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居延都尉府研究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c768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居延都尉府是两汉时期汉帝国设置在张掖郡的军事机构之一,同时也是居延屯戍区最高的军政机构,在防御匈奴、巩固边防、维护帝国边境统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出土简牍资料丰富的居延都尉府为中心开展研究,有助于探讨汉代都尉的职能和属性,也有利于认识汉帝国西北边郡地区的统治形态。
  居延都尉府设置于汉武帝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第一任都尉是强弩都尉路博德。武帝时期居延地区是防御匈奴侵袭的军事要地,汉王朝逐步建立并完善了相应的边郡防御体系,从而使名号固定的“居延都尉”得以设立并长期存在。根据各遗址间的距离、位置关系、基础设施状况,并结合学者的研究,居延都尉府治所的考古学遗址位置为K688。居延都尉府开府置曹辟吏,建立有完善而有序的层级机构。考察简文中的居延都尉,可见有25任居延都尉,其任职年代、顺序和任职变化情况基本清晰。
  居延都尉府在居延屯戍区日常运转中发挥了重要职能。居延都尉府承担着军事防御和军队管理的重要军事职掌,积极抗击匈奴等少数民族势力以维护边境稳定,主要通过“行塞”、“秋射”以及簿籍文书等方式管理居延屯戍区军备力量,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居延都尉府还承担着居延屯戍区的行政管理职能,管控边塞机构各类物资以及贸易活动,参与安排重要的民事活动,维护了社会秩序稳定。在人事管理上,居延都尉府担负居延屯戍区戍卒的安排、官吏的任免和考核等重要职能。
  在与汉帝国边郡各机构的密切联系中,居延都尉府展开和实现政务运行。居延都尉府贯彻太守府政令并接受其督查。太守府接受都尉府的上计并考核其工作。太守府在都尉府辖属机构吏员选拔和调动上,有时直接分割都尉府的人事权力,都尉府需要服从太守府的协调和安排。在居延屯戍区,居延都尉府与居延县等机构共同维护居延屯戍区的安全与稳定。在下级吏员的选拔和任免、物资管理、诉讼处理等政务活动上往来密切,居延县接受居延都尉府的命令和委派。在居延县的社会治理和政务活动方面,居延都尉府有时直接安排和指导居延县吏民社会生产和重要仪典活动,从而体现了一定的治民之权。
  两汉之际,居延都尉府的职权、功能、规模因形势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西汉时期居延都尉府承担着统辖居延屯戍区军事防御的重要职责。在昭宣时期,都尉府负责督导屯田建设,这是汉王朝为了扩大和稳定居延地区的建设而赋予都尉府的特殊权力。而后,居延地区各机构建制趋于完善,居延都尉逐渐脱离对屯田事宜的管理。新朝时期,居延都尉府深受政局的影响,统辖内的官制与地名因中央的政策而发生变化。在窦融保据河西时期,居延都尉府负责居延屯戍区的政务,密切与大将军幕府的联系,成为保据势力的主要构成部分。东汉社会动荡,因中央设置多种军职以加强中央集权,直接削弱了边郡的军事实力,部都尉权力被弱化。在此形势下,居延都尉府作为西北边郡地区重要的军政力量,职能弱化、规模缩减,逐渐从汉末历史记载中隐退。在西汉中期至东汉末年的历史演进中,居延都尉府的发展变化反映了汉帝国的政治形势、对外关系、统治力量及地方政治势力的强弱变化,为我们认识汉代社会历史与政治提供了良好的视角。
其他文献
《广校雠略》是张舜徽学术生涯的首部着作,也是其对传统文献学系统总结的经典之作。民国时期东西文化激烈碰撞,中西学术呈现交流融合的趋势,传统的校雠学逐渐向现代文献学转变,在这期间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文献学作品,张舜徽的《广校雠略》就是其中之一。研究《广校雠略》既有利于探究张舜徽文献学思想的发展,又能为现代文献学提供借鉴。  张舜徽《广校雠略》的编纂既有特定的时代背景,也有家庭因素的影响。民国时期,西学东
学位
《少仪外传》是南宋著名学者吕祖谦为了教育子孙,摘录汇编前人的嘉言懿行编撰而成的一本童蒙读物。该书初名《帅初》,后更名为《辨志录》,最终定名为《少仪外传》。之所以借用《礼记·少仪》之名来命名之,就是希望能以此来促使家族子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更好地传承吕氏家族的优良家风。  详细梳理《少仪外传》的编撰情况、书名演变及版本流传,深入探析《少仪外传》与《辨志录》二者之间的差异,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少仪
