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明“现实的个人”区别于费尔巴哈所说的直观的人,费尔巴哈所说的人是一种普遍意义上的人,缺乏个体性,是抽象的人。马克思所讲的“现实的人”是处于社会生活和社会历史中的人,由此开辟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本思想的路径。马克思通过对费尔巴哈传统唯物主义和人学观进行批判,并加以新时代特色解释,建立一种具有马克思主义色彩的新观念,由此建立的哲学体系更具科学性和先进性,富有创造精神。
关键词:人学思想;感性直观;实践概念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来源之一就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但在人学思想上马克思以黑格尔辩证思想批判的思考了费尔巴哈的人学思想,通过著作《德意志意識形态》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在系统批判费思想的基础上充分论述了自己的人学思想,对其思想有所取舍。
对费尔巴哈运用感性直观分析人的方法的批判。马克思在《提纲》中已经明确说明:“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观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他将感性直观和理性思维割裂开来,片面的强调用感性的眼光去分析人的存在,只看到了人的现实性的存在,是不完整的人。费尔巴哈曾说,只有通过感觉,一个对象才能在真实的意义之下存在,他是以感性的实在性来讲唯物主义本体论的,他虽然较传统哲学有所进步,但马克思仍然认为其属于“旧唯物主义”,就是将人类感性实体化了。根据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中的论述,他仅仅认为理论活动才是人真正的活动,而实践仅仅是卑污的犹太人的生存活动。他不明白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更无法正确理解人拥有的存在价值和人的本质。
马克思在《提纲》中对费尔巴哈思想的局限性进行批评的同时,首次明确了科学实践的概念,找到了一把金钥匙去打开人是社会历史的规律,马克思以引入实践概念对费尔巴哈的直观的人进行批判,逐渐认识到实践史即人类历史。
对费尔巴哈抽象的“人”批判。费尔巴哈所坚持的“人”是不完整的人,他所说的“爱”是一种“自爱”,是对自己绝对的爱,人产生情感是对他人的爱,这作为人的社会性的体现,是动物所不具备的,自爱和他爱不一样,如果自身的利益受到了损害那么我有权利不他爱,而费则忽视了自身与他人的联系,是一种单向的人,马克思则认为费强调的人是根本不存在的。具体的人不仅是现象存在的,同时也是一种非现象性的存在,社会赋予的另一种的生存意义在关系网络中才能实现出来。
马克思承认费尔巴哈的思想优于纯粹的唯物主义者的。但是费尔巴哈他仍然只停留在理论的领域内,没有从人们的生存的周围环境条件来观察人自身,并认为人们没有社会联系,费尔巴哈所认为的人仅仅是感性对象,不具有感性活动,他仅仅看到了抽象的人,而没有看到现实活动中的人,他不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其他关系,除了观念化的爱情和友情,他仅仅局限于感情范围内的“单个的人”、“肉体的人”。他认为感性世界与个人的全部的活生生的感性活动没有任何关系。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的抽象性的感性本体论的时候,指出费尔巴哈不理解人类社会状况演变的真实根源,必定会重新陷入唯心主义的漩涡。
对费尔巴哈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的批判,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由此可见既不能称费尔巴哈为唯物主义者,也不应当称他为唯心主义者,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仅仅设定在共同性之中,即人的类本质,这就不可避免的具有了抽象性。费尔巴哈曾写道,人类的各个时期的彼此不同,仅仅是由于宗教的变迁。某一历史运动,仅在它深入人心的时候,才会达到自己的深远。心不是宗教的某种形式,因而说宗教也应当在人的心中;心乃是宗教的本质。这样他就把人心固有的永恒的宗教感情,说成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这样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马克思认为,社会的变化和进步,主要是由于社会内部的基本矛盾的发展和解决推动着社会的前进,新旧社会的更替。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所分析的人是抽象的人,认为费无法理解宗教情感本就是社会的产物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势。宗教作为上层建筑的一种,必定会对社会产生影响,但归根到底它是收到经济基础的决定,因此他不可能是随心所欲的。
