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教育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高职院校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通过对高职教育走向国际化的背景分析,从树立教育国际化理念、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标准化考评体系和信息交流技术等几个方面,探索我国高职教育走向国际化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背景;策略
0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要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化竞争的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中指出,中国将加强同世界各国的教育交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积极支持发展中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推动人类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应对国际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历史必然。因此,正确认识高等职业教育走向国际化的背景,研究高等职业教育走向国际化的策略,对于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实现高职教育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走向国际化的背景
1.1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教育及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发展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世界各国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对外开放,积极融合到世界市场中去,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更好更快地发展本国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以知识创新和科技应用为主的一种合作新形式。世界各国在科技文化领域的交流范围不断扩大,机会越来越多,世界范围内社会文化与生活“全球化”的趋势正在日益形成,各国人才流动也趋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客观地带来了教育资源在国与国之间的合理流动和配置,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职业教育走向国际化也是必然趋势。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可以促进不同国家不同高等职业教育机构之间互相学习、相互借鉴,探索科学高效的办学模式;另一方面,高职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会使得各种生产要素如资金、劳动者、以及生产技术等实现再分配,各国家根据本国需求,在世界范围内寻求各类生产要素和资源的最优配置,以保证本国经济健康运行,有效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之间是一种良性互动、双赢发展的关系,走国际化发展道路是高等职业教育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举措。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竞争日益加大,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加强内涵式发展,树立国际化办学理念,积极分享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好处,努力化解经济全球化可能带来的风险,促进社会经济平稳、快速的增长。
1.2适应就业市场国际化的需要
随着高素质人才资源的竞争日益激烈,原有的“国际界限”逐渐被打破,整个劳动力的就业市场已出现“重新洗牌”的一个新格局。比如近年来,跨国企业的发展不断呈现出高增长的趋势,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需要更多既具备国内专业技能,又通晓国际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资源。因此,人才市场的国际壁垒也逐渐被打破,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企业在世界范围内招聘优秀人才,开拓市场和进行人力资源配置。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必须要突破传统“闭关锁国”的狭隘思想,从国内市场逐渐走向国际市场。教育同样是如此,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宗旨是以就业为导向,为学生的不断成长和发展提供服务。尽管好的工作机会和工作岗位很多,但与其相匹配的优秀人才反而变成了一种稀缺资源。在创造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渠道的基础上,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为高职院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如果能够获得国际上承认的符合国际标准的就业资格证书,高职院校学生就能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能力,更能从国内人才市场竞争的圈子跳出,走向国际人才市场。这就要求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顺应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树立国际化办学理念,积极与世界高校接轨,培养出既能适应国内市场需求,又能在国际市场上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高质量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1.3高等职业教育自身改革的需要
在一些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并趋于专业化。例如,澳大利亚有技术和继续教育学院(TAFE)两百多所,承担了全国近90%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任务。而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晚,发展时间短,基础较薄弱。高等职业教育体系还不健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师资、课程设置和设施等都存在一定不足。高等职业教育资源还有待于重新优化且缺乏有效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必须要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如果仅仅依靠自身力量,采取单一的内部改革,其力度和进度都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在新的形势下,积极推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已是势在必行,而学习和借鉴国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可以大大加快我们的这一进程。目前,世界各国都在逐步调整本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战略,采用高等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留学生规模和建立海外分校等方式走国际化办学道路。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要增强国际竞争力,也需要按照国际标准,融入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大潮中,认真借鉴世界其他国家成功的办学经验,同时通过相互的合作交流,将外部的冲击力转化为发展动力,更新思想观念,深化体制改革,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
2 加快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走向国际化的策略
2.1树立国际化教育理念
