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江苏省高考作文题,从《好奇心》《品味时尚》《绿色生活》《拒绝平庸》《忧与爱》到话题型作文“青春朽与不朽”“智慧”“话长话短与个性创新”“车与时代变迁”,都在思考我们的生活。而从日常作文教学的现状看,学生的作文常常言之无物、情感虚假,症结就在于缺乏对生活的关注与体验。这样的现状不仅使作文成为教师批改的包袱,而且违背高考作文的出题初衷,更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和人生境界的提升。为此,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提炼、积累和运用素材,成为学生作文提升的一条重要途径。
《尚书·尧典》云:“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将“诗言志”作为作诗为文的首要信条,可见其重要地位。明代公安派突破陈规,袁宏道提出“独抒性灵”的理论,更强调独特的生命体验。学生写作文也是如此,首要的是有真情实感和思想底蕴,以此为基准的素材才能生发出生机和灵动,文章才能具有生命力。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具有独特的情感体验和生命感悟,因而各自的生活世界也是千姿百态,作文就要取其精华,将他们独特的生活体验提炼、加工、创作。《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高中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陶行知更是把生活与教育紧密结合,提出生活教育理论,即我们的生活也是我们的教育内容,两者相互联系,达到终极目标“人”的教育。
基于作文的理论原则和教育的现实要求,笔者尝试结合高考优秀作文,利用教学活动,从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三个生活场域,指导学生积累并运用生活素材,努力突破作文内容空泛肤浅、言之无物这个瓶颈,达到言之有物、言为心声的目标。
第一,观察、体验——积累和巧用鲜活的家庭生活素材。
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家庭,不同的家庭氛围会培养出不同个性的学生。保持这种独特的个性,观察自己的家庭生活,积累一些人和事及对此的思考,有了这些独特的素材,作文体验才更真切。
2010年高考作文《绿色生活》直指考生的生活体验及感悟,考生要么泛泛而侃绿色生活的意义,要么讲述琐碎的日常节能环保的生活方式。这时候,如果积累一些自己独有的家庭生活素材,运用好这些素材,作文也许就能脱颖而出。一考生善于观察自己的家庭生活,以奶奶的一段往事为素材,真实地再现了三叔破坏绿色生活的悔恨及对家人亲情包容的感激。文中写到:“三叔一声不吭,沉重的双膝已诠释了一切。那一片绿色的草坪温柔地布满了圩子,就像一枚枚大大的印章,刻满了生者对亡者深深的怀念,和对绿色生活的真诚的期许。”这个素材的巧妙运用,让文章有血有肉,读者为之动容,并引发深思。
2017年高考作文题同样是关注社会生活,有考生在日常生活细节中感悟到深沉的父爱:“我累了,很累。于是很随意地把头靠在他背上闭目养神。一会儿就觉得不舒服,因为头怎么也靠不住,一抖一抖地撞着他的背。这才发现爸爸的身体正在一前一后猛烈地摇动。暮色渐浓,我像小时候一样无助地抓住车后把,呆呆地心里一片茫然。”这类高考作文的优秀之处就得益于平时对自己熟悉生活的观察和体验。
要达到最后的灵活运用,除了善于观察和体验,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将这些线性的日常素材通过日记、随笔的方式及时保存下来。母亲节、父亲节等节假日与亲人度过的美好时光,或日常生活中的有趣之事,都具有独特性,及时以文字的方式记载下来,保持素材的原始情感和思考,考试时才能信手拈来。
第二,阅读、活动——积累和巧用多彩的校园生活素材。
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空间,在这个场域中,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接受教育。因此,校园生活也就成为作文素材重要的来源。
面对2008年的作文题《好奇心》,考生的“好奇心”贫乏,很多考生无从下手。想要出其不意,这时候就要巧用素材,巧构思。一考生就地取材:“坐在我前桌的那个人竟然没来参加考试?!看着前面空荡荡的座位和那空白的答案纸,我的好奇心蠢蠢欲动。她(他)是因为害怕吗?”从教室缺考的空位发散出种种猜测,引发对教育的思考。
而面对2015年话题“智慧”,一考生借用选修课本《葡萄月令》作为写作素材,令人耳目一新。“农之月令汪曾祺先生写过《葡萄月令》,似乎只要缀上‘月令’一词,便可以附庸先生的风雅,也能智慧一回。昨天是芒种,蚕老麦黄一伏时。庄稼人是要有智慧的,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获,得有讲究,乱不得。”从课文素材生发出写作灵感,借用汪老作品结构和文笔,书写农人智慧,既有生活味道,又有文化意蕴。
从以上优秀作文举隅可见,校园生活中的现实人事素材和读书素材也能妙笔生花。那么教学中,教师如何加以引导呢?
