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面临危机,正视这一危机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拓宽研究视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情感熏陶,达到对马克思主义的真信、真学、真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重建
中图分类号:D64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7-0036-02
学界普遍认为,我国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已经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到了一个十分关键的阶段,这为高等学校开展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课题。
为摸清这一问题的根源,准确判断问题现状,从而找到更加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固化大众尤其是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洛阳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近日举行了“转型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危机与重建”主题学术沙龙,洛阳理工学院副院长邱天河教授与研究所的同志们就这一主题进行了热烈探讨。
武铁传教授作主题发言,他从对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研判、对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讨论、对如何重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讨论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大家紧紧围绕这一论题展开自由讨论。整个沙龙活动问题不断被提出,争论更加理性和深刻。
1.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成因分析
武铁传教授认为,当前我国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是存在的。他从三个方面予以阐述:理论上讲,否认信仰危机的观点缺乏依据;从历史上看,转型期总是伴随信仰危机;从现实状况来看,信仰危机(包括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普遍存在。转型期的中国不仅存在信仰危机,而且这种危机是一种综合型危机。在当下中国,不仅封建社会几千年留下来的传统道德信仰危机了,精英分子所赖以启蒙大众的现代资本主义文化信仰也危机了,而且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也开始危机了。他同时强调,承认马克思主义信仰出现了危机并不可怕,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地分析危机,从而找出解决危机的路径,尽快解决危机问题。相反,有了危机却不愿承认,以致粉饰太平,自欺欺人,到头来只会错失良机,难以救药。中国当下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从根本上说是当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新信仰时,旧的信仰危机的一种历史延伸,这是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危机的主导因素,这一主导因素受实践层面和心理层面的影响,与外来因素共振,综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危机现状。
韩洪涛教授从精神共同体心理、情感、信仰三个层面进行阐释,认为信仰是精神共同体存在的一种基石,并从这一观点出发论述了重建马克思主义信仰应更加倾向于情感熏陶。他认为,精神共同体更重要的是一种心理的共同体、情感的共同体、信仰的共同体,而情感是维持一个共同体的最基本的要素,没有共同的情感就不会有共同体,就像一个家庭,一个社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要有共同的情感。其次要有共同的心理。最后必须有共同的信仰,信仰是共同体存在的基石。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取得胜利。从共同体的基本要素出发,把信仰作为其基石来探讨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正视危机,寻找马克思主义信仰重建的条件和方法。一是理论引导要倾向于关注情感,以情服人,就像宗教信仰一样,最重要的就是情感打动。二是关注理想,重建信仰必须有理想,最简单的理想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种期许;理想的另一个层面是对过去曾经有的美好生活的眷恋,是一种升华了的眷恋。三是要培育对未知领域的敬畏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敬畏感。对生活不屑一顾的人是不可能有信仰的,宗教的共同特点就是向上的,这就是对未知的敬畏感。重建信仰,重视敬畏感是必须的。
2.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视角把握
朱继军博士提出,研究马克思主义要回到文本,研读原著,研读经典,因为马克思、恩格斯不会看到其身后的社会变革。翟爱玲副教授也说,人们为什么要理所当然地选择马克思主义,首先需要弄清楚的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基本精神到底是什么,要先弄清楚原版的马克思主义,尤其是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学者必须弄清楚什么是原版的马克思主义。因为讲信仰首先要弄清楚信仰是什么东西,这就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的把握,而不是仅仅记住马克思的语言,“光记住语言永远是一笔糊涂账”。
孙爱军博士则认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者回到原点是必要的,但信仰马克思主义,不一定要把所有的问题都搞清楚了才去信仰。信仰实际上是“我相信它,然后仰仗他而存在”。我们经常讲要把马克思主义当做是行动的指南,什么是行动的指南,检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最早而且最系统阐述了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一理论的,当数他们写于1845—1846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有了这个方向,各个国家具体的实践是不一样的。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要有一个载体,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一个载体。就中国的具体实际而言,我们是在不断地走近马克思。政治自由是人的自由的前提,建国以来中国人的自由是越来越发展的,这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
