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D4在食管癌中的生物学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meol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居全球前十位。2020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显示,食管癌的新发病例为59.8万人,死亡病例为54.5万人。在中国,食管癌也是主要的肿瘤相关死亡原因,食管癌的主要病理亚型包括腺癌、鳞状细胞癌和未分化癌。在中国,约90%的食管癌患者为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食管癌具有局部侵袭明显、疾病进展迅速、复发率高、生存预后差等特点。虽然目前已有手术、化疗、放疗、免疫治疗、内镜切除术(endoscopic resection,ER)、消融、冷冻及氩离子凝固术(hybrid-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等多种治疗方法,但食管癌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仍较低。因此,我们急需进一步研究食管癌的发病机制并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策略。溴结构域和超末端结构域(bromodomains and extra-terminal domain,BET)家族蛋白最初被认为是炎症疾病的关键表观遗传调控因子,最近的研究则表明,BET蛋白在肿瘤中的表达失调导致了染色质重塑和基因转录异常并最终介导了肿瘤的发生。BET家族由四种蛋白组成,它们分别是溴结构域蛋白4(bromo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4,BRD4)、BRDT(一种睾丸特异性形式蛋白)、BRD3和BRD2。BET蛋白家族中被研究最广泛的成员是BRD4,它可以直接与正向转录延长因子b(positive transcription extension factor b,P-TEFb)结合。BRD4已被证实在基因转录、细胞周期调控、炎症细胞因子产生、细胞增殖和心肌肥厚等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BRD4的异常表达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实体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这表明它可能是一个抗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现有的研究已经表明,多种BET抑制剂(如JQ1、I-BET151和MS417)对多种肿瘤有显著的疗效,如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AML)、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混合谱系白血病(mixed lineage leukemia,MLL)、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胰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晚期肾细胞癌和黑色素瘤。此外,在其它肿瘤中,已有多项研究报道BET抑制剂可下调原癌基因c-Myc及其相关转录活性。然而,BRD4基因表达的改变对食管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在食管癌发展中的相关分子机制目前尚不清楚,BET抑制剂JQ1对食管癌的生物学作用及其相关机制也少有报道,仅有的两项关于JQ1对食管癌细胞生物学作用的研究也缺乏如何选择和应用合理的JQ1浓度进行干预和抑制食管癌细胞的相关研究。为进一步探讨和完善上述相关问题,本研究分别从人体组织标本、细胞及动物水平对BRD4与食管癌临床预后的关系及其在食管癌中的生物学作用及机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探讨。我们选择了 BRD4表达水平较高的两种人食管癌细胞株,以BET抑制剂JQ1处理这两种细胞株48 h的IC50为依据,选择了合理的JQ1浓度。然后,我们利用合理浓度的JQ1研究其对食管癌细胞的生物学作用及其相关作用靶点及机制。同时,我们通过沉默或过表达人食管癌细胞的BRD4基因进一步深入研究了 BRD4在食管癌中的生物学作用及机制。继而,我们从动物学水平对以上研究结果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从而进一步阐明了 BRD4与食管癌之间的关系,为食管癌的临床诊断、预后预测分析和靶向治疗提供了可能的新的策略和手段。本课题以食管癌为研究对象,分析BRD4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探讨BRD4对人食管癌细胞生长及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本课题的研究分为三个部分:(1)BRD4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2)BRD4在人食管癌细胞中的生物学作用及机制;(3)BRD4对食管癌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第一部分BRD4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研究目的:探讨BRD4在食管癌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预后的关系。研究方法:选择人食管癌细胞株(Eca109、TE-1、KYSE-150和Ec9706)和人食管上皮细胞株(Het1A)作为实验细胞。通过荧光定量PCR(qRT-PCR)和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采用 ANOVA 加 Dunnett-t 检验,选定两种 BRD4 mRNA 和 BRD4 蛋白表达水平较高的食管癌细胞株进行下一步实验。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RD4蛋白在107例食管癌肿瘤组织[男78例,年龄(64.7±10.4)岁;女29例,年龄(68.2±7.7)岁]和66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使用t检验、u检验或秩和检验比较BRD4蛋白在食管癌癌旁组织与相对应癌组织及Ⅲ期与Ⅰ、Ⅱ期中表达水平的差异。