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河畔的藏娘社(节选)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gxiao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个秋天到来的时候,我在达洛的电脑上看见了一组图片。一个群山怀抱中的小小村落,藏式的石头碉楼错落有致,安详、古朴,仿佛停滞在时间的深处。那一刻,我突然有了想置身其中的冲动。然后,我知道了那个能够唤醒人们想象的名字——藏娘。
  我要去的藏娘社不在结古镇,它地处仲达乡的歇格村,还需要沿通天河再向北行驶一百二十公里。道路不算平坦,景色却十分别致。不过出发前几天,一场大雨导致的塌方中断了此路,我们只好选择另一条山路。驶出结古镇不远,拐进土路的汽车开始微微颠簸。九月的山峦青黛依稀,静谧如初。在道路深处的一片开阔地,数万块嘛呢石聚集的嘛呢堆在阳光下安卧。很难想象,在这样人烟稀少的山坳里,仍蕴含着强大的宗教力量。嘛呢石大多镌刻的是六字真言,巨大的石片上,五色的字母鲜艳夺目。近旁有个很小的寺院,来礼佛的信众都会在此转嘛呢堆。有趣的是,那些嘛呢石上落有众多麻雀,见有人来,就会落在脚下,歪起小脑袋看你,期待赐给它吃食,渴望的小眼神里没有一丝对人类的惧怕。我为此感动,急忙从包里翻出饼干捏碎,撒给它们。也许,只有在这片敬畏生命的土地上,你才能感受到万物生命的和谐相处。
  接下来是盘山路。山并不高,路却又陡又窄。仿佛一条蟒蛇缠绕在粗壮的树干上。走惯了城市前拥后堵的街道,眼前挂在半山腰上连续呈直角的急转弯不免让人有些心惊肉跳。开车的文扎大约看出了我的忐忑,特意给我讲述了他第一次朝拜藏娘佛塔的经历。关于藏娘佛塔,先前我了解甚少,只知道是闻名于世界的佛塔。但对文扎这些藏传佛教的信众,它的位置可谓举足轻重。文扎说,那时藏娘佛塔不通公路,只能徒步。这条山路,他走了整整一个晚上,黎明时分赶到时,恰好第一缕霞光洒落在藏娘佛塔上。此刻,千年古塔佛光流溢,庄严吉祥,他情不自禁跪下双膝,泪流满面。
  我在被文扎虔诚信仰的感动中抵达了藏娘社。正值中午,温和的阳光簇拥着山坳里的村落。图片中的石头碉楼瞬间化为真实,这是一件让人激动的事。电话里传来我们要借宿的房东尼玛的回话,他已早早在家等候。房东家是我的朋友多杰和达洛介绍,先前他们在此调研藏娘唐卡,就住在他的家里,建立了深厚情感。尼玛全名叫杰益·尼玛才仁,是当地著名的唐卡艺人。如今在称多县的一所唐卡培训学校执教,全力培养唐卡传承的后起之秀。知道我们来访,特地从三十多公里的县城赶了回来。
  突然闯入的车辆,吸引了村民的目光。不是好奇,是因为陌生。畅通無阻的公路如今让汽车变成了一个日常物件,即使在这个远离都市的村落。尼玛家位居村落中央,此时一家人站在院子里,用灿烂的笑脸迎接我们。汽车开进院子,我看见并不算大的院落有石头碉楼,有鲜花菜地,还有牦牛居住的棚圈,人畜共处,其乐融融,令我的心灵充满喜悦。
  尼玛家显然为我们的到来做了充分准备,床铺上摞满了新洗过的被褥。在此之前我们还担心突然增加的人口会让被褥紧缺,特意携带了睡袋。刚煮好的大块牛肉和自家地里种的土豆、青稞炒面、油炸果子、滚烫的酥油奶茶,还有从县城购买的水果,糖块及各种颜色的瓶装饮料,琳琅满目地摆满了桌面。看来使用了色素和添加剂的现代食品在这里已经有了立足之地,尽管传统仍在。