马克思认为,超历史的感性是无法解释人的现实历史和人的现实异化,费尔巴哈无法说明人的本质发生异化的根源,并且将宗教的异化归结为人的本质的异化,进而他将一切无法解释的现象归于一种神秘的力量,他撇开了历史发展的进程,就只能将人的本质理解为“类”,即一种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的联系起来的共同性和普遍性。把人的本质抽象的理解为一种类,无疑就是“人”成为了形而上的人,而脱离了实际存在,就再一次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淖。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马克思运用了实践概念作为工具对费尔巴哈的形而上的思想进行了批判,将他在历史观上没能解决的问题,运用人的实践的手段在现实中得到了解决,消除了“物质的自然”和“精神的历史”对立的神话。
马克思的新世界观是历史唯物的。这是把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统一起来的新境遇,而不是简单的将唯物主义本体论运用到历史研究中。这个统一的前提就是将感性世界理解为人的实践活动。而旧唯物主义哲学(包括费尔巴哈)他们不理解实践的现实意义,就注定着最终会走向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总的说来,费尔巴哈运用人本主义的朴素唯物主义敲开了唯物主义的大门,但是人本主义的所运用的形而上学方法论原则,成为阻碍他更进一步的门槛。马克思通过在对费尔巴哈人学的系统批判完成了对费尔巴哈的彻底超越,同时完成对传统哲学信仰的清算,清除了思想中残留的思辨唯心主义,通过对费尔巴哈的批判阐述了自身对人、人的本质、人的自由的真正理解,形成了科学的、系统的人学理论,正因为认识到了费尔巴哈的不足之处,才能够真正的超越他,形成彻底的唯物主义,到达真理的殿堂。
参考文献:
[1] 杨丽珍.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的扬弃——以《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为依据[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4).
[2] 竭长光.论德育理论研究的思维方式转换——唯物辩证法视阈下若干德育问题的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2007.
[3] 辛慧丽.马克思伦理思想的本质与特征研究[D].复旦大学,2005.
作者简介:高蓓(1989—),女,黑龙江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关键词:人学思想;感性直观;实践概念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来源之一就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但在人学思想上马克思以黑格尔辩证思想批判的思考了费尔巴哈的人学思想,通过著作《德意志意識形态》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在系统批判费思想的基础上充分论述了自己的人学思想,对其思想有所取舍。
对费尔巴哈运用感性直观分析人的方法的批判。马克思在《提纲》中已经明确说明:“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观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他将感性直观和理性思维割裂开来,片面的强调用感性的眼光去分析人的存在,只看到了人的现实性的存在,是不完整的人。费尔巴哈曾说,只有通过感觉,一个对象才能在真实的意义之下存在,他是以感性的实在性来讲唯物主义本体论的,他虽然较传统哲学有所进步,但马克思仍然认为其属于“旧唯物主义”,就是将人类感性实体化了。根据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中的论述,他仅仅认为理论活动才是人真正的活动,而实践仅仅是卑污的犹太人的生存活动。他不明白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更无法正确理解人拥有的存在价值和人的本质。
马克思在《提纲》中对费尔巴哈思想的局限性进行批评的同时,首次明确了科学实践的概念,找到了一把金钥匙去打开人是社会历史的规律,马克思以引入实践概念对费尔巴哈的直观的人进行批判,逐渐认识到实践史即人类历史。
对费尔巴哈抽象的“人”批判。费尔巴哈所坚持的“人”是不完整的人,他所说的“爱”是一种“自爱”,是对自己绝对的爱,人产生情感是对他人的爱,这作为人的社会性的体现,是动物所不具备的,自爱和他爱不一样,如果自身的利益受到了损害那么我有权利不他爱,而费则忽视了自身与他人的联系,是一种单向的人,马克思则认为费强调的人是根本不存在的。具体的人不仅是现象存在的,同时也是一种非现象性的存在,社会赋予的另一种的生存意义在关系网络中才能实现出来。
