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互聯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的社会化特性导致舆论导向的控制和管理难度增加,教育环境日趋复杂,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明显的挑战和负面影响。但另一方面,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技术和传播方式,其传输快捷、信息量大、交互性强、覆盖面广、形式多元,有利于高校师生快速获取信息,广泛吸纳信息,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创造了新的途径,开辟了新的阵地。
【关键词】互联网环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该活动的展开,对于大学生的成长而言,有的不容小觑的作用。互联网是当今人类社会所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在互联网环境之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了双重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当中,教育工作者和有关部门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维护互联网环境,严厉打击当中的不良现象,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互联网时代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特征
(一)网络上的内容具有生动性和广泛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靠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来完成,方式单一且内容枯燥。面对日益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和新时期、新环境中的大学生,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很难有感染力和影响力,甚至容易因使受教育者产生厌烦心理而达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网络时代实现了跨地域的资源共享
互联网营造了一个超越地域和国界的信息传播空间,使得“地球村”的理想逐步变为了现实。在网络上没有地理空间上的局限,不同高校、不同地区乃至不同国家的学生都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
(三)快捷性和及时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是思想认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均呈个性化、多元化、复杂化的大学生群体。面对这样一个群体,能否及时地把握和捕捉信息,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地发现和解决他们思想上存在的问题,直接关系到能否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动权。被喻为“高速公路”的计算机网络,其信息传输的快捷大大缩短了知识和信息传播的时间和周期,从而也极大地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
二、互联网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统一的思想政治文化氛围受到抨击
由于互联网信息传播量大、速度快,信息、思想传播把关过滤能力弱,多元的思想文化和政治文化在互联网中此消彼长,相互抨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政治文化氛围将难以维续。
(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易受到左右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施教主体、受众主体、教育媒介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复杂的运动过程,这个过程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在互联网环境中施教主体的思想政治水平高低不同、理论水平不一;同时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不成熟,政治敏锐性较弱,价值观念会受到左右,都会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立场。
(三)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挑战
施教主体因素对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教育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对于受众主体即大学生而言,互联网的使用率高,大学生会使用并愿意使用互联网进行学习和知识的更新。同时,互联网的介入,也使得大学生的学习存在不连贯性,网络自律能力弱以及互联网的强吸引力,影响大学生的正常学习状态。
三、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创新
网络是把双刃剑,既有正面作用,也有负面影响,我们应力争做到积极发展,充分运用,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面对网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笔者认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力,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技术队伍建设
新形势下,高校要想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培养一支政治觉悟高、理论储备好、网络技术强的思想政治理论和技术队伍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首先要努力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用丰富的理论武装自己,并将这些理论灵活运用于社会实践,提高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高校应该通过举办网络技术培训班、经验交流会、网络知识竞赛、网络教学设计大赛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敏感的信息意识、较强的信息能力和崇高的信息道德,从而才能更好的引导和教育大学生。
(二)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建设
(1)要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学校管理的重要议事日程,提高校园网站的总体建设水平,保证校园网站真正成为大学生学习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的阵地;
(2)要保证网络设施安全运行和维护的基本投入,特别是要重点加强信息安全的基础性工作,增加对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关键技术、设备的投入,并在年度经费预算中列入网络信息安全专项经费;
(3)为了确保校园网络安全运行,必须对相关人员进行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的培训,使其能够比较熟练地做到网络与教学相结合。
(三)采取线上线下双线教学模式
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实施真正打破了时间、空间以及人员的限制,开创了在线教育方式,建立了开放化的网络教育平台,为大学生的学习营造了个性化、公平化和自由化的学习氛围,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一)分清主次
在思政教育的革新过程中,要分清主次,以线下教育为主,线上教育为辅。网络虽然让思政工作开展变得更加的简单,但是网络也存在其局限性,过度依赖网络手段也会出现问题,无法与问题严重的学生进行直接的交流,疏远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所以线上教育只是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还应以线下教育为主。
(二)贴近学生需求
对于互联网技术在思政教育中的运用,应贴近学生生活。在校内网络社交平台、学习平台中的内容要包含社会实时热点,关注学生所感兴趣的点,使教育性与娱乐性并重,吸引学生,增加学生用户对于校内平台的关注度,更好的推广网络平台,使得平台能为学生所用,更好的开展工作。
五、结语
复杂的社会环境、新兴媒体的应用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及时把握大学生思想特点,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及教育现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途径进行探索,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张鸿燕.网络环境与高校德育发展.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张秀容,韦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问题.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0.