学位
20世纪前期,中国救亡图存的大局势与历史学范围内的逐步更新换代,使得1900-1940年间秦汉历史的书写呈现丰富多变的景象。史事书写包括史料、史事撰述、历史认识等方面,《国史大纲》出版于1940年,在这些方面既展现出对前人的一脉相承,同时也体现出钱穆对历史的独立思考。相较于之前的著作,《国史大纲》在史料方面更加注重传世文献材料,通过考量他人研究成果、旁征博引、补充史料以及实事求是,对史料的考辩更加
清朝军队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各种军用牲畜。对清军来说,草料供应与清朝的军事实力有着密切联系。从清军入关到鸦片战争前,清军的草料供应体系不断发展完善,呈现出动态发展的过程。  入关之前,清军主要通过放牧的方式喂养军用役畜。但入关之后,这样的草料供应方式存在局限。因此,清政府逐渐采取其它方式获取草料。但清军获取草料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随机性,且筹备草料的过程中存在横征暴敛、以权谋私的现象。入关初期,针对
学位
蜡烛在古代社会扮演重要角色,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明代是中国古代蜡烛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蜡烛种类丰富、制烛工艺精湛、用烛群体扩展,并与经济、社会活动、科技文化等方面关联甚密。  明代烛种繁多,按制作材质可划分为动物油脂烛、植物油脂烛,混合油脂烛。动物油脂烛主要是蜜烛、虫白蜡烛、牛脂烛、羊脂烛、鱼脂烛。植物油脂烛主要是桕油烛。明代民间使用最多的烛种是混合油脂烛。明代有两种主要的制烛法,一为用模灌脂法,二
学位
晚清,由于外族入侵、西方文化的冲击、有识之士的推动以及人们对新学知识的需求,新学在中国社会得以迅速传播,大量西方书籍被译介到中国。新学书籍的输入,促使晚清出现了一股编纂新学书目的高潮。这些新学书目中包含了众多历史类书目,这些书目作者对西方历史著作的介绍和评价,折射出晚清新学及新史学发展的一些特征。  由于新史学的倡导者们长期经受传统经史之学的熏陶和训练,所以他们经常以中国古代历史编纂学的理论与方法
学位
石山子文化得名于石山子遗址,是一支分布于淮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由于淮河流域的考古发掘工作起步相对较晚,同时淮河流域位于多种文化的交汇之处,文化面貌复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给石山子文化的相关研究增加了难度。本文通过对石山子文化的各个典型遗址分析、分期与年代、类型与源流、与周边地区同期考古学文化的关系及石山子文化时期的社会经济与精神生活等五个方面的梳理与分析。希望在整体上对石山子文化的研究
殷墟周边地区的晚商墓葬是指殷墟文化时期分布在殷墟周边地区的以商文化为主要文化面貌的墓葬。对殷墟周边地区晚商墓葬的分析有助于研究殷墟周边地区晚商墓葬的文化面貌,并进一步了解晚商时期殷墟周边地区的政治格局、经济生活和社会面貌等内容。  首先,对殷墟周边地区的晚商墓葬进行系统性整理,并对墓葬的年代、族属和性质等问题进行检视,厘定文章的研究对象,并对殷墟地区晚商墓葬的形制结构、随葬品组合进行简要梳理。然后
商代占卜后的甲骨称之为卜用甲骨,是指经过整治,在其背面施灼而正面呈兆,再进行占卜契刻卜辞的甲骨。卜用甲骨包括无字甲骨与有字甲骨,无字甲骨指不刻卜辞的卜用甲骨,但其甲骨存在施灼呈兆,有字甲骨是指甲骨面上不仅有施灼呈兆还有契刻卜辞的卜用甲骨。在商代,占卜过后的卜用甲骨需要进行处理,这一过程称之为甲骨卜后的处理。因为甲骨卜后的处理代表着整个甲骨占卜流程的终结,所以商代在甲骨卜后处理方面极为重视。  首先
学位
武官制度是历代统治阶级赖以掌控军事机构和军队力量,有效捍卫国家政权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光武帝刘秀时期的武官制度,既有继承西汉武官制度的一面,又有因时而变、因势而动不断变革调整的另一面。  中央高级武官光禄勋、卫尉、执金吾依然延续其职名,但其职权或多或少发生变化。光武帝时期将军设置有了新变化,最典型的是将军名号繁杂多样。此外,校尉、都尉之制,继承了西汉时的做法,但汉武帝时设置的“八校尉”被简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