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培养培训了大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为了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培养更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我院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在此谨以我学院护理系急危重症护理课程标准为例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中职;急危重症护理;课程标准;建设
1课程定位与目标
1.1课程定位:《急危重症护理》学是护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拓展课,是一门关于各类急性病、急性创伤、慢性病急性发作及危重患者的抢救与护理的跨学科综合性应用课程。[2] 计32学时2学分,主要开设于三年制中职护理专业第二学年第四学期。这一时期,学生已经学习了英语、计算机、思想政治等公共基础课、护理学导论、基础护理等专业基础课及内科护理、外科护理等专业核心课程,已经掌握了比较丰富的医学护理理论知识,这为学习《急危重症护理》等专业拓展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急危重症护理这门课程也为下学期的见习实习奠定了基础,本课程具有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
1.2培养目标:掌握急危重症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对危重病人进行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的能力,能对急危重症病人进行整体护理;毕业后能独立地从事臨床急救护理工作的高端技能型护理人才。目标护理岗位:院前急救、急诊科、ICU专科护士。
2课程设计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创伤及灾难事故等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不断提高,以及急诊科、ICU专科护士的要求,都要求我们改变传统课程模式,进行课程设计。我们课程设计总的原则为: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急危重症岗位需求为依据[3] ,重点培养学生在急危重症护理岗位必备的职业能力,目的在于使我们的学生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获得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我们采取了与医院护理专家共同开发设计课程的思路。
具体来讲,首先我们学校教师通过与医院护理专家进行岗位调研,明确医院哪些岗位需要专业人才、胜任这些岗位需要具备哪些能力,然后针对这些能力,我们教师再开发相应的学习情景,构建学习领域。一句话,那就是医院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设计什么样的课程来培养这样的人才!
根据岗位调研所获得的岗位需求信息,来制定我们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知识、能力、素质目标三个方面。知识目标重点在于使学生掌握:常见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原则和护理措施。能力目标:能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正确病情评估与护理,运用急危重症护理知识与技能进行现场急救及监护。素质目标:具有良好的医疗护理职业道德,牢固树立“生命至上”、“时间就是生命”的抢救观念。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护理安全意识,自觉遵守有关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护患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具有从事护理工作的健康体质和健全人格,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3教学内容
我们依据“必需、够用、贴近学生、贴近临床护理”的原则来选取教学内容,将专业课程内容与护士执业资格标准相衔接。具体过程来讲仍是院校合作的方式,那就是根据院前急救、急诊科、ICU目标岗位群的典型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所要求具备的职业能力,结合护士执业资格标准来选取具体教学内容。
根据所处的医疗服务场所,具体教学内容分为3个模块:院前急救、急诊科救护和重症监护。每个模块以典型案例为载体,下设若干个具体情景,提出相应的护理任务,供学生学习。这是校内具体教学内容章节。
4教学实施
大二学生知识储备较丰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较好,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对专业知识技能有较强渴求。但融会贯通能力差,缺乏系统的临床思维,动手能力欠缺。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我们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方式方法组织教学,以期达到锻炼学生系统的临床思维、提高动手能力的目的。
我们有专兼结合的“双师”教学团队,所有的教学内容是分阶段完成的,第4学期在学校通过专兼职教师“教学做一体”的教与学及尝试开拓翻转课堂、慕课等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使学生重点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及基本的实践能力,5-6学期在医院通过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指导见习、顶岗实习来锻炼临床思维及实践动手能力,完成岗位任务,提升职业能力,通过这种螺旋递进式能力培养,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高层次的技能型人才。
我们有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校内实训基地,能够满足对常见急危重症病人的模拟急救及监护护理。同时我们学院与60余所国内各级医院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办学关系,学生第三学年奔赴医院进行顶岗实习,在实习中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进一步强化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为成为高端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础。
我们正在试验着“院校双证融通”。常规来讲学生毕业获得学历证书,而医院需要的是具有护士资格证的护士,基于此,我们在学生在临床护理顶岗实习至少8个月之后至毕业之前,给予学生护士资格证考试辅导,争取使我们的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就通过护资考试,获得护士职业资格证书,从而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5.考核评价
5.1考核包括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性考核2种,过程性考核成绩由平日表现成绩、实践技能(实验实训)考核成绩组成;[4] 终结性考核成绩采用期终笔试成绩。平日表现成绩占20%,由随堂测验、提问、作业、考勤、学习态度、课堂纪律、人文素养等构成,由任课教师根据构成要素自行评定;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占30%,由实验实训态度、实验实训操作技能、实验实训报告成绩、实验实训单项或整体考核等构成(各小项所占比例:实验实训态度15%,实验实训报告成绩25%,实验实训操作技能及考核60%,在课程实验实训项目结束后,根据每个实验实训项目考核的成绩进行平均,得到该学生该门课程实验实训的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占50%。
5.2顶岗实习学生成绩采用出科考核的形式,出科考核由所在科室的临床带教老师进行,包括理论和技能操作两部分,采取笔试、口试和现场操作等方式,成绩评定采取百分制,实习的所有科室出科考试的平均成绩为顶岗实习成绩。
参考文献:
[1] 王慧珍.急危重症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3.
[2] 金玉忠,王衍,田宾,等;《护理专业开设岗位职业能力综合训练课程的尝试》[A];第八届全国护理中职高专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桂香.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质量评价[J].继续教育.2011.(7):34-37.