【关键词】互联网环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该活动的展开,对于大学生的成长而言,有的不容小觑的作用。互联网是当今人类社会所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在互联网环境之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了双重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当中,教育工作者和有关部门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维护互联网环境,严厉打击当中的不良现象,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互联网时代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特征
(一)网络上的内容具有生动性和广泛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靠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来完成,方式单一且内容枯燥。面对日益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和新时期、新环境中的大学生,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很难有感染力和影响力,甚至容易因使受教育者产生厌烦心理而达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网络时代实现了跨地域的资源共享
互联网营造了一个超越地域和国界的信息传播空间,使得“地球村”的理想逐步变为了现实。在网络上没有地理空间上的局限,不同高校、不同地区乃至不同国家的学生都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
(三)快捷性和及时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是思想认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均呈个性化、多元化、复杂化的大学生群体。面对这样一个群体,能否及时地把握和捕捉信息,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地发现和解决他们思想上存在的问题,直接关系到能否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动权。被喻为“高速公路”的计算机网络,其信息传输的快捷大大缩短了知识和信息传播的时间和周期,从而也极大地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
二、互联网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统一的思想政治文化氛围受到抨击
由于互联网信息传播量大、速度快,信息、思想传播把关过滤能力弱,多元的思想文化和政治文化在互联网中此消彼长,相互抨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政治文化氛围将难以维续。
(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易受到左右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施教主体、受众主体、教育媒介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复杂的运动过程,这个过程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在互联网环境中施教主体的思想政治水平高低不同、理论水平不一;同时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不成熟,政治敏锐性较弱,价值观念会受到左右,都会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立场。
(三)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挑战
施教主体因素对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教育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对于受众主体即大学生而言,互联网的使用率高,大学生会使用并愿意使用互联网进行学习和知识的更新。同时,互联网的介入,也使得大学生的学习存在不连贯性,网络自律能力弱以及互联网的强吸引力,影响大学生的正常学习状态。
三、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创新
网络是把双刃剑,既有正面作用,也有负面影响,我们应力争做到积极发展,充分运用,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面对网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笔者认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力,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技术队伍建设
新形势下,高校要想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培养一支政治觉悟高、理论储备好、网络技术强的思想政治理论和技术队伍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首先要努力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用丰富的理论武装自己,并将这些理论灵活运用于社会实践,提高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高校应该通过举办网络技术培训班、经验交流会、网络知识竞赛、网络教学设计大赛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敏感的信息意识、较强的信息能力和崇高的信息道德,从而才能更好的引导和教育大学生。
(二)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建设
(1)要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学校管理的重要议事日程,提高校园网站的总体建设水平,保证校园网站真正成为大学生学习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的阵地;
(2)要保证网络设施安全运行和维护的基本投入,特别是要重点加强信息安全的基础性工作,增加对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关键技术、设备的投入,并在年度经费预算中列入网络信息安全专项经费;
(3)为了确保校园网络安全运行,必须对相关人员进行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的培训,使其能够比较熟练地做到网络与教学相结合。
(三)采取线上线下双线教学模式
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实施真正打破了时间、空间以及人员的限制,开创了在线教育方式,建立了开放化的网络教育平台,为大学生的学习营造了个性化、公平化和自由化的学习氛围,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一)分清主次
在思政教育的革新过程中,要分清主次,以线下教育为主,线上教育为辅。网络虽然让思政工作开展变得更加的简单,但是网络也存在其局限性,过度依赖网络手段也会出现问题,无法与问题严重的学生进行直接的交流,疏远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所以线上教育只是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还应以线下教育为主。
(二)贴近学生需求
对于互联网技术在思政教育中的运用,应贴近学生生活。在校内网络社交平台、学习平台中的内容要包含社会实时热点,关注学生所感兴趣的点,使教育性与娱乐性并重,吸引学生,增加学生用户对于校内平台的关注度,更好的推广网络平台,使得平台能为学生所用,更好的开展工作。
五、结语
复杂的社会环境、新兴媒体的应用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及时把握大学生思想特点,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及教育现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途径进行探索,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张鸿燕.网络环境与高校德育发展.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张秀容,韦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问题.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