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情视角下的小学阅读教学内容选择策略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5923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要“用教材”“学语文”,要以学定教,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适宜地选择阅读教学内容,以切实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学情视角 阅读教学 选择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9-0082-02
  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要“用教材”“学语文”,要以学定教,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适宜地选择小学阅读教学内容,以切实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策略一:关注文体特征
  任何一篇文章都有它的文体归属,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语体特点,鲜明地表现在内容的选择、结构的安排、技巧的运用和语言的表达等方面。因此依据文体特征,开掘文本的教学价值,发现语言的内在规律,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是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阅读写景的文章,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学习写景的方法;阅读小说要抓住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阅读说明文,要抓住事物的特点,学习作者是怎样说明的;阅读童话故事,要关注故事情节,展开丰富的想象,学会复述故事;阅读诗歌,要关注意象、情感、韵律等。
  例如《谈礼貌》是一篇议论性的文章,我们就不能只看到三个故事(问路、踩裙、理发)和相应的道理,还要学会用比较的方法,探究作者是怎样以事说理的:第一,事与理有什么关系?(一致性);第二,事与事有什么关系?(不重复性);第三,理与理有什么关系?(递进性)。这样引导学生比较,就能把握“事与理”的三重关系,就能了解议论文的写作方式(怎样选择事例、揭示事理等),积累一种专业的阅读视角。
  关注文体特点选择阅读内容,运用恰当的方法阅读不同文体的文章,才会把握住文章本质的东西。所以,一接触课文,我们首先需要对文体作最初的判断,辨别它属于哪一类文体,以便沿着常见思路、常规模式去思考探求,掌握规律性的东西,进一步思考“这一类”文体共有的教学价值,从而选择教学内容。
  策略二:挖掘语言特色
  我们要善于挖掘文本的语言特色,精心选择阅读内容。精妙传神的字眼、内蕴丰富的词句;典范的、优美的句式、语段;新鲜的、独到的、个性化的语言;富有特点的人物对话;精巧的构思、谋篇布局、精心的选材、命题等都是我们要挖掘的内容。
  一、二年级要重点关注优美的词语、典型的句式;三年级要重点关注典型的语段;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应关注篇章知识的教学,关注文本中的细节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心理描写等等。
  如《问银河》这首散文诗在语言表达上特点很鲜明:1.每段以问句形式出现,每次提两个问题,这样连贯而下,节奏分明,富有韵律。2.全诗反复使用“在……有……吗?”的形式向银河发问(这种形式的问句孩子是第一次接触)。3.文中像“清澈的河水”这样偏正式的词组很多(每个词组都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对其进行品味学习,不仅能感受词组中修饰语的妙用,还有助于孩子读懂课文走进诗的意境)。基于以上分析,本课教学的内容可确定为:1.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和反复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走进诗歌的绮丽意境;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学习像“清澈的河水”这样偏正式的词组和“在……有……吗?”的问句表达形式,并激发想象,模仿课文向银河发问。
  这样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理解内容、提炼言语形式,在学习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加深对内容的理解,让内容理解与语言习得同生共构。
  策略三:尊重学情特点
  课文中的选文往往是名家名篇,一篇文章往往会有很多方面的言语表现形式值得学习、积累。针对一篇课文,我们要研究其可教的语文内容,研究其根据课程阶段目标要教的内容,还要进一步研究根据学情确定能教的阅读教学内容。也就是在学生需求处开掘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规律和自身的发展需求,研制出适切的教學内容。
  如苏教版第二册《蚂蚁和蝈蝈》一课中,有一个句式特點很明显:“一群蚂蚁在搬粮食。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他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由此很多老师提炼出引导孩子们学习“有的……有的……个个……”的句式进行学习训练。笔者认为这样的目标定位是不恰当的。因为对于“有的……有的……”这种句式一年级的孩子是第一次接触,后面第三册第1课《秋游》和第三册第22课《云房子》等课文,都会进一步学习这一句式,当然要求逐渐提高。实践证明,对于我们城乡结合处的一年级孩子,经过学习训练能够掌握“有的……有的……”这一句式,如果要求他们不仅说“有的……有的……”还要再形容“个个”怎么样,这超过了孩子们的”最近发展区”大多数孩子难以做到。因此,根据学情,我们在学习《蚂蚁和蝈蝈》一课时,教学目标应定位于: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说话能力,练习用“有的……有的……”说话。当然,当个别优生能说出“个个”怎么样时,我们应给予热情的表扬。我们应准确把握学生的实际能力,了解其学习质态,从学生的认知需要出发,精心选择课堂教学的内容,从而让阅读教学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程度的提升。
