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水楼台,翻唱新曲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los_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高中作文教学普遍陷入了一种困境,作文就好似堆积货物的“仓库”,素材简单堆积的现象很普遍,假话、空话、套话遍地,很难有真情实感的流露。
  一、堆砌素材的三种典型
  1.堆砌历代“古人”
  每次一出作文题,学生一下子想到的并不是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却是不约而同地把眼光放到“古人”身上。某学生在习作《心灵的选择》的第一段写道:“‘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就是这样一个诗人,忧国忧民。‘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史官,信念坚强。‘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不畏强暴。”还有学生写道:“陶渊明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选择了归隐之路,这一路走得洒脱。‘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他除了饮酒采菊外,还做了些什么?这或许连他自己都无法回答。”总之,无论布置哪个作文题,学生都能顺理成章地往屈原、陶渊明、司马迁这些古人身上靠。两三个古人素材一写,一篇作文就算完成了。于其内心,往往并没有深刻的感触,也没有真情实感的流露。
  2.堆砌“弱势群体”
  自从出了一篇满分作文是以农民工子弟为题材的,学生又多了一个写作素材——“弱势群体”。此前,也曾有人这样推论过:近年来的江苏省高考优秀作文的标题,无论是“他们”,还是“我想握住你的手”“必须跨过这道坎”都可以把相同的弱势群体套进去。比如说:农民工子弟、留守儿童、空巢老人……那篇满分作文之所以满分,是因为它视角独特,亦或抒情析理恰到好处,而不是靠写“弱势群体”博得同情,赚得高分。选材独特,加上自己独特的感悟,真情四溢,才能铸就一篇佳作。否则,只是生搬硬套。
  3.堆砌新闻热点
  在平时作文中,有些学生喜欢写国内外的热点问题。诸如金融危机、三聚氰胺、小沈阳、自然灾害,甚至将一些网络用语等作为新闻热点依次放入作文中,只顾简单堆砌,观点和论据之间没有充分的联系,难免空洞、泛泛而谈。殊不知选材切口要准而小,“于细微之处见闪光点”的作文才能真正得到读者的青睐。
  二、如何积累素材
  1.课本是素材积累的近水楼台
  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之时,我们何不远足“崇山峻岭”,穿越“茂林修竹”,“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我们可以在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找到素材的灵感,不妨用之于风景、生活等话题。明知身入强秦犹如羊入虎口,荆轲还是高歌“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刺秦失败之后,荆轲身“被八创”,最后“倚柱而笑,箕踞以骂”,壮烈而死。我们亦可以在《刺客列传》中挖掘出英雄、胆魄的话题。
  教材中的文言文、诗歌和现代文都是写作素材的重要来源,我们不能面对“近水楼台”视而不见,应该以此为原材料进行再加工,可以“新瓶”装“旧酒”,亦可提炼出有别于前人的真知灼见。
  2.读书笔记是素材积累的存储器
  语文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平时需要保证一定量的阅读,才能不断往写作之池注入泉水,使之永不干涸。在平时阅读课外书籍、
  杂志的时候,遇到精彩而有内涵的文字,要通过及时的摘录来增加积累,更要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只有这样,写作文时才能有“料”,可以信手拈来,出口成章。其实,含金量高的作文,不管什么文体,都看重文中的新意。只有坚持阅读并撰寫读书笔记,才能让你站在巨人的“肩上”。从临摹到逐渐形成个体风格的过程中,文章的语言、结构、观点等方面就会新意迭出,让“存储器”内化为自己的大脑。
  3.运用技巧是翻唱新曲的乐器
  在改作文时,往往会发现两名学生所选的材料内容几乎是一致的,但他们的作文分数会有不小的差别。由此可见,技巧的运用也很重要。我们不妨通过素材再加工、旧例翻新、故事新编等方式,让作文旧貌换新颜。接下来以高考作文材料为例,谈谈如何翻出新意。
  “兔子是短跑健将,因为不善游泳,在河边差点葬送狼口。为了能多个保命的方法,于是决心到游泳馆学习游泳,兔子刻苦努力,从不偷懒。眼看着同学小狗、小龟游得那么轻松自如,兔子发现不但学不会,甚至连自己的看家本领短跑也快淡忘了。”学生分别从兔子和教练野鸭两个角度对故事进行了新编。
  例1:兔子来到游泳培训班后,抱着笨鸟先飞的念头,日夜苦练。可是天不遂人愿,猛地发现自己的精神、体能等方面反而有明显的下降,连最擅长的短跑也退步了。有一天,它又一次遇见了狼,没等到河边就被狼给抓住了。故事虽小,却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生存的本领有好多种,兔子其实可以学习打洞,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技能去练习。
  例2:野鸭教练每次训练之后,都要将兔子单独留下来开小灶,可是兔子急得乱奔乱跳,怎么也学不会,最终伤心地离开了游泳训练班。通过这个故事道出了教学一定要懂得因材施教,扬长避短。
  古人云:“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们要善于从身边入手,不断积累写作素材。有了“食材”,还要运用合适的“烹饪”方法,才能最终做出美味的“菜肴”,写出耳目一新的好文章。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湾中学(226333)
其他文献
