚程度不断增强,集聚规模在近年来逐渐扩大。具有较高空间错配指数的县级行政区主要位于黄土高原中部以及南部、东部、西部边缘,呈现由集聚中心到周边扩散分布、数值递减的特点。空间错配的分布还具有明显的方向性特征。(2)退耕还林投入强度对水土流失水平的回归系数为负且高度显著,即退耕还林投入强度越大,水土流失水平的下降幅度越大,水土流失控制越有效。同时,退耕还林投入强度对水土流失水平的回归系数受到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即水土保持潜力的显著调节作用。在水土保持潜力大的县级行政区,退耕还林投入强度对水土流失水平的负向边际效应较高。将投入重点布局在水土保持潜力大的地区,可获得更优的水土保持效果。从而证明退耕还林投入与水土保持潜力的匹配性是影响空间错配程度的核心因素。(3)依据当前各地区水土保持潜力的大小,同时考虑气候变化影响,将退耕还林未来阶段性投入等级划分为高、中等、低三个类型。为不同投入类型的区域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并提出动态实施机制,将空间错配稳定在较低范围。应用综合顺序分类系统模拟了黄土高原未来潜在自然植被的基本空间分布格局,构建较为详细的植被恢复种类,提出植被恢复在黄土高原中北部以草地为主、南部地区以林地为主的基本策略。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如下建议:首先,要定期监测空间错配程度,及时开展空间错配治理。对于投入过度或投入不足的区域应采取相应措施,缓解空间错配。在空间错配治理的过程中可以集中统一开展,使之产生规模效应,节约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成效。其次,应以水土保持潜力确定退耕还林投入。为降低空间错配程度,提升水土流失治理成效,在退耕还林方案的规划设计阶段需要依据水土保持潜力进行合理分配。此外,建议定期对水土保持潜力进行动态更新,以此制定新的分配计划,确保水土流失治理效率。
其他文献
消除贫困是我国脱贫攻坚长期以来的奋斗目标,2020年我国消除绝对贫困,在各族人民的期盼下打赢了新时期的脱贫攻坚战,贫困问题得到了阶段性的缓解,也意味着新时期我国的扶贫工作从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向缓解相对贫困问题转移。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将成为后扶贫时代的工作重点。金融在减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依托于数字科技,数字普惠金融的存在为相对贫困减缓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相较于传统普惠金融,数字
学位
鱼糜制品因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和口感嫩爽等特点而深受消费者欢迎,其产量逐年增加。转谷氨酰胺酶(TGase)因其能够催化鱼蛋白发生共价交联显著增强鱼糜凝胶强度而广泛应用于改善鱼糜凝胶特性。然而当在TGase存在下,长时间的低温凝胶化会使鱼糜凝胶由弹粘体向弹脆体跃变,风味也随之改变。针对TGase诱导的鱼糜凝胶质构的跃变点、其组织演化规律的合理表征及其凝胶结构对风味释放的影响尚不清楚。本课题以冷冻鲢鱼糜
学位
粪污垃圾是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多数农村的粪污处理水平与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要求距离甚远,非卫生厕所极有可能成为病毒在农村传播的“死角”,全面的农村改厕行动是必需也是亟需。农户不仅是农村粪污垃圾的产生者,也是农村厕所治理工程的直接受益者和最大受益者,农村“厕所革命”取得良好成效离不开广大农户的支持和参与。农户出资参与户厕改造,既能缓解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财政压力,又能激发农户参与、管理、维护
学位
城市是经济发展、技术集聚与能源消费的中心,是应对气候危机的主战场,也是我国尽早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环节。本文以纽约、伦敦、东京等城市为例分析了国际城市面向碳中和推动低碳转型的三种特色模式,围绕需求、效率、结构三方面多维度梳理了国际城市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过程中的实施路径与行动措施。最后,结合国际经验和我国城市发展现状提出,我国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应注重城市发展的异质性,因地制宜地采取行动;注重城市绿
期刊
红曲色素(Monascus pigments,MPs)是由红曲菌属的丝状真菌产生的主要次级代谢产物之一。MPs作为天然食用色素,在我国及东南亚地区已有上千年的应用历史,也是近年我国增长最快的天然食品着色剂。MPs属于聚酮化合物,由红曲菌基因组中的一个基因簇调控合成,有多个酶参与,其中聚酮合酶(Polyketide synthase,PKS)为关键酶。尽管早在1963年就开始了MPs生物合成途径的研
学位
真菌毒素(mycotoxins)主要是由产毒的丝状真菌在具有一定温度和湿度的特定环境下产生的一类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的次级代谢产物,也是农产品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而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AFs)是其中的代表之一。AFs是一类次级代谢产物的总称,目前已分离鉴定出的AFs大概有12种,如AFB1、AFB2、AFG1、AFG2和AFM1等,其中致癌能力最强的是AFB1。AFs是主要是由曲
学位
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已经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显著影响。有关农业碳排放的研究表明农业已成为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重要来源,由于人类活动干预最多的农业部门是种植业,因此实现种植业领域的碳减排是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举措。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种植业生产面积广,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这一领域的碳排放总量不容忽视,因此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种植业碳强度。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自然资源禀赋、气候环境条件
学位
在过去20年,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的显著提高引起了世界的关注。通常可以根据人工干预的程度将植被恢复分为以自然过程为主的恢复和以人工干预为主的恢复。不同恢复模式在植被恢复过程中的各自表现及其时空差异,有待进一步厘清。前人研究多侧重于从微观角度比较人工和自然方法在植被恢复中的作用,缺乏区域尺度上的证据。植被恢复是在区域尺度上进行的,仅凭少量的点观测难以揭示整个区域的恢复情况。尽管有一些研究集中在区域尺度
学位
休耕制度是促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耕地是一种具有高度专用性的资产,资产专用性是影响农户休耕意愿的重要因素。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同类型农户休耕意愿的影响因素具有明显差别。鉴于此,本文利用甘肃省4个市共1240份微观调查数据,首先将农户划分为纯农户、Ⅰ兼农户、Ⅱ兼农户和非农户四类,接着选取相应观测变量对资产专用性进行测度并采用熵值法将其量化,然后分别建
学位
鱼糜制品以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等特点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其产量逐年上升。食盐是鱼糜制品加工中必不可少的添加成分,对人体的生理功能也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饮食中过高的食盐摄入不利于人身体健康,因此低钠鱼糜制品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冷冻鲢鱼糜为原料,研究了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钙、柠檬酸钙及碳酸钙部分替代食盐对鱼糜凝胶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如下:1、研究了氯化钾、氯化镁替代食盐对鱼糜凝胶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