高职教育国际化, 既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也是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的一种新理念,有机遇也有挑战,需要我们的政府、企业行业和教育工作者在思想和行动上都积极应对,牢固树立国际化教育理念。高等职业院校应当开拓视野、高屋建瓴、放眼世界,正确认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进程。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冲破传统教育思想观念的束缚, 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强化资源优化组合,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来定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思想,树立国际化办学理念。以建立现代高等职业院校制度,推动高职院校现代化、国际化为目标,实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与世界的真正融合。 2.2积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
高等职业院校应该根据自身特点、优势和发展需要,学习和借鉴各国高等职业发展的先进经验,积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政策,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
一是改进人才培养模式。要推动促成国内外高校之间学分互认、课程对接,制定高职教育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要为学生流动提供更强有力的保障,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通用能力的高素质学生,使其具备国际专业知识、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二是加快提升师资队伍国际化。加大力度从国外高水平大学引进优秀人才,聘请外籍专家来华任教、讲学、参与教育管理或参加学术交流等。鼓励和支持教学科研人员广泛参与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等,有计划地派遣教师到国外进修、考察、访问、讲学、参加国际科研项目等。三是大力开展“生源全球化”工作。为积极配合落实“留学中国”计划,高职院校应完善来华学习的软硬件设施条件,优化留学服务,增强对国际学生的吸引力,实现“生源全球化”。一方面要能够吸引外国学生来华留学。要积极利用国际教育市场,拓宽生源渠道,在全球范围内招录优秀学生,这有助于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要选派学生出国留学。要充分利用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派遣学生出国深造,提升学生学历和知识水平,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具有国际通用能力的国际化人才。四是开展“双向合作办学”。 中外合作办学是高职教育国际化的便捷合作平台,也是高职教育走向国际化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应积极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汲取国际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成功做法,推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条件的高等职业院校可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和专业优势,积极探索开辟境外办学市场。五是发挥本科院校国际化办学的导向作用。互帮互进,以点带面,真正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国际化。
2.3建立健全高职教育国际化质量评价体系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大特征就是生源全球化,有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教育背景的学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对教学质量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是十分重要的。例如,英国已经形成了非常完善而且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质量体系,设有专门的教学评价机构,即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构(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of Higher Education),通过标准化考核体系来评估和保障英国高等教育的较优标准和质量,从而鼓励和督促英国高校在管理和教学质量上进一步提高。这种标准化的优点在于无论评价的实施者是谁、采取什么样的评价方式,得到的结果基本是一致的,能够保证教学质量评价的客观公正。这些考评标准来自于国际相关行业和学术领域的基准要求,对于有行业主体的专业,评价标准还必须与行业岗位资格要求一致。高等职业教育就更要求教学评价标准与行业岗位需求相适应,甚至与国际接轨。高职教育通过引入国际通用的职业资格标准制度,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职业教育,帮助学生在完成学历教育的同时,还可以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健全与国际接轨的高职教育质量考核和认证制度,将有助于加深学校同国外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行与企业行业接轨的管理和生产国际质量标准则有利于培养学生国际化的专业素养和通用能力,提高行业对高职教育质量和学生的认可度,促进高职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4创新运用现代信息交流技术
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的现代信息交流技术层出不穷。现代信息交流技术(ICT)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结合在国外已有很多成功做法。在美国,把信息交流技术广泛应用于职业教育的各个领域,进行教学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其中,社区学院利用网站发布信息、提供学习资源;社区学院联盟利用信息交流技术实现合作;企业基于信息交流技术实现有效的企业内外培训;政府也利用信息交流技术平台来发展教育和促进就业。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快信息技术创新与应用,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加快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信息化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大力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管理平台,提升学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完善的校园网和电子课堂为学生提供了全新的最迅捷的国际信息,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入世界一流高职院校,涉足专业前沿领域,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接受全方位的国际化教育,满足个性化需求,进而有力地促进高职教育国际化。只有大力提高信息交流技术水平,了解和掌握国际最新的职业教育信息,我国职业教育才会有一个国际水平的发展。
3 结语
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已是日益明显。当前,越来越多的高等职业院校已将教育国际化作为学校今后的发展定位,但缺乏行之有效的配套制度和措施。“全球化”竞争理念、前瞻性发展战略、务实高效的办学风格和科学优质的管理服务等,将决定一所学校在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道路上能够走实、走远!高职院校应从整体高度科学规划,选择科学合理的国际化发展策略,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并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声望和影响力的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今]
参考文献:
[1] 曾德昕.浅谈高职院校教学评价体系标准化的建设[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
[2] 赵龙祥.论高职教育的国际化[J]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
[3] 潘小明.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的内涵、要素和动因[J]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3):10-15.
