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司通,一个藏乡古村的美丽与忧伤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dai19860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拉司通,一个鲜花盛开的村落。我们在这里寻找到了一些已经消失或者正在消失的记忆;寻找到了梦境里经常出现的“香格里拉”的美景。让很多很多的留恋和遗憾,变成一次又一次的探访和追寻吧。遥远的通天河畔,一个古老的藏族村落,已经成了我们心中永远的牵挂……
  一
  来到拉司通村,只见整个村道用片石铺筑,村里新建的排排民居也都是由片石垒砌而成。
  石头,俨然成了这里所有建筑物的主角。但是,细细看来,每栋石砌的民居从外观设计到内部格局都不尽相同,古朴典雅,独具康巴民居特色。
  通天河两岸到处都分布着片页岩,这就为当地居民就地取材,建屋铺路提供了丰富的建筑材料。从玉树称多一直顺流而下来到金沙江两岸的大小金川一带的丹巴地区,从石头民居直到高大威严的石砌碉楼,康巴藏族用智慧和勤劳,将藏地的石砌建筑艺术推向了极致。
  在拉司通村,远道而来的人们可以近距离了解石砌艺术和石砌民居的特色。
  康巴藏族民居的外墙一般都不做刻意的粉饰,石头的颜色就是它最美的本色。
  走进村民扎西达娃的家,我们直观地了解到了康巴民居的更多特色。
  由于地处高寒山区,冬长夏短,民居的保暖是十分重要的。而石砌民居的保温性能远超于土木和砖混结构,这也满足了藏族人民的生活习惯,石砌房屋的主室,要求宽大、有藏式火炉,并且居中布置,以保持与之相连的卧室、厨房的温度平衡。特别是到了漫长的冬季,主室内的火炉保持长时间燃烧,不但能取暖,而且还能烹煮食物,家人以及来客围坐在火炉旁嘘寒问暖,再热上一壶醇香的青稞酒,那才叫个其乐融融呢。
  在地势雄奇的青藏高原,石砌建筑的色彩有着显著的地域特点,它的形成和发展受到高原自然环境和藏民族历史文化的影响,每一种用色都有着特殊的文化内涵。石砌建筑室内的装饰色彩粗犷、质朴,尽显艳丽之美,彰显着康巴藏族建筑文化的神奇魅力!
  走在拉司通的村巷里,一排排高大的石砌建筑棱角分明,院落之间错落有致;一户户石砌院落门前白杨婆娑,屋后流水环绕;村巷都是用石板铺就,就连排水沟渠也是用砌石筑成……普通的鹅卵石,平凡的片页岩,在拉司通人的巧手组合之中,扮演着神奇的角色,也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走进村民久美才仁的家,只见古朴的石墙、雕花的门窗都充满了康巴建筑风格。院落房屋主体为“凹”字型的三层建筑,宽敞的庭院里种着很多花草鲜菜。屋子的功用依次为客厅、客房、卧室、仓房、经堂、厨房等,内部装饰异彩纷呈。
  久美才仁还带我们参观了在二楼特意设置的“藏家风情”展览厅。里面整齐而有序地陈列着康巴藏族游牧时代的各种生产生活用具及用品。他说,这,就是我们的祖先留下来的“乡愁”,也是为了给远方的客人们留下一個古老而亲切的记忆。
  二
  来到拉司通村,除了置身于一座座充满美感的石砌建筑民居之外,我们发现,远远拱卫着村庄和寺院的,是四周巍峨峻拔的青山;而环绕这些石砌建筑群落的,则是一排排高大挺拔的白杨树,给这坐落在深山里的古村落增添了无限的生机。
  当我们跨过石桥放眼一看,在拉布寺恢弘高大的寺院建筑周围,也到处生长着亭亭的白杨。这些白杨树有大有小,可以看出,这是年复一年地精心栽植而长成的。拉布寺背靠游龙一样起伏的青山,面对拉司通古老的村落,寺院建筑的高大恢弘和暮鼓晨钟,对应着石砌村落的古朴宁静和鸡鸣犬吠,再加上一条充当了寺院和村落天然分界线的潺潺小河,一种无比恬淡的氛围弥漫在村庄的周围。
