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断句读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8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其句读”的意思就是教学生断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 (dòu)。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因而断句能力高低,成了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古人之所以重视断句,是因为断句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对文意的理解,断句失误,必然误解古文原意。古书中就有一些记录断句不当而造成理解错误的材料,《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一足,一只脚。笔者注),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
  2004年,断句被列入北京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作为一项能力来考查。2005年复旦大学自主招生试题中,也出现了给文言文加标点的题目,2005、2006全国高考有多个省市考了文言文断句,2012年湖北等多省也都增加了“古文断句”。那么,该如何断句读呢?
  一、记住断句的步骤
  第一步,通读全文,弄懂大意。第二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第三步,借助“特征”,巧妙断句。
  例如,给“匡 衡 勤 学 而 无 烛 邻 舍 有烛 而 不 逮 衡 乃 穿 壁 引 其光 以光 映书而 读 之”断句。学生一看就明白这是历史上有名的“凿壁偷光”的故事,该怎样断呢?先从容易懂的地方“无烛”,很显然这里需要停顿,然后再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就比较容易断出: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光映书而读之。
  二、掌握断句的方法
  方法一: 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
  例如,刻 削 之 道 鼻 莫 如 大 目 莫 如 小 鼻 大 可 小 小 不 可 大 也 目 小 可 大 大 不 可 小 也 举 事 亦 然 为 其 后 可 复 者 也 则 事 寡 败 矣。
  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本句中的“鼻”和“目”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据此就可断出4处,剩下的也就容易了: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方法二:找虚词,定句读。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
  1.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凡、窃、诸、敬、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2.句末语气词:“也、矣、欤、哉、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3.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用在句中。
  4.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5.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方法三:找对话、引文,定句读。
  文言文中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例如,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 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方法四:依修辞,定句读。
  顶真、排比、对偶、反复等,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这一特点,又为断句提供了方便。
  例如,“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再如,“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排比、对偶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也为断句提供了方便。
  方法五:依总分,定句读。
  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自然可以据此进行断句。例如,老 而 无 妻 曰 鳏 /老 而 无 夫 曰 寡 /老 而 无 子 曰 独 /幼 而 无 父 曰 孤/ 此 四 者 /天 下 之 穷 而 无 告 者 也。
  方法六:借助句式特点及固定结构,定句读。
  固定结构,如,“……者……也”、“不亦……乎”、“何……之有”,“孰与……乎”“为……所……”、“受……于……”,“无乃……乎”,“得无……乎”,等等,根据这些结构也可断句。
  以课本为本,掌握实词、虚词、句法、词法等,培养扎实的文言功底;熟读一些典范的文言文,培养语感;另外,再适当做一些专项练习。这样,正确断句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其他文献
2001年中国开始了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革的核心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在此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合作学习以其独特的优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合作学习是一种得到广泛应用和高度评价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它的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自上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以来,得到了大力的推广。王坦先生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
期刊
“内容充实,中心明确”,是对作文立意的主要要求,这里的“内容”是指写进文章里的思想感情、人物事物和数据资料等。“内容充实”,就是要求记叙文中的记叙要素完整,人物事件具体实在;就是要求议论文中的议论要素明晰,论据充足。“内容”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单薄,能够有力地表现和说明中心的材料太少,还有就是材料不典型,不新鲜,不管写什么题目,都是那几个“永恒”的例子。  法国作家莫泊桑对文章的内容充实作过形象的比
期刊
一、网络语言的特点  (一)风趣幽默,有人情味。  在网络这个特别的交流平台上,语言成为了网民们的个性标志。网络上的新词比比皆是,不乏生动有趣的词语。比如,论坛在线不说话或QQ隐身状态,叫做“潜水”,两者都有一个隐秘性的特点,虽存在但别人却看不到,这就是两者的相通点,多么的形象而生动!又如,“大虾”一词,据说最早的形式是“大侠”,后来渐渐演变成“大虾”,为何?无外乎“大虾”更形象幽默。JJ代表姐姐
期刊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很多情况下是在和文言文打交道。文言文凝聚着中国灿烂的历史文明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学习文言文,就是走近中国的传统文化;学好文言文,将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然而,一提到文言文,不少教师会喊头疼,因为上文言文课,往往是出力最多,效果却不大。通常情况是,教师口干舌燥,拼尽力气给学生讲完了一篇文言文后,满怀希望地叫起一个表现还不错的学生回答一个不算很难的句子翻译,可是学生的回答通常是让人
期刊
伴随着语文课改和新课标大讨论的浪潮,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被广泛关注和认同。语文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被突出放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得到尊重。鼓励学生自由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培养学生形成健全人格,这些正在被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广泛地接受。与此同时,教师的主导地位也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呼唤在课堂上真正实现师生平等,师生之间不仅是教与被教的关系,更是互相合作的关系。由此而形成的
期刊
意象,也就是诗歌中的形象。古诗中涉及的人、物、景观、花、鸟、鱼、虫等,都可以称为“意象”。古诗中的意象往往蕴涵着丰富的意旨,寄托着复杂的情感。平时重视对诗歌意象的积累,对把握诗歌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旨大有帮助。为此,将常见的诗歌意象进行整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  1.秋。秋天天气转凉,秋风萧瑟,草木凋零,万物蛰伏,有时也用秋来表示人生迟暮。在这样的生理感受和心理体验下,秋之意象大都积淀
期刊
鲁迅的作品如何教,这应是一个老话题了;鲁迅作品难教、难学,这也已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共识。谈论鲁迅作品教学的文章,都喜欢引进所谓学生的口头禅:“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或“一怕写作文,二怕周树人,三怕文言文”。当下,鲁迅作品难教、难学,似乎已成定论。从舆论势头看来,谁要对此表示一点不同意见,就难逃灭顶之灾。  如今,在全民娱乐化、文化快餐化、阅读卡通化的当下,教学鲁迅作品有难度,是一个不争
期刊
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赫尔巴特也曾说过:“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根据《中小学德育大纲》规定:“学科教学是德育的主载体,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
期刊
在新课程改革的阵阵浪潮中,学案教学模式逐渐成为各学科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手段,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一些学校的肯定,也受到了一些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和推广。在学案教学模式的推广中,部分教师不断地融入个人元素或者依学情“单独开方”,结果各地学案形式各异,“百花齐放”。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案教学的问题逐渐出现,也引起了学校教学管理者和一线教师的高度关注和深刻反思。像一些教育基础相对落后的农村学校,
期刊
一位著名教育家曾说过:“作为一名教师,他自己受了多大程度的教育和教养,在多大程度上使这种教育和教养成为他自己的财富,他只能在这样大的程度上对别人发生教育的影响,而且必然发生这种影响。”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教师自身的学识与道德水平即师德,在潜移默化中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也影响着学生对他的看法,进而影响着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亲其师则信其道”,教师不能只关心传道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