  午餐后我们的第一件事就是朝拜藏娘佛塔,这几乎是每一个异乡访客的主题。藏娘佛塔原名为“巴隆吉宝”,汉语意思是“盛德山”,公元1011年由印度佛学大师班钦·弥底迦纳筹建。因为地处藏娘,也就顺了其名。走出村落,佛塔便近在眼前。天空清澈,白色的佛塔与蓝天浑然天成,纯净、庄严。川流不息的通天河在它的俯视下蜿蜒流过,构成一幅令人惊叹的画面。雄居高处,依山傍水,选址的寓意与考究更添加了佛塔非凡的气势。中秋前后,大多人都在为生计忙碌,正是转塔的淡季。直至藏历新年前夕,流淌的通天河冰冻三尺,忙碌的人们才松闲下来,藏娘佛塔也迎来了一年中盛大的节日。尼玛说,最多的时候能有上万人。蜂拥而至的信徒在佛塔周围汇集成一个滚滚向前的河流,场面十分壮观。人们远道而来,不仅仅慕名它是世界著名的三大佛塔之一,更是被它代代相传的神玄加持力所吸引。传说佛塔中藏有弥底大师从印度带来的释迦牟尼舍利子,还有转塔具有治愈胃病的功能,但至少要转一千圈以上方才见效。我粗略算了一下,藏娘佛塔每圈大约二百零八米,那么转上一千圈,则需一周的时间。对匆匆过客,这并不容易做到。尼玛看我们兴致高涨,又告诉说,如果再能吃点佛塔后面土坎的土,效果更好。经他一讲,我才注意到人们在手心舔食的东西原来是土,还有人用饮料瓶子装了准备带走。取土的人多了,土坎已挖出大小不一的洞穴。这时,一个藏族中年男子敏捷地攀上土坎,从洞穴抓出大把的土,捏了一撮放在我手心,并伸出舌头示范给我看。我被他夸张的表情逗乐,用舌尖小心地舔了一下,没有特别的味道,却品出别样的感觉。我想,某些场景下,心理暗示还真管用。就藏娘佛塔的神异之谜,记得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还特地拍摄了短片,片中将此土送去化验,说是含有改善肠胃功能的若干种元素。
  按照藏传佛教习俗,我应该沿顺时针绕佛塔三圈。秋日的阳光播洒在佛塔还有转塔人身上,这座公元1030年就出现在人们视野里的千年古塔,融入了印度建筑的艺术特色。特别是它的地宫设计,使其成为有别于藏传佛塔的另类风格。那是建造在塔心底部的一个密室,安放着释迦牟尼的舍利子及诸多宝物。我当然找不到进入地宫的任何理由,只好想象它们被黑暗包裹住的琳琅满目。
  藏娘佛塔的主体结构如塔基、塔身、塔刹及建造细节,如塔的分层,柱的数字、宝瓶、伞盖、色彩等,无一不深蕴了藏传佛教的教义与意味。同时,那些镌刻在时光中的传说,更是为佛塔涂抹上了神性的光泽。听村民们讲,迎请佛塔的那一瞬,佛塔突然佛光四射,灼目的光芒照亮了山下流淌的通天河,河面如镜,又将佛影投射到河岸的崖壁上,至今清晰可见。为了考证这个传说,我和文扎黄昏时分特地走到河对岸,仰望崖壁仔细寻找,却一无所获。正在焦虑,一个身披袈裟的僧侣驾车停在我们面前,明白原委,立即携我们前往。果然,顺着他的指引,我们看到了遗留在高高崖壁上佛塔的缩影。我眼睛近视看不真切,只好用借助相机镜头,它的真实存在令我惊讶。在藏地,神的传说总是那样的不可思议。   就说眼前这条通天河,其声名远播与神话小说《西游记》密切相关。孙悟空大战通天河的精妙想象,成为这条长江源头河段最吸引人的导游词。人们选择入冬河面结冰朝拜藏娘佛塔的同时,还会领受到通天河的另一奇观。当地藏族群众无论老幼,从河岸背来细沙,在冰面上堆出巨大的六字真言。此时天寒地冻,经过阳光照射的沙字很快与洁净宽大的冰面融为一体,沉寂无声的巨幅冰嘛呢铺满河面,从高空俯视蔚为壮观。遗憾的是,这样的场面我还没有缘分见识。
