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马克思学研究形成一股新思潮。吕贝尔作为西方马克思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在马克思学历史进程中有极为重要和独特的历史地位。关于吕贝尔马克思学,国外学界研究存在二重性,西方马克思学家赞同吕贝尔的研究,前苏联及东欧学者认为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受前苏联的影响,国内学界早期采取简单否定的大批判,近些年批判的同时开始反思,但目前研究成果极为有限,专门研究甚微,虽总体上趋于认同其文献学贡献,但未见具体文本的研究,至于它的思想观点,许多重要问题更鲜有涉及。本论文在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掌握新资料的基础上,努力追寻一种新方法,即对吕贝尔马克思学采取“一分为二、具体分析”的方法,把它分为“文献学研究——基本理论观点”两个层面。对于其文献学研究的学术成果,要充分肯定,努力借鉴;对于其打着“非意识形态化”口号提出的基本理论观点,则不要盲从,应注意分析批判,有所扬弃。与这种新方法相应,本文分为上下两篇结构,上篇主讲吕贝尔马克思学文献学研究成果,下篇具体分析吕贝尔马克思学基本理论观点。
上篇分五章阐述吕贝尔马克思学文献研究两大成果:第一章关于马克思著作目录学编辑的缘由、内容、方式及历史评价,在当时西方极其缺乏马克思研究资料的背景下,吕贝尔第一个以比较周全的编排体系编制出版了较完备的马克思著作书目,具有一定的开创之功。第二、三、四、五章关于马克思著作集四卷本编辑动因、特点以及文本体系概况、内容和评析,展现了马克思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文本的体系和内容,从中判断出吕贝尔的贡献与局限。
下篇五章论述剖析吕贝尔马克思学思想观点五个方面:第六章,他强调了马克思思想来源的多方位、多角度,主要论述了圣西门学说、英国政治经济学说和黑格尔学说对马克思的影响,问题是对马克思理论独创性认识不足。注意到马克思历史发展观、异化观和辩证法思想与黑格尔哲学的渊源关系,但一些反黑格尔的看法有失偏颇。第七章,他提出1843年马克思离开黑格尔哲学,向政治经济学方向转移,1844年马克思开始了政治经济学的批判研究。从马克思思想发展历程的大体趋势看,这有合理的因素,但他没有注意到马克思思想中哲学、政治经济学难以完全独立分开。第八章,他正确强调了马克思“六册计划”创作构想一以贯之的连续性,有其深刻独特之处,但没有发现前后时期一些改变,否认《资本论》创作思想的发展变化,削弱了马克思的理论深度。第九章,他提出斯宾诺莎民主观是马克思政治哲学的重要理论来源,马克思民主观的连续性,把马克思共产主义解释为人本主义,是有意义的,但未充分考虑马克思民主观与时代社会大环境民主气氛紧密相关性,自由主义民主观念与共产主义民主观念如何相融合,人道社会主义向科学共产主义的根本转变,存在重大缺憾。第十章,他从空想社会主义、巴黎公社和市场经济角度,提出了马克思社会主义观问题有深层意义,但把马克思社会主义本质说成是乌托邦、否定市场经济,还认为巴黎公社不能成为社会主义的基础等基本观点,则是根本错误的。
上篇分五章阐述吕贝尔马克思学文献研究两大成果:第一章关于马克思著作目录学编辑的缘由、内容、方式及历史评价,在当时西方极其缺乏马克思研究资料的背景下,吕贝尔第一个以比较周全的编排体系编制出版了较完备的马克思著作书目,具有一定的开创之功。第二、三、四、五章关于马克思著作集四卷本编辑动因、特点以及文本体系概况、内容和评析,展现了马克思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文本的体系和内容,从中判断出吕贝尔的贡献与局限。
下篇五章论述剖析吕贝尔马克思学思想观点五个方面:第六章,他强调了马克思思想来源的多方位、多角度,主要论述了圣西门学说、英国政治经济学说和黑格尔学说对马克思的影响,问题是对马克思理论独创性认识不足。注意到马克思历史发展观、异化观和辩证法思想与黑格尔哲学的渊源关系,但一些反黑格尔的看法有失偏颇。第七章,他提出1843年马克思离开黑格尔哲学,向政治经济学方向转移,1844年马克思开始了政治经济学的批判研究。从马克思思想发展历程的大体趋势看,这有合理的因素,但他没有注意到马克思思想中哲学、政治经济学难以完全独立分开。第八章,他正确强调了马克思“六册计划”创作构想一以贯之的连续性,有其深刻独特之处,但没有发现前后时期一些改变,否认《资本论》创作思想的发展变化,削弱了马克思的理论深度。第九章,他提出斯宾诺莎民主观是马克思政治哲学的重要理论来源,马克思民主观的连续性,把马克思共产主义解释为人本主义,是有意义的,但未充分考虑马克思民主观与时代社会大环境民主气氛紧密相关性,自由主义民主观念与共产主义民主观念如何相融合,人道社会主义向科学共产主义的根本转变,存在重大缺憾。第十章,他从空想社会主义、巴黎公社和市场经济角度,提出了马克思社会主义观问题有深层意义,但把马克思社会主义本质说成是乌托邦、否定市场经济,还认为巴黎公社不能成为社会主义的基础等基本观点,则是根本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