韩洪涛教授认为,中国正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中国社会的现代背景不单是工业化,在现代化进程中西方的现代性同时存在,自然包括信仰的危机、文化的重建。研究马克思主义,也应该在这一背景下来思考,结合全球化思想、后现代化思想进行研究。而目前我们研究的范围太窄了,今天研究马克思主义要在社会大背景、学科大跨度的框架下进行研究,达到对马克思主义真学、真信、真用之目的。
3.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方法探索
翟爱玲副教授提出,重建马克思主义信仰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是,信仰既有感性,又有理性。巩固的信仰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而理性又需要建立在感性的基础上。那么在向大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过程中,究竟是侧重理性还是侧重感性,进而提出两者所占的比重究竟应该怎样把握。
潘澈教授认为,信仰更多地强调的是非理性,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强调的是其科学性,正是其科学性才能指导人类实践。我们需要把握的是从科学性角度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非理性空间。信仰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理性更多的是怀疑和批判精神。人的存在本身就是矛盾体,是非理性与理性的统一。非理性需要理性去把握,理性又需要非理性去激活。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人们一直强调马克思主义工具理性的作用,这就和实用主义相联系起来了,从信仰角度来说,这是缺乏终极关怀的,不能从其逻辑内部达到信仰的层面,这种态度本身与信仰的关联度比较弱。其实中国人对待信仰,一直取神道设教的态度,这是有历史渊源的,荀子在很早的时候就说过“君子以为文,百姓以为神”。从历史上看我们就是超越性匮乏。
韩洪涛教授认为,我们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工具理性,这与马克思主义向中国的传播路径有关,因为在中华民族寻找发展方向的紧要关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在信仰问题上,应该强调的是对人的终极关怀。实际上宗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从中世纪到现在宗教发生了很大变化,没有变化的是终极关怀,对未知世界的敬畏感没有变。而有一段时间有些人把马克思主义世俗化了,把共产主义世俗化了,导致信仰危机问题。未来的共产主义是一种精神的共同体,人们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去工作,而不是为了谋生去工作。
李反修副教授进而提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我们是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信仰的传播,还是注重其作为科学的传播。
武铁传教授认为,先搞清楚理性再去信仰是很难做到的,站在广大受众的角度也是没有必要的。在教学过程中,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信仰去教学,重在情感熏陶。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信仰正是理性思考的产物。
潘澈教授认为,要从实践的角度把握理性和非理性二者之间的张力,完全失去理性的信仰是盲目信仰,完全依赖理性则谈不到信仰,生命的存在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人的情感信念由理性的升华经过一定时期的固化,就作为信仰存在。理性永远要以非理性为基础。而只有在理性上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够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理论只有彻底才能说服人。这种积累到一定阶段,情感自然就得到激发,和理想相结合,自然就产生了信仰。信仰和理想之间一定要有张力。理论工作者的这个张力要大一些。
4.对学术沙龙活动的要义探讨
鉴于这是洛阳理工学院首次学术沙龙活动,大家热烈探讨了举行学术沙龙活动的意义。
洛阳理工学院副院长邱天河教授指出,学术沙龙有利于营造进行自由探究、鼓励学术争鸣、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原始创新的学术环境,搞好学术沙龙活动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把大家不清楚的问题拿出来进行讨论,要结合学问和教学实际作深层次的探讨,每次活动要有一个主题,参与人要有所准备地紧紧围绕这个主题进行争鸣。二是要达到相互交流的目的,每一个研究人员要通过沙龙活动弄清楚谁在作什么方面的研究,从而弄清楚自己的研究方向,提高学术研究的氛围。三是今后各学科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要多开展这样的活动,通过深层次的探讨提出高质量的学术问题,进行更高层次的科研项目的研究,要多出高水平的专著和学术论文。
社会科学系主任贾金玲副教授说,学术沙龙,以探讨的形式聚智慧,用求是的态度来求新,其意义和价值超过了活动本身,开启了学术聚会之门。学术沙龙要真正成为学术推动力,就要认真做到内容与形式统一,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把握政治方向,坚持学术严肃性和专业理性,打造高质量的精品学术交流平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所长潘澈教授说,开展好学术沙龙活动要坚持学术视角:首先要倡导求真,学术就是要问真理,问是非,问对错,但学术不问成败,不问功利,而强调问一个道理;其次要倡导求异,学术研究的价值就在于其不同性,每个人在学术沙龙活动探讨中都要体现特性;再次要倡导求深,学术研究要有深度,层次要高,要把自己的最高水平展现出来,要和哲思联系起来,学术要接近人类认识的未知部分就必然要求深刻,“宁要深刻的错误,不要肤浅的正确”;最后要倡导求新,学术沙龙作为一种科研成果形式要强调原创,正所谓“你要孤傲,因为你和所有的人都不同;同时你还要谦卑,因为所有的人和你都不同”。学术沙龙活动要营造轻松、自由、包容、争鸣的氛围。在形式上,刚开始多搞些主题学术沙龙,时机成熟后可以变换成为无主题的学术沙龙。在探讨学术问题时语言要简洁,还要力求把想法生动闪亮、鲜活地表述出来,诚如郑板桥所言:“删繁就简三秋树,立异标新二月花。”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重建