  这是一栋残缺不全的老房子,每一处细节都在向我们释放它来自久远年代的信息。我们跟随着房主人,看他小心翼翼打开院落木门锈迹斑斑的大铁锁。门楣上堆积的陈年泥土,长满蒿草,成为鸟族的爱巢。日月轮回,代代相传,房主人也说不上这祖屋的准确年份了。但高大的院墙,坐落的气势,都明示了房主人曾拥有的显赫地位。如今院子里只堆放着一些废弃的日常用品,空寂的老屋人迹荒疏,我们来回走动,日积月累的尘土扑面飞扬。可以看出,时代的变换会消弭许多历史痕迹,但老屋格局距今并无二致。佛堂在整个院落地位尊贵,如同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样,凋败的残垣断壁间,唯有它完好如初。光线幽暗,借助手机电筒的光亮,那木梁上精美的彩绘和墙上的壁画,带着远去时代的印记浮现在我们眼前。欣喜的是,村民现在有了保护文化遗存的自觉意识,让它们留了下来。
  夜色浓浓,村庄陷入了静寂与黑暗,这静与黑的空前,是我们在灯火缭绕和噪音纷繁的城市无法感受的。如同某位作家形容:连空气都是黑暗的。尼玛家的客厅,我们围拢在一起聊天,燃烧牛粪的炉火将温暖传递给我们。屋顶节能灯散发的微弱光亮,让我在笔记本上做点记录都很困难,这光源取自太阳能蓄电池。尼玛解释说,附近那个太阳能小发电站的电不够用,这些年村民的生活提高很快,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让用电量大大增加,村里只好采取分片供电的办法,我们正好赶上他家停电三天的日子。一周时间里,有一半是在无电状态,这在我们的生活里已难以想象。
  藏娘社只有几十户人家,和江源地区的民居相似,这种被称为碉楼是藏民族匠心独具的建筑。青石片垒砌的栖息空间造型优美,依地势而建的碉楼高低错落,远远望去,气势雄浑。青石片就地取材,河滩上俯拾皆是。那天我在村外的小路上遇见几个背石片的藏族妇女,正在说笑的她们发现我举着相机,突然羞涩地转过脸去,她们负重的背影令我感到了自己的虚弱。细细触摸这些用石片严丝合缝垒砌起的石墙,我惊讶地发现,它们之间大多没有任何东西粘连,完全依靠天然造型相互咬合。据说藏族人在建造碉楼的时候,没有图纸,也没有脚手架,却能顽强地抵御岁月与地震的伤害。对我而言,这种传统技艺充满神秘。
  但2010年那场来势凶猛的玉树大地震还是损伤了村里的一些房屋。尼瑪家的老房子也出现了裂缝。现在已经不住人了,只当作了堆放东西的仓库。震后政府补贴给每户人家在原址盖了新房,新的建筑材料和统一模式,可能让生活更便捷些,却也改变了藏娘的古朴容颜。相比水泥不锈钢搭建的平房,我还是钟情青石片的碉楼。尼玛家的老房子是传统的三层,一楼堆放杂物,二楼是卧室和厨房,三楼洁净敞亮,设有漂亮的佛堂。最有韵味的是楼层间又陡又窄的木楼梯。楼梯两端,固定住一根结实的牛皮绳当作扶手,已被摩挲得油光发亮。我拽紧牛皮绳,但楼梯陡斜的角度仍然让我下楼的双腿发软,却看见尼玛一家下楼如履平地。