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教授姚斯在1967年提出的“接受美学”理论指出,从阅读到领悟再到语言运用,就是读者对文本的接受与反应的过程。因此,阅读一般可以分为感知、欣赏、评价和反馈四个层面,课外阅读指导,就是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理性批判的方式来实现对学生思维空间上的拓展,从而提高阅读质量,即把控学生的“初步感知—理解领悟—分析鉴赏—表达反馈”四个环节。据此,笔者针对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做了如下思考与实践。 
期刊
美国教育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在语文课堂上,有效的课堂提问,对于激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都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把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作为上好语文课的重中之重。  一、课堂提问之“智”  在“激趣”中“启智”,并运用智力去“寻法”,这是“智趣”语文课堂所追求的目标。  1.科学性  问题
期刊
夏丐尊先生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这就告诉我们教育应该是充满爱心的,富有情感的。未来的学校应该培养灵魂,锻炼精神,优化情感,使学生成为热爱世界的人。母语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载体,其人文精神就蕴含在语文课程(包括教材)中。  一、感恩父母,学会孝敬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的观念,“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于我们最大
期刊
这是我第二次教《(论语)选读》,但我仍然在学生眼中看到了他们对孔老夫子的“不以为然”。那甚至带点儿鄙夷和不屑的神情,和上一批的学生似乎并没有太大的不同。  终于,我很自责地说:“我感到自己很对不起孔子他老人家,因为我越是教得多,你们越是对他反感得强烈。”“90后”的学生很有自己的个性:“老师,您不用自责,我们从来没有对他产生过好感。”原来,无论是千年之前还是今时今日,孔丘毕竟还是孤独的。  两千五
期刊
《赤壁赋》是苏教版必修一中的一篇重要文言文。一提到《赤壁赋》,教师们都会想到要知人论世,即要联系“乌台诗案”,认为即使是“乌台诗案”这样的挫折也压不跨苏轼的精神支柱。因为苏轼的乐观开朗、豁达通脱、狂放不羁、潇洒超脱是天生的,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但笔者以为,这些并非天生的,而是在身处逆境、心有悲情时不断超脱和化解中养成的、练就的。试看看《赤壁赋》一文中的四种悲情意蕴。  一、从山水之乐中寻求超脱而不
期刊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体悟名家名篇在谋篇布局、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共同特质,并加以模仿,对于写作初学者来说这种“人格”训练是很有效的,只有借鉴,经过内化才有可能创新。但是作文教学如果陷入“模式化”的僵局,就会严重影响学生写作思维的创新,严重背离写作教学要求学生“力求彰显个性、创意表达”的初衷。  一、套用模式,弄巧成拙  聚焦日常写作教学,作文模式化的现状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期刊
“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亲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2017年的江苏高考作文题的形式仍是材料作文,材料从日常生活切入,也就为考生提供了更多写作的空间。从考场作文来看,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看似有车,实则无车;低幼化严重,泛泛而谈,缺少细节描写和场景描写;绝大部分记叙文构思单一,不是坐在爸妈爷奶车上,看到亲人的白发倍感
期刊
【设想背景】  由于对历史知识的匮乏,学生普遍被那些为迎合观众低俗心理而粗制滥造、肆意篡改史实的民间小说或电视剧迷乱了双眼。小说或电视剧的描述不仅与历史有相当差距,而且常有错误与故意虚构,因而在社会传统认知上造成不正确的印象。本堂课旨在培养学生读“史”的求真意识、自由思想和独立精神。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积累相关的文言知识。  2.引导学生区别《三国演义》中的鲁肃和《资治通鉴》中的鲁肃其
期刊
阅读是基础阶段学生语文学习最重要的一条路径。高中阶段学业繁重,加之泛读让阅读的收效大大降低。为此,高中语文阅读必须采取有效策略,将课内外的阅读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围绕课内教材、放眼关联的课外资源、整合反思、读写结合,才能在长期的积累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写作能力。学生通过阅读感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阅读提升自身文学素养,通过阅读积累写作素材并形成写作直觉和能力。  《鸿门宴》是苏教版必修三“寻觅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语文教学出现了许多新模式和新局面。但很多高中生仍习惯于台下听课,被动学语文,且绝大多数学生被其他学科的作业压得透不过气来,语文学习空间大受打压,语文学习效果较差。日常教学未能有效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每次上语文课,学生犹如饭店聚餐,不必事前准备,只等服务员上菜,然后吃喝一顿,吃完走人。只顾课堂“享受”而不管前后“付出”,这样学语文太被动了,学生不应只享受“大餐”(听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