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激起人们对休闲生活的积极追求。通过对马克思著作中休闲思想的解读,发现他对资本主义旧世界的批判和共产主义新世界的展望中都有着一个积极、健康、文明的价值导向,即休闲活动是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为生活基本范式的休闲活动将消除异化劳动,把自由、和谐和发展有机地联系起来,使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相互促进。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休闲思想主要内容的解读及其实现条件的阐述,在此基础上对其当代价值作出分析。
关键词:马克思;休闲思想;自由;当代价值
马克思的所有文献中从未提及休闲字眼,提及到的大多是“自由时间”和“闲暇”等的概念,有人会怀疑:马克思所处的那个社会背景下,工人遭受资本家的严重剥削与压迫,甚至连正常生理活动都被劳动时间占有。这样状况下如何谈休闲?但真实情况是:那个时代的休闲虽然只是少数人的权利,劳苦工人的休闲权利基本被剥夺,休闲不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所以马克思著作中没有关于休闲的阐述,但是在他的笔下众多文献中隐喻的观点无一不透露着他对休闲自由的向往,例如马克思引用《苏格兰高地来信》对资本家为个人私欲进行所谓“高贵情欲”休闲方式的批判,他们为了打猎抢占农民耕地,将原本广阔富饶的农地,只供少数人短时间的狩猎消遣,其不断的野蛮扩张使苏格兰最肥沃的牧场变成荒地。这个情况从我们当今旅游热潮的开发中也可以看出,其本质都是休闲观的曲解及休闲活动的异化。
1 马克思休闲思想的主要内容
1.1 休闲是社会历史范畴
休闲是社会和历史发展的产物,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休闲以不同的生存形态呈现出来。原始社会是处于劳闲不分社会阶段。原始社会的劳动是人类最初的生产活动方式,人们不需要通过劳动去生产生活物质资料,只需要花费时间从大自然那里获得直接生活物质来源,没有所谓的生产劳动也就没有所谓的休闲活动,所以也无所谓“劳”与“闲”之分;奴隶社会是一个无闲的劳动阶段。奴隶没有自由,其人身全部依附于奴隶主,没有任何自由时间和休闲可言,休闲只是奴隶主等少数人所拥有的特权;封建社会是属于有闲的劳动阶段。地主通过征收封建地租实现其对农民的剥削,包括完全和不完全占有生产生活物质资料的土地的农奴和农民,自然经济的发展,农民建立属于自己的经济,有了较多属于自己的可支配的自由时间来进行休闲活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劳闲出现对立的局面。这一时期产生了异化,资本家竭力把劳动者的休闲时间化为自身资本增值时间,即是加强对工人剩余劳动的榨取,除了在生产领域,也包括在非生产领域的剥夺,如房价、物价、捐税等,也就是工人为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的时间,即资本家对工人休闲时间的剥夺,劳闲就表现为资本家的剥夺与工人的被剥夺的对立关系;共产主义社会实现劳闲统一。分工和私有制的消失,人们可以支配的自由时间增加,劳动不再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而是自主自觉的乐生活动,成为个人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在自由的生命状态下,不再为基本生存资料的获取所束缚,人才能“成为人”。
1.2 自由时间的获得是休闲的第一需要
“‘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就是有真正的财富,这种时间不被直接生产劳动所吸收,而是用于娱乐和休息”。在自由时间内人们可以随意支配从事休闲活动,但是并非除劳动时间外的自由时间都可称为休闲,只有用于娱乐与休息的时间,并在此时间获得一定发展的时间。“自由时间,不论是闲暇时间还是从事较高级活动的时间,自然要把占有它的人變成另一主体,于是他作为这另一主体又加入直接生产过程”。在休闲时间内所从事的高级活动是主体在休闲过程中获得多方面发展的活动,没有自由的时间,人们只能自顾不暇从事为资本家盈利的生产劳动,无论是在劳动力上还是自由时间层面上,为资本家所剥削,连休闲的念想都不敢萌发的工人何来进行休闲活动?只有拥有自由时间才可以进行休闲活动,在此期间运用其所积累的知识进行创造性的发展。
1.3 休闲是人类发展的空间
马克思指出:“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空间”,人们的发展离不开自由时间的获得,而时间本身就是空间,无论是社会的进步还是科技的发展都是在时间中展开的,自由时间的增加,人们进行休闲活动的时间就相应的延长,人们对于创造性活动的投入时间就会更多。时间决定了人类发展的空间,如果除基本生存必须的时间外都服务于资本家,那么他就只能算是资本家赚钱的机器,也没有所谓“正真的人”可言。只有在休闲中,人才能获取生命的意义,只有在休闲中,人才能不为物质资料所束缚,去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休闲即人类发展的空间。
1.4 人的全面发展是休闲追求的价值归属
马克思所提出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是基于对旧资本主义批判而展望的美好愿景,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在生产力极大发展的基础之上,人们不需要为异化的劳动所束缚,从物质到精神上得到解放,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们完全拥有支配自己活动(无论是劳作还是休闲)的权利。为人类幸福而劳作成为青年马克思最重要的职业选择原则,马克思人的自由个性阶段也是我们所追求的,只有拥有自由时间,人们才能有时间进行休闲活动,自由时间的增加也意为着休闲时间的不断增长,人们的观念不再受到生存的恐慌而出现转化性的改变,在对自由时间有效利用的基础上,休闲时间为人们的全面发展提供可能,劳动和休闲也不再对立而是融洽结合,表现为劳动中有休闲,休闲中有劳动,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2 马克思休闲思想的实现条件