  老房子里更让人惊讶的是客厅的顶梁柱。彩色相间的纹路盘旋而上,煞是好看。尼玛笑着让我猜是什么材料做的,我仔细辨认,发现竟是我童年用来玩游戏的羊骨节。被染了色,一只只拼接起来。尼玛说,这是她妻子布毛才让的手艺。
  布毛才让的确是个心灵手巧的女人。她除了像其他藏族妇女一样,要承担重体力的家务之外,还会缝制各种衣物。他们家人身上漂亮的服装,基本上都是她亲手缝制。其实我尤其痴迷藏族服饰,那强烈的色彩,深蕴的文化,以及倾尽积蓄佩戴的珠宝装饰,昂贵而炫目。节庆日子,它们是一个家族的脸面和女人的魅力。我很想看看布毛才让和她年轻的儿媳身着盛装的模样,但不知该如何表述,也不知这样的要求是否合适。我看过尼玛儿媳和她丈夫新婚时的照片,却穿着汉族服装,这让我心里暗暗失望。其实如今生活在藏地的年轻人,除了特殊的日子,已经很少再穿自己的民族服装了。
  返回的那天早晨,天气出奇的好。大片云朵在草原的上空变幻出无法言状的美,似乎扑面而来时你一伸手就能抓到。最不可思议的是,天未下雨,我们却遇到了美丽的彩虹,它巨大的弧度竟然跨越了整个草原,久久不曾散去。我想,这福分一定来自我们与藏娘佛塔的佛缘和藏娘社的深情。据说“藏娘”的汉语意思是世界的中心,也有人说是大山的入口。其实,这并不重要,所有的母语翻译成另一种语言,都不会完全的恰如其分。在这个世界,任何事或人,只要占据了你的内心,就是无限的大,哪怕大过了宇宙。
  ——选自《天涯》2017年第2期
其他文献
聆听土语  在土乡民俗的深处,我听到土语了。  一群吉祥的鸟儿,振翅飞来,凌空而翔,迎面而舞。  聆听土语,那是大野的风掠过牛羊的犄角,是湿漉漉的云朵在青稞地头慢唱轻吟。  土语,从吐谷浑马蹄耕耘的远道踏尘而来,自成体系,传承千年,在土乡的民间耳熟能详。  土语,血色嘶鸣中冲突,彩绘行云里逍遥,有喜有悲也有泪;  土语,拆卸过苍穹,潜入过湖海,有自豪有失落,也有深深的迷惑。  这就是土语。会以风蚀
期刊
暮春的早晨,三十六岁的德格松扎静静地坐在宾馆的向阳一隅,高原的阳光透过窗棂,瀑布般地倾泻在他身上,这使得端坐在阳光中的他,有了一种亦真亦幻的感觉。宛如来自另一个世界。德格松扎黝黑的脸上始终挂着浅浅的笑,他歪着头专注地听着我和达英的交谈,虽然对于交谈的内容,他大多听不明白。  达英是我的朋友,他是杂多县著名的文化学者,对《格萨尔王史诗》有着属于自己的心得。  这是一部有着浓郁传奇色彩史诗巨著,它是世
期刊
乡土  千丝万缕的天籁地鸣,滋润着我的河湟大地,回响在更替的四季。  五月,婆娑的绿柳在沿河尽情吐故纳新。箭手们起了个大早,操箭的声响宛如深冬的西北风嗖嗖作响,只是在牵强附会寻找民族仅存的一点记忆。  我十分理解乡间这仅存的绝响。  收羊皮的回族和东乡人无孔不入,摩托车来来往往,在洞开的门户里出出进进,比走城里的马路还要自由,不知不觉把村里的旱场潜移默化成了简陋的市场。忘记了夕阳落下时的悲壮,忘记
期刊
仅仅是一块石头吗?  “我把黄河给你。”陈直起身,把手上的一块石头给我。  他说话的当下,我们正顶着烈日在黄河滩上拣黄河石。  我吓了一跳。他的口气好大。好像黄河是他的,从渺远洪荒的太古奔腾至今的黄河是他的。可他这么慷慨大方地就把黄河给了我。  当然,他所说的黄河其实是一块像黄河的石头。但是,我却相信,它是黄河。因为它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从160万年前它就随黄河一路走来,然后一直安静地守在这片黄河
