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困生形成及转化对策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yao6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困生就是那些在学习语文学科上存在困难的学生。语文学困生表现在自学语文的能力特差,对该科不感兴趣,缺乏学习语文应有的听、说、读、写的语感。上课不知老师所云,与课本有盲距,不懂词语的认读、识记和积累,更谈不上对句读的理解和文章的整体感知和把握了,对于写作更是无从下手,或即便是动起笔来也离题万里,不知所云。时间一长导致其语言中枢障碍,麻木了语言文字,丧失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能力。而这一群体却是我们语文教育不能忽略的,我们怎样想办法来转化他们呢?这里我就三种类型的语文学困生的成因进行分析,凭借自身原来转化后进生的一点经验,构思了一些转化措施,与同行共勉。
  第一类学困生是为数极少的,即由智力因素决定了的智障型学困生。该类学困生有先天不足的因素,也有“地域营养”严重不良的地方区域因素。但不管怎样说,根据“一个也不放过”的原则,我们还得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文化、情感等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教育,以此开化他们的脑筋。此类生学习、掌握和运用的能力得靠老师有极强的爱心去开化他。当然,也要大幅度降低要求的难度,只要看到他们多少有收获,有进步,我们语文老师就会感到欣慰。
  第二类学困生较为普遍,属于家庭因素的,即家庭结构和成员的关系导致的。因为我们每一个个体,每一个社会的人,都离不开家庭,都是在家庭中生活的一分子,家庭是教育孩子的一所最直接学校。而今,现代理念导致的单亲家庭,独生子女备受父母溺爱或祖辈的隔代溺爱,孤儿或留守的空巢儿童等的家庭教育就显得有些畸形,至少说是不健全的家教,或直说为家长对学生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因为某些家长对孩子存有的不正确教育和引导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状态。此类生需要我们语文教师运用好我们的语言情感优势对症下药,填补他们内心的空缺。
  第三类学困生纯属学生的个人情感方面的因素所致,他带有极强的随意性和厌学情绪。这主要是受经济社会转型期的负面影响,思想较为独立。“一切向钱看”“书无用论”的再次抬头冲击着学生的头脑。针对此类学困生我们要想办法让他喜欢你——语文老师,用语文所蕴涵的美来感染他,用精神食粮来熏陶他。
  上面我所提及的三种类型的语文学困生,可能不是很全面的。但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学困生,我都认为从我们语文教育的角度讲,给予学困生较好的学习氛围和无私的关爱,是每一位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老师成功转化学困生的开始。如何让语文学困生成功转困?根据半年多来的些许“转困”经验,我觉得可以有以下一些转化对策和措施。
  第一,作为教师,尤其是语文老师,我们应能准确及时地把握每个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思想心理动向,及时了解并能及时和他们进行开诚布公的交流。深入他们之中,与之谈话、对话,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弄清他们心理。这就要求语文老师要和学困生打成一片,不要有距离。学困生也只有切实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爱,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劲头,此乃“亲其师信其道”也。
  第二,除了上面说及语文教师要对学困生进行关爱外,语文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也会影响到学困生。因为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语言的艺术的教学,用好语言艺术,提高语言的艺术感染力,能简单明了地呈现知识。语言又不乏风趣幽默,尤其绿色幽默能尽可能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你的耳濡目染之下,定会受到你的感染,潜移默化之中他会有意无意的对你进行模仿。模仿你的朗读,模仿你的说话技巧,模仿你的写字、作文等等。这就是魅力的力量所在。
  第三,语文教师要多与学困生接触并多给他们表现自己的机会,在课堂互动时注意一视同仁,尽可能提携学困生,多给他们施展“才华”的空间。因为学困生同样有进取心,他们渴望进步,渴望得到尊重,渴望有好成绩。语文学困生联想和想象的空间也是相当大的,课堂上回答问题还往往有独创性,他们的创新意识有时比平常学生还强。所以,这些是他们的闪光之处,我们要抓住不放。让学困生获得一点点成功,而这一点点成功带给他的喜悦却可以进一步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动力,从而提高学习质量。这就要我们尽量随时随地运用激励、唤醒和鼓舞的激励艺术,对学困生进行表扬和鼓励。
  第四,转化学困生还要老师多与其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共同关心帮助学困生,使其明了老师有信心,家长不放弃。彼此及时反馈学困生在校、在家的表现,以便及时对症下药,排除心理顾虑,同时有利于采取正确方式来引导激励他们,使他们体会到学校,家庭的期盼,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所以学困生要能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克服学困的自卑心理,自己想方设法迎头赶上这才是转化成功之关键。
其他文献
作为老师的我总是“讥讽”学生的记叙文为“三无产品”。即:无经历叙述,无真情实感,无写作技法。这就是我所任教的农村初中学生的记叙文写作状态。为改变这一现状,我带领学生去阅读,从阅读中吸取营养,辅助学生记叙文写作。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就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越多越广,也就越有助于写作能力地提高。学生应从广泛阅读中学习如何积累素材、锤炼语言、模仿技法、注入情感,从而使自己的作文
