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伍德—胡萨米”争论看马克思的“正义”内涵

来源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g860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世纪70年代,西方以“塔克—伍德”命题引发的激烈论战让学界聚焦到了马克思正义观上,将这条马克思主义的暗线摆在了明面上。诚然,马克思并没有专门著书立说谈论“正义”,但毋庸置疑地,在马克思著作的字里行间可以窥探到马克思独特的正义观。伍德和胡萨米的历史贡献并不在于他们的理论本身,而在于他们的争论引发的学界对于马克思正义观的思考。马克思的“正义”独特在于并不是像以往正义观那样建立在特定的社会生产方式背景,而是建立在历史维度,以历史的整体性为基础,超越法权正义的框架,打破了抽象正义的假象,在批判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独特的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而这个“正义”的实现,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达、超越了阶级的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才能实质地实现。
  关键词:伍德;胡萨米;马克思;正义
  20世纪上半叶影响最广泛持久的思潮是逻辑实证主义,它代表着自然科学对哲学的挑战,在该思潮的影响下政治哲学被冷落。而20世纪60年代西方的社会大变革、逻辑实证主义的逐渐没落,加上美苏冷战的政治背景,政治哲学又逐渐回归到学界的研究中心地带,1971年罗尔斯的《正义论》更是标志着西方政治哲学的复兴。当时的政治哲学内部有着行为主义和后行为主义的派别对立:行为主义强调“价值中立”,其方法论承袭于逻辑实证主义,主张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政治学;与行为主义强调“科学”不同,后行为主义强调“规范”,认为政治学者应该关心社会政治理想和伦理道德规范。1972年伍德的《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以及随后胡萨米的《马克思论分配正义》将马克思的“正义”问题抬上明面,伍德和胡萨米分别对应着当时政治哲学的“科学”与“规范”的对立,两者各据一方,展开了激烈的论战,虽然双方都存在着片面的问题,但对于我们思考马克思的正义问题也提供了思路。
  一、“伍德—胡萨米”争论梳理
  早在1969年,塔克尔在《马克思主义革命观》中就提出,马克思并非基于资本主义分配的非正义而批判资本主义剥削,马克思关注的是“财富的创造”而不是“财富的分配”,据此推出了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是正义的”。这极具颠覆性的观点却获得了伍德的赞同,1972年伍德在《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一文中提出,资本主义虽然存在剥削,但是是符合生产方式的,马克思也没有以正义批判资本主义,因此资本主义是正义的。1978年,胡萨米发表了《马克思论分配正义》,对“塔克尔—伍德”命题提出质疑,让这场论战走向白热化。
  伍德的观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正义”在马克思那里是一个法权或法定的概念,而马克思是拒绝接受这种政治的或法权的社会概念的。(2)马克思的正义标准是“只要与生产方式相适应就是正义的,与生产方式相矛盾就是非正义的”。马克思是根据正义在特定生产方式中的功能来看待正义概念的,行为或制度的正义不依赖于其结果。资本家支付的工资和工人的劳动力是一种等价交换,是一种正义的交换,因此资本占有剩余价值并没有包含不平等或不正义的交换。(3)在马克思那里,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超越正义的社会。
  胡萨米的观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是不正义的,伍德误读了马克思的本意。(2)上层建筑的要素都是由两个层次来决定的,一是生产方式,另外一个是他们所代表的阶级利益,无产阶级及其代言人运用无产阶级的正义标准来批判资本主义同样有效,而伍德只看到了生产方式。(3)以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原则出发衡量资本主义的分配,认为资本主义的分配是不正义的。伍德把马克思拒斥的标准当做马克思评价资本主义的标准。(4)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社会时,不仅有解释性方面,还存在着评价性方面,而伍德忽视了评价性方面。
  伍德和胡萨米两人的观点都存在着可取之处,如伍德认识到了“正義”在马克思那里是一个局限的受批判的概念,胡萨米认识到了必须结合生产方式和阶级利益来思考正义问题。两者也都存在着诸多不足:伍德说“马克思没有以正义批判资本主义,所以资本主义虽然是罪恶的,但是是正义的。”这句话混用了历史唯物主义和道德主义两个标准,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标准作为前提推出了道德主义的结果。而伍德提到的“马克思的正义标准”——与生产方式相一致的就是正义的,相矛盾就是非正义的——根据马克思的观点,道德、正义等法权观念不仅与特点社会的生产方式相关,还与阶级立场相关,因此,每一特定的生产方式下,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存在着两套不同的道德标准,但统治阶级的道德标准会成为占统治的道德标准。而胡萨米的观点似乎较为合理,但正如伍德所指出的,胡萨米的解释不是把马克思理解成为他所批判的对象,就是立论缺乏文本支持。即便存在着不足,伍德和胡萨米提出的问题极具启发性,让学界的视野聚焦到了马克思正义思想上。他们的争论也引出了以下问题: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的时候,是否潜藏着某种正义标准?马克思是否批判资本主义为不正义?共产主义社会是不是超越了正义的社会?马克思的正义是不是分配正义等。
