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是个“收藏家”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hui10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时,家里只有婆婆一个人,孙子在县中学上学,周末才回来。
  虽然只有一个人,她却管理着一个大院子、十二间房屋、七十多盆花卉、一只棕狗、两只花猫,还有花椒树、杏树、李子树,还有院子中间的花园,南墙边的花草,还有院子四周的菜地,还有……每天出出进进,忙得不亦乐乎。
  她极爱收藏东西。刚用罢的胶带,再用时,发现她已锁进抽屉。我给她买的炕单、门帘、枕巾、被罩、衣服等等,我一走她立马收进箱子,再舍不得用。听说我要回家,又重新寻出,该铺的铺上,该挂的挂上,该穿的穿上,以此来迷惑我。
  毕竟上了年纪,记性不太好,有时东西不知藏在哪,一时寻不着,我要问起,她要么拿话搪塞,要么假装没聽见,儿子儿媳们常给她买东西,她就是舍不得用。我每次劝她,我们不缺钱,不要舍不得,她答应的极好。每当这时,孙子文正在一旁努努嘴说:“奶奶现在答应的好,你们一走,她还会收起,每次都这样。”我拿她没办法,只好下次回来再买,我就不信你还要收起……当然,她还会锲而不舍地再收起,典型的收藏癖,以收藏为己任。有时回家时先不通知她,来个突然袭击,她再没办法搪塞。
  家中彩电换了三台,前两台坏了。我买了块花布,扎了边,盖在电视上,我一走,她马上收起。为这事,我坐下来与她理论:液晶电视好几千元,花布才几块钱,你是心疼电视还是心疼花布?她只是笑,拒不回答。
  多年前,我给她买了台洗衣机,每次用完,她就用那个原装的纸盒把洗衣机扣上。后来,五弟出钱让大哥给她建了个玻璃顶子的卫生间,顺便把洗衣机放到里面。有一次回家,洗完衣服,我去掉盒子,找了一块没用的旧床单盖住洗衣机,只一会儿工夫,她就把床单收走了。她说玻璃顶透光,担心把布晒糟了。这会我笑了:人多贵重,人上了年纪都会殁掉,一块旧布何须可惜。她也觉得我说的很有道理,一副脑洞大开的样子,连连点头称是。但是,我们再回家时,发现那个变形的、丑陋的旧纸盒,仍然牢牢扣在洗衣机上。这一回她儿子终于忍无可忍,将那个盒子拿出去,扔到了很远的地方。
  她爱养花,儿子给她买了几十个花盆,大多数花盆被她藏匿在某个掎角旮旯里,却把一些花卉种植或移植在旧水桶中、漏水的搪瓷盆中、不用的石臼中……
  四个儿子儿媳都在外工作,都非常孝顺。但婆婆还是爱收集东西:几百个空啤酒瓶、几筐杏核、一堆木板、各种纸箱子、包装纸、蛇皮袋……一年一年地收着,并不是为了使用,也不是为了换钱,只是为了收着而收着。也许,她可能只是为了给自己找点事情做而已。
  有一次我爱人回家清理壁柜(当然是在婆婆的严密监督之下进行的),清理出六七个保温杯、十几年前的木耳、多年前收集的艾草……林林总总摊了一地。
  有一次我独自回婆婆家,发现家里有许多纸箱子,不知里边装着什么。这些纸箱放在每个屋的箱子或柜子顶上、门背后、角落里、无人居住的炕上。我很好奇,一个屋一个屋地清点并记录,一合计,居然有一百五十二个纸箱子。
  收藏是她一生的爱好,在那个小山村里,她只能收藏身边这些杂七杂八之物。古董字画瓷器,跟她根本扯不上关系,她只能力所能及地、日复一日地收藏这些在我们看来琐碎不起眼的杂物。
  不管别人怎么说,婆婆的态度永远是你说你的我收我的。在别人看来费神费力又费时的事情,却是她永不疲倦的追求和始终如一的爱好。如今,年过八十的婆婆还在一如既往地、快乐地收藏着。
  我们也无须用自己所谓的标准,企图改变她的生活方式。无论怎样,只要她快乐就好。
  ——选自《西部散文选刊·微刊》
其他文献
在小苏,生平第一次在早晨被公鸡的打鸣声叫醒,鸡鸣确实是明亮的虽谈不上悦耳也不至于反感,想起平日定闹钟被惊醒时的无奈和恼怒不免有些好笑。欣喜于睁眼的时候看到一个敞亮的农村,早饭后像“漫游者”一样在小苏村独自闲逛。各处低矮的院墙隙间长满不同色调的苔藓,藤蔓的植物攀援在赤红色的墙壁上,有些诗意的忧郁。随处可见的鸡鸭鹅为这个安静的村落添了几个音符,它们的归宿是主人的肠胃,却也在“活着”的时候自由自在无忧无
期刊