中图分类号:D64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7-0036-02
学界普遍认为,我国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已经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到了一个十分关键的阶段,这为高等学校开展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课题。
为摸清这一问题的根源,准确判断问题现状,从而找到更加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固化大众尤其是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洛阳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近日举行了“转型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危机与重建”主题学术沙龙,洛阳理工学院副院长邱天河教授与研究所的同志们就这一主题进行了热烈探讨。
武铁传教授作主题发言,他从对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研判、对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讨论、对如何重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讨论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大家紧紧围绕这一论题展开自由讨论。整个沙龙活动问题不断被提出,争论更加理性和深刻。
1.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成因分析
武铁传教授认为,当前我国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是存在的。他从三个方面予以阐述:理论上讲,否认信仰危机的观点缺乏依据;从历史上看,转型期总是伴随信仰危机;从现实状况来看,信仰危机(包括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普遍存在。转型期的中国不仅存在信仰危机,而且这种危机是一种综合型危机。在当下中国,不仅封建社会几千年留下来的传统道德信仰危机了,精英分子所赖以启蒙大众的现代资本主义文化信仰也危机了,而且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也开始危机了。他同时强调,承认马克思主义信仰出现了危机并不可怕,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地分析危机,从而找出解决危机的路径,尽快解决危机问题。相反,有了危机却不愿承认,以致粉饰太平,自欺欺人,到头来只会错失良机,难以救药。中国当下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从根本上说是当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新信仰时,旧的信仰危机的一种历史延伸,这是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危机的主导因素,这一主导因素受实践层面和心理层面的影响,与外来因素共振,综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危机现状。
韩洪涛教授从精神共同体心理、情感、信仰三个层面进行阐释,认为信仰是精神共同体存在的一种基石,并从这一观点出发论述了重建马克思主义信仰应更加倾向于情感熏陶。他认为,精神共同体更重要的是一种心理的共同体、情感的共同体、信仰的共同体,而情感是维持一个共同体的最基本的要素,没有共同的情感就不会有共同体,就像一个家庭,一个社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要有共同的情感。其次要有共同的心理。最后必须有共同的信仰,信仰是共同体存在的基石。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取得胜利。从共同体的基本要素出发,把信仰作为其基石来探讨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正视危机,寻找马克思主义信仰重建的条件和方法。一是理论引导要倾向于关注情感,以情服人,就像宗教信仰一样,最重要的就是情感打动。二是关注理想,重建信仰必须有理想,最简单的理想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种期许;理想的另一个层面是对过去曾经有的美好生活的眷恋,是一种升华了的眷恋。三是要培育对未知领域的敬畏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敬畏感。对生活不屑一顾的人是不可能有信仰的,宗教的共同特点就是向上的,这就是对未知的敬畏感。重建信仰,重视敬畏感是必须的。
2.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视角把握
朱继军博士提出,研究马克思主义要回到文本,研读原著,研读经典,因为马克思、恩格斯不会看到其身后的社会变革。翟爱玲副教授也说,人们为什么要理所当然地选择马克思主义,首先需要弄清楚的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基本精神到底是什么,要先弄清楚原版的马克思主义,尤其是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学者必须弄清楚什么是原版的马克思主义。因为讲信仰首先要弄清楚信仰是什么东西,这就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的把握,而不是仅仅记住马克思的语言,“光记住语言永远是一笔糊涂账”。
孙爱军博士则认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者回到原点是必要的,但信仰马克思主义,不一定要把所有的问题都搞清楚了才去信仰。信仰实际上是“我相信它,然后仰仗他而存在”。我们经常讲要把马克思主义当做是行动的指南,什么是行动的指南,检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最早而且最系统阐述了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一理论的,当数他们写于1845—1846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有了这个方向,各个国家具体的实践是不一样的。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要有一个载体,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一个载体。就中国的具体实际而言,我们是在不断地走近马克思。政治自由是人的自由的前提,建国以来中国人的自由是越来越发展的,这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