  据称多县史料记载,拉司通古村落的规划是拉布寺的第十三世活佛嘉央·洛松尖措制订的,这些在河谷里茁壮成长的白杨树,也是他率先引进栽植的。
  相传,六百多年前,代玛·仁清活佛初建拉布寺,是为了圆宗喀巴大师的一个梦——他梦见拉萨往东很远的地方有一个村子里到处都开满了鲜花。沿着第二佛陀梦境里的提示,代玛·仁清跋涉了一千五百多里山路,到了通天河谷一个拐弯的地方。在这里,他发现了一个名叫“拉”的村子,大山怀抱里宁静的古村落,村边流过的清澈的小溪,河边草地上怒放的野花,这些物象都和大师梦中的所见十分吻合。于是,活佛在这里修建起了拉布寺,并把村庄命名为“拉司通”,意思是“鲜花盛开的地方”。也有作家亲切地称之为“拉司梅朵”。
  当时轮转到公元1902年,代玛·仁清活佛的第十三世转世灵童嘉央·洛松尖措前往北京求法学经。北京宽阔笔直的马路,能发光发亮的电灯,以及屁股后头一冒烟就跑来跑去的小汽车,让来自高原深处的十三岁小活佛怦然心动。而在深宅大院里埋头苦读、长思冥想的时候,经常陪伴大师的是那些种类颇多、枝叶繁茂的高大树木,那是在他的家乡难以见到的。
  第三年,当嘉央·洛松尖措从北京学成返回玉树时,他早有打算似的从西宁附近的湟源县购得了二千株杨树栽子,雇佣五十头牦牛驮运。而且将每捆杨树栽子的两端都用毡毯紧紧地包裹,晚上宿营歇脚时,脚户们就把杨树栽子浸泡在有水的地方,有效地防止了因为长途运输而出现的树身干枯。
  这个奇怪的牦牛队开始了一段紧张而神秘的“白杨树”之旅。一千六百多里的行程,活佛一行足足跋涉了三个多月,才从日月山走到了拉布寺。
  虽然,只有三分之一的杨树栽子挺过了海拔三千七百多米的严冬的考验,开始在遥远的栽植地发芽绽绿——当奇迹真真切切地出现在通天河谷时,嘉央·洛松尖措更加坚定了在当地植树造林的决心。第二年,僧侣们又以同样的方式从湟源运来一千多棵杨树栽子。
  后来,这就成了拉布寺的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所有僧人每人每年都要栽植十五棵白杨树。
  附近村落的村民们也跟着效仿植树。为了保护小树顺利成长,僧人和村民们在每棵小树的周围都筑起了泥巴矮墙,围起篱笆,阻挡严寒和牲畜的危害。
  岁月荏苒。当绿树逐渐掩映了寺院和村落时,嘉央活佛又开始为寺庙和村子制订统一的规划。他们将弯曲的河道拉直,让流水把寺庙和村庄自然地分开。他还告诉村民,要把泥泞的道路拓宽拓展,铺上厚厚的片石,将来好让那个叫“汽车”的东西来回奔跑。他甚至连架电话线和放置变压器的地方都留出来了——虽然,那时候的电还离玉树遥不可及。   几十年以后,当地的人们才意识到这位活佛的远见和卓识。一种意味深长的生态文化,也在当地逐渐形成……
  也难怪,早在十几年前,一位叫苏解放的美国规划协会的秘书长,来玉树藏族自治州考察三江源生态时到达拉司通村后,惊讶得目瞪口呆:我简直无法相信,在这么一个遥远的地方,竟然会有规划得如此完美的一个藏族古村落!
  随着清澈的河水来到村口处,就看见了一片茂密的白杨树林,弯弯的小径延伸处,怪石成堆,鸟鸣阵阵;林间有葱郁的灌木和盛开的铁线莲点缀。陪同我们的乡干部说,这里是村里最早形成的“林卡”,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公园。
  然而,我们看见,公园里众多的粗可盈抱的白杨树干苍白,枝叶变黑。面对成片死亡的足足有六七十年树龄的枯树,这位乡干部面露困惑。他说,不知道什么原因,从五年前发生了地震后,村里就出现了白杨树枯死的现象,而且一直延续到现在。大树死亡现象不光出现在成片的树林里,就连田间沟渠的边坡上、村道两边、院落深处的高大白杨,也未能幸免。
  是地震引发的地质作用让拉布乡一带地下水位下降或者河流水系发生了位移,高大的白杨树的根系因吸收不到足够的水分而出现死亡?
