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忽略那一抹色彩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ldl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经感叹:“旧句时时改,无妨说性情。”而大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也曾说过:“捻断数茎须,才得春风又绿江南岸。”好的文章词句是经过作者的无数次修改得来的。
  长期以来,很多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精批细改,但学生的写作水平却没有很大的提高。这种学生写、教师改的传统作文模式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在作文教学中实施课改,我觉得可以尝试改变作文评改的方式,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作文的主人,在这其中把阅读和写作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一、再观思路
  学生对照自己的作文,将原先设想的技法、结构的安排和表达的主题等进行回顾,现身说法,看原先的意图在此文中是否表现得当。这样一对比,就比较容易发现作文中的优缺点,以便让自己提出有针对性的修改意见。
  例如,在一次作文课中,有一位学生写道:“父亲决定带母亲去买件厚衣服御寒。买了不少的衣服,而且每件都是父亲亲自挑的,然而令我难忘的还不是这些,在这一路上,他们一直是牵着手的,而我只是静静地跟着他们,感受着这样温馨的一幕。现在回想起来,父母恩爱的场面犹在眼前。”我们要求这位学生对文中所写一番回忆,再来评评对这段文章的看法。这位学生说:“我写的最满意的是父母亲牵手去商店的这一幕。虽然那么短暂,但我还是觉得难以忘怀。现在读来,我觉得文中还有不少地方,可以写得更细腻一些,如父亲为母亲试穿衣服时的动作和神态描写等细节。”这种再现思路的作文自评修改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在写作中的构思技巧,培养学生细节描写的能力。
  二、交流评价
  1.学生之间互读作文
  学生完成作文后不是马上交给老师,而是相互间开展一次交流阅读活动。有些学生行文过程中的语言是十分出色的。比如一些记叙类的文章,在挖掘人物心理方面就表现得很成熟,语言很细腻。而一些议论类的文章,有些学生不仅选取的论据十分贴切,而且论证的语言也十分具有说服力,甚至有的学生还能够在议论文中渗透进一些文学色彩比較浓厚的语言,这些都是非常可贵的。所以,每次作文我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每人阅读一篇,从文题(与内容是否相称)、语言(遣词造句是否恰当、准确、形象、生动,标点符号、修辞、表现手法等是否恰当)、思路内容(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倾向、感情、想让人们知道什么或明白什么等)、文章结构(开头、正文、结尾、过渡)等方面分出细项,每一次确定一个重点。学生阅读后写出对文章的评语,找出优点,指出缺点,并写出改后感。
  2.学生评论一篇有代表性的作文
  印发一篇有代表性的作文,这篇作文既有优点,又有明显缺点,让学生评价、分析,提出修改意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应注意两点:第一,要求学生至少读两遍,默读和朗读;第二,当学生发现不了问题时,教师要给出提示。
  三、创意修改
  这个主要是针对学生的自由创作而言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抒写自己的感悟,然后主动地粘到语文角上。其他学生可以对此进行点评修改,教师每周对学生的“大作”进行评析。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刚刚学习了杜甫的诗后,有一个学生粘上了自己写的关于杜甫的语段:“‘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他用肃杀的词眼展现在后人眼前的是一个贫困潦倒、孤独凄苦、苟延残喘的人生。他就像迷失在大海里的一叶扁舟,暴风骤雨,漆黑无光,雨水混杂着泪水,他向上天控诉着他的人生本不该这么悲痛,怎一个悲字了得!悲的是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壮烈,悲的是‘白头搔更短’的困苦,悲的是‘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绝望,悲的是‘手脚冻皴皮肉死’的默默消逝的生命。”(《悲动山河的人生》节选)当同学们看到这位学生的作品时,在提出意见的同时,都纷纷写上了“好”,并跃跃欲试,在班级掀起了写语段的热潮,认为自己写得会更好,这是我没有料想到的。
  创意修改极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丰富了作文评改的内涵,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四、朗读赏析
  在传统的作文讲评中,学生只是听、记。因此,在课上我鼓励学生走上讲台,以朗读自己作文的方式进行交流赏析,然后让同学们用一两句话点评作文的亮点,并提出自己的建议,最后由教师做出必要地点评,并选出优秀作文。教师或学生朗读精彩片断,其他学生可以摘抄,积累语言材料。精彩片断的选取应注意全面,有代表性。学生评议要求具体、深入,杜绝“我觉得写得很好”之类的无关痛痒的评议。这样的讲评,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可以促使他们认真写作,大胆参与,积极思考。
  “刀越磨越快,文章越改越好。”学生的写作兴趣会获得激发,写作水平在作文自主赏析中也会得到提高。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贾岛《题诗后》中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这些作家的经历充分证明了修改文章是写作获得成功的必然环节,文章只有越改才会写得越好。总之,不要忽略学生自主评价作文这一抹色彩,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作文讲评中处于主体地位,让他们各抒己见。
  作者单位:山东省桓台第一中学(256400)
其他文献
【设想背景】  由于对历史知识的匮乏,学生普遍被那些为迎合观众低俗心理而粗制滥造、肆意篡改史实的民间小说或电视剧迷乱了双眼。小说或电视剧的描述不仅与历史有相当差距,而且常有错误与故意虚构,因而在社会传统认知上造成不正确的印象。本堂课旨在培养学生读“史”的求真意识、自由思想和独立精神。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积累相关的文言知识。  2.引导学生区别《三国演义》中的鲁肃和《资治通鉴》中的鲁肃其
