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作文之我见

来源 :今日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q1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上个世纪六十年初的《文汇报》上撰文指出:“我非常赞成‘老师下水’。还说:“语文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经常动笔,或去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去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脚步”。这无疑是语文老师指导作文的宝贵经验之谈。
  可是有些人认为,现在的作文选很多,不需要自己动手写作文。是叶老的话过时了呢,还是“只教不作”的观点是正确的呢?我认为有以下理由足以证明叶老的话对指导作文有许多方面的好处。
  一、写“下水文”能提高语文教师的自身素质
  语文老师要培训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自己首先要具备这几种能力,特别是“写”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过“多数教师只教学生作文,而自己不作文。只教不作,能派用场的不是就是学生时代得来的一点甘苦吗?老话说,三日不弹,手生荆棘。这点甘苦永久保得住吗?”是的,在科学技术调整发展的今天,要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如果老师不充实自己,就会被时代淘汰,又哪里谈得上适应新世纪的需要?只有清楚地认识到这点,才会更新自己的。例如写《祭妇烈士墓》这篇文章时,师生一同日时镌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纪念碑,聆听讲解员讲英雄们浴血奋战的壮举之后,大练笔头,既讴歌了革命烈士献身精神,又教育了学生,从根本上提高了教师的素质。这一举多得,真是其乐无穷!
  二、写“下水”作文不仅能激发发生写作兴趣,还能建立起情感融洽、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日本著名心理学家泷泽武久指出:“在促进儿童学习方面,不能无视情感的作用。情感交织在人的思维中,或去成为刺激,或去成为障碍”,情感作为整个语言教学(包括作文教学)的重要纽带,明显地反映在师生互相了解、互相尊重,取长补短,教学相长上。因此在作文指导中,教师多写“下水”作文和学生建立一种同思考、共写作的情绪关系,以此感染带动学生写作。如:“赛写”,以此触发学生作文热情;当学生作文热情比较高涨时,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换写”,以此取长补短,加深了解,融洽师生感情。老师“下水”为学生引路导航,其作用本身就是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这比信手拿几本作文选一读了之的效果不知要强多少倍!
  三、写“下水文”与阅读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写”离不开“读”,“读”指导着“写”。阳春三月,柳绿花红,老师带着学生们来到芝山,山谷中到处回荡着师生的笑声和歌声。几位女同学采来了几支娇艳的野花让大家欣赏,攀山峰时同学们互相帮助,手拉手登上峰顶,学生们享受着从未有过的快乐,尽快地喊啊、唱啊。玩累了大家促膝而坐,咬一口干粮,喝一口泉水,吟一句小诗,说两句笑话,出一个谜语,唱一首歌,多美呀!春游结束,《游芝山》这篇习作从师生手中脱颖而出。那采花的启迪,攀山的感触,互帮的情谊,跃然纸上,如:有的学生这样写着:“一眼望去,满山都是苍绿的树林,亭亭玉立的翠竹,见了使人心旷神怡”;还有的学生写着:“遍山都是野花,红的、黄的、紫的,这些野点辍青草绿树,真是好极了”。由于写《游芝山》,再学习写景、抒情的课文,如《林海》、《草原》就会融会贯通,水到渠成了。老师通过“下水”,就体会到文章该怎样写,不该怎样写,都了如指掌,校正阅读教学中的偏差,明确课文该怎样教,不该怎样教。避免无的放矢,从而收到阅读为写作、写作促阅读良性循环的最佳效果。
  四、写“下水文”利于指导作文讲评
  “下水才知水深浅”。老师“下水”体验,才能掌握文章的脉路,取得作文讲评的实据,指导学生写作文,去年,四年级课外活动时,开展以“动物”做游戏,布置学生对游戏中的“动物”动态的认真观察,对动物“静态的幻想像,大家一齐来编故事。由于老师对本文的写作早己胸有成竹,在指导和讲评时讲到点子上,评到了关键处,这样有的放矢,使学的作文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收到了很大的循序渐进的效果”。
其他文献
英语写作在高考命题中对学生是相对较难的部分,它考察考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试题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情景和要求写一篇书面材料。但他并非要求考生按照“提示”逐句翻译,而是要求考生在充分领会提示的“前提”下,用自己的语言,组织成一片内容充实、句子连贯、用词贴切的作文。那么高中生如何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  一、夯实基础,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是前提   首先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的学生对此项报舍弃态度,情
期刊
合理的教学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一步步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又能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把由数学内容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列为初中的基础知识部分,其目的在于加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思考: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操作,才能有效地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渗透数学思维方法,打牢基础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恰当