马克思承认费尔巴哈的思想优于纯粹的唯物主义者的。但是费尔巴哈他仍然只停留在理论的领域内,没有从人们的生存的周围环境条件来观察人自身,并认为人们没有社会联系,费尔巴哈所认为的人仅仅是感性对象,不具有感性活动,他仅仅看到了抽象的人,而没有看到现实活动中的人,他不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其他关系,除了观念化的爱情和友情,他仅仅局限于感情范围内的“单个的人”、“肉体的人”。他认为感性世界与个人的全部的活生生的感性活动没有任何关系。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的抽象性的感性本体论的时候,指出费尔巴哈不理解人类社会状况演变的真实根源,必定会重新陷入唯心主义的漩涡。
对费尔巴哈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的批判,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由此可见既不能称费尔巴哈为唯物主义者,也不应当称他为唯心主义者,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仅仅设定在共同性之中,即人的类本质,这就不可避免的具有了抽象性。费尔巴哈曾写道,人类的各个时期的彼此不同,仅仅是由于宗教的变迁。某一历史运动,仅在它深入人心的时候,才会达到自己的深远。心不是宗教的某种形式,因而说宗教也应当在人的心中;心乃是宗教的本质。这样他就把人心固有的永恒的宗教感情,说成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这样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马克思认为,社会的变化和进步,主要是由于社会内部的基本矛盾的发展和解决推动着社会的前进,新旧社会的更替。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所分析的人是抽象的人,认为费无法理解宗教情感本就是社会的产物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势。宗教作为上层建筑的一种,必定会对社会产生影响,但归根到底它是收到经济基础的决定,因此他不可能是随心所欲的。
马克思认为,超历史的感性是无法解释人的现实历史和人的现实异化,费尔巴哈无法说明人的本质发生异化的根源,并且将宗教的异化归结为人的本质的异化,进而他将一切无法解释的现象归于一种神秘的力量,他撇开了历史发展的进程,就只能将人的本质理解为“类”,即一种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的联系起来的共同性和普遍性。把人的本质抽象的理解为一种类,无疑就是“人”成为了形而上的人,而脱离了实际存在,就再一次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淖。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马克思运用了实践概念作为工具对费尔巴哈的形而上的思想进行了批判,将他在历史观上没能解决的问题,运用人的实践的手段在现实中得到了解决,消除了“物质的自然”和“精神的历史”对立的神话。
马克思的新世界观是历史唯物的。这是把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统一起来的新境遇,而不是简单的将唯物主义本体论运用到历史研究中。这个统一的前提就是将感性世界理解为人的实践活动。而旧唯物主义哲学(包括费尔巴哈)他们不理解实践的现实意义,就注定着最终会走向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总的说来,费尔巴哈运用人本主义的朴素唯物主义敲开了唯物主义的大门,但是人本主义的所运用的形而上学方法论原则,成为阻碍他更进一步的门槛。马克思通过在对费尔巴哈人学的系统批判完成了对费尔巴哈的彻底超越,同时完成对传统哲学信仰的清算,清除了思想中残留的思辨唯心主义,通过对费尔巴哈的批判阐述了自身对人、人的本质、人的自由的真正理解,形成了科学的、系统的人学理论,正因为认识到了费尔巴哈的不足之处,才能够真正的超越他,形成彻底的唯物主义,到达真理的殿堂。
参考文献:
[1] 杨丽珍.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的扬弃——以《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为依据[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4).
[2] 竭长光.论德育理论研究的思维方式转换——唯物辩证法视阈下若干德育问题的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2007.
[3] 辛慧丽.马克思伦理思想的本质与特征研究[D].复旦大学,2005.
作者简介:高蓓(1989—),女,黑龙江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