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唤醒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inrud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就是唤醒。”学生学习的心灵一旦被唤醒,就能和作者的心灵相互沟通,和课文的内容发生共鸣,从而寻求精神的家园。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身处新课改第一线的语文教学工作者,只有不断更新语文教育理念,主动融入语文新课改的潮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块天地,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构建起崭新的语文课堂,才能为我们举步维艰的语文教育改革注入新鲜的血液,开创语文教学的一片新的天地。
  关键词:兴趣;灵活教学形式;民主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7-0244-02
  
  现代学校的课堂,主体是学生,主要活动是学习。显然,学习是主体意识不断觉醒、提升的过程,是内在潜能不断被激发的过程,也是知识不断积累的过程。从事物发展的内外因角度分析,在这个师生共同学习的活动中,学生是内因,起决定作用。教师是外因,只能通过内因—学生来起作用。所以说,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上好语文课的关键。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入”要得法,“导”要有趣
  上课开始若“入”能得法,“导”的有趣,不但能将学生在课间休息时散放的心很快吸引到课堂学习的目标上来,而且能引人入胜,激发学生听课情绪,甚至对这堂课的成功,乃至整个语文教学效果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一)活动激趣导入法:在讲授新课之前,教师先公布今天这节课要开展一个什么活动,同学们一听说活动,兴趣马上就上来了。如,我教《丑小鸭》一课时,课开始我说:“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开个小故事会,讲讲‘丑小鸭’的故事,好吗?”学生们听了很兴奋,立刻就有人跃跃欲试。
  (二)以歌煽情导入法:利用中学生爱唱歌的特点,先播放一段与课文有关的音乐或唱一首相关歌曲,把学生的兴趣召唤出来,再导入正文。如教《安塞腰鼓》一课,以一首《信天游》导入新课,几句之后,学生跟着唱起来,待同学们感受到安塞腰鼓的豪迈、铿锵、激越之情后再导入正文。还有《水调歌头》一课,让学生先听一遍这首配乐词,然后将音量慢慢调小,以缠绵哀愁的乐曲为背景,再用饱含深情的语调导入正文。
  (三)实物展示导入法:如上《信客》一课。先向学生出示几张明星彩照,学生们一下子活跃起来,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教师不失时机地说:“世界上不是每个职业者都像明星那样吸引人关注,那样闪耀夺目,《信客》写的是一个经历沧桑而又默默无闻,矢志不渝,甘为他人作嫁衣的送信人——信客,正是这些默默无闻的人铺垫了我们社会的基石,他们是社会的财富,你可曾注意过这些人的辛酸,痛苦与快乐?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与信客有关的故事。”
  二、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课堂教学形式应该不时换新,变换教学方式,拓展教学空间,才能给语文课堂注入活水,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赢得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在比较中鉴别
  冯骥才的《珍珠鸟》和筱敏的《鸟儿中的理想主义》都是写鸟,但两篇文章中作者对鸟儿的情感态度和看法有不同。在上《珍珠鸟》一课时,运用这一点,让同学们在比较阅读中得出结论,开始质疑,从而拉开对课文的深入探究。这种比较中的鉴别,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学生的参与意识也随之提高。古人说“学则须疑”,只有疑,才有思,有思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在教学中,用比较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提问,充分地给学生提供提问的时间、机会,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思维力也得到发展。
  (二)在设问中出新
  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在教学中设计精妙的提问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思维、学会学习能力的有益尝试。比如说《社戏》一课,若问“迅哥们看到的是一场什么样的社戏?”学生们会发现当晚的社戏并不好看,可文中的主人公为什么还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也是的好戏了?”那夜的戏好在哪?这个问题引起了骚动,学生们议论纷纷,交头接耳,之后得出结论,他怀念的是那夜看戏的过程。学生们又主动寻找看戏过程中的精彩片段,下一个教学环节水到渠成,学生的主动性也被激发起来,这样的设问,何乐而不为?
