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教学轻装上阵的策略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xg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行知先生说过:“凡做一事,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时的法子,去获取最大的效果。”这话告诉我们,语文教师希望一节课就能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快速的提升是不可能的,教学中必须把教材钻研深、钻研透,将那些不是语文或不是重点的东西清除出语文课堂,才能让语文教学轻装上阵,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简明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有的放矢
  首先,确定教学目标要抓重点,目标不必大而全,要简单实在。其次,要根据单元课文的要求定位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目标精简,教师高谈阔论少,就节约了学生的时间,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如《忆读书》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能抓住文章思想内容的要点,对作者所说的“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有比较透彻的理解。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好习惯,提高学生分析能力。把教学重点确定为:指导学生体会作者不同年龄段的读书生活对她的影响,体会作者的读书心得。这样,将三维目标整合,既简单实用又便于操作。
  二、简约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一课一得
  确定了简明的教学目标,接下来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从学生的视角去思考可学什么、不学什么,学习中的困惑是什么,充分地预测学情。把能帮助学生顺利达成教学目标的内容,作为教学的重难点,集中时间,整合问题,引导学生有重点的体会、感悟、积累、运用,进行听、说、读、写、思的语文实践。如在教授《风筝》一课时,因这篇散文故事性强,思想深刻,主题的理解是多向的,要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主题,学生存在一定困难。所以我着重训练学生概括故事,要求从时间、人物、事件、情感等角度用一句话概括:这是一个______的故事。取舍后的教学内容,乍看起来,似乎教给学生的东西少了一些,但我们知道没有暂时的舍弃,就没有长远的取得;没有局部的少,就没有整体的多。择要而教是保证课堂实效性的前提。
  三、简洁的教学环节,为探究铺路架桥
  语文教学呈现的应该是一个思路明晰、重点突出、环节简单的阅读思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触摸语言、探究文本铺路架桥并指引方向。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始终是处在一种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对话分享的课堂情境当中,学习着语文,享受着语文。我们的课堂教学要顺应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用整合的思路,整合的问题,使教学过程简约化。整合的问题覆盖面一定要大,要有思考的价值,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主动交流自己的见解和感受。问题整合了,学生在课堂上阅读、思考、积累、运用的时间就会得到保证,教学效率就会提高。如《空城计》教学可设计四个环节:1.导入,激以兴趣;2.整体感知,扫清文字障碍和了解故事内容;3.揣摩文意,概括要点;4.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对人物做出自己的评价。在这四个步骤中,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阅读,读懂意思、领悟情感、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每一步的学习中都经历了读进去、读出来的过程,在扎实的学习中,学到了阅读的方法,领悟了文章的思想感情。整个教学过程,以读懂课文为主,没有现在时髦的课堂表演,有的只是普普通通地、一节一节地读好课文,读懂课文。简化教学过程绝不是把语文教学简单化,而是追寻着语文教学的真实,一种真真实实地引导学生学习母语的过程;寻求着语文教学的朴实,一种朴朴实实地引领学生潜心会文的过程;展现着语文教学的平实,一种平平实实地启发学生对话交流的过程;体现着语文教学的扎实,一种扎扎实实地进行双基训练的过程。这样的语文课可能不好看,但很实在;可能不时髦,但很有效;可能不大气,但很细腻。长期坚持这样做了,等我们回过头来看时,就会觉得我们所做的其实很好看,很时髦,很大气。
  四、简便的教学方法,让语文返璞归真
  虽然说“教无定法”,但是最需要的还是“贵在得法”。语文课堂教学努力追寻最简便、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我们要引导学生采用最“语文”的方法来学习语文──“以读为本”,把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因为语文教学离不开读,体察课文所蕴藏的丰富情感靠读,体会课文用语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靠读。因而,我们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自如地读、动情地读,读出课文的节律、读出课文的情趣、读出课文的神韵。
  实践证明,以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洁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教授语文教学内容,以一课一得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能快速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其他文献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最优化,这是当前我们语文教师在改革与探索中所追求的目标之一。笔者认为教无定法,而贵在得法,而这“法”就是结合本班实际,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生学会学习,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真正有效。  一、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  我观摩过不少教学公开课、优质课、示范课,总的感觉是许多教师是在尽情表演,表面热闹,实质无效。从教学手段来说,多媒