休闲是每个人所拥有的基本权力,出于动物本能的活动,没有休闲的参与,一切活动将难以继续,人的生产与生命的再生产都将难以持续。倘若休闲只为社会中的少数人人所享有,那么休闲就失去了在社会中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交往的关系。
2.1 休闲权利的获得与维护是休闲实现的首要条件
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处的那个年代,目睹了工人饱受资本家剥削的悲惨境遇,也目睹资本家的不劳而获。资本家变成经济动物,只为猎取高额的利润而不顾工人的生死,资本家和工人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面对窘迫的生活环境,工人连实现自身的基本生存都很困难,更何况还要养家糊口,更何谈除了基本生存外的其他需求?所以,休闲权利的争取是实现休闲的前提。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与休闲形成对立关系,且在劳动异化的过程中不断加剧,结果是休闲也难逃被异化的结局,休闲偏离其应有的本质。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异化劳动,在异化劳动中工人失去了休闲的物质基础与自由时间,如果工人连休闲的基本权利都得不到保障,那么休闲活动便无从谈起。 2.2 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为休闲奠定了物质基础
在人类社会早期,人们为了生存下去所以不得不从事劳动,通过劳动才能获得生存发展的可能,那是因为当时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人们的所有时间基本都投入到劳动之中,劳动成为人们谋求自身和家人生存的手段。而在生产力极大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的衣食住行得到充分保障,人们从生存压力下解放出来,劳动成为了一种自由自在的活动。一方面,在吃喝住穿的基本条件之上,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为人们的休闲奠定了物质基础,人们不再为了生活物资资料而奔波劳作,工作时间减少,人们的自由时间增加,对于物质生产外的其他创造性活动的投入增加,每个人在得到充分休闲的同时也获得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个人在休闲时候能力得到提升,工作效率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个人的发展反过来又推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2.3 自由时间为休闲提供前提
自由时间是人们从事劳动之外时间,是与之相对立的时间,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之和即我们所谓的自然时间,为了获取生存资料而进行劳作,自由时间的获得才是休闲得以实现的基础和前提。休闲是自由时间的一种存在形式,没有可支配的自由时间,人们就失去了进行休闲活动的时间载体,也就失去了接受教育培训、进行创造性科学活动和公共娱乐等机会,休闲活动也得不到全面展开。自由时间的获得和不断增加,人们进行休闲活动的时间也相应增多,通过休闲,实现人类个体的不断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社会的不断进步反过来也会推动人的发展。马克思的“自由联合体”、“自由王国”等都在阐述自由时间的重要性,没有自由时间,一切无从谈起,当人们获得了一定的自由时间,才能够在自己感兴趣的空间中自由发挥。
3 休闲思想的当代价值
3.1 指引树立正确休闲观
在原始社会中人们不需要为自身生存而进行生产劳动,也没有所谓的休闲活动,当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人们追求悠然自得的休闲,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休闲逐渐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成为人们日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休闲时间的增加并不意味着休闲质量的提高,要始终坚持马克思的休闲思想对休闲价值观的指引,多加投入对人的全面发展和精神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和转变自身对休闲的认识,确保每个人都可以树立正确的休闲意识,合理安排闲暇时间,摒弃消费主义、享乐主义。
3.2 为新时代美好生活提供价值指引
十九大将美丽建设作为现代化目标的关键词之一,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物质文化需求,休闲产业将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支柱,为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的保障,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表明休闲经济的当代价值。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人们休闲方式的多样化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政治上的休闲也会使人们政治参与力度加深和范围扩大。休闲还强调归复自然,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共生,在向大自然索取的过程中也要有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的绿色观念,在良好的生态坏境下进行积极健康的休閑活动,不断推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3.3 为各区域协调发展提供范式