[4] 金友鹏.高职教育应对教育国际化的策略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6):84-86.
作者简介: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编辑:徐军旗)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背景;策略
0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要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化竞争的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中指出,中国将加强同世界各国的教育交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积极支持发展中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推动人类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应对国际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历史必然。因此,正确认识高等职业教育走向国际化的背景,研究高等职业教育走向国际化的策略,对于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实现高职教育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走向国际化的背景
1.1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教育及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发展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世界各国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对外开放,积极融合到世界市场中去,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更好更快地发展本国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以知识创新和科技应用为主的一种合作新形式。世界各国在科技文化领域的交流范围不断扩大,机会越来越多,世界范围内社会文化与生活“全球化”的趋势正在日益形成,各国人才流动也趋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客观地带来了教育资源在国与国之间的合理流动和配置,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职业教育走向国际化也是必然趋势。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可以促进不同国家不同高等职业教育机构之间互相学习、相互借鉴,探索科学高效的办学模式;另一方面,高职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会使得各种生产要素如资金、劳动者、以及生产技术等实现再分配,各国家根据本国需求,在世界范围内寻求各类生产要素和资源的最优配置,以保证本国经济健康运行,有效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之间是一种良性互动、双赢发展的关系,走国际化发展道路是高等职业教育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举措。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竞争日益加大,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加强内涵式发展,树立国际化办学理念,积极分享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好处,努力化解经济全球化可能带来的风险,促进社会经济平稳、快速的增长。
1.2适应就业市场国际化的需要
随着高素质人才资源的竞争日益激烈,原有的“国际界限”逐渐被打破,整个劳动力的就业市场已出现“重新洗牌”的一个新格局。比如近年来,跨国企业的发展不断呈现出高增长的趋势,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需要更多既具备国内专业技能,又通晓国际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资源。因此,人才市场的国际壁垒也逐渐被打破,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企业在世界范围内招聘优秀人才,开拓市场和进行人力资源配置。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必须要突破传统“闭关锁国”的狭隘思想,从国内市场逐渐走向国际市场。教育同样是如此,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宗旨是以就业为导向,为学生的不断成长和发展提供服务。尽管好的工作机会和工作岗位很多,但与其相匹配的优秀人才反而变成了一种稀缺资源。在创造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渠道的基础上,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为高职院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如果能够获得国际上承认的符合国际标准的就业资格证书,高职院校学生就能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能力,更能从国内人才市场竞争的圈子跳出,走向国际人才市场。这就要求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顺应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树立国际化办学理念,积极与世界高校接轨,培养出既能适应国内市场需求,又能在国际市场上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高质量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1.3高等职业教育自身改革的需要
在一些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并趋于专业化。例如,澳大利亚有技术和继续教育学院(TAFE)两百多所,承担了全国近90%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任务。而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晚,发展时间短,基础较薄弱。高等职业教育体系还不健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师资、课程设置和设施等都存在一定不足。高等职业教育资源还有待于重新优化且缺乏有效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必须要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如果仅仅依靠自身力量,采取单一的内部改革,其力度和进度都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在新的形势下,积极推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已是势在必行,而学习和借鉴国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可以大大加快我们的这一进程。目前,世界各国都在逐步调整本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战略,采用高等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留学生规模和建立海外分校等方式走国际化办学道路。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要增强国际竞争力,也需要按照国际标准,融入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大潮中,认真借鉴世界其他国家成功的办学经验,同时通过相互的合作交流,将外部的冲击力转化为发展动力,更新思想观念,深化体制改革,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
2 加快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走向国际化的策略
2.1树立国际化教育理念
高职教育国际化, 既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也是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的一种新理念,有机遇也有挑战,需要我们的政府、企业行业和教育工作者在思想和行动上都积极应对,牢固树立国际化教育理念。高等职业院校应当开拓视野、高屋建瓴、放眼世界,正确认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进程。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冲破传统教育思想观念的束缚, 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强化资源优化组合,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来定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思想,树立国际化办学理念。以建立现代高等职业院校制度,推动高职院校现代化、国际化为目标,实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与世界的真正融合。 2.2积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