  (三)在活动中探究
  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获得结论,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获得结论的同时情操得到陶冶,智力得到开发,潜能得到发掘,能力得到培养,素质得到提高,而学生的这一认识过程是教师所无法代劳的。在教学《桥》一课时,教师可以摈弃传统的一课一讲的方式,采取单元教学法。设计单元主题为“说不尽的桥”,把桥的知识和说明文相关知识结合起来,整合第三单元的其他课文,让学生在查找、筛选、阅读、讨论中学习,以活动的形式,达到学习目的。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锻练,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桥的兴趣。
  所以说,灵活的课堂设计既尊重了学生的自我意识,也调动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让学生的智慧和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从关注学生的角度常教常新。
  三、注重情感熏陶
  利用语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真正体现语文课堂的人文色彩,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比如,我在教学《背影》一课时,上课前我就问学生:“你觉得父母爱你吗?”“你感觉到父母的爱表现在什么地方呢?”学生的回答当然不统一、也不可能统一。教师可适时点拨:“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不管多么丰富多彩,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父母都是爱你们的,为你们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为你们的将来作了长远打算。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的情感。你们的父母同样如此。”这样,点燃了学生学习的激情,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课文中所体现的情感中。在轻松的气氛中就完成了新课的导入,课后我布置了《感悟亲情》的作文,一周后,学生写出了大量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文章。
  有学生在作文的结尾写道:“妈妈对我们的爱,我们似乎已经习惯,可是,当爱已成为习惯时,我们是否从习惯中体会到那一份浓浓的爱。”还有学生在作文中说:“一提到母亲,每个人都会想到母亲慈祥,想到母亲是自己的挡箭牌,因为每一次父亲发怒要打自己时,都是母亲来求情,有了母亲,我们的屁股便不会‘开花’,母亲让我的生命受到永恒地触动。”对亲情的感触,在学生的笔尖下流淌。
  四、活跃课堂气氛
  课堂教学气氛的活跃,在于教师不断地增添日常教学的“花色品种”。让学生依据不同的内容,分角色进行表演,在表演中进入课文,在表演中创造发挥,从而使课堂活泼有趣。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分角色表演,学生们兴致勃勃,练习了一段时间,表演起来绘声绘色,极其精彩。与此同时,再经常找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影像资料供学生观看,供学生利用,以此来活跃课堂气氛。
  如,在《核舟记》的教学中,第三段要求学生背诵,只凭听老师讲一遍课文,背起来恐怕困难不小。我便请了三位同学上台扮角色表演:一为东坡,一为佛印,一为鲁直。台下的观众一边看着演员们排位置,摆姿势,一边看着课文,忍不住心中的着急,七嘴八舌地当起了“导演”。“鲁直在左边!”“东坡的左手放在鲁直的背上。”“鲁直的右手要指着画卷。”“鲁直要做出来说话的样子。”“东坡现右足,露出来!”“各微侧,两个人都要微微地侧着,面对面而侧。”“两人的膝盖要靠拢点。”……台上台下,“导”、“演”结合。课文中有关苏黄二人坐姿、神态的语句,不知不觉竟然全被学生们自己“消化”了。讲到佛印,他的外貌“绝类弥勒,袒胸露乳”,和我们在瓷器街上随处可见的“五子罗汉”真是太相似了,老师一提,学生便心领神会。可是佛印的坐姿,演员摆不出来,观众也冷了场。我便替演员搬手弄脚,终于,佛印的姿势展示出来了:佛印斜坐着,“矫首昂视”,只差左臂上挂着的一串念珠了。“呵—”伸头探颈的观众愉快地舒了一口气:原来是这样。我看着一张张跃跃欲试的面孔,不由得临时布置了一道作业:回家后以床为船板,当一回佛印。表演完了,舟上五个人的位置、姿态、动作,也就象电影镜头一样,一一印进了学生的脑中,一句句难背的古文化成了直观的形象,把它背下来,应该没问题了吧。我索性趁热打铁,把背诵内容加一段,三、四段一起背,怎么样?学生没有“哇”地一声故作惊讶。第二天,检查背书情况,能在10分钟内背完的有一半以上的同学,效果不错。
  五、巧设结课
  如果说一节完整的语文课教学是一篇优美的散文,那么结课就是散文的高潮,当为精彩之笔;它既是本文教学的—个总结,又是课内向课外延伸的—个重要环节。因此,每节课的最后五分钟非常关键。
  (一)内容回顾
  一节课学习完了,对这节课所讲的内容进行回顾,总结本节课所授课程的要点。让学生回忆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和能力,运用了哪些知识和能力。这样学生对这节课的整个体系有了清楚地了解,从而增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学后启示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些名篇,给读者许多深刻的启示。在课堂教学接近尾声的时候,让学生谈谈读了本文后的感受,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如我在讲授《台阶》时,问学生从本文得到了哪些启示,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说出自己的想法,阐述不同的观点。我一一给予肯定。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教学,又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形成了课堂教学的又一高潮。
  (三)设置疑点
  一些经典名作往往是百读不厌的作品,其深意远非一节课能够完全理解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善于依据课文,设置疑点,启发思维,大胆想象,掘出深意。我讲授《狼》这篇课文,结课时我让学生思考,假如顾野没有麦场,结果会是怎么样的呢?你又将如何设计情节呢?学生经这一问,投入极大的兴趣,纷纷发表看法,我借此让学生课下整理成文,收效很好。
  六、营造民主的课堂气氛
  著名教育学家赞可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象,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成这样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最主要的原则就是要在教学全过程中真正贯彻“民主和谐”、“师生平等”的教育思想。笔者认为,想真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应牢记:以甜美的微笑面对学生,用亲切的话语拉近师生的距离,小心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待学生要有一颗真爱之心。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就是唤醒。”学生学习性趣一旦被唤醒,就能和作者的心灵相互沟通,和课文的内容发生共鸣,从而寻求精神的家园。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身处新课改第一线的语文教学工作者,只有不断更新语文教育理念,主动融入语文新课改的潮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块天地,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构建起崭新的语文课堂,才能为我们举步维艰的语文教育改革注入新鲜的血液,开创语文教学的一片新的天地。