期刊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担负着教育学生形成综合的表达和认知、感悟、观察能力的重要任务。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课堂中感悟到生活的丰富多彩,是我们语文教师担负的重要职责,而在语文学习中,写作学习无疑是最能体现语文教学效果,展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学习过程。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自己的引导使学生能够真正走进作文学习的广阔天地,从而引领学生走进生活、感悟生活。因此,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创设教学情
期刊
写作时什么最重要,回答一定是健康的思想。我们一直在积极的倡导在文中表现出健康的积极的思想,要表现出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要符合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应该反映社会的主流的进步的思想。因为如果文章一旦充满了病态的或者是反动的思想,就会受到批判,这也是时常见到听到高考时为什么会出现零分作文的原因。我们一定要以此为戒。  但怎样才能做到在写作时保持健康的思想呢?  我想至少离不开以下几点:  首先,要关注社
期刊
感恩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感恩是心灵的一盏灯,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小学生的道德教育中,“感恩教育”是一个起点。教会学生心存感激,孩子们就会多一份宽容,多一份自律,多一份热情……现在学生都是家庭的中心,平时只知有自己,不知爱别人,所以,学生要学会“知恩”,懂得“感恩”,其实就是要让学生懂得尊重他人,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让学生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的生活,这对于
期刊
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处于重要的地位,而作文评讲是整个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作文评讲是作文评改的继续和发展,是批改的进一步深入化、具体化,是引导学生体会自己习作的成功之乐,而上好作文评讲课又是提高学生写作的关键所在。  这几年来,我致力于作文评讲方面的尝试,有一定的效果。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作文评讲上的一点想法和做法。  一、把握原则促兴趣  首先,我们要粗快评结合,把握好火候。学生那优秀
期刊
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要贯穿于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而阅读教学中的预习,是个重要环节。早在20世纪40年代,叶圣陶先生就把预习规定为“训练阅读的最重要的阶段”。预习,从课文即将学的角度看,是一种准备;从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的角度看,又是一种“温故而知新”的主动行为;再从某一篇课文的教学过程看,又是学生自学完成阅读课文的第一个教学环节,是讲读教学程序中的第一关。  一、预习的作用与目的  (1)使学生学得
期刊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主张把教学建立在感觉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感觉逐渐逼近事物,进而形成认识。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一直都在为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而苦苦思考。其实,要达到这一目的,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要关注好学生,关注好学生的思维状态。本文将围绕如何关注好学生的思维状态谈一下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一、有问才有参与  在实际教学中,常常出
期刊
图书馆是学校教育的一个信息窗口,是学校的情报资料中心,图书馆的工作就是收集、保存书刊资料,它的职能就是传递科学信息。因此学校图书馆必须服务于教学,针对学校各科的教学需要,既要服务于“教”,又要服务于“学”。目前的新课程改革,给学校图书馆事业带来了一次重大的机遇和挑战。那么,如何发挥图书馆在教学中的作用呢?  首先,采购有价值适合师生阅读的图书  图书馆藏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开展。
期刊
人们常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面对学生感恩意识逐渐淡化的今天,学校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去思考如何教育好我们的下一代。为此我校从2008年开始开展了以“知恩、报恩、施恩”为内容的感恩教育系列活动,让学生学会感恩,教育学生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不忘恩师的教导之恩,不忘别人的帮助之恩。让学生感到自己在生活中是受恩惠的,
期刊
语文学困生就是那些在学习语文学科上存在困难的学生。语文学困生表现在自学语文的能力特差,对该科不感兴趣,缺乏学习语文应有的听、说、读、写的语感。上课不知老师所云,与课本有盲距,不懂词语的认读、识记和积累,更谈不上对句读的理解和文章的整体感知和把握了,对于写作更是无从下手,或即便是动起笔来也离题万里,不知所云。时间一长导致其语言中枢障碍,麻木了语言文字,丧失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能力。而这一群体却是我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