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诗选

来源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biao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弗朗茨·卡夫卡(Franz Kafka,1883—1924),20世纪奥匈帝国德语小说家,犹太人,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之一。生于捷克首府布拉格,爱好文学、戏剧,18岁进入布拉格大学,初习化学、文学,后习法律,获博士学位。1904年开始发表小说,早期的作品颇受表现主义的影响。1912年9月22日晚至翌日清晨,通宵写出短篇《判决》,从此建立自己独特的风格。弗朗茨·卡夫卡一生多次与人订婚,却终身未娶。1924年6月3日弗朗茨逝世。在逝世后,文章才得到比较强烈的回响。文笔明净而想象奇诡,常采用寓言体,背后的寓意见仁见智。别开生面的手法,令20世纪各个写作流派纷纷追认其为先驱。
  卡夫卡出生在奥匈帝国首府布拉格一个犹太商人家庭,是家中长子,有三个妹妹和两个弟弟,不过两个弟弟相继夭折。自幼爱好文学、戏剧,18岁进入布拉格大学,初习化学、文学,后习法律,获博士学位。毕业后,在保险公司任职。三次订婚,又三次退婚,因而终身未娶,41岁时死于肺痨。卡夫卡的父亲赫尔曼·卡夫卡(Hermann Kafka)是一位精明能干的商人,给家人带来还算不错的经济条件,但对卡夫卡而言,与父亲专制式的权威以及无时不在的否定、嘲讽相比,所有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满足几乎都不值一提。关于父亲,卡夫卡曾在日记里写道:“我过得比他幸福,而他可以因腿上的伤口抬高自己;他可以从一开始就估计并断定,我不会赞赏他当时的辛劳困苦,正由于我没有体尝过同样的艰苦滋味,我就必须对他感恩不尽。”
  卡夫卡在给朋友布罗德的信中将他害怕孤独而又热爱孤独的矛盾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极度的孤独使我恐惧。实际上,孤独是我的唯一目标,是对我的巨大的诱惑,不是吗?不管怎么样,我还是对我如此强烈渴望的东西感到恐惧。这两种恐惧就像磨盘一样折磨着我。”卡夫卡把握不了外部世界,便逃避、退却,一头隐匿在自己的私生活里,投入自己的有限的自我之中。卡夫卡因为身份地位的缺失不得已成了一个孤独的“个人”。英国大诗人奥登曾说:“就作家与其所处的时代关系而论,当代能与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相提并论的第一人是卡夫卡。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
  今天这日子……
  今天这日子阴冷难过
  云朵凝结着。
  风儿是拽着的绳索
  人群凝结着。
  脚步踏出金属声响,
  石头一路震荡,
  目光停留的地方
  是辽阔的湖水白茫茫。
  在这古老的小城里立着些
  小小的浅色的圣诞小屋,
  它们的五彩玻璃窗俯瞰着
  积雪覆盖的小广场。
  在这月光蒙蒙的场地上
  有一个人静静地踏雪前行。
  他那硕大的身影被风扬起
  高出四周的小屋之上。
  在昏暗的桥上走过去的人们
  经过圣人身边
  和他们微弱的小灯。
  在灰暗的空中飘过去的云层
  经过教堂旁边
  和它们那朦胧的塔影。
  在方形的栏杆旁倚立着的某君
  望着黄昏的水流
  双手凭着古老的石头。
  1903年11月9日
  在黄昏的夕阳下
  在黄昏的夕阳下
  我们曲着背坐在
  板凳上,四周绿草如茵。
  我们的胳膊无力地下垂着,
  我们的眼睛忧伤地眨动着。
  行人穿着各色衣服,
  在石子路上摇晃着漫步,
  头顶是广大的天空,
  它从远山伸向更远的山巅;
  山外有山,天外还有天。
  1907年8月29日
  做夢和哭泣吧……
  做梦和哭泣吧,可怜的家族,
  找不到路径,失去了路径。
  痛苦啊!是你晚上的致意,痛苦啊!早晨。
  我不想要什么东西,只是想
  从深渊伸出的双手里救出自己,
  它将我这个无能力的人向下拖曳。
  我重重地倒在了这双摊开了的手里
  在群山的远处响着滔滔不绝的
  慢条斯理讲话的声音。我们倾听着。
  啊,地狱的鬼怪戴上
  遮掩住的怪脸,紧紧压住自己的身躯。
  长长的队列,长长的队列没有结束。
  1916年7月19日
其他文献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总是想着美西螈。我经常到巴黎植物园的水族馆去看它们,一看就是好几个钟头,看它们纹丝不动,看它们诡秘来去。而现在,我就是一只美西螈。  我是在某个春日上午偶然来到美西螈那里的。那时的巴黎在漫长的冬季后如孔雀般绚烂开屏。我顺着皇家港大道往下走,走上圣马尔塞尔路,再转入医院大道,我看见一片阴沉灰涩中的点点绿意,便想到了狮子。我很喜欢狮子和金钱豹,却从来没有进过昏暗、潮湿的水族馆。我把自