期刊
那年初春,全家从达拉特旗的三座茅庵村搬迁到了树林召镇。娘给八岁的我做了一件三面新的碎花花棉袄,自然棉袄面子是新的,里子也是新的,棉花更是新的,摸上去,心里也是感到极致的绵软。娘把这件棉袄藏在柜底,准备等我落户树林召镇成为学校新生的应急礼物送给我,可就在搬迁那天丢了。我站在疾驰的大解放车后槽被冷风刮得脸生疼,便拿出那件紫色花棉袄披在头顶遮挡冷寒,什么时候丢了居然不知。娘没有过分的责怨,只是轻描淡写地
期刊
现在,请听我说一说额尔齐斯河,以及河畔的小黑鸟吧。  那是一个初冬的夜晚,在冷湖路一家名为“青花廊”的茶艺里,归来的吐蕃特友人打开手机,为我们放一曲哈萨克民歌。右侧的木格窗上,透进淡淡的天光,烛光熹微如豆,如闪烁不定的眼神,和着乐声微微眨动。  它说——  额尔齐斯河  旁边有一道深深的山坳  深深的山坳  一匹小马驮着缰绳  无助地在奔跑  小黑鸟  孤独地落在大树枝头大树枝头  歌唱在旷野有谁
期刊
平时,家里只有婆婆一个人,孙子在县中学上学,周末才回来。  虽然只有一个人,她却管理着一个大院子、十二间房屋、七十多盆花卉、一只棕狗、两只花猫,还有花椒树、杏树、李子树,还有院子中间的花园,南墙边的花草,还有院子四周的菜地,还有……每天出出进进,忙得不亦乐乎。  她极爱收藏东西。刚用罢的胶带,再用时,发现她已锁进抽屉。我给她买的炕单、门帘、枕巾、被罩、衣服等等,我一走她立马收进箱子,再舍不得用。听
期刊
苍翠的古柏是鸟儿的天堂,在日落后的黄昏,成群成群的麻雀吵吵嚷嚷地飞向翠柏间,眼前就是一幅众鸟归巢的图画;它们中胆儿大的,也偶尔落脚于教室门口,偷觑一眼知识殿堂的风景。古老的杉木承载着斑驳的记忆,时光将深深浅浅的苔痕遍布了它们的躯干。  这是会泽的城南。这是一个情意深重的地方,会让人刹那间跌进怀旧的空间里,蒸腾一种古朴的气氛。而每天都生活在风景中的会泽人,竟然不自知。  那些掩映在葱茏的古木间的红墙
期刊
踏着时光的节拍,婉约地走走停停。季节变换的声音,敲打着纷繁的思绪,怯怯地折叠着曾经的美好,生怕随着岁月老去。又是一个清清明明的日子,我想用片言只语,纪念逝去的相逢和曾经青春飞扬的自己。隔着文字的两端,想必,我和我爱的所有人,一定会在我们共同走过的大地,生出花一样的清幽和花一样的希冀。  往年的这个季节,总会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我的心情,也会莫名低落,忽远,又忽近,袅袅复袅袅,说也痛,不说更痛。是的
期刊
梨树是一棵老树,枝干很粗,我一个人的胳膊是围不拢它的。它的枝丫向各个方向延伸,又在空中聚拢成伞的形状。一如三毛诗中所写那般: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  于是,在记忆里,下雨天我们躲在树下避雨,阳光高照时我们又在树下乘凉。  梨树很高,盘根错节。如果坐在任意一个枝丫上,双腿骑在上面,绝对掉不下来。因为树荫浓密,如果不发出声响,底下的人也绝对不知道你在什么方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