首先,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素材,尤其是间接经验的阅读素材。教师可以巧用书本,在讲授文本的同时引导学生积累,如诗词歌赋等古典文学的诵读积累,作文中巧用可以画龙点睛。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课本的专题阅读整理,先摘抄课本素材,然后引进课外阅读素材,最后化用这些素材进行写作。
其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采用班报或文学期刊的形式,将好的随笔按专题在班内展示,促进作文素材的交流和积累。学生个人备份优秀的随笔作为素材,并每月修改一篇,一学期积累3篇以上不同角度的优秀随笔,便于考试时巧用。
再次,教师引导学生多阅读优秀文学作品,汲取思想养分。教师可以每学期列出书单,以个人或班级图书的形式流动阅读,以阅读促作文。同时,辅以读书笔记的写作,读书会的举办,介绍及评论一本书、一篇小说、一首诗歌等为主题的演讲,诸如此类的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能力,更在阅读中积累作文素材。教师可以在教学实际中,灵活创新运用课本,巧借阅读和活动搭建学生的素材库,学生作文时就能随取一瓢,作文的智慧浪花就能朵朵绽放。
第三,研究、思辨——积累和巧用广博的社会生活素材。
社会万千,精彩纷呈,也鱼龙混杂。学生大部分的时光在校园度过,对社会的接触也是有限的;另外,学生的社会经验和阅历不够丰富,心理还未真正成熟,缺乏对社会的辨别和适应能力。因此,从身边的日常生活开启一扇门,从小孔窥觑大社会,从而去思考社会。除此之外,可以利用阅读,开拓社会视野,积累素材,生发智慧。
2011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为《拒绝平庸》,这个题符合90后的个性心理,也符合当今社会心理。但如何从广博的社会生活中截取有效素材,确实让不少考生费尽心思。有考生从阅读中明晰道理:“正如《月亮与六便士》中的主人公……他没有满足于地上六便士的眼光,而是追逐着心底那轮明月的清辉,拒绝了平庸,实现了自己的追求。”有考生从周国平的一次演讲中生发思考:“他自己很清楚,他说:‘成为一个职业作家本身就是一种堕落,一种平庸。’他无力拒绝。”更有考生从生活现象或生活细节引发人生和社会的思考:“我也用微博。但我有一个癖好,只看,不点‘分享’;只写,不愿‘引用’。 有微博好友问为何?答:拒绝平庸。”另一考生从路边的小餐馆招牌“风沙渡”写到时下流行的“蚁族”,剖析社会心理,深刻而独到。
社会生活是一个永不枯竭的素材库,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课前三分钟演讲开始,讨论社会现象,如时下的食品安全、选秀节目等社会话题。教师也可以通过组织辩论,辩论低碳生活、自主招生、文理分科等问题。当然,还要引导学生从身边起关注社会,从实事中思考社会。有了素材的多样,有了思維的磨砺,最后的行文也会言而有理,并由此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开拓视野,提高对社会生活的敏感度。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素材的来源是多面的,教师可以学生生活的这三个场域为例,考查高考优秀作文的素材来源及巧妙运用,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积累鲜活而丰富的作文“活水”,让学生的作文能言之有物,言为心声。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外国语学校(215600)
《尚书·尧典》云:“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将“诗言志”作为作诗为文的首要信条,可见其重要地位。明代公安派突破陈规,袁宏道提出“独抒性灵”的理论,更强调独特的生命体验。学生写作文也是如此,首要的是有真情实感和思想底蕴,以此为基准的素材才能生发出生机和灵动,文章才能具有生命力。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具有独特的情感体验和生命感悟,因而各自的生活世界也是千姿百态,作文就要取其精华,将他们独特的生活体验提炼、加工、创作。《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高中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陶行知更是把生活与教育紧密结合,提出生活教育理论,即我们的生活也是我们的教育内容,两者相互联系,达到终极目标“人”的教育。
基于作文的理论原则和教育的现实要求,笔者尝试结合高考优秀作文,利用教学活动,从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三个生活场域,指导学生积累并运用生活素材,努力突破作文内容空泛肤浅、言之无物这个瓶颈,达到言之有物、言为心声的目标。
第一,观察、体验——积累和巧用鲜活的家庭生活素材。
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家庭,不同的家庭氛围会培养出不同个性的学生。保持这种独特的个性,观察自己的家庭生活,积累一些人和事及对此的思考,有了这些独特的素材,作文体验才更真切。
2010年高考作文《绿色生活》直指考生的生活体验及感悟,考生要么泛泛而侃绿色生活的意义,要么讲述琐碎的日常节能环保的生活方式。这时候,如果积累一些自己独有的家庭生活素材,运用好这些素材,作文也许就能脱颖而出。一考生善于观察自己的家庭生活,以奶奶的一段往事为素材,真实地再现了三叔破坏绿色生活的悔恨及对家人亲情包容的感激。文中写到:“三叔一声不吭,沉重的双膝已诠释了一切。那一片绿色的草坪温柔地布满了圩子,就像一枚枚大大的印章,刻满了生者对亡者深深的怀念,和对绿色生活的真诚的期许。”这个素材的巧妙运用,让文章有血有肉,读者为之动容,并引发深思。