  是因为这里的树种明显单一,六七十年树龄的白杨树出现了自然衰老现象,因而导致其大量的死亡?
  是由于这些年来青藏高原逐渐升温,而造成这些已经适应了严寒气候的白杨树对于“回暖”的气候趋势难以适应?
  一个个问号出现在我们的脑海里。而此时,寺院的僧侣们和古村落的居民们焦急了;乡里、县上的主管部门也在组织力量会诊!
  一个藏地古村落在地震之后焕发出无限的活力,拉布寺新建的经堂僧舍等建筑更加巍峨辉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这些饱经风霜的高大的白杨树,却这样不合时宜、无可奈何地一棵棵死去,令人嘘唏!
  三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未能选择一个有山嵐轻飘的早晨,从拉布寺巍峨大殿的后面登上逶迤连绵的山脊,俯瞰晨雾中刚刚醒来的拉司通村和拉布寺,然后,在岁月沧桑的古城堡里徜徉流连。
  我们也未能到嘉央·洛松尖措的纪念馆里,亲手抚摸一下一百多年前那些驮运树苗时派上大用场的驮具和毡毯,这些物件所传递的信息,就是留给后人最为直观而珍贵的启示。
  我们也未能从清亮亮的河水中看到卓玛们在河边翩翩起舞的婀娜身影。因为,这里独有的藏族舞蹈——“巴吾巴姆”远近闻名。巴吾巴姆舞以独特的舞蹈语言,表现出人们对神山圣湖、草原林地以及对雄鹰、骏马、飞鸟等象征物的崇敬,展现出一种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拉司通,一个鲜花盛开的村落。我们在这里寻找到了一些已经消失或者正在消失的记忆;寻找到了梦境里经常出现的“香格里拉”的美景。让很多很多的留恋和遗憾,变成一次又一次的探访和追寻吧,遥远的通天河畔,一个古老的藏族村落,已经成了我们心中永远的牵挂……
  ——选自2016年8月28日《青海日报》

其他文献
乡土  千丝万缕的天籁地鸣,滋润着我的河湟大地,回响在更替的四季。  五月,婆娑的绿柳在沿河尽情吐故纳新。箭手们起了个大早,操箭的声响宛如深冬的西北风嗖嗖作响,只是在牵强附会寻找民族仅存的一点记忆。  我十分理解乡间这仅存的绝响。  收羊皮的回族和东乡人无孔不入,摩托车来来往往,在洞开的门户里出出进进,比走城里的马路还要自由,不知不觉把村里的旱场潜移默化成了简陋的市场。忘记了夕阳落下时的悲壮,忘记
期刊
仅仅是一块石头吗?  “我把黄河给你。”陈直起身,把手上的一块石头给我。  他说话的当下,我们正顶着烈日在黄河滩上拣黄河石。  我吓了一跳。他的口气好大。好像黄河是他的,从渺远洪荒的太古奔腾至今的黄河是他的。可他这么慷慨大方地就把黄河给了我。  当然,他所说的黄河其实是一块像黄河的石头。但是,我却相信,它是黄河。因为它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从160万年前它就随黄河一路走来,然后一直安静地守在这片黄河
期刊
那年初春,全家从达拉特旗的三座茅庵村搬迁到了树林召镇。娘给八岁的我做了一件三面新的碎花花棉袄,自然棉袄面子是新的,里子也是新的,棉花更是新的,摸上去,心里也是感到极致的绵软。娘把这件棉袄藏在柜底,准备等我落户树林召镇成为学校新生的应急礼物送给我,可就在搬迁那天丢了。我站在疾驰的大解放车后槽被冷风刮得脸生疼,便拿出那件紫色花棉袄披在头顶遮挡冷寒,什么时候丢了居然不知。娘没有过分的责怨,只是轻描淡写地
期刊