期刊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最优化,这是当前我们语文教师在改革与探索中所追求的目标之一。笔者认为教无定法,而贵在得法,而这“法”就是结合本班实际,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生学会学习,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真正有效。  一、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  我观摩过不少教学公开课、优质课、示范课,总的感觉是许多教师是在尽情表演,表面热闹,实质无效。从教学手段来说,多媒
期刊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担负着教育学生形成综合的表达和认知、感悟、观察能力的重要任务。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课堂中感悟到生活的丰富多彩,是我们语文教师担负的重要职责,而在语文学习中,写作学习无疑是最能体现语文教学效果,展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学习过程。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自己的引导使学生能够真正走进作文学习的广阔天地,从而引领学生走进生活、感悟生活。因此,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创设教学情
期刊
写作时什么最重要,回答一定是健康的思想。我们一直在积极的倡导在文中表现出健康的积极的思想,要表现出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要符合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应该反映社会的主流的进步的思想。因为如果文章一旦充满了病态的或者是反动的思想,就会受到批判,这也是时常见到听到高考时为什么会出现零分作文的原因。我们一定要以此为戒。  但怎样才能做到在写作时保持健康的思想呢?  我想至少离不开以下几点:  首先,要关注社
期刊
感恩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感恩是心灵的一盏灯,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小学生的道德教育中,“感恩教育”是一个起点。教会学生心存感激,孩子们就会多一份宽容,多一份自律,多一份热情……现在学生都是家庭的中心,平时只知有自己,不知爱别人,所以,学生要学会“知恩”,懂得“感恩”,其实就是要让学生懂得尊重他人,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让学生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的生活,这对于
期刊
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处于重要的地位,而作文评讲是整个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作文评讲是作文评改的继续和发展,是批改的进一步深入化、具体化,是引导学生体会自己习作的成功之乐,而上好作文评讲课又是提高学生写作的关键所在。  这几年来,我致力于作文评讲方面的尝试,有一定的效果。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作文评讲上的一点想法和做法。  一、把握原则促兴趣  首先,我们要粗快评结合,把握好火候。学生那优秀
期刊
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要贯穿于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而阅读教学中的预习,是个重要环节。早在20世纪40年代,叶圣陶先生就把预习规定为“训练阅读的最重要的阶段”。预习,从课文即将学的角度看,是一种准备;从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的角度看,又是一种“温故而知新”的主动行为;再从某一篇课文的教学过程看,又是学生自学完成阅读课文的第一个教学环节,是讲读教学程序中的第一关。  一、预习的作用与目的  (1)使学生学得
期刊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主张把教学建立在感觉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感觉逐渐逼近事物,进而形成认识。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一直都在为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而苦苦思考。其实,要达到这一目的,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要关注好学生,关注好学生的思维状态。本文将围绕如何关注好学生的思维状态谈一下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一、有问才有参与  在实际教学中,常常出
期刊
图书馆是学校教育的一个信息窗口,是学校的情报资料中心,图书馆的工作就是收集、保存书刊资料,它的职能就是传递科学信息。因此学校图书馆必须服务于教学,针对学校各科的教学需要,既要服务于“教”,又要服务于“学”。目前的新课程改革,给学校图书馆事业带来了一次重大的机遇和挑战。那么,如何发挥图书馆在教学中的作用呢?  首先,采购有价值适合师生阅读的图书  图书馆藏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开展。
期刊
人们常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面对学生感恩意识逐渐淡化的今天,学校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去思考如何教育好我们的下一代。为此我校从2008年开始开展了以“知恩、报恩、施恩”为内容的感恩教育系列活动,让学生学会感恩,教育学生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不忘恩师的教导之恩,不忘别人的帮助之恩。让学生感到自己在生活中是受恩惠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