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来源 :吉林画报·新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jzk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简析
  《湖心亭看雪》选自张岱的《陶庵梦忆》,为明清小品文佳作。运笔凝练清新、绘景幽静深远、抒情苍凉深沉、意蕴高雅脱俗。全文一百五十九字,将湖心亭寒夜雪景恍惚迷离,作者拥毳围炉、深夜观雪的孤高性格和落寞情怀表现得栩栩如生。文中表现出文人雅士追寻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研习本文,对于学生文言熏陶与文化积累,具有积极意义。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内容。
  2.学习白描的写法。
  3.领悟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自然美景,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致情怀。
  教学重点:品读课文,学习白描手法,解讀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感悟作者“痴”的深层内涵。
  教具:多媒体
  一、 情境导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西湖自古以来以秀丽的湖光山色而名扬天下,文人墨客慕名而来,为她挥毫泼墨,纷纷留下脍炙人口的诗文。你能说出一些描写西湖的诗句吗?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和喜爱诗词导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自然进入课堂教学。
  二、走近作者(幻灯、生读)
  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字宗子,号陶庵,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以后,消极避居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
  《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他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文笔清新生动,饶有情趣,风格独特。
  设计意图:了解作品产生的背景,了解作家的生活和思想感情,有助于正确理解文章的主旨。
  三、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疏通字词。(幻灯)正音释义
  ①崇祯五年(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最后一个年号。)
  ②更定矣(gēng,初更。) 更(gèng)有此人
  ③拏一小舟(同“拿”,牵引,撑着。文中应为“撑着”,并非亲自划着。)
  ④毳衣炉火(cuì,本指鸟兽细毛,后代指华贵的衣装。富家子弟,华服锦衣,几多闲雅。当时的张岱家资殷实,生活优越,披锦衣华服,拥炉火而行,确实是优游自在,非常形象。)
  ⑤雾凇沆砀(冰晶雪气,白茫茫一片。 齐读文句)
  ⑥余舟一芥(草,微小无价,类比词语“视如草芥”。)
  ⑦强饮三大白(读三声,变二声。 A.竭力,尽力 B.勉强)
  2、师范读课文、指导朗读,学生齐读。
  环节设置意图]朗读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设计多形式朗读,结合对于重点词语的理解,可以形成师生对文意的疏通,便于思维活动的展开。
  3.默读思考:这篇文章写了什么事?(注意要交代清楚时、地、人、事几个记叙要素)
  ——在大雪三日之后,天寒夜静之时,张岱独自去湖心亭看雪,与两个金陵人不期而遇,对饮后告别而归。
  设计意图
  本文文字浅显、注释较详尽,学生通过预习把握文意不成问题。在预习基础上落实字词,在朗读基础上概括文意,免于文言文教学的枯燥,力求切实有效。
  四、赏读文章
  (一)赏析文章第一段
  1. (幻灯)张岱什么时间到湖心亭看到了什么景色呢?(雪景)文中哪几句描写了雪景?
  2.请齐读第一句,用词语概括一下这是怎样的画面?
  ——例:水天一色、冰花弥漫、浑然一体、阔大无边……
  体会文中三个“与”的作用:
  ——连用三个“与”写出了天、云、山、水在雪的覆盖下已茫茫融成一片,突出了天地苍白,阔大辽远之势。写出了空旷辽阔的境界。
  3、请齐读第二句。
  师问:湖上的长堤、湖心亭、小舟在作者笔下为何是“一痕、一点、又一芥”?
  ——这样就可以显示出这些景物的渺小,从而反衬出天地之大。抓住了月色中景物特点,从大处落笔,表现了他独特感受,高度抽象地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
  师引导:如果说前一句作者连用三个“与”,写的是由上到下的全景,突出天地茫茫,阔大辽远之势,着眼于“大”字,那么这一句作者则变换角度,展现了一个微妙而变幻的意境,突出的是“小”字。
  长堤据说就是苏轼做杭州地方官时修筑的苏堤,横贯西湖南北,应该是很长的,但是不用道,用痕;湖心亭也是耸立优美的,不用做而用点,我的小船不是一只,而是一芥;我们在船上不是几个,而是两三粒。
  4、你觉得这几个量词,用的好吗?好在何处?