现在,请听我说一说额尔齐斯河,以及河畔的小黑鸟吧。  那是一个初冬的夜晚,在冷湖路一家名为“青花廊”的茶艺里,归来的吐蕃特友人打开手机,为我们放一曲哈萨克民歌。右侧的木格窗上,透进淡淡的天光,烛光熹微如豆,如闪烁不定的眼神,和着乐声微微眨动。  它说——  额尔齐斯河  旁边有一道深深的山坳  深深的山坳  一匹小马驮着缰绳  无助地在奔跑  小黑鸟  孤独地落在大树枝头大树枝头  歌唱在旷野有谁
期刊
平时,家里只有婆婆一个人,孙子在县中学上学,周末才回来。  虽然只有一个人,她却管理着一个大院子、十二间房屋、七十多盆花卉、一只棕狗、两只花猫,还有花椒树、杏树、李子树,还有院子中间的花园,南墙边的花草,还有院子四周的菜地,还有……每天出出进进,忙得不亦乐乎。  她极爱收藏东西。刚用罢的胶带,再用时,发现她已锁进抽屉。我给她买的炕单、门帘、枕巾、被罩、衣服等等,我一走她立马收进箱子,再舍不得用。听
期刊
苍翠的古柏是鸟儿的天堂,在日落后的黄昏,成群成群的麻雀吵吵嚷嚷地飞向翠柏间,眼前就是一幅众鸟归巢的图画;它们中胆儿大的,也偶尔落脚于教室门口,偷觑一眼知识殿堂的风景。古老的杉木承载着斑驳的记忆,时光将深深浅浅的苔痕遍布了它们的躯干。  这是会泽的城南。这是一个情意深重的地方,会让人刹那间跌进怀旧的空间里,蒸腾一种古朴的气氛。而每天都生活在风景中的会泽人,竟然不自知。  那些掩映在葱茏的古木间的红墙
期刊
踏着时光的节拍,婉约地走走停停。季节变换的声音,敲打着纷繁的思绪,怯怯地折叠着曾经的美好,生怕随着岁月老去。又是一个清清明明的日子,我想用片言只语,纪念逝去的相逢和曾经青春飞扬的自己。隔着文字的两端,想必,我和我爱的所有人,一定会在我们共同走过的大地,生出花一样的清幽和花一样的希冀。  往年的这个季节,总会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我的心情,也会莫名低落,忽远,又忽近,袅袅复袅袅,说也痛,不说更痛。是的
期刊
梨树是一棵老树,枝干很粗,我一个人的胳膊是围不拢它的。它的枝丫向各个方向延伸,又在空中聚拢成伞的形状。一如三毛诗中所写那般: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  于是,在记忆里,下雨天我们躲在树下避雨,阳光高照时我们又在树下乘凉。  梨树很高,盘根错节。如果坐在任意一个枝丫上,双腿骑在上面,绝对掉不下来。因为树荫浓密,如果不发出声响,底下的人也绝对不知道你在什么方位。 
期刊
这个秋天到来的时候,我在达洛的电脑上看见了一组图片。一个群山怀抱中的小小村落,藏式的石头碉楼错落有致,安详、古朴,仿佛停滞在时间的深处。那一刻,我突然有了想置身其中的冲动。然后,我知道了那个能够唤醒人们想象的名字——藏娘。  我要去的藏娘社不在结古镇,它地处仲达乡的歇格村,还需要沿通天河再向北行驶一百二十公里。道路不算平坦,景色却十分别致。不过出发前几天,一场大雨导致的塌方中断了此路,我们只好选择
期刊
晚秋,偷得半日闲,一人独步康城最美一角,执一枚向往做镜,反观如花生命的最后绽放。  记忆的枝头,笑靥宛若花开,盛放在此刻的心间。曾经的唯美,似花枝交融,巧笑嫣然地绽放着生命的美丽。  那时花开,时光如琴瑟古韵,初见你临水照影,像似邂逅错过花期的灯光阑珊。梦里你拈花含笑,如月色荷塘上的纤影,滴落的雨朵无意触碰了我的发间,湿了我渐行渐远的背景。  我站在季节的走廊,用背影聆听你的足音。  回眸,一个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