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散文教学中的审美问题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c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大量文质兼美的散文,这些散文恰是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突破口。通过品味与体悟文章内容,进而走进作者心灵。抓住语言、情感和意境对学生进行指导、熏陶和感染,学生就会逐渐走进审美艺术的殿堂。
  关键词:审美 语言 情感 意境
  散文作为教材中文质兼美的范文,很能唤起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因此,散文教学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有层次地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理解作者通过景物描写来表情达意的写作技巧外,还可以借助各种媒体作为审美情感的触发点,引导学生进入审美感受和体验,获得审美经验。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散文中的美学因素,和学生共同挖掘教学内容本身的内在美和运用教学形式艺术化的外在美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对于教材提供的散文佳作,教师可采用创设情境、品析语言、配乐朗诵等方法进行审美教学。
  一、品味语言美
  散文的媒介是语言,它虽没有诗歌语言那样精粹,但也千姿百态,因而散文教学不能放过语言的品味,抓住语言我们就可以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也会获得丰富的美的感受。
  梁代沈约说:“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同样,语音的作用在现代散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现代散文偏重于抒情遣兴,表现出来的低回往复和绵延不尽的情趣借助散文的音律进一步加以表现和完成。如“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叠词的运用,朗读起来节奏鲜明,音律和谐,自然有一种“间关莺语花底滑”的音乐感。吟咏诵读是品味语言的第一招。抑扬顿挫的音调,错落有致的节奏,奇特严谨的结构,学生对此有深切的体验,就会逐渐进入美妙的境界。教学中可以借助音乐作为朗读背景,指导学生配乐朗诵,也可以教师范读引导,充分调动听觉、视觉等感官,使文中所描绘的景和意,叩击学生的心灵,引起共鸣,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提升审美情操。
  二、探究情感美
  在散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情感和体验,其实质就是充分挖掘文本本身的审美因素,“把对现代散文丰富的知识传授与动情的美感体验结合起来,在强化学生认知智能的基础上,以情感美的形象来打动人、教育人,使之获得性情上的陶冶,建构完美的审美情感心理。”刘勰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学生用心灵去阅读,去感受,把阅读学习的过程当成自己生命体验的过程,真正融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进行情感的碰撞,进行生命的对话。
  现代散文情感强烈,字字句句都饱含深情厚意,只要用心去读,是不难体会作者的深沉情思的。《故都的秋》结尾处,“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充分抒发了郁达夫对故都之秋的神往和眷恋,追求淡泊、宁静和悠闲的一种心态,以及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情怀。
  “文学是人学”,不走进作者的情感深处,就不能真正理解作者,也没有理解作者的情感,也就放弃了语文课本里最重要的感情资源。这样的语文教学是残缺的,如此,学生的精神人格也就势必残缺。《道士塔》一文是余秋雨先生对20世纪初敦煌文物被盗这一中华民族的文化悲剧的深沉反思,表现了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教学时要求学生勾画并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感情,并抓住“我好恨”这三个字,深入讨论分析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作者的悲愤、无奈之情。同时启示人们:我们必须正视这场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浩劫和悲剧,唯有正视历史,才能反思。这正是余秋雨先生的社会良知、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把握了情感内核,再联系写作背景,我们的心会和作者的心贴得很紧很近。“我们也就顺着情感这条线索,走进了作者情感深处,破译了作者的心灵密码。”
  三、品读意境美
  抒情散文,尤其是借景抒情的散文,往往要营造一种意境,散文内涵的赏读,要借助于意境的体会。分析意境美,就是要把作者“难写之景”呈现在学生面前,把“言外之意”恰当地表现出来,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所追求的意境。实践证明,优美的意境能引起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课文《荷塘月色》就是经典范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等等语句,教学时要让学生真正明白为什么美,美在何处,就要展开充分讨论,然后领悟那份难以言说的含蓄的美,由此一步步把学生带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中:清幽寂静的夜里,流水一般的月光下,那绰约多姿、清香四溢的荷花,恬静淡雅、如诗如画的荷塘月色!美感,自然会在这里生成。学生进而会体会到作者对美好事物如痴如醉的迷恋和追求,作品的艺术美也会唤起学生心中生活美的回忆。