期刊
阅读是基础阶段学生语文学习最重要的一条路径。高中阶段学业繁重,加之泛读让阅读的收效大大降低。为此,高中语文阅读必须采取有效策略,将课内外的阅读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围绕课内教材、放眼关联的课外资源、整合反思、读写结合,才能在长期的积累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写作能力。学生通过阅读感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阅读提升自身文学素养,通过阅读积累写作素材并形成写作直觉和能力。  《鸿门宴》是苏教版必修三“寻觅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语文教学出现了许多新模式和新局面。但很多高中生仍习惯于台下听课,被动学语文,且绝大多数学生被其他学科的作业压得透不过气来,语文学习空间大受打压,语文学习效果较差。日常教学未能有效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每次上语文课,学生犹如饭店聚餐,不必事前准备,只等服务员上菜,然后吃喝一顿,吃完走人。只顾课堂“享受”而不管前后“付出”,这样学语文太被动了,学生不应只享受“大餐”(听课
期刊
当前,高中作文教学普遍陷入了一种困境,作文就好似堆积货物的“仓库”,素材简单堆积的现象很普遍,假话、空话、套话遍地,很难有真情实感的流露。  一、堆砌素材的三种典型  1.堆砌历代“古人”  每次一出作文题,学生一下子想到的并不是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却是不约而同地把眼光放到“古人”身上。某学生在习作《心灵的选择》的第一段写道:“‘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就是这样一个诗人,忧国忧民。‘举世皆
期刊
情感教育不但有助于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同时也有助于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进而提升教学效果。而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本身就有很丰富的情感,因此,通过语文教学进行情感教育就有独特的优势。然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对于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过于重视,很少想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情感教育,最大程度地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使语文教学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成为对学生进行
期刊
散文是情思的浓缩,每一篇散文,都浓缩着作者强烈的感情。史铁生的《合欢树》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中的一篇经典散文。这篇文章的语言淡雅、朴素,却在字里行间潜藏着深刻隽永的真情。如何在平淡的语言中发掘出刻骨深情,是本文教学的重点。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紧扣文章语言的“矛盾处”,层层剖析,细细品味,发掘出深切的母爱及作者对母亲的怀念、悲痛之情。课堂采用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个性展示等形式,由学生主导课堂
期刊
柯灵的《乡土情结》中大量引用诗词和名言,为文章增色不少,细读这些引用内容,可以形成一个清晰的思维链条,对文本主旨的树立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开首便引用王维的诗句,渲染了浓重的乡思情绪,文本展开后,由古诗开始串联,到现代名言、俗语的不断强化,给读者带来丰富的情感启迪。这些古诗和名言,不仅有力支撑了作者的观点,也给读者带来了文学教育,提升了阅读品味。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围绕古诗和名言展开,以成功
期刊
孟子、荀子因生活的不同背景而形成了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性善说与性恶说。然而这两种学说提出的目的却是一致的,就是为统治者的治世提供理论根据。  说起先秦诸子中的儒家,人们自然会想到孔子、孟子和荀子这三个代表人物。有意思的是,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而孟子和荀子是孔子儒学思想的继承者,但这两位继承者的很多观点大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针锋相对。例如,孟子和荀子在王道上尽管具有相同点,都认可实现先王之治是
期刊
【教材分析】  本文是人教版高中语文 1第二单元的首篇文章,也是教材中的第一篇文言文。如何指导学生学好本文,逐步落实“由教到不教”的目的,树立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尤为关键。  【学习目标】  1.解决生字,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引领学生诵读课文,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在教师恰当的引导下,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感受语言的魅力和饱满的人物形象。  3.感受人物的爱国
期刊
诗歌代表着一个民族最精细的感受和智慧。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古诗词蕴含着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民族艺术瑰宝。在古诗词教学中,从最基本的语言材料开始,然后透过语言体验作者的情感,即“得意忘言”,对古诗词意象进行解读分析。古诗词意象解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提炼出古诗词意象解读之道,从寻找古诗词意象开始,了解和领悟古诗词意蕴,到感知古诗词意象具体形象和诗人情感,品析古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