其他文献
摘要:生态美学立足于人与自然的互主体性思维,既“见物”又“见人”,旨在侧重保护的同时,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促进保护与开发的双向互动,保护和重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审美关系。  关键词:生态美学;生态危机;双重意蕴;保护与开发  中图分类号:B83-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7-0083-01    生态美学是在经济、社会和文化不断发展进步的前提下提出的人与自然、社会达
期刊
摘要:当代大学生在同龄人当中思想知识水平较高,渴求新知,接受新事物快,思想进步,有鲜明的时代感,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自立自强,敢于竞争,敢于创新。  关键词:后进生;自卑感;关爱;心理特征;心理障碍;学习动机;意志;兴趣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7-0191-02    当代大学生在同龄人当中思想知
期刊
摘要:强制隔离戒毒行政执法是一种体现国家意志的执法活动,作为一种单方面权威性的活动,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根本保障,具有强制性。强制隔离戒毒行政执法是一种行政赋权行为,确保了强制隔离戒毒行政执法活动都是合法进行的,一切行政执法活动都有法的依据。强制隔离戒毒行政执法兼有法律性和行政性的统一,对吸毒成瘾人员进行强制隔离戒毒,体现了强制隔离戒毒行政执法行为是一种行政制裁行为。  关键词:强制隔离戒毒;行政执
期刊
摘要:从我国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如生态性缺失、结构化缺失、生产方式单一等入手,结合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的先进经验,并在我国实际国情的基础上,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以农村合作社为载体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本土化之路。以期为我国现有农业发展提供一点有益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农业;生态性困境;农村合作社;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5.1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
期刊
摘要:群体性事件由于其突发性、破坏性等特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农村群体性事件更是直接关涉我国基层政权的稳固,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对其进行学理分析有必要更有价值。以L村一起群体性事件为例,探讨农村群体性事件的诱发因素和发生过程。从参与缺失、怨恨动员和熟人网络、利益纠葛等方面重点分析了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理。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农村;发生机理  中图分类号:C91
期刊
摘要:揭示了民航强国建设与小康社会目标的内在契合,以及与人民群众利益的息息相关;从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四个维度系统阐述了民航强国和小康社会的内在联系,构建了民航发展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适应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结合模糊评价和灰度评价方法对我国不同年份的小康适应程度作了评估,分析现存问题并制定了有效的战略举措;采用灰度预测方法对小康社会的发展前景作了预测和展望。  关键词:民航强国;小康社会;适
期刊
摘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面临危机,正视这一危机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拓宽研究视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情感熏陶,达到对马克思主义的真信、真学、真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重建  中图分类号:D64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7-0036-02    学界普遍认为,我国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已经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到了一个十分关键的阶段,这为高等学校开展以马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评价的相关理论探讨评价的社会建构功能。文章以布什的演讲为例,分析政治演说中的评价在建构道德形象、权力身份,建构意识形态与听众/读者的立场,并协调与听众/读者距离的功能,指出评价最终为建构某一社会意识形态框架下的群体服务。  关键词:布什演说;评价;社会建构  中图分类号:D08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7-0021-04    引言  语言是社会活动呈
期刊
摘要:通过对江苏省部分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从政治参与态度、政治参与认知、政治参与行为三个方面实证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特征。大学生政治参与态度较为积极,爱国热情高涨,具有大无畏的献身精神,但政治参与认知水平、参与解决现实问题的热情有待提高。  关键词:政治参与;态度;认知;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7-0199-03    政治参与是指
期刊
摘要:许多语言学家已经对语言中态度意义的表达作了大量的研究。评价理论的出现使得对语篇态度意义的分析有了系统的理论根据,对小说《苔丝》高潮部分从评价理论视角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其态度系统可以揭示小说主人公的性格特点,这说明态度系统在分析小说人物性格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今后外国文学的学习和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评价理论;态度系统;人物性格  中图分类号:I2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