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恋歌》的旅游美美感经验表现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g8c4u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旅游诗歌是旅游文学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其创作应遵循旅游活动创生旅游美的规律来创作才能获得成功。贵州恋歌是贵州旅游歌词的代表性经典作品,它所以创作成功就在于遵循了“按美的规律来塑造”这一创作法则,表现了旅游审美的美感经验。
  关键词:神话诗性;抒情诗性;畅爽诗性;狂欢诗性;梦幻诗性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264-02
  
  纵观贵州六百年诗歌史,歌咏贵州山水风光、人文风情的作品蔚为大观,其中不乏名篇。但至于今,影响力最大、传播范围最广、受众效果最深、最引起省内外广大听众共鸣的,当属清风创作的《贵州恋歌》[1]。
  本文试运用贵州大学陈昌茂先生所创建的旅游美学基本理论[2],从旅游美学视觉对歌词的艺术成就进行审美分析。我认为该歌词之所以成为贵州诗歌创作的一座里程碑,除了作者饱满的创作激情之外,“按美的规律来塑造”是其成功的秘诀。
  旅游美是游客在旅游活动中创生出来的一种美及美感。一次旅游活动过程由前过程、过程、后过程三部分构成,表现为五个节点:愿游—行游—居游—憇游—忆游组成的逻辑结构。前过程是对旅游标示物的认知,激发出旅游动机的过程—愿游;过程是游览过程,表现行游、居游、憩游;后过程是游览活动完成后游客对旅游的回忆—忆游。游客在旅游活动中因某一节点客体形象的冲击而创生的直觉形象是一种美感经验,是旅游生活的最高体验,具有神话诗性、抒情诗性、畅爽诗性、狂欢诗性、梦幻诗性的特征。
  《贵州恋歌》是旅游美创生的表现,是旅游美美感经验的表达,因而具有强烈的审美感染力。
  一、愿游:神话诗性与《贵州恋歌》
  旅游美及美感发生是以旅游过程的活动为基础的。愿游活动创生出来的一种美或美感经验表现为神话诗性。
  什么是神话?马克思阐释为:任何神话都是用想像和借助想像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因此,神话它往往借助想像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在愿游活动中,游客大脑中的“现实”是经历了偏离呈现的一种格外的“超现实”图景,一种用想像和借助想像形成的神话图境,令人向往。由于从原型到“超现实”的过程与神话形成的过程极为相似,游客用想像和借助想像把握旅游地,是在自己的头脑里构建了一个神话。
  我曾把你的容貌遐想,还是惊叹你这般漂亮。
  我曾把你的风情神往,还是钦佩你如此豪放。
  《贵州恋歌》的第一部分逻辑地进入了旅游五节点中的第一节点:愿游。
  “我曾把你的容貌遐想;我曾把你的风情神往。”歌词的开篇与旅游动机的产生为同一逻辑起点,“遐想”、“神往”就是作者借助于幻想和想象把握目的地“贵州”,在自己的头脑里构建了一个贵州神话。这一神话激发了作者对贵州的想象,创生了旅游美中愿游活动的美感经验——神话诗性。令人出其不意的是,作者没有直接描述这一审美经验,而是将来到贵州以后的感受以想象中的神话进行对比,认为现实比想象更“漂亮”,更“豪放”。这是该歌词在真情实感的基础上使用巧妙的艺术手法,因而一开篇就从想象和事实两个层面深深的抓住了听众。
  歌词引起的是一種指向旅游地的想象旅游活动,形成了旅游愿游神话诗性的表现形式——神话图境。它对异地生活作夸张的想象和憧憬,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达到“思接千载”、“神通万里”的象境。
  二、行游:抒情诗性与《贵州恋歌》
  行游就是指旅游活动中游客在旅游景区的游览观赏活动,就是我们常说的“观光”——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交流,这种交流创生的美感经验我们称为抒情诗性。
  撩开你那神秘的面纱,禁不住我心荡漾。
  青山秀水画中来,四季如春气候爽。
  《贵州恋歌》的第二部分逻辑地进入了旅游五节点中的第二节点:行游。
  作者在贵州的景观中行游,成为山水诗人。
  黑格尔在《美学》中说:真正的诗人并无须从外在事物出发,满怀热情的去叙述它,也无须用其他真实环境和机缘去激发他的情感。他自己就是一个主体的完满自足的世界,所以无论是作诗的推动力还是诗的内容都可从他自己身上去找,不越出他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情景,情况,事件和情欲的范围。
  作者是一位真正的诗人,但借助于贵州神奇的山水、神奇的民风民俗,更激发了作者蓬勃的生命力和强烈的创作力。客体景观一层层展现深度的同时,作者的美感经验也一层层得到表达,两者统一为一体,呈现出景生情,情生境,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情境。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豁达、志在天下的人生态度。
  歌词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审美活动,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通过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咏物寓情、直抒胸臆、融情于事和融情于理等抒情方式达到了与贵州的情景交融,这种情感移到对象之上,于是便产生了“触景生情”的抒情诗性。
  三、居游:畅爽诗性与《贵州恋歌》
  居游(HOME STAY),相当于我们常说的度假游,它希望通过旅游度假深度体验旅游地的生活。简单说,就是在旅游地租房住下来,再四处漫游,细细感受当地文化,充分享受浪漫生活。我们把居游旅游活动创生的旅游美美感经验称为“畅爽诗性”。