休闲活动的进行必须基于一定生产力之上,在生产力不断发展之下,生产率不断提高,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断缩短的条件下,休闲时间也在相应地不断增加,休闲空间也在生产力发展的情况下扩宽了在人们享受休闲的同时也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需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根据不同区域的能力特征选择适合的休闲方式来满足人们对休闲的普遍需求,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休闲产品与休闲产业。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与休闲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现今休闲产业的发展不可仅限于“高大尚”的所谓“高端”产业,需要紧跟着时代不断前进的步伐,推陈出新,不再是为了物质追求,而是真正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4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影响
中华五千多年历史文化丰富和发展我们的休闲生活,但是面对“普遍有闲”的社会的到来,更多人觉得生活越发忙碌与无序,在工作时间减少的情况下反而觉得没有时间去休闲?其中的问题固然很多,主要是当代人们对休闲的片面认识,导致在休闲时以及休闲方式和休闲工具的选择上处于一个低端化的状态,更甚是导致休闲产业的盲目扩张与无序发展。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特色的文化,我们应该积极进行宣传,不同休闲文化间的相互交融学习,同时也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比如对一些有黄赌毒成分的产品和产业应该严加抵制和严格处理。对于西方优秀的休闲文化也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吸收精髓。所以对马克思休闲思想的解读就尤为重要,为我国休闲文化建设提供重要理论支持,积极健康的休闲方式不仅能够丰富休闲文化的内涵和多样性,休闲文化反过来也能为休闲方式提供多重选择。
4 结语
马克思在他所处那个年代的背景下始终未能正面的触及休闲问题,但是他主要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隐喻了未来社会休闲的必然性,将社会与人的发展相联系。休闲是人的一项基本生存权利,这也是现代人必须为之不懈奋斗的价值理想,只有人在休闲自由上得到全面发展意义上的解放,人的解放才能最终得以实现。
现阶段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经阶段,是处于“劳”与“闲”统一对立协调的阶段,距离真正意义上的休闲统一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阶段任有不小距离,在坚持马克思的休闲思想的基础上,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休闲研究。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作者简介:王婉玲,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现时代。
(作者单位:广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马克思;休闲思想;自由;当代价值
马克思的所有文献中从未提及休闲字眼,提及到的大多是“自由时间”和“闲暇”等的概念,有人会怀疑:马克思所处的那个社会背景下,工人遭受资本家的严重剥削与压迫,甚至连正常生理活动都被劳动时间占有。这样状况下如何谈休闲?但真实情况是:那个时代的休闲虽然只是少数人的权利,劳苦工人的休闲权利基本被剥夺,休闲不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所以马克思著作中没有关于休闲的阐述,但是在他的笔下众多文献中隐喻的观点无一不透露着他对休闲自由的向往,例如马克思引用《苏格兰高地来信》对资本家为个人私欲进行所谓“高贵情欲”休闲方式的批判,他们为了打猎抢占农民耕地,将原本广阔富饶的农地,只供少数人短时间的狩猎消遣,其不断的野蛮扩张使苏格兰最肥沃的牧场变成荒地。这个情况从我们当今旅游热潮的开发中也可以看出,其本质都是休闲观的曲解及休闲活动的异化。
1 马克思休闲思想的主要内容
1.1 休闲是社会历史范畴
休闲是社会和历史发展的产物,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休闲以不同的生存形态呈现出来。原始社会是处于劳闲不分社会阶段。原始社会的劳动是人类最初的生产活动方式,人们不需要通过劳动去生产生活物质资料,只需要花费时间从大自然那里获得直接生活物质来源,没有所谓的生产劳动也就没有所谓的休闲活动,所以也无所谓“劳”与“闲”之分;奴隶社会是一个无闲的劳动阶段。奴隶没有自由,其人身全部依附于奴隶主,没有任何自由时间和休闲可言,休闲只是奴隶主等少数人所拥有的特权;封建社会是属于有闲的劳动阶段。地主通过征收封建地租实现其对农民的剥削,包括完全和不完全占有生产生活物质资料的土地的农奴和农民,自然经济的发展,农民建立属于自己的经济,有了较多属于自己的可支配的自由时间来进行休闲活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劳闲出现对立的局面。这一时期产生了异化,资本家竭力把劳动者的休闲时间化为自身资本增值时间,即是加强对工人剩余劳动的榨取,除了在生产领域,也包括在非生产领域的剥夺,如房价、物价、捐税等,也就是工人为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的时间,即资本家对工人休闲时间的剥夺,劳闲就表现为资本家的剥夺与工人的被剥夺的对立关系;共产主义社会实现劳闲统一。分工和私有制的消失,人们可以支配的自由时间增加,劳动不再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而是自主自觉的乐生活动,成为个人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在自由的生命状态下,不再为基本生存资料的获取所束缚,人才能“成为人”。