  总之,阅读教学要以发展学生的言语智能为核心目标,要从文体特征、语言特色和学情特点出发,精心选择课堂教学内容,以切实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摘要】德育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灵魂,必须与社区教育、课堂教学、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少先队活动、环境建设等五个方面相结合,学校、社区、家庭和谐联动,形成合力,方能取得实效。  【关键词】德育 教育 合力  【中图分类号】G623.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9-0068-01  德育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灵魂。《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扎实
期刊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新课标对小学德育工作提出的一项基本标准。而语文是优秀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知识与文化内涵,在众多学科中占据着独特的优势。俗言道,文以载道,寓德于文。在小学语文中渗透德育,能够对小学生的道德意识予以培养与提升,为其以后的道德行为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 德育工作 道德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期刊
【摘要】有意义,即有价值有作用;有意思,即有情趣有趣味。两者合一,乃是学习或做事所要追求的完美状态。然而,现行教育体制下,学生的学习明显多了“有意义”,却少了“有意思”,往往视学习为苦活累活。改变此局面,教育者的责任首当其冲,也应有所作为。思想理念上,定位不能偏颇,取向要“有意思”;顶层设计上,开发有意思的课程,功夫体现在课外;技术路线上,从教得有意思,到学得有意思。既实用又有趣,既重意义又重意思
期刊
【摘要】思想品德课从起字面上来看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中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以争取的人生观、价值观来洗涤学生的心灵,使其能在品德修养上得到良好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因此,我们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组织教学的时候,除了向学生传授基础的知识内容之外,还要对其进行德育教育,将德育与思想品德教育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以此在提供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
期刊
【摘要】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奇葩的一部分,在倡导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师肩负引领学生比较深入地学习古诗词的重任。就要求老师教授古诗词时,要采用创新的途径和手段来深化古诗词的内在涵养,提高学生的理解力,让学生可以在古诗词中寻找到学习的乐趣,进行独立思考和学习,从而使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得到强化,感受到诗词的内涵。本文将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清平乐·村居》为例,浅显论述小
期刊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应注重于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把这一要求贯注于教学实践中,必须在“体验”二字上做文章。本文以情境体验式作文教学为切入口,联系生活实际,拓展思路,进行读写结合,有效训练指导写作方法,让学生在快乐中促进表达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体验式作文 关注生活 心灵旅行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9-008
期刊
【摘要】现阶段网络在人们生活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给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行为思想带来了一定的改变,尤其是对经常使互联网的大学生而言。本文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例,讲述了互联网视角下的大学思政教育新特点,以及就如何更好的开展互联网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视角 大学生思政教育 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
期刊
【摘要】案例教学因具有情境性、目的性、主体性、互动性、启发性等特征,突破了传统的填鸭式、注入式教学模式,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案例教学在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有利于缩小理论与实践的距离,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案例教学 思想品德 作用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
期刊
【摘要】高职院校当中负责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教育人员,其工作内容的开展和职位的存在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辅导员这一教育管理角色的存在,对优化高职学生的发展认知观念有着重要的引导和熏陶作用。本文在浅谈高职辅导员角色定位重要性的前提下,对如何全面提升辅导员的工作时效做出了详细论述。望能够被相关教育人员加以借鉴,在提升自身工作素质的前提下,提高辅导管理工作的时效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 辅导教育人员 工作时
期刊
题记:  每一个生命都是一粒神奇的种子,蕴藏着不为人知的神秘,而阅读则能够给种子以美好的滋养,并唤醒所蕴藏的神奇。  ——朱永新  阅读是一种神奇的相遇,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形成能力的重要途径。只有让阅读成为学校里最日常的行为,學校才能真正成为培养能力,教育生命的地方。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要无限地相信书籍的力量”,他说:“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