  扑进你那淳朴的胸怀,禁不住我心发烫
  奇风异俗动魂魄,笙歌鼓舞入梦乡。
  《贵州恋歌》的第三部分逻辑地进入了旅游五节点中的第三节点:居游。
  《贵州恋歌》对居游的美感经验,与孔子“游于艺”相吻合:“奇风”、“异俗”、“笙歌”、“鼓舞”,神奇的贵州人文文化让作者恋恋不舍,居住下来“入梦乡”。这种美感经验除了一般的畅爽诗性外,更表现了作者对于贵州文化的情有独钟,因而歌词不仅表现了贵州文化的特征,更表达了作者对于贵州文化的热情,因而对读者(听众)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
  王昌龄《诗格》:诗的意境,亦张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居游是生活在一种浪漫的诗情画意中,完全不同于日常生活的世界。轻松、自由、惬意、快乐、幸福、自豪、自信、自得、自乐,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二空间的生活。
  四、憩游:狂欢诗性与《贵州恋歌》
  憩游是指参与某种具体的特色文化活动,往往是宗教、艺术、体育、习俗为主体的专项旅游活动的总称。它把人们带入了一种陶醉的状态,进入了一种高峰体验,暂时地失去了自己,进入了一种迷狂的的状态。
  用“憩游”来对“专项旅游活动”进行概括,在于“憩”即舌头、身体、心灵的组合,三者都进入了“休息状态”,即进入王国维所说的“无我之境”。
  大森林瀑布群,让人痴迷激扬。
  拦路酒送客礼,让人沉醉欢畅。
  《贵州恋歌》的第四部分逻辑地进入了旅游五节点中的第四节点:憩游。
  贵州生活着17个世居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特别是民族节庆文化,形成了一个个“文化空间”,它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又是举行旅游专项活动的场所。文化空间与旅游景区形成了多样性的旅游审美场,吸引着中外广大游客。进入这些文化空间和旅游景区,客人就像进入“磁场”一般,进入了一种狂欢化的迷狂状态——审美高峰体验——“痴迷”、“激扬”、“沉醉”、“欢畅”。
  五、忆游:梦幻诗性与《贵州恋歌》
  忆游是游览活动完成后游客对旅游的回忆。忆游旅游美及美感发生是以回忆活动为基础的——在回忆中旅游美重新呈现出来。我们把忆游活动创生的旅游美美感经验称为“梦幻诗性”。
  贵州,一个美丽的地方,藏在深闺的地方。只要看上一眼,就会永远不忘。
  贵州,一个多情的地方,一见钟情的地方。只要牵手一回,就会记在心上。
  《贵州恋歌》的第五部分逻辑地进入了旅游五节点中的第五节点:忆游。
  歌曲的最后既是一种梦幻时空,更是一种记忆再现,一段美好的回忆,想想都让人感觉甜蜜和温馨。
  《贵州恋歌》证实了旅游活动创生旅游美,只有“按美的规律来塑造”,才能创作出既有很高艺术价值,又有时代生活气息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
  
  注释:
  [1]《贵州恋歌》:清风作词。全文为:我曾把你的容貌遐想,还是惊叹你这般漂亮,撩開你那神秘的面纱,禁不住我心荡漾,青山秀水画中来,四季如春气候爽,大森林瀑布群,让人痴迷激荡,贵州,一个美丽的地方,藏在深闺的地方,贵州,一个美丽的地方,只要看上一眼,就会永远不忘。我曾把你的风情神往,还是钦佩你如此豪放,朴进你那淳朴的胸怀,禁不住我心发烫,奇风异俗动魂魄,笙歌鼓舞入梦乡,拦路酒送客礼,让人沉醉欢畅,贵州,一个多情的地方,一见钟情的地方,贵州,一个多情的地方,只要牵手一回,就会记在心上,心上。
  [2]陈昌茂(1965-),男,贵州省城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共贵州省委政策研究室决策咨询专家,贵州大学区域文化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旅游美学、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以来,致力于旅游美学学科的新构建,主要作品有:《历史文化;旅游审美与旅游开发》、《旅游美学理论体系的重新构建》、《论旅游美的美感经验》、《论旅游美的审美对象》。
其他文献
摘 要: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乃美国著名诗人,意象派的代表人物,他翻译的中国古典诗歌对英语诗歌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通过解析庞德的翻译理论和分析《华夏集》的译例,一窥他的创意翻译法,让大家领略不同于中国国内传统的翻译方法,并让读者认识到庞德的翻译作品带来的影响力远远超过翻译本身。  关键词:庞德;翻译观念;创意翻译法;中国古典诗歌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期刊
摘 要: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师范专科生普遍采用的是单一的、被动的、接受的学习方式。新课程倡导的是一种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前提的,以人的主动性、独立性、合作性为特点的新的学习方式。本文就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必要性,学习方式的概述,实现学习方式转变的方法等方面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注意从培养师范专科生学习的自主意识、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着手,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新课程