(作者单位:昆明卫生职业学院)
关键词:中职;急危重症护理;课程标准;建设
1课程定位与目标
1.1课程定位:《急危重症护理》学是护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拓展课,是一门关于各类急性病、急性创伤、慢性病急性发作及危重患者的抢救与护理的跨学科综合性应用课程。[2] 计32学时2学分,主要开设于三年制中职护理专业第二学年第四学期。这一时期,学生已经学习了英语、计算机、思想政治等公共基础课、护理学导论、基础护理等专业基础课及内科护理、外科护理等专业核心课程,已经掌握了比较丰富的医学护理理论知识,这为学习《急危重症护理》等专业拓展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急危重症护理这门课程也为下学期的见习实习奠定了基础,本课程具有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
1.2培养目标:掌握急危重症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对危重病人进行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的能力,能对急危重症病人进行整体护理;毕业后能独立地从事臨床急救护理工作的高端技能型护理人才。目标护理岗位:院前急救、急诊科、ICU专科护士。
2课程设计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创伤及灾难事故等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不断提高,以及急诊科、ICU专科护士的要求,都要求我们改变传统课程模式,进行课程设计。我们课程设计总的原则为: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急危重症岗位需求为依据[3] ,重点培养学生在急危重症护理岗位必备的职业能力,目的在于使我们的学生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获得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我们采取了与医院护理专家共同开发设计课程的思路。
具体来讲,首先我们学校教师通过与医院护理专家进行岗位调研,明确医院哪些岗位需要专业人才、胜任这些岗位需要具备哪些能力,然后针对这些能力,我们教师再开发相应的学习情景,构建学习领域。一句话,那就是医院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设计什么样的课程来培养这样的人才!
根据岗位调研所获得的岗位需求信息,来制定我们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知识、能力、素质目标三个方面。知识目标重点在于使学生掌握:常见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原则和护理措施。能力目标:能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正确病情评估与护理,运用急危重症护理知识与技能进行现场急救及监护。素质目标:具有良好的医疗护理职业道德,牢固树立“生命至上”、“时间就是生命”的抢救观念。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护理安全意识,自觉遵守有关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护患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具有从事护理工作的健康体质和健全人格,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3教学内容
我们依据“必需、够用、贴近学生、贴近临床护理”的原则来选取教学内容,将专业课程内容与护士执业资格标准相衔接。具体过程来讲仍是院校合作的方式,那就是根据院前急救、急诊科、ICU目标岗位群的典型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所要求具备的职业能力,结合护士执业资格标准来选取具体教学内容。
根据所处的医疗服务场所,具体教学内容分为3个模块:院前急救、急诊科救护和重症监护。每个模块以典型案例为载体,下设若干个具体情景,提出相应的护理任务,供学生学习。这是校内具体教学内容章节。
4教学实施
大二学生知识储备较丰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较好,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对专业知识技能有较强渴求。但融会贯通能力差,缺乏系统的临床思维,动手能力欠缺。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我们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方式方法组织教学,以期达到锻炼学生系统的临床思维、提高动手能力的目的。
我们有专兼结合的“双师”教学团队,所有的教学内容是分阶段完成的,第4学期在学校通过专兼职教师“教学做一体”的教与学及尝试开拓翻转课堂、慕课等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使学生重点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及基本的实践能力,5-6学期在医院通过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指导见习、顶岗实习来锻炼临床思维及实践动手能力,完成岗位任务,提升职业能力,通过这种螺旋递进式能力培养,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高层次的技能型人才。
我们有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校内实训基地,能够满足对常见急危重症病人的模拟急救及监护护理。同时我们学院与60余所国内各级医院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办学关系,学生第三学年奔赴医院进行顶岗实习,在实习中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进一步强化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为成为高端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础。
我们正在试验着“院校双证融通”。常规来讲学生毕业获得学历证书,而医院需要的是具有护士资格证的护士,基于此,我们在学生在临床护理顶岗实习至少8个月之后至毕业之前,给予学生护士资格证考试辅导,争取使我们的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就通过护资考试,获得护士职业资格证书,从而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5.考核评价
5.1考核包括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性考核2种,过程性考核成绩由平日表现成绩、实践技能(实验实训)考核成绩组成;[4] 终结性考核成绩采用期终笔试成绩。平日表现成绩占20%,由随堂测验、提问、作业、考勤、学习态度、课堂纪律、人文素养等构成,由任课教师根据构成要素自行评定;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占30%,由实验实训态度、实验实训操作技能、实验实训报告成绩、实验实训单项或整体考核等构成(各小项所占比例:实验实训态度15%,实验实训报告成绩25%,实验实训操作技能及考核60%,在课程实验实训项目结束后,根据每个实验实训项目考核的成绩进行平均,得到该学生该门课程实验实训的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占50%。
5.2顶岗实习学生成绩采用出科考核的形式,出科考核由所在科室的临床带教老师进行,包括理论和技能操作两部分,采取笔试、口试和现场操作等方式,成绩评定采取百分制,实习的所有科室出科考试的平均成绩为顶岗实习成绩。
参考文献:
[1] 王慧珍.急危重症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3.
[2] 金玉忠,王衍,田宾,等;《护理专业开设岗位职业能力综合训练课程的尝试》[A];第八届全国护理中职高专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桂香.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质量评价[J].继续教育.2011.(7):34-37.
(作者单位:昆明卫生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