高等职业院校应该根据自身特点、优势和发展需要,学习和借鉴各国高等职业发展的先进经验,积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政策,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
一是改进人才培养模式。要推动促成国内外高校之间学分互认、课程对接,制定高职教育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要为学生流动提供更强有力的保障,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通用能力的高素质学生,使其具备国际专业知识、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二是加快提升师资队伍国际化。加大力度从国外高水平大学引进优秀人才,聘请外籍专家来华任教、讲学、参与教育管理或参加学术交流等。鼓励和支持教学科研人员广泛参与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等,有计划地派遣教师到国外进修、考察、访问、讲学、参加国际科研项目等。三是大力开展“生源全球化”工作。为积极配合落实“留学中国”计划,高职院校应完善来华学习的软硬件设施条件,优化留学服务,增强对国际学生的吸引力,实现“生源全球化”。一方面要能够吸引外国学生来华留学。要积极利用国际教育市场,拓宽生源渠道,在全球范围内招录优秀学生,这有助于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要选派学生出国留学。要充分利用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派遣学生出国深造,提升学生学历和知识水平,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具有国际通用能力的国际化人才。四是开展“双向合作办学”。 中外合作办学是高职教育国际化的便捷合作平台,也是高职教育走向国际化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应积极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汲取国际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成功做法,推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条件的高等职业院校可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和专业优势,积极探索开辟境外办学市场。五是发挥本科院校国际化办学的导向作用。互帮互进,以点带面,真正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国际化。
2.3建立健全高职教育国际化质量评价体系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大特征就是生源全球化,有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教育背景的学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对教学质量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是十分重要的。例如,英国已经形成了非常完善而且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质量体系,设有专门的教学评价机构,即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构(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of Higher Education),通过标准化考核体系来评估和保障英国高等教育的较优标准和质量,从而鼓励和督促英国高校在管理和教学质量上进一步提高。这种标准化的优点在于无论评价的实施者是谁、采取什么样的评价方式,得到的结果基本是一致的,能够保证教学质量评价的客观公正。这些考评标准来自于国际相关行业和学术领域的基准要求,对于有行业主体的专业,评价标准还必须与行业岗位资格要求一致。高等职业教育就更要求教学评价标准与行业岗位需求相适应,甚至与国际接轨。高职教育通过引入国际通用的职业资格标准制度,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职业教育,帮助学生在完成学历教育的同时,还可以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健全与国际接轨的高职教育质量考核和认证制度,将有助于加深学校同国外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行与企业行业接轨的管理和生产国际质量标准则有利于培养学生国际化的专业素养和通用能力,提高行业对高职教育质量和学生的认可度,促进高职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4创新运用现代信息交流技术
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的现代信息交流技术层出不穷。现代信息交流技术(ICT)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结合在国外已有很多成功做法。在美国,把信息交流技术广泛应用于职业教育的各个领域,进行教学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其中,社区学院利用网站发布信息、提供学习资源;社区学院联盟利用信息交流技术实现合作;企业基于信息交流技术实现有效的企业内外培训;政府也利用信息交流技术平台来发展教育和促进就业。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快信息技术创新与应用,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加快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信息化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大力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管理平台,提升学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完善的校园网和电子课堂为学生提供了全新的最迅捷的国际信息,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入世界一流高职院校,涉足专业前沿领域,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接受全方位的国际化教育,满足个性化需求,进而有力地促进高职教育国际化。只有大力提高信息交流技术水平,了解和掌握国际最新的职业教育信息,我国职业教育才会有一个国际水平的发展。
3 结语
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已是日益明显。当前,越来越多的高等职业院校已将教育国际化作为学校今后的发展定位,但缺乏行之有效的配套制度和措施。“全球化”竞争理念、前瞻性发展战略、务实高效的办学风格和科学优质的管理服务等,将决定一所学校在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道路上能够走实、走远!高职院校应从整体高度科学规划,选择科学合理的国际化发展策略,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并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声望和影响力的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今]
参考文献:
[1] 曾德昕.浅谈高职院校教学评价体系标准化的建设[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
[2] 赵龙祥.论高职教育的国际化[J]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
[3] 潘小明.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的内涵、要素和动因[J]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3):10-15.
[4] 金友鹏.高职教育应对教育国际化的策略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6):84-86.
作者简介: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编辑:徐军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