使用卡方检验分析BRD4表达水平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使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曲线分析BRD4表达与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研究结果:经q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发现,在食管癌细胞株Eca109和KYSE-150中BRD4 mRNA和BRD4蛋白表达水平均较高,因此选定这两种细胞进行下一步实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RD4在食管癌肿瘤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淋巴结转移数量、TNM分期有关(P<0.05)。在相对应的66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BRD4在食管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癌组织(P<0.0001)。同样,BRD4在Ⅲ期肿瘤组织中表达量较高,且BRD4在肿瘤Ⅲ期与Ⅰ、Ⅱ期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曲线显示,BRD4低表达组(H-score≤130)患者总生存期优于高表达组(H-score>130),(P<0.05)。结论:食管癌肿瘤组织中BRD4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且BRD4的表达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数量、TNM分期有关,BRD4低表达患者预后较好。第二部分BRD4在人食管癌细胞中的生物学作用及机制研究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BET抑制剂JQ1及BRD4基因表达变化对食管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BRD4对食管癌的调控机制。研究方法:用JQ1处理人食管癌细胞株(Eca109和KYSE-150)48 h或构建稳定转染的食管癌细胞株,运用q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食管癌细胞株BRD4/c-Myc mRNA和蛋白的表达,鉴定其抑制/转染效果。通过CCK8细胞增殖实验和集落形成实验观察各组细胞的增殖和生长。细胞凋亡实验比较各组细胞的凋亡能力。Transwell实验和划痕实验比较各组细胞的侵袭性和迁移性。细胞周期实验比较各组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情况。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比较各组细胞的c-Myc、Cyclin D1、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EMT)标志物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分子表达的变化。利用功能回复实验评估JQ1对BRD4过表达食管癌细胞株Eca109促进增殖、侵袭及BRD4蛋白表达的抑制情况及c-Myc过表达对BRD4沉默食管癌细胞株KYSE-150抑制增殖、侵袭及c-Myc蛋白表达的逆转情况。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ANOVA加Dunnett-t检验比较以上研究结果。研究结果:用JQ1处理或慢病毒转染两种人食管癌细胞株Eca109和KYSE-150后,进行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表明相应抑制/沉默或过表达的基因均下调或上调,说明抑制有效或慢病毒转染的食管癌细胞株构建成功。CCK8细胞增殖实验和集落形成实验表明,JQ1及沉默BRD4基因可以抑制食管癌细胞的增殖和生长。细胞凋亡检测证实JQ1及沉默BRD4基因可以诱导食管癌细胞发生凋亡。Transwell实验证实JQ1及沉默BRD4基因可以抑制食管癌细胞的侵袭。划痕实验证实JQ1及沉默BRD4基因能够抑制食管癌细胞的迁移能力。细胞周期实验表明沉默BRD4基因后可以诱导食管癌细胞发生细胞周期阻滞。JQ1处理或沉默BRD4基因后食管癌细胞c-Myc、Cyclin D1、Wnt3a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水平下降并可以抑制其EMT。JQ1抑制了 BRD4过表达对食管癌细胞株Eca109增殖、侵袭及BRD4蛋白表达的促进作用。c-Myc过表达逆转了 BRD4沉默对食管癌细胞株KYSE-150增殖、侵袭及c-Myc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以上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BET抑制剂JQ1或沉默BRD4基因可以抑制人食管癌细胞的增殖、生长、侵袭和迁移,可诱导食管癌细胞发生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并使食管癌细胞的c-Myc和Cyclin D1表达水平下降且抑制了食管癌细胞的EMT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JQ1通过作用于BRD4靶点发挥抗食管癌的作用,BRD4通过调控c-Myc的表达而促进食管癌的发生发展。第三部分BRD4对食管癌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研究目的:通过动物实验分析使用BET抑制剂JQ1或沉默BRD4基因对食管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研究方法:取含特异性沉默序列的KYSE-150细胞(LV-BRD4-sh1)和阴性对照KYSE-150细胞(LV-NC),1×108个细胞/150μL分别种植于裸鼠右侧腋窝靠近外侧部位,构建食管癌种植瘤模型,每4天测量肿瘤生长大小,观察移植瘤的生长情况,绘制肿瘤生长曲线,比较两组肿瘤的体积和重量。同样将Eca109细胞(1×108个细胞/150μL)种植于裸鼠右侧腋窝靠近外侧部位,构建食管癌种植瘤模型,待瘤体长至一定大小时,分别予以JQ1和生理盐水处理,观察移植瘤的生长情况,绘制肿瘤生长曲线,比较两组肿瘤的体积和重量。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及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沉默BRD4基因组荷瘤小鼠的肿瘤体积较阴性对照组显著减小、肿瘤重量显著下降。JQ1处理组荷瘤小鼠的肿瘤体积较生理盐水处理组显著减小、肿瘤重量显著下降。以上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小鼠模型中,沉默BRD4基因可抑制食管癌细胞的增殖生长;JQ1可抑制小鼠荷瘤模型中食管癌细胞的增殖生长。
其他文献