  品析:“痕”字似有而无 “点”字极易忽视 “芥”字孤零 “粒”字微小 板书:微小孤零
  5 、这两句同样写景致,关注的事物,描述的对象,尤其是他的视角是截然不同的。
  ①自然与人物
  ②大自然与小人物
  ③这是一幅意境绝妙的山水画,淡而少、静与动、长与短、点与线、大于少诸多变化包容其中,表现了一种悠远超然的精神境界。
  ④热爱自然,崇拜自然,融于自然,才能真正的拥有自然。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
  设计意图
  这一处描写是文章的精彩之笔,通过品析量词,让学生走进了画面,加深印象。
  6、.这几个量词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
  这样的表达让我们感受到了天地之中人、事的渺小,生发出一种孤独落寞之感。
  介绍白描手法:(幻灯)
  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白描原是中国写意山水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也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指抓住人和事物的主要特征,以质朴、简练、精括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人或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它重在以形传神。白描可用于写人、写景、写事。   7、小练笔:(幻灯出示图片)
  辉发部落闻名遐迩,辉发山、辉发江有浑然天成冬日风景请你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家乡的雪景。
  设计意图
  对这篇写景的小品文来说,白描手法是一大特色,课堂上通过范例讲解、练笔,使学生充分掌握白描手法,有效落实教学重点。
  (二)赏析文章第二段
  1、请一生读第二段,其他同学思考:你能在文中找出一个字來概括张岱的形象吗?——痴(幻灯)
  2、西湖的雪景令张岱如痴如醉,你觉得舟子说的“痴”是什么意思呢?那么张岱的“痴”表现在哪些地方呢?
  (1)天气之冷:“十二月”“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说明这是冬季最冷的时候,而且大雪连下了三日,天就更冷了,西湖上什么声音都消失了。“俱绝”写出了大雪后西湖空旷、肃杀、冷寂的景象,湖山封冻,人鸟瑟缩不敢外出,不敢作声,连空气仿佛也冻结了。
  (2)时间之晚:“是日更定”
  ——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晚七点开始计算,一夜有五更。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8点左右。
  (3)“独往湖心亭看雪”。
  追问:后文明明有舟子出现,文中也提到“舟中人二三粒”,作者为什么说是“独往”呢?
  追问:这个“独”字反映出他怎样的个性特点?这个字表明了什么?
  ——文人雅士的清高孤傲,不同流俗的生活方式。
  追问:这种清高孤傲、超凡脱俗,舟子能理解吗?谁来读读舟子的话?(生读)
  追问:舟子说“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原来文中不止张岱“痴”,还有谁呢?
  追问:湖心亭偶遇,金陵人什么表现?(大喜曰:……)为什么“大喜”?(遇知音)
  追问:“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此人”有什么相同点?句式表达: 之人(幻灯)
  ——例:有雅兴、雅情、豪情、志同道合、性情中人、清雅脱俗、任性放达、我行我素之人。
  3、金陵人认为张岱是志同道合之人,邀他同饮。那么张岱把他们当作自己的知己了吗?
  (学生自由讨论,观点不限)
  ·教师引导:
  ①有同样的情趣,有同样的遭际,“强饮三大白”,视为知己。
  ②为何问姓氏,却转而记录“是金陵人,客此”。
  ——金陵,现在的南京,明朝故都。暗示引发对故国的怀念,这是一份独特的“痴”。
  4、师小结:,故国的思念让他内心孤傲,不与俗人同行,使这金陵人不可能成为其真正的知音,自然也无须言其姓名。
  张岱不愿和人深交,他生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他只愿融入自然中,和自然为友,而不愿进入世俗的生活。他是属于自然的,他与自然合一了。
  设计意图
  此环节教学抓住“痴”字作为解读的切入点,层层推进,充分激发学生思维,教师适时点拨引导,使学生走近张岱,读出痴情。
  (三)悟“痴”心
  1.赏读至此,我们眼中的张岱还是那么“傻”吗?至此你是怎样理解“痴”的?
  (生:是痴迷,他痴迷于西湖雪景。)
  2.师: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常把“痴”理解为一种执著的追求达到了浑然忘我的那种最高境界。
  中国历史上还有很多这样的文人、痴人,你能举出几个吗?
