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在认知负荷视角下初中信息科技课程任务驱动式教学策略设计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111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信息科技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其中,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因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而备受关注。然而,通过文献研究与教师访谈发现,在初中信息科技课程任务驱动式教学中存在着任务设计层次性不强、情境创设欠合理以及课堂教学组织不当等问题,这些问题均会导致学生外在认知负荷过高,影响学生课堂学习参与,致使学生任务分析、问题解决、合作交流等方面能力不足。针对上述问题,基于认知负荷理论和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在总结降低外在认知负荷原则的基础上,确定任务驱动式教学策略的构成要素,提出任务驱动式教学策略的框架。基于此框架,设计“教师指导的封闭型任务教学策略”和“师生合作的开放型任务教学策略”,依托“网络信息的获取与使用”教学内容,进行两轮策略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改进,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与访谈检验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依据本研究设计的策略开展初中信息科技课程任务驱动式教学,可以降低学生的外在认知负荷、促进学生的课堂学习参与,在培养学生的任务分析、问题解决、合作交流、独立探究等能力方面具有显著效果。据此,总结出外在认知负荷视角下初中信息科技课程任务驱动式教学策略的构成要素及实施的一般流程。本研究可丰富初中信息科技课程教学法的理论,并为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信息科技课程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已公开个人信息属于个人信息范畴,以专门类别加以规定。对其如何具体应用以及如何使用更能达到有效保护的作用,虽然立法上已经有相对完善的保护,但是就目前检索相关案件信息,可以知晓,对于已公开个人信息纠纷在具体实践中仍然存在争议,也未就具体标准达成共识。由于法条规定并不具体,不同学者对于已公开个人信息处理规则,已公开个人信息财产损害、精神损害相关问题存在不同观点。故而本文结合以上问题及相关规定,首先,就《
学位
逮捕中的社会危险性要件在我国法治的进程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专注于刑事处罚向注重人权保障的方向发展。在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时,立法者将逮捕的社会危险性条件细化为五种特定的情形。自此,逮捕审查的核心条件转变为社会危险性。但是对社会危险性进行考量的因素,立法者并没有进行明确规定。这使得实务部门的社会危险性条件认定标准模糊,对行为人是否具有社会危险性并不能准确认定,只能依靠办案人员的主观经验,这
学位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个人征信记录在现代社会中广泛应用。学术界开始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但是目前对于错误不良征信记录相关问题尚未出现统一的学术观点。本文通过刘某、张某诉河南罗山农村商业银行这一真实案件,归纳出了本案的三个争议焦点,并试图为之后法院审理类似案件提供一些借鉴意义。通过在裁判文书网上查找,仔细阅读和研究第一审人民法院和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本文总结出了本案所体现的三个争议焦点。第一个
学位
为制备一种可再生环境友好型呋喃基化合物,利用生物质化合物2,5-呋喃二甲酸二甲酯代替石油基化合物分别与己二胺和癸二胺通过改进熔融缩聚法聚合得到新型环境友好型呋喃基聚酰胺材料,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光谱仪、凝胶色谱分析仪、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热失重分析分别对合成聚合物的性能进行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纯度高且粘均分子质量可以达到30 ku以上的聚酰胺材料;材料的最大热分
期刊
近几年,司法实务中不断出现新型相邻关系侵权纠纷,因在相邻空间内安装监控而引发纠纷的案件更是与日俱增且认定不一。基于此,本文以监控相邻空间行为下的权益冲突为视角,选取较为典型的因监控相邻空间行为引发纠纷的案件,以“刘某某诉沈某隐私权纠纷一案”为案例样本,通过分析权利主体因自身暴露于相邻区域而感到日益敏感,人格意识不断强化的现象,具体研究监控相邻空间行为的性质以及对相邻空间不当监控时的侵权责任如何承担
学位
国家发布的教育文件中提出义务教育开展项目化、合作式学习,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新课标中强调要为学生创设真实情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对于教学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通过课堂观察和文献研究发现,在信息科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且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合作态度方面的问题颇多。已有研究表明,暗示教学法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对团队合作中
学位
作为私法自治的工具,民事法律行为制度在民法理论和实务中占据重要地位。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意思表示为作为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要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意思表示是民事主体将内心意愿通过一定的行为表示于外部,并希望产生一定法律效果的制度,只有真正反映行为人内心真实意愿的意思表示,才能符合行为人的意志和要求,才能产生行为人预期的法律后果。因此,意思表示解释是
学位
在社会不断发展和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国家不断强调要落实核心素养。信息技术学科也紧跟国家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要求重视学科大概念,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UbD理论正是主张围绕大概念,运用逆向教学设计追求学生的持久性理解,为单元教学提供了切入点,为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提供了教学思路。因此,本研究在基于UbD理论的指导下,以“数据与信息”单元为例
学位
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已经成为当前学生不可或缺的重要素养,信息科技课程担负着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的重任。《2022版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信息科技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和信息社会责任。为适应信息社会生活,提升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至关重要。基于提升初中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的目的,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分析国内外对于
学位
教师评价能力的提升是教育评价政策、智能学习环境、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和信息科技教学的要求。智能学习环境逐渐成为教育现代化的主要特征,区县初中信息科技教师人数占我国初中信息科技教师群体人数的37.18%,他们担负着或将要担负智能环境下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任,教师智能环境下的评价能力水平将直接影响到该环境下的信息科技课程教学质量。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能力培养的前提是充分了解教师评价能力现状。本研究为了解区县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