本研究分三部分:1.超声特征多参数与组织病理学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2.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主要组织成分分布特征与斑块易损性的关系;3.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新生血管分布特征与斑块易损性的关系。第一部分超声特征多参数与组织病理学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目的研究超声特征多参数与组织病理学在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中的作用,并分析它们在斑块不同部位的差异。方法1.研究对象:本研究连续纳入苏州
学位
研究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异常增殖,成骨分化能力受损且成脂能力增强是骨质疏松主要的致病因素。而BMMSCs的分子调控失调是导致其异常分化和增殖的主要原因。寻找新的BMMSCs分化调控新分子及相关机制有助于理解成骨及成脂分化协调平衡,为骨质疏松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揭示Ints7-Abcd3/Hdlbp相互作用对BMMSCs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以及潜在的分子机制。研
学位
目的:目前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基础的免疫疗法已在多种癌症的治疗中取得巨大成功,并且免疫治疗与化疗、放疗、局部治疗等联合已成为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策略。微波消融(microwaveablation,MWA)是一种微创抗肿瘤治疗方式,能够有效触发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应答。MWA联合免疫治疗在一些临床前和临床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免疫受体酪氨酸基抑制基序域(T cell immunog
学位
研究背景:膀胱癌(Bladder Cancer,BCa)是泌尿系统最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及致死率较高。多项研究表明miR-186-5p、RAB27A及RAB27B在许多恶性肿瘤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但目前有关于miR-186-5p及RAB27A/B基因在膀胱癌中的作用报道较少。膀胱癌在临床治疗上一直是个难题,目前还缺乏敏感性且特异性俱佳的早期诊断标志物。因此,在膀胱癌分子靶向治疗方面寻找可靠且敏感的靶
学位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 RNA 转录因子 7(long non-coding RNA transcription factor 7,lnc-TCF7)作为新型生物标志物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中的表达;研究lnc-TCF7与MM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敲低lnc-TCF7对MM细胞增殖和凋亡功能的影响;验证lnc-TCF7和miR-203的靶向调控关系,并探讨ln
学位
第一部分 microRNA-486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诊断价值目的:microRNA-486(miR-486)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诊断价值仍不明确,本部分拟通过荟萃分析来评估miR-486作为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的生物标志物的临床适用性。方法:使用关键词组合“microRNA-486”,“miRNA-486”,“miR-486”,“lung cancer”,“lung carcinoma”,“lung n
学位
背景: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儿童最常见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哮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上升,这使人类的健康受到了极其大的威胁,也使整个家庭和整个社会背负了巨额的经济负担。哮喘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难题,从哮喘发病机制层面寻找干预措施是临床急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哮喘的发病机制极为复杂,目前其具体的发病机制尚无确切定论。辅助性T细胞1型(Th1)功能受到抑制,辅助性T细
学位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胃癌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LNM)的状态及分期是反映胃癌疾病进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准确定量评估LNM对于预后判定和临床诊疗有重要临床价值。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与计算机断层融合显像(18F-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tomography/computedtomography
学位
第一章Beclin1乙酰化突变位点K414R与脂肪细胞分化和脂解有关目的:探讨Beclin1乙酰化突变位点K414R对脂肪细胞分化和脂解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4周龄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脂喂养组,经过3个月连续喂养至高脂组小鼠体重≥50g,小鼠被脱颈椎处死,留取皮下脂肪及内脏脂肪;体外实验将3T3-L1前脂肪细胞诱导为成熟脂肪细胞;构建了 Beclin1乙酰化K414R突变慢病毒质
学位
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复原方法逐渐发展成了图像复原领域的主流。然而,在对人眼敏感的图像细节的处理上,此类方法仍然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究其原因,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现有方法中缺乏有效的引导。为此,本文将传统的多尺度图像表示技术作为一种引导方式与深度学习技术进行了有机结合,从而展开了面向图像复原的多尺度深度学习方法研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文中首先在对现有多尺度方法进行了系统性梳理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面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