  例如:
  (1)李 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2)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境人踪灭。”
  (3)辛弃疾——“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4)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些诗人实现了天人合一,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与自然融为一体。
  环节设置意图
  从赏雪景——解其人——悟情怀,层层深入,帮助学生深入文本,明确“痴”的内涵,在诵读中涵咏痴情,圆满地突破了教学难点。通过扩展延伸,作结此文,形象加深对文章意境和情感的理解把握。
  五、熟读成诵
  (作者单位:吉林省辉南县辉发城镇中学)
其他文献
什么是多元解读,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多元解读是指对文本的内涵进行不同的情感体验,是指阅读个体对文本有多种的情感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现和理解。”可见新课标强调创造性阅读,关注学生阅读个性的张扬,倡导并鼓励“多元解读”。  目前,对“多元
期刊
一、幼儿艺术教育教学指导思想方面观念的转变  1.从"技艺训练为中心"的观念转变为"审美教育"的观念艺术的本质是审美的。艺术教育作为审美教育,并不是专指某种艺术技巧的教育。长期以来,许多幼儿教师已经形成了一套以技艺训练为中心的外显或内隐的观念和行为模式。这些教师在幼儿艺术教育活动中,无论是在制定教育活动目标、设计教法,还是组织教学,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技艺训练的目标上。他们重视幼儿的正确
期刊
幼儿园常规管理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可是每天面对一大群天真活泼的孩子,幼儿教师总是觉得头疼,那么,怎样才能正确管理好班级,又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下面是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积累的一些经验:  一、班级物品的管理  要想管理好班级物品,首先让幼儿正确认识物品是很有必要的,有时候孩子并不是故意损坏班级物品,而是他们根本就不懂得怎样使用,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要常开展各种引导幼儿正确认识班级物品及使用方法
期刊
用“化学课程标准”代替“化学教学大纲”后,淡化了知识的系统性,降低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化学计算的难度。高中教材的完整性、全面性及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全;由注重课堂环节到更加关注学情、氛围和师生、生生关系。有的内容如:“物质的量”、“离子反应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等等知识理论性强,抽象性强。教师应不断的进行教学课后反思。  一、教学方法的反思  1.对教学目标的反思反思重点难点是否把握准确。最后反
期刊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研究,我园开展了以《幼儿护卫生命综合能力的培养研究》为课题的研究,生命珍贵无比,幼儿护卫生命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幼儿成长过程中极具教育意义的主题,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必需。我园全员参与课题的研究,让科研成为一种习惯,让护卫生命成为座右铭,让课题常态化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重点。近年来,我们进行了各种大胆的尝试,坚持走“科研兴园”之路,营造了一个全员搞科研的浓厚研
期刊
幼儿教育的首要问题是安全教育。只有在确保幼儿安全的基础上,孩子们才能健康成长,才谈得上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强调:“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也就是说,幼儿的安全是一切发展的保障,只有在幼儿生命健全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其身心健康发展。要让幼儿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会保护自己”,而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是幼儿身体受伤害的最大前提,这就需要我们老
期刊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具有浓厚民族历史文化及特色的地区,由于地域性和民族性的特点,蕴含着许多极有开发价值的美术课程资源。本文从延边州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资源利用为基础,以延边州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校本资源利用为对象,开发制定了以地域性和民族性课程资源利用的高效课堂模式,使学生在接受知识技能教育的同时,进一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能够均衡发展。为延边州的美术教师提供开发地域性民族性的课程
期刊
幼儿体育活动科学化是当代幼儿体育活动的发展需要。体育活动能促进幼儿走路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的提高,为以后的學习生活奠定基础。我们必须要重视幼儿体育活动教育,找到合适的教育方法,为幼儿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促进幼儿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就必须遵循幼儿年龄特点,科学的安排幼儿体育活动。根据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在开展体育活动时,注意活动量与幼儿身体发展的需要密切配合,从而促进幼儿健康
期刊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联想理论”认为数学是一组事实和技能,对幼儿实施数学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幼儿获得这种技能。在我们长期以来传统的数学教育实践中,它被演绎成一种以为小学数学教育打基础为目的,以模仿和记忆、练习为过程,以强化幼儿数学知识、技能的掌握为结果的活动模式。而认知心理学的“建构理论”认为数学的实质是一组关系,关系并不存在于实际的物体中,而是对作用于物体的一系列动作的协调的抽象(皮亚杰称之为“反省抽
期刊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因此学校要认真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认真实施教学常规,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才能行之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  一、 规范教师常规工作  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只有规范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才能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前提和保障。试想如果教师不认真备课,不精心上好每堂课,幼儿就不能积极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提高教学质量也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