  二、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时是否潜藏着正义标准
  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时是否潜藏着某种正义标准?对于这个问题,伍德和胡萨米的回答截然相反:伍德认为“正义”在马克思那里是受批判的概念,马克思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而胡萨米则列举文本论证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时存在正义的价值立场。他们两人的回答也充分体现了马克思正义思想的“科学”和“规范”两个维度。
  “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时是否潜藏着某种正义标准”这个问题在国内与“马克思是否拒斥正义”这个问题联系甚密,国内学者也对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林进平认为马克思是拒斥正义的,必须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包含有正义、道德倾向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一种正义或道德批判区分开来,“正义”在历史唯物主义时期的马克思那里是一个受批判的概念。而段忠桥则认为:从马克思为国际工人协会起草的《协会临时章程》来看,马克思明确 肯定了无产阶级的正义要求;马克思也曾高度赞扬过工人阶级超出分配的局限而直指所有制关系的正义要求,马克思并没有拒斥正义。另外,王新生教授曾经从建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角度谈到,作为科学的政治学或认知理论寻求“是”,而作为规范理论的政治哲学寻求“应是”。“是”的问题建基于理性认知,而“应是”的问题则建基于价值判断,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独特贡献就在于将“应是”与“是”、规范理论与科学认知统一。   笔者最认同王新生教授的观点,马克思上不是从正义的法权框架来理解资本主义社会,而是从共产主义非法权评价视角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以历史的整体视角思考正义问题,以法权正义视角为标准来衡量马克思的正义观实在不妥。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后由道德主义优先视角转换到历史主义优先视角,马克思朝着历史唯物主义前进的同时并没有放弃道德的价值立场,马克思有着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在以历史唯物主义批判资本主义的同时也暗含着无产阶级的正义立场。早期马克思对正义有过追求,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为界,马克思开始了对正义的批判。随着他对市民社会研究的深入,随着他“实践”概念内涵的逐渐深化,马克思对正义的理解也发生着改变,从唯心时期的肯定到“两个转变”后的否定性批判,尤其到当他的“实践”进入到生产,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之后,他对正义的批判达到了一个全新的维度,即基于历史整体性维度的批判。对于“马克思是否拒斥正义”问题的解答是回答“马克思是否认为资本主义不正义”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基于以上观点,笔者认为,马克思有自己的正义标准,而且,在马克思那里,资本主义是不正义的。
  三、马克思的“正义”是不是分配正义
  塔克尔认为,马克思关注的是“财富的创造”而不是“财富的分配”。胡萨米在《马克思论分配正义》中以共产主义的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原则为标准,批判了资本主义的非正义,他在为马克思辩护的同时也把马克思的“正义”定义为了分配正义,关于马克思的“正义”是不是分配正义这个问题,在学界也存在着诸多争议。
  受到西方自由主义的影响,将马克思的“正义”理解为分配正义的学者并不在少数。如段忠桥教授认为:在马克思那里,存在着针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两种分配正义要求,不同的生产方式存在着不同的分配正义要求。马克思的正义是一种分配正义。也有需要学者认为马克思的正义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生产正义,如魏传光教授指出,在《资本论》第三卷,马克思曾提及,“分配本身是生产的产物,不仅就对象说是如此,而且就形式说也是如此”。马克思从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入手,超越了主观德性的视野局限,探寻正义背后的物质动因与经济根源,马克思的“正义”是生产正义而不是分配正义。