期刊
在学科领域实施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特别是语文新教材的实施,要求从语文的实际应用出发,全方位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从而达到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高,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中,口语交际课是新课程为了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而设置的新课程。口语交际是学生基础知识的一种综合体现,是听、说、读、写的能力的总体表现,因此,在口语交际课中进行创新改革,对发展学生的
期刊
学习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一切学习必须从提出问题开始,在处理分析问题中发展,以解决问题而告终。这样的学习,才能真正让学生在矛盾中展开积极的思维,才能发展思维能力,培养解决问题能力,激发智慧的火花,引起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只有强化问题意识,重视问题教学,才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达到自主求知、主动发展的目的。   中学生的问题意识
期刊
小学生因年龄小,天生好动,传统教学模式中单纯的讲、读、说和教并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如果能辅助一种让学生感官接触以生动的文本、图形、图像、视频和声音等为多种表现形式的、具有仿真和虚拟现实功能特点的教学工具,学生们的积极性将会很高,于是具有这些特点的多媒体技术便得到了很高的普及和应用。数学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
期刊
在课堂教学中,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学生有了更多的发表自己观点的时间空间,思维空前活跃,个性愈发张扬,使得教师对课堂学习活动的预设性大大减弱,随机性和偶然性急剧增强。这对教师的教育观念、应变能力和语言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对此不能听之任之,或者斥责,或者一笑了之,而必须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尤其要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去分析,正确而有效地进行课堂点评,达到“清风徐来水波兴”的最佳教学氛围。  如
期刊
引导学生体验就是将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及生活世界纳入到学生的学习当中来,促进他们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要有效地开展体验式的教学,教师就必须要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理念,成为学习环境的设计者,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在教学实践中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要营造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激发体验热情   如在教学《小音乐家杨科》时,可在优扬的乐曲声中,介绍故事大意,导入课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扬科为
期刊
兴趣是学生作文的内驱力。因而唤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兴趣的形成由低到高有以下三个阶段:一是感到有趣,二是产生乐趣,三是达到志趣。志趣是作文兴趣的最高层次,形成了志趣,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就会长久。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循序培养兴趣,激起写作欲望,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那么教师怎样做才能使学生对作文有兴趣并提高写作能力呢?  首先,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要正确评定作文成绩,鼓励他
期刊
导言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好的导言,能给学生以遐想,如在学生面前打开了金碧辉煌的知识殿堂的大门,引导学生登堂入室,畅游其中。那么什么是好的导言呢?我认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能获得好的课堂效果的导言,就是成攻的导言。    导言没有固定的格式和类型,而是因人、因时、因地、因材而变。选准角度,简捷明快,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备课时,不要忽视导言这一环节,要认真研究,做到
期刊
数学学习方法指导,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数学学习方法的研究与指导问题是数学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进入中学后,科目增加、内容拓宽、知识深化,尤其是数学从具体发展到抽象,从文字发展到符号,由静态发展到动态……学生认知结构发生根本变化。加之一部分学生还未脱离教师的“哺乳”时期,没有自觉摄取的能力,致使有些学生因不会学习或学不得法而成绩逐渐下降,久而久之失去学习信心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