期刊
摘 要: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学生的英语平均水平明显降低,层次显得参差不齐,传统的统一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已经不能有效地促进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因此,老师们开始探求各种新的教学模式,其中许多老师提倡分层教学。但所谓的这种“显性分层教学模式”的实施规模较大、操作复杂,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光靠某个教师的个人力量是无法做到的。同时,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发现一些弊端。所以笔者基于这个
期刊
摘 要:新闻语篇是传播者在语境中用于表达特定意图的话语,直接或间接为不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服务。为深入了解新闻报道的真实内涵,本文以两篇英语政治性新闻为例,采取批判性话语分析方法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刻地解读语言层面背后所隐藏的意识形态内涵。  关键词:批判性话语分析;西方政治性新闻;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283-02   
期刊
摘 要:英语本科生(医学方向)低年级导师制与高年级导师组制的融合是目前西安医学院英语系正在探索的一种新型英语本科人才过程培养模式。该模式涉及导师制实施的背景、导师确定、导师制介入时间、导师展开活动情况、导师制实施师生双向评价与效果、评价机制六个方面,探索导师制与导师组制理性融合,充分发挥导师及导师团队在医学英语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核心作用,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引導学生全面发展,最终实现人才培养手
期刊
摘 要:语言像似论者反对语言任意性,反对能指与所指之间的非必然联系。本文分别从词层面和句层面入手,重新考查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发现像似性不构成对任意性的挑战。而且,像似论者常犯如下错误:偷换概念,将理据性等同于像似性;扩大能指与所指的外延。  关键词:任意性;像似性;理据;外延  中图分类号:H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262-02  一、问题的提
期刊
摘 要:当今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大学生应该具有相应的人文素质,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康健全的人格、自强不息的进取意识以及扎实的专业知识等。然而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却不容乐观,人文素养的缺失在高校校园中普遍存在。英语报刊内容广泛,体裁多样,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英语报刊阅读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英语报刊阅读;大学生
期刊
摘 要:翻译是把一种语言里已经表达出来的事物用另一种语言准确流畅地进行重新表达的过程。与其他题材的文章相比,科技专业文章在内容、表达形式和风格上有很大的差别,具有科技性强、专业性强、逻辑严密、表达要求简练的特点,在翻译上力求准确全面、严谨明确和通顺简练。本文通过分析科技英语的定义和特点,总结了科技英语翻译的主要技巧,包括词的应用和转换、句的翻译和处理及科技术语的译法。  关键词:科技英语;英语翻译
期刊
摘 要:目前,在我国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的英语教学都进行了不少改革,其目的就是使教师充分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全面提高学生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多元智能理论为英语教师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优化教学的视角,能够充分挖掘学生语言学习的能力,达到提高英语综合能力的目的。本文在揭示多元智能理论对英语教学启示的同时,重点讨论利用多元智能优化英语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多元智能;英语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中国和外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而因文化差异及其导致的误会和冲突也愈演愈烈。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外,教师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语用能力和语言能力同等重要。  关键词:跨文化意识;英语教学;文化差异;语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290-02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