韩洪涛教授认为,中国正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中国社会的现代背景不单是工业化,在现代化进程中西方的现代性同时存在,自然包括信仰的危机、文化的重建。研究马克思主义,也应该在这一背景下来思考,结合全球化思想、后现代化思想进行研究。而目前我们研究的范围太窄了,今天研究马克思主义要在社会大背景、学科大跨度的框架下进行研究,达到对马克思主义真学、真信、真用之目的。
3.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方法探索
翟爱玲副教授提出,重建马克思主义信仰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是,信仰既有感性,又有理性。巩固的信仰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而理性又需要建立在感性的基础上。那么在向大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过程中,究竟是侧重理性还是侧重感性,进而提出两者所占的比重究竟应该怎样把握。
潘澈教授认为,信仰更多地强调的是非理性,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强调的是其科学性,正是其科学性才能指导人类实践。我们需要把握的是从科学性角度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非理性空间。信仰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理性更多的是怀疑和批判精神。人的存在本身就是矛盾体,是非理性与理性的统一。非理性需要理性去把握,理性又需要非理性去激活。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人们一直强调马克思主义工具理性的作用,这就和实用主义相联系起来了,从信仰角度来说,这是缺乏终极关怀的,不能从其逻辑内部达到信仰的层面,这种态度本身与信仰的关联度比较弱。其实中国人对待信仰,一直取神道设教的态度,这是有历史渊源的,荀子在很早的时候就说过“君子以为文,百姓以为神”。从历史上看我们就是超越性匮乏。
韩洪涛教授认为,我们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工具理性,这与马克思主义向中国的传播路径有关,因为在中华民族寻找发展方向的紧要关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在信仰问题上,应该强调的是对人的终极关怀。实际上宗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从中世纪到现在宗教发生了很大变化,没有变化的是终极关怀,对未知世界的敬畏感没有变。而有一段时间有些人把马克思主义世俗化了,把共产主义世俗化了,导致信仰危机问题。未来的共产主义是一种精神的共同体,人们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去工作,而不是为了谋生去工作。
李反修副教授进而提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我们是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信仰的传播,还是注重其作为科学的传播。
武铁传教授认为,先搞清楚理性再去信仰是很难做到的,站在广大受众的角度也是没有必要的。在教学过程中,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信仰去教学,重在情感熏陶。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信仰正是理性思考的产物。
潘澈教授认为,要从实践的角度把握理性和非理性二者之间的张力,完全失去理性的信仰是盲目信仰,完全依赖理性则谈不到信仰,生命的存在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人的情感信念由理性的升华经过一定时期的固化,就作为信仰存在。理性永远要以非理性为基础。而只有在理性上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够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理论只有彻底才能说服人。这种积累到一定阶段,情感自然就得到激发,和理想相结合,自然就产生了信仰。信仰和理想之间一定要有张力。理论工作者的这个张力要大一些。
4.对学术沙龙活动的要义探讨
鉴于这是洛阳理工学院首次学术沙龙活动,大家热烈探讨了举行学术沙龙活动的意义。
洛阳理工学院副院长邱天河教授指出,学术沙龙有利于营造进行自由探究、鼓励学术争鸣、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原始创新的学术环境,搞好学术沙龙活动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把大家不清楚的问题拿出来进行讨论,要结合学问和教学实际作深层次的探讨,每次活动要有一个主题,参与人要有所准备地紧紧围绕这个主题进行争鸣。二是要达到相互交流的目的,每一个研究人员要通过沙龙活动弄清楚谁在作什么方面的研究,从而弄清楚自己的研究方向,提高学术研究的氛围。三是今后各学科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要多开展这样的活动,通过深层次的探讨提出高质量的学术问题,进行更高层次的科研项目的研究,要多出高水平的专著和学术论文。
社会科学系主任贾金玲副教授说,学术沙龙,以探讨的形式聚智慧,用求是的态度来求新,其意义和价值超过了活动本身,开启了学术聚会之门。学术沙龙要真正成为学术推动力,就要认真做到内容与形式统一,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把握政治方向,坚持学术严肃性和专业理性,打造高质量的精品学术交流平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所长潘澈教授说,开展好学术沙龙活动要坚持学术视角:首先要倡导求真,学术就是要问真理,问是非,问对错,但学术不问成败,不问功利,而强调问一个道理;其次要倡导求异,学术研究的价值就在于其不同性,每个人在学术沙龙活动探讨中都要体现特性;再次要倡导求深,学术研究要有深度,层次要高,要把自己的最高水平展现出来,要和哲思联系起来,学术要接近人类认识的未知部分就必然要求深刻,“宁要深刻的错误,不要肤浅的正确”;最后要倡导求新,学术沙龙作为一种科研成果形式要强调原创,正所谓“你要孤傲,因为你和所有的人都不同;同时你还要谦卑,因为所有的人和你都不同”。学术沙龙活动要营造轻松、自由、包容、争鸣的氛围。在形式上,刚开始多搞些主题学术沙龙,时机成熟后可以变换成为无主题的学术沙龙。在探讨学术问题时语言要简洁,还要力求把想法生动闪亮、鲜活地表述出来,诚如郑板桥所言:“删繁就简三秋树,立异标新二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