2017年高考作文题同样是关注社会生活,有考生在日常生活细节中感悟到深沉的父爱:“我累了,很累。于是很随意地把头靠在他背上闭目养神。一会儿就觉得不舒服,因为头怎么也靠不住,一抖一抖地撞着他的背。这才发现爸爸的身体正在一前一后猛烈地摇动。暮色渐浓,我像小时候一样无助地抓住车后把,呆呆地心里一片茫然。”这类高考作文的优秀之处就得益于平时对自己熟悉生活的观察和体验。
要达到最后的灵活运用,除了善于观察和体验,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将这些线性的日常素材通过日记、随笔的方式及时保存下来。母亲节、父亲节等节假日与亲人度过的美好时光,或日常生活中的有趣之事,都具有独特性,及时以文字的方式记载下来,保持素材的原始情感和思考,考试时才能信手拈来。
第二,阅读、活动——积累和巧用多彩的校园生活素材。
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空间,在这个场域中,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接受教育。因此,校园生活也就成为作文素材重要的来源。
面对2008年的作文题《好奇心》,考生的“好奇心”贫乏,很多考生无从下手。想要出其不意,这时候就要巧用素材,巧构思。一考生就地取材:“坐在我前桌的那个人竟然没来参加考试?!看着前面空荡荡的座位和那空白的答案纸,我的好奇心蠢蠢欲动。她(他)是因为害怕吗?”从教室缺考的空位发散出种种猜测,引发对教育的思考。
而面对2015年话题“智慧”,一考生借用选修课本《葡萄月令》作为写作素材,令人耳目一新。“农之月令汪曾祺先生写过《葡萄月令》,似乎只要缀上‘月令’一词,便可以附庸先生的风雅,也能智慧一回。昨天是芒种,蚕老麦黄一伏时。庄稼人是要有智慧的,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获,得有讲究,乱不得。”从课文素材生发出写作灵感,借用汪老作品结构和文笔,书写农人智慧,既有生活味道,又有文化意蕴。
从以上优秀作文举隅可见,校园生活中的现实人事素材和读书素材也能妙笔生花。那么教学中,教师如何加以引导呢?
首先,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素材,尤其是间接经验的阅读素材。教师可以巧用书本,在讲授文本的同时引导学生积累,如诗词歌赋等古典文学的诵读积累,作文中巧用可以画龙点睛。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课本的专题阅读整理,先摘抄课本素材,然后引进课外阅读素材,最后化用这些素材进行写作。
其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采用班报或文学期刊的形式,将好的随笔按专题在班内展示,促进作文素材的交流和积累。学生个人备份优秀的随笔作为素材,并每月修改一篇,一学期积累3篇以上不同角度的优秀随笔,便于考试时巧用。
再次,教师引导学生多阅读优秀文学作品,汲取思想养分。教师可以每学期列出书单,以个人或班级图书的形式流动阅读,以阅读促作文。同时,辅以读书笔记的写作,读书会的举办,介绍及评论一本书、一篇小说、一首诗歌等为主题的演讲,诸如此类的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能力,更在阅读中积累作文素材。教师可以在教学实际中,灵活创新运用课本,巧借阅读和活动搭建学生的素材库,学生作文时就能随取一瓢,作文的智慧浪花就能朵朵绽放。
第三,研究、思辨——积累和巧用广博的社会生活素材。
社会万千,精彩纷呈,也鱼龙混杂。学生大部分的时光在校园度过,对社会的接触也是有限的;另外,学生的社会经验和阅历不够丰富,心理还未真正成熟,缺乏对社会的辨别和适应能力。因此,从身边的日常生活开启一扇门,从小孔窥觑大社会,从而去思考社会。除此之外,可以利用阅读,开拓社会视野,积累素材,生发智慧。
2011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为《拒绝平庸》,这个题符合90后的个性心理,也符合当今社会心理。但如何从广博的社会生活中截取有效素材,确实让不少考生费尽心思。有考生从阅读中明晰道理:“正如《月亮与六便士》中的主人公……他没有满足于地上六便士的眼光,而是追逐着心底那轮明月的清辉,拒绝了平庸,实现了自己的追求。”有考生从周国平的一次演讲中生发思考:“他自己很清楚,他说:‘成为一个职业作家本身就是一种堕落,一种平庸。’他无力拒绝。”更有考生从生活现象或生活细节引发人生和社会的思考:“我也用微博。但我有一个癖好,只看,不点‘分享’;只写,不愿‘引用’。 有微博好友问为何?答:拒绝平庸。”另一考生从路边的小餐馆招牌“风沙渡”写到时下流行的“蚁族”,剖析社会心理,深刻而独到。
社会生活是一个永不枯竭的素材库,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课前三分钟演讲开始,讨论社会现象,如时下的食品安全、选秀节目等社会话题。教师也可以通过组织辩论,辩论低碳生活、自主招生、文理分科等问题。当然,还要引导学生从身边起关注社会,从实事中思考社会。有了素材的多样,有了思維的磨砺,最后的行文也会言而有理,并由此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开拓视野,提高对社会生活的敏感度。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素材的来源是多面的,教师可以学生生活的这三个场域为例,考查高考优秀作文的素材来源及巧妙运用,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积累鲜活而丰富的作文“活水”,让学生的作文能言之有物,言为心声。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外国语学校(21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