1.2 自由时间的获得是休闲的第一需要
“‘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就是有真正的财富,这种时间不被直接生产劳动所吸收,而是用于娱乐和休息”。在自由时间内人们可以随意支配从事休闲活动,但是并非除劳动时间外的自由时间都可称为休闲,只有用于娱乐与休息的时间,并在此时间获得一定发展的时间。“自由时间,不论是闲暇时间还是从事较高级活动的时间,自然要把占有它的人變成另一主体,于是他作为这另一主体又加入直接生产过程”。在休闲时间内所从事的高级活动是主体在休闲过程中获得多方面发展的活动,没有自由的时间,人们只能自顾不暇从事为资本家盈利的生产劳动,无论是在劳动力上还是自由时间层面上,为资本家所剥削,连休闲的念想都不敢萌发的工人何来进行休闲活动?只有拥有自由时间才可以进行休闲活动,在此期间运用其所积累的知识进行创造性的发展。
1.3 休闲是人类发展的空间
马克思指出:“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空间”,人们的发展离不开自由时间的获得,而时间本身就是空间,无论是社会的进步还是科技的发展都是在时间中展开的,自由时间的增加,人们进行休闲活动的时间就相应的延长,人们对于创造性活动的投入时间就会更多。时间决定了人类发展的空间,如果除基本生存必须的时间外都服务于资本家,那么他就只能算是资本家赚钱的机器,也没有所谓“正真的人”可言。只有在休闲中,人才能获取生命的意义,只有在休闲中,人才能不为物质资料所束缚,去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休闲即人类发展的空间。
1.4 人的全面发展是休闲追求的价值归属
马克思所提出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是基于对旧资本主义批判而展望的美好愿景,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在生产力极大发展的基础之上,人们不需要为异化的劳动所束缚,从物质到精神上得到解放,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们完全拥有支配自己活动(无论是劳作还是休闲)的权利。为人类幸福而劳作成为青年马克思最重要的职业选择原则,马克思人的自由个性阶段也是我们所追求的,只有拥有自由时间,人们才能有时间进行休闲活动,自由时间的增加也意为着休闲时间的不断增长,人们的观念不再受到生存的恐慌而出现转化性的改变,在对自由时间有效利用的基础上,休闲时间为人们的全面发展提供可能,劳动和休闲也不再对立而是融洽结合,表现为劳动中有休闲,休闲中有劳动,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2 马克思休闲思想的实现条件
休闲是每个人所拥有的基本权力,出于动物本能的活动,没有休闲的参与,一切活动将难以继续,人的生产与生命的再生产都将难以持续。倘若休闲只为社会中的少数人人所享有,那么休闲就失去了在社会中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交往的关系。
2.1 休闲权利的获得与维护是休闲实现的首要条件
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处的那个年代,目睹了工人饱受资本家剥削的悲惨境遇,也目睹资本家的不劳而获。资本家变成经济动物,只为猎取高额的利润而不顾工人的生死,资本家和工人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面对窘迫的生活环境,工人连实现自身的基本生存都很困难,更何况还要养家糊口,更何谈除了基本生存外的其他需求?所以,休闲权利的争取是实现休闲的前提。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与休闲形成对立关系,且在劳动异化的过程中不断加剧,结果是休闲也难逃被异化的结局,休闲偏离其应有的本质。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异化劳动,在异化劳动中工人失去了休闲的物质基础与自由时间,如果工人连休闲的基本权利都得不到保障,那么休闲活动便无从谈起。 2.2 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为休闲奠定了物质基础
在人类社会早期,人们为了生存下去所以不得不从事劳动,通过劳动才能获得生存发展的可能,那是因为当时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人们的所有时间基本都投入到劳动之中,劳动成为人们谋求自身和家人生存的手段。而在生产力极大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的衣食住行得到充分保障,人们从生存压力下解放出来,劳动成为了一种自由自在的活动。一方面,在吃喝住穿的基本条件之上,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为人们的休闲奠定了物质基础,人们不再为了生活物资资料而奔波劳作,工作时间减少,人们的自由时间增加,对于物质生产外的其他创造性活动的投入增加,每个人在得到充分休闲的同时也获得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个人在休闲时候能力得到提升,工作效率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个人的发展反过来又推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2.3 自由时间为休闲提供前提
自由时间是人们从事劳动之外时间,是与之相对立的时间,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之和即我们所谓的自然时间,为了获取生存资料而进行劳作,自由时间的获得才是休闲得以实现的基础和前提。休闲是自由时间的一种存在形式,没有可支配的自由时间,人们就失去了进行休闲活动的时间载体,也就失去了接受教育培训、进行创造性科学活动和公共娱乐等机会,休闲活动也得不到全面展开。自由时间的获得和不断增加,人们进行休闲活动的时间也相应增多,通过休闲,实现人类个体的不断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社会的不断进步反过来也会推动人的发展。马克思的“自由联合体”、“自由王国”等都在阐述自由时间的重要性,没有自由时间,一切无从谈起,当人们获得了一定的自由时间,才能够在自己感兴趣的空间中自由发挥。