期刊
我在大学修习的专业很有意思,人们时常要接触它,误以为自己对它了解很深,实则也有很多的误解。很多人觉得这门学科不需要门槛,会读中文、会写汉字就能无往而不利,但这样往往陷入窠臼而不自知。这门学科的方法和技艺决定了研究者只适合当侦探,去抽丝剥茧,还原曾经发生的事,但很多人,包括部分研究很深入的人,总想着去当法官,他们对道德有崇高的执念,拼了老命想要评价别人,想要力证自己的先进和优越。马克·布洛克(Mar
期刊
颜陌:欢迎大家参加这次访谈,本期的主题是“观察”。大家先做个自我介绍吧。  廖艳芝:我叫廖艳芝,虽然已经是50多岁的老阿姨了,但大家都叫我廖姐。你们也可以叫我廖姐。我是一家国企的后勤人员,负责大家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所有的物资也都由我负责。我每天的工作很繁琐,但也挺热闹。  颜陌:你好,廖姐。看来你是你们公司接触人最为频繁的。  廖姐:算是吧。  刘硕含:大家好,我今年27岁,在英国读研究生。之
期刊
尊敬的新教材的主编顾先生:  您好!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高三学子。时光如流水东逝,是教材朴实无声的陪伴,带我走过三年寒暑,来到高中最终的夏天。我希望为新教材献出小小的建议,陪伴更多孩子的成长。  我认为“生命赞歌”这一单元应是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必要,教育应如活水通渠,助育少年之灵气、青春之生气。  幼童若是水泉,高中时期则是为其开渠筑道而奔往四海之时。我们需要新的动力与饱和的精力为我们开拓新路。或许是
期刊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一杯敬远方,一杯敬故乡。远方与家,在人们心中翻滚千年仍未找到平衡点。多少人在生活的苟且中自斟自醉看不见远方,又有多少人,在追寻远方的道路上走得太久,忘了那个苍老又沉重的家?  生活已然一地鸡毛,生存尚难,又何以寻远方?家中温暖,遮雨避风,又何要寻远方?钢筋水泥下的都市蝼蚁们如是想。可远方的存在,不是一蔬一饭,不是柴米油盐,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没有一份
期刊
主持:颜陌  嘉宾:高娟,女,28岁,英语教师刘媛媛,女,26岁,儿童心理之家导师  黄蓉,女,28岁,准二孩妈妈,基层公务员  王远山,女,38岁,全职二孩妈妈  颜陌:我们这期的主题是“温暖”。在看到这个词语的同時,我在思考自己身边发生过哪些温暖的事,可是绞尽脑汁,想起来的却是小时候的事情。我想到自己初中去上学的路上,一个满身泥泞的建筑工人咧开一口大白牙,笑着对我说:“姑娘,你的鞋带散了。”很
期刊
习惯了琐碎的生活,一日三餐的菜单就是随手写下的一首诗  在铁锅里,和滚油一道翻炒  一个个早晨,像飞出去的一只只鸟  上午,我想穿过那片杨树林  高高的树梢,还挂着鲜亮的露珠  午睡后,花园就那么空着  长椅空着。像稿纸上空着的一句话  所有的人都在忙碌  只有一抬头,就能看到你们崇高的理想  在天邊越来越远  特邀点评|李朝全  生活琐碎,理想渐远。诗歌用来表达我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而生活本身
期刊
“幸”,幸福、幸运、幸亏、幸而的打头字,篆体写作“幸”,跟今天的写法相差不大,可这样子,长得好生奇怪,不禁要问这是什么来由。《说文解字》说:“吉而免凶也。从屰从夭。”啥意思呢?先说“吉而免凶”,可能遭遇不幸之时而免于“不幸”,就是一种幸运,有时甚至是不幸中的万幸。再说“从屰从夭”,这表明“幸”是会意而来,上面是“夭”,下面是“屰”。“屰”即后起的“逆”,“夭”是不终天年的死,即夭折。直接引用《说文
期刊
来自山脚大河边的某棵树,一座公园?  还是山腰国学馆、文溯阁明亮的空气?  或者原本就在旁边,规整中透着  野生气息,大禹行踪促生的一条长廊  相伴的园林?一只黑斑黄蝴蝶在一小片  秋英中飞来飞去。看了很久。像是终于  意识到这就是多次爬到山顶的收获。  大河是另一种方向,知识有自己的偶像  —— 山水的学生,不辩论,不交流  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也有几乎固定的  秩序:人与人世;思与思想;神与神
期刊
人生而有追求快乐的本能。人活到极致是什么状态?人生的最高境界要如何描述?——这是非常抽象的问题,所谓“境界”自然不停留在物质享受层面的吃喝玩乐,而要看精神修炼上达到的高度。无论什么领域,都可以不断突破、攀登顶峰,所以有了“诗圣”“书圣”“画圣”等“圣人”的存在,都是在该领域中做到极致的。  纵观中华历史所有领域,找一位世人公推的“圣人”,荣誉给到了孔子。孔子是怎样的人?如果问一声圣人的快乐是什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