  笔者认同魏传光教授的观点,传统正义观认为正义是“给予每个人所应得”,而这个“应得”背后必然存在某种标准,以政治地位、经济地位为标准?还是以道德为标准?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批判了拉萨尔的“劳动”观和小资产阶级分配理论。拉萨尔认为“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工人只有得到资本家雇佣才能进行老师,才能创造财富,“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掩盖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回避了生产资料所有制这个根本问题。对于拉萨尔提出的“铁的工资规律”,马克思指出,工资只是雇佣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隐蔽形式,把工资看做是劳动的价值和价格掩盖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实质,是在为资本主义辩护。拉萨尔强调平等的工资、平等的权利,以及“不折不扣”地平等分配所有“劳动所得”。马克思指出,不是分配方式决定一切,一定社会的分配方式取决于该社会的生产方式,也取决于该社会的生产物资条件。生产方式和生产的物质条件决定一个社会的财富分配方式,而不是分配方式决定生产方式。马克思的“正义”不是分配正义,而是生产正义。
  四、共产主义社会是不是超越正义的社会
  伍德认识到了“正义”在马克思那里是一个法权的,局限的,受批判的概念,也因此得出了在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超越正义的社会的结论。而胡萨米依照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按需分配正义原则,体现了对个体的尊重,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正义社会。
  国内许多学者对于在共产主义社会的正义也展开了争论:在共产主义社会,到底是超越了正义,消灭了阶级差异之后没有讨论正义的必要;还是随着物质的极大丰富,阶级对立消失,正义得以实质性地实现。部分学者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国家和阶级的消亡,“正义”就失去了讨论的必要,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不需要“正义”的社会。如布坎南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自然资源的相对匮乏、人的自私和有限的慷慨等正义的前提会消失,因此马克思并没有把共产主义视为更加正义的社会,而是更加高级的社会,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构想超越关于权力和正义的思考。魏传光教授则认为,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司法正义、权利正义等关于正义的假象与错觉等虚假意识都将消失”,在共产主义社会,消亡的是司法正义和权力正义,而不是正义本身。在共产主义社会,不是超越了正义,而是实质地实现了正义。
  笔者更为认同魏传光教授的观点,马克思一直追求“人自由全面地发展”、“全人类的解放”,而在共产主义社会,超越了阶级对立,全人类有共同的正义诉求之后,“给予每个人所应得”才能得以真正的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正义”在剔除虚假意识形态的蒙蔽之后才可能得以实质地实现。
  综上,伍德和胡萨米分别出于当时政治哲学“科学”和“规范”的对立对马克思的正义思想进行了解读,但都没看到对方维度的合理性,因此都存在着片面的问题,但这场争论所抛出的问题却比他们给出的答案更具意义。结合学界已有研究成果,针对“伍德—胡萨米”争论引出的问题,笔者得出以下结论:(1)马克思的“正义”是历史唯物主义和无产阶级正义价值取向的统一。(2)马克思的“正义”是生产正义而不是分配正义。(3)共产主义社会不是一个超越了正义的社会,而是一个实质地实现了正义的社会。
  参考文献:
  [1]林进平,马克思的“正义”解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张全胜,马克思社会正义思想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2012.
  [4]魏传光. 马克思关于正义的“生产性”重构及其指向[J]. 社会科学辑刊,2020,(03):73-81.
  [5]魏传光. 交换正义、保守主义与超越正义——对“马克思反对正义”的批判[J]. 东南学术,2020,(03):77-88.
  [6]林进平. 再论马克思为何拒斥、批判正义[J]. 学术研究,2018,(01):36-44.
  [7]李佃来. 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正义观的三个转向[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5,52(05):5-14.
  [8]段忠桥. 何为分配正义?——与姚大志教授商榷[J]. 哲学研究,2014,(07):3-9+127.
  [9]林进平. 艾伦·布坎南论“马克思与正义”[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08-02(B02).
  [10]段忠桥. 当前中国的贫富差距为什么是不正义的?——基于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的相关论述[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27(01):2-14.
  [11]艾伦·伍德,林进平. 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06):39-47.
  [12]齐雅德·胡萨米,林进平. 马克思论分配正义[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05):14-21.
  [13]王新生. 作为规范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J]. 求是学刊,2006,(03):25-29.
  [14]林進平,徐俊忠. 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正义观——兼谈马克思何以拒斥、批判正义[J]. 学术研究,2005,(07):56-61+147.