出学,顾名思义,与教育有关。是从前门源地区各民族学生小学毕业时举行的盛大的、别开生面的庆典仪式。这种仪式在县城已经、或者正在消失,而在乡村仍然流行,并且依然隆重与普遍。这是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因为这个仪式只是在小学毕业时举行,初中、高中都没有。现在的高考中,对金榜题名的学子们也进行祝贺,但不叫出学,而称作恭喜、挂红。  门源地区办学历史不算悠久,私塾之外正规的学校可追溯到上世纪二十年代。据史志记载
期刊
清晨起来,推窗远望,不知昨夜何时下了一场大雪,满目银装素裹,近处的树木、远处的山峦都披上了一件银色的素衣,给人一种纯净而辽远的感觉。此刻,我所居住的西部小城威远镇还依然沉浸在睡梦之中,这些飘飘扬扬的雪花像一只只粉蝶在漫天飞舞,又静静地落下来、落下来,静寂无声。  随着手机的一声震动,我打开微信,一位远在京城的酒界老友发来一条消息。我仔细一看上面显示的文字,顷刻间,内心便有了一阵撕扯的无以言说的疼痛
期刊
“那是使精血为之冲动、官能为之感奋、毛发为之张扬如风的土地”。(昌耀《青藏高原的形体》)。  那被狂风雕刻过的、被雨雪滋润过的、被阳光渲染过的地域之上,那种永远无法登临的山的高峻,那种无法走到尽头的原野的广袤,那种伴随着仰望自然而然生发的崇敬,那种俯瞰时悄然领悟的空旷,除非身临其境,谁也不可能给你间接地传达。亲临其境之后,许多普通甚至奇怪的地名,有了注解和故事,能唤起我的鲜活的记忆并生发出或者欢喜
期刊
聆听土语  在土乡民俗的深处,我听到土语了。  一群吉祥的鸟儿,振翅飞来,凌空而翔,迎面而舞。  聆听土语,那是大野的风掠过牛羊的犄角,是湿漉漉的云朵在青稞地头慢唱轻吟。  土语,从吐谷浑马蹄耕耘的远道踏尘而来,自成体系,传承千年,在土乡的民间耳熟能详。  土语,血色嘶鸣中冲突,彩绘行云里逍遥,有喜有悲也有泪;  土语,拆卸过苍穹,潜入过湖海,有自豪有失落,也有深深的迷惑。  这就是土语。会以风蚀
期刊
暮春的早晨,三十六岁的德格松扎静静地坐在宾馆的向阳一隅,高原的阳光透过窗棂,瀑布般地倾泻在他身上,这使得端坐在阳光中的他,有了一种亦真亦幻的感觉。宛如来自另一个世界。德格松扎黝黑的脸上始终挂着浅浅的笑,他歪着头专注地听着我和达英的交谈,虽然对于交谈的内容,他大多听不明白。  达英是我的朋友,他是杂多县著名的文化学者,对《格萨尔王史诗》有着属于自己的心得。  这是一部有着浓郁传奇色彩史诗巨著,它是世
期刊
乡土  千丝万缕的天籁地鸣,滋润着我的河湟大地,回响在更替的四季。  五月,婆娑的绿柳在沿河尽情吐故纳新。箭手们起了个大早,操箭的声响宛如深冬的西北风嗖嗖作响,只是在牵强附会寻找民族仅存的一点记忆。  我十分理解乡间这仅存的绝响。  收羊皮的回族和东乡人无孔不入,摩托车来来往往,在洞开的门户里出出进进,比走城里的马路还要自由,不知不觉把村里的旱场潜移默化成了简陋的市场。忘记了夕阳落下时的悲壮,忘记
期刊
仅仅是一块石头吗?  “我把黄河给你。”陈直起身,把手上的一块石头给我。  他说话的当下,我们正顶着烈日在黄河滩上拣黄河石。  我吓了一跳。他的口气好大。好像黄河是他的,从渺远洪荒的太古奔腾至今的黄河是他的。可他这么慷慨大方地就把黄河给了我。  当然,他所说的黄河其实是一块像黄河的石头。但是,我却相信,它是黄河。因为它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从160万年前它就随黄河一路走来,然后一直安静地守在这片黄河
期刊
那年初春,全家从达拉特旗的三座茅庵村搬迁到了树林召镇。娘给八岁的我做了一件三面新的碎花花棉袄,自然棉袄面子是新的,里子也是新的,棉花更是新的,摸上去,心里也是感到极致的绵软。娘把这件棉袄藏在柜底,准备等我落户树林召镇成为学校新生的应急礼物送给我,可就在搬迁那天丢了。我站在疾驰的大解放车后槽被冷风刮得脸生疼,便拿出那件紫色花棉袄披在头顶遮挡冷寒,什么时候丢了居然不知。娘没有过分的责怨,只是轻描淡写地
期刊
现在,请听我说一说额尔齐斯河,以及河畔的小黑鸟吧。  那是一个初冬的夜晚,在冷湖路一家名为“青花廊”的茶艺里,归来的吐蕃特友人打开手机,为我们放一曲哈萨克民歌。右侧的木格窗上,透进淡淡的天光,烛光熹微如豆,如闪烁不定的眼神,和着乐声微微眨动。  它说——  额尔齐斯河  旁边有一道深深的山坳  深深的山坳  一匹小马驮着缰绳  无助地在奔跑  小黑鸟  孤独地落在大树枝头大树枝头  歌唱在旷野有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