3 休闲思想的当代价值
3.1 指引树立正确休闲观
在原始社会中人们不需要为自身生存而进行生产劳动,也没有所谓的休闲活动,当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人们追求悠然自得的休闲,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休闲逐渐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成为人们日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休闲时间的增加并不意味着休闲质量的提高,要始终坚持马克思的休闲思想对休闲价值观的指引,多加投入对人的全面发展和精神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和转变自身对休闲的认识,确保每个人都可以树立正确的休闲意识,合理安排闲暇时间,摒弃消费主义、享乐主义。
3.2 为新时代美好生活提供价值指引
十九大将美丽建设作为现代化目标的关键词之一,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物质文化需求,休闲产业将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支柱,为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的保障,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表明休闲经济的当代价值。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人们休闲方式的多样化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政治上的休闲也会使人们政治参与力度加深和范围扩大。休闲还强调归复自然,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共生,在向大自然索取的过程中也要有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的绿色观念,在良好的生态坏境下进行积极健康的休閑活动,不断推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3.3 为各区域协调发展提供范式
休闲活动的进行必须基于一定生产力之上,在生产力不断发展之下,生产率不断提高,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断缩短的条件下,休闲时间也在相应地不断增加,休闲空间也在生产力发展的情况下扩宽了在人们享受休闲的同时也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需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根据不同区域的能力特征选择适合的休闲方式来满足人们对休闲的普遍需求,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休闲产品与休闲产业。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与休闲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现今休闲产业的发展不可仅限于“高大尚”的所谓“高端”产业,需要紧跟着时代不断前进的步伐,推陈出新,不再是为了物质追求,而是真正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4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影响
中华五千多年历史文化丰富和发展我们的休闲生活,但是面对“普遍有闲”的社会的到来,更多人觉得生活越发忙碌与无序,在工作时间减少的情况下反而觉得没有时间去休闲?其中的问题固然很多,主要是当代人们对休闲的片面认识,导致在休闲时以及休闲方式和休闲工具的选择上处于一个低端化的状态,更甚是导致休闲产业的盲目扩张与无序发展。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特色的文化,我们应该积极进行宣传,不同休闲文化间的相互交融学习,同时也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比如对一些有黄赌毒成分的产品和产业应该严加抵制和严格处理。对于西方优秀的休闲文化也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吸收精髓。所以对马克思休闲思想的解读就尤为重要,为我国休闲文化建设提供重要理论支持,积极健康的休闲方式不仅能够丰富休闲文化的内涵和多样性,休闲文化反过来也能为休闲方式提供多重选择。
4 结语
马克思在他所处那个年代的背景下始终未能正面的触及休闲问题,但是他主要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隐喻了未来社会休闲的必然性,将社会与人的发展相联系。休闲是人的一项基本生存权利,这也是现代人必须为之不懈奋斗的价值理想,只有人在休闲自由上得到全面发展意义上的解放,人的解放才能最终得以实现。
现阶段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经阶段,是处于“劳”与“闲”统一对立协调的阶段,距离真正意义上的休闲统一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阶段任有不小距离,在坚持马克思的休闲思想的基础上,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休闲研究。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作者简介:王婉玲,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现时代。
(作者单位:广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