  [15]林进平,徐俊忠. 伍德对胡萨米:马克思和正义问题之争[J]. 现代哲学,2005,(02):1-7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
其他文献
摘要:当下时代的迅速发展促推了社会的向上发展,社会良好发展则推动了教育向好发展。人们综合生活质量水平提高的同时,其对教育质量的追求也在越来越高,而高等职业院校作为社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培养阵地,其教育质量及其他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但,随着高等职业院校的变革,新媒体元素进入学校教育,这给高职院校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契机和挑战,新媒体的运用不仅一定程度上转变了学生生活方式、学习方式,还极大的发挥了其对高职
期刊
摘要:有效开展国企政工人员思想政治工作,对于推动国企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来讲至关重要。为此,有关部门及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在自觉学习并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涵的前提之下将其应用于国企政工人员思政工作实践当中。本篇文章主要从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的具体举措两个方面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构成对文本课题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国有企业;政工人员工作;政治素养 
期刊
摘要:文物是人类社会历史与艺术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历史学与艺术学的理论研究都具有极高参考价值。文物摄影属于摄影工作中一个特殊的类别,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摄影留存文物珍贵影像图片,让文物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利用虚拟现实在网络上展出,更广泛地传播历史文化精神,让更多人通过摄影图片感受到文物的价值与魅力。鉴于此,本文基于文物摄影的概念与特征,分别从灯光应用和光影处理两方面入手,探讨文物摄影技巧,以期促进文物
期刊
摘要: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在我们国家的发展历程中,无论是在“站起来”的昨天,还是“富起来”的今天,或是“强起来”的明天,人民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人民;共和国  没有一种根基,能够比扎根于人民更坚实;没有一种力量,可以比人民力量更强大。当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时,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是我们取得抗疫斗争胜利成果的力量源泉。“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习近平
期刊
摘要:自21世纪以来,世界格局变化日新月异,国内外文化相互激荡,加上互联网技术广泛普及,有效提高了信息传播效率和传播范围。在这一发展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由于人们思想受国外强势文化侵染严重,导致其思想观念逐渐向复杂多样方向发展,如果仍然沿用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则无法满足新时期创新发展需求。因此,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率和质量,寻求针对性和实效性改进措施,成为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重要任
期刊
摘要:国有企业担负着生产经营等方面的建设任务,也担负着政治建设任务。如何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成为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五大平台”建设便是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有力载体。  关键词:“五大平台”建设;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实现路径  党章明确规定,党的基层党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期刊
摘要:当前,为了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企业的思想政治宣传工作迫切需要进行创新。基于此,本文从思想政治宣传工作机制、思想观念、工作方式方法、人才培养、树立模范典型和以人为本这六个方面入手,详细阐述了如何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宣传工作,以供参考。  关键词:思想政治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思想观念  引言  企业要想取得长远发展,其内部文化建设就必不可少,因此,就必须加强企业内部的思想政治宣传工作,有效的思想政治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新媒体在党群政工工作中的融入措施,从信息发布、管理机制、舆论舆情引导、监督举报以及利益表达,这五个方面展开探究分析,以期能够为融媒体中心开展党群政工工作,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党群政工工作;人民群众  引言:就目前形势而言,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融媒体中心的党群政工工作正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在此过程中,通过对新媒体技术的科学运用,能够有效提高党政路线、方针以及政策的
期刊
摘要: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我国主流媒体进行了大量抗击疫情英雄报道,用英雄的榜样力量激发了全民的精神斗志,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与良好的社会反响,为凝聚全民力量、取得阶段性胜利奠定了基础。运用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方法,以新华社的新浪微博官方账号新华视点为例,对其有关抗击疫情英雄的300余篇报道的叙事框架进行内容分析,并对其特别栏目进行个案分析。研究发现,相关报道在高层主题框架上突出平民化
期刊
摘要:新疆吐鲁番洋海墓地随葬品中木器品类齐全,器型丰富,加工工艺精湛,特别是在众多出土木器中木桶最为装饰独特,独树一帜。  关键词:新疆;洋海墓地;木桶;动物纹饰  木桶在中国使用的历史已达几千年。在几千年前由于金属的冶炼技术不成熟,制造铜铁器的材质非常少。那么这种用原木掏挖制作的木桶,用来盛水舀水取水之用轻便易于携带的容器,成为了当时人们最重要的生活用具之一。  新疆吐鲁番洋海墓地随葬品中木器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