  当然,意境并非一定是满篇锦绣的文章才能品读出,朴素的文字后照样也有深情。琦君的《泪珠与珍珠》是一篇哲理散文,作者以一滴泪,一粒珍珠去折射人性的光辉,去烛照生命的真谛,朴中见美,平中见奇。
  文中有一段是说“我”为冥顽不灵的儿子气得掉泪时,“孩子傻愣愣地摸摸我满是泪痕的脸”,他哪里知道,他就是那一粒让母亲掉泪的沙子呢?“想想自己幼年时的淘气捣蛋,又何尝不是母亲眼中催泪的沙子呢?”母亲为孩子掉泪,本是平常的生活细节,作者却独具慧眼,泪光中显示着独特的美,发人之所未发,于是博大深厚的母爱与代代承传的亲情,在泪光融融中定格成永恒的画卷。早年就离开祖国大陆漂泊在外的琦君的心,我们也更深地读懂了。
其他文献
在作文中融入诗意,可以增加文章的文化内涵,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使文章具有更加深厚的情感力量,更加宽广的信息含量,更加深刻的主题意趣。那么,如何在文章中巧妙地融入诗词呢?  1、让题目和题记诗意绽放如小荷初露  小荷花含苞待放,颜色鲜丽,随风轻摆,引动一池诗意,惹人怜爱。文章的题目和题记如果化用诗句,富有诗意,也会如小荷花一样,让整篇文章灵动飘逸。2005年四川一考生的《蝴?菊?风》文中用了“梦蝶”“
期刊
内容摘要: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进入儿童文学世界,在幻想的世界里自由翱翔,丰富自己的生命体验和审美经验,以使学生充分感受童话作品的文学魅力,实现心灵的充实、精神的升华和美化过程。  关键词:创设 宽松自由 幻想 体验 感受  儿童文学是以儿童为主要阅读对象,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和艺术价值,适合儿童阅读理解和欣赏,使儿童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课
肾主纳气,是中医藏象学说中"肾"的重要功能之一,其含义、机理,古今说法不一.该文汇集众说,并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肾摄纳之气,广义指人身元气, 狭义指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两者
近年来,随着溶栓疗法的广泛应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及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方法的开展,使许多心脏疾病的治疗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但是治疗中不可避免遇到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现
【摘要】:为提高低年级学生识字量,使之快速记住而不已遗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效率。主要方法有:注重识字知识和方法的渗透。巧妙地利用汉字本身的规律、采用象形字、会意字、看图识字、按事物归类识字等形式、使儿童初步感知汉字的组成规律,达到快速识字的目的。  【关键词】:识字量 方法 象形字 会意字 看图识字 复现率 学生
作文教学是现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重点之一。作文的训练方式应该灵活多样。作文能力的形成需要一定的训练量,只靠每学期几堂作文课的练习是不够的,必须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大量的、形式多样的练习。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课外训练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写观察笔记  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特别是农村的孩子,接触大自然的方方面面比城里的孩子要多得多,他们只要善于撷取几朵生活中的浪
期刊
摘要:体验式作文教学能够有效地解决小学生在写作文时没有素材,不知道如何下笔的问题,是符合新课改的整体发展方向的。本文首先结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接着提出了体验式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够提升农村小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增强语文素养。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育 体验式 语文教学 作文教学  从目前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发展现状来看,许多学生在写作文时存在“眼高手低”的状况。在写文章时貌似
该课题采用立体定位仪下自身动脉血脑内注入法制备脑出血模型,根据文献资料分析 及导师的临床经验,取百针透太阳穴,研究电针头穴透刺对出血后不同时间窗神经元放电、神经递质
【摘要】初中作文教学目前是难有规可循,把写作技法指导课、当堂作文训练课,作文讲评与修改课作为作文教学的常规课型,形成有机的循环的整体,在常规课型下大胆探索和创新,可以成为有效的教学的模式。  【关键词】作文教学 课型 常规    作文教学对于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总要的位置,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从事一线教学的语文老师都明白作文教学是难有规章制度可循,而且“费力不讨好”,教学成果并不是立竿见影的,
【内容摘要】浓厚的写作兴趣,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前提,要教会学生耐心细致地观察事物,同时引导他们尽可能多地阅读、欣赏他们感兴趣的反映他们自己生活的优秀文章,组织作文展览阅读等等,并在写作方法写作技巧上给以点拨指导,使学生在自我修改文章时学着拿自己的文章与别人的文章进行横向的比较,在读与思的过程中完成文章的修改。  【关键词】兴趣 观察 展阅 比较 审视    中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写作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