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很多教师必不可少的工具,利用计算机将文本、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综合利用,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然而,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多媒体有其自身的特点,部分教师在多媒体的开发和使用中,存在着一些认识上和使用上的误区。
误区一、多媒体教学就是课本电子化
很多教师,特别是新教师,对多媒体教学都存在这样一个误解,多媒体教学,就是将课本或者教案电子化,媒体化,采用计算机的手段播放出来。再加上大多数教师没有足够的图片处理等技术功底,对课件的制作技术不够熟练,不少课件上的图片采用书本上的扫描图,或简单的静态图片,内容照搬原教材,将多媒体当成了图片加文字的“电子板书”,使多媒体教学失去了生动、活泼的优势,学生看着电子化的书本更容易疲劳,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大大打上了一个折扣。有的老师虽然对课件的内容做了一些文字和图片上的修改,但依然采用大段文字罗列,原始图片粘贴等方式,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电子板书”的模式。
好的课件应该是对教师在教学方式上的辅助,能够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起到推波助澜和画龙点睛的作用。他能够遵循教学规律,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比如,给学生讲解果树施肥的特点时,在课件里直接绘制一个二维果树模型,通过动画的方式,每次点击鼠标让果树从小变大,开花结果,然后结合果树不同的生长期讲解施肥的要点。这样讲解,比直接从书上粘贴一段文字效果或者放一个简单的静态果树图要好很多。
因此,使用多媒体教学,不能仅仅把它当成高级电子书来用,要结合教学设计、教学规律,将你的意图制作到课件中,恰如其分的展示给学生,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误区二、课件中的多媒体元素越多越好
有的老师比较擅长制作多媒体课件,而且也在素材收集上下了很多功夫,面对如此多的图片、短片、音频等,在制作课件时,这个舍不得扔,那个删,最后都堆砌在课件里。还有的老师简单的认为,好的课件应该是图片多,文字少,在制作幻灯时放入大量图片,希望在声、光、色、图上做出美妙的效果。这些想法的出发点很好,但实际课堂的效果却不一定理想。作为多媒体授课,当然应该充分发挥它的声光色优势,但这有个前提,就是这些媒体元素能够很好的服务于课堂设计,教师的授课主线,能够在各类图片或者音乐的配合下,营造一种赏心悦目的气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为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课件应该能够恰如其分的表达出教师的观点和意图,够用就好,如果安插太多不当的媒体信息,反而会起到喧宾夺主的效果,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无意关注学习的重点。
误区三 、多媒体教学就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手段
有些老师认为,使用多媒体教学就是实现了教学技术的现代化,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太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或者为了迎合新技术手段,赶上多媒体教育的潮流,以至于原本可以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就可以讲述且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却硬要加工成多媒体课件,反而使教学效果大大降低。
对于一些语言类或者文科类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让语言占主导地位,用抽象的语言描绘高山流水,鸟语花香,语言所独有的意境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可以给学生以宽阔的想象空间。然而使用媒体教学,可以很方便的粘贴出多姿多彩的画面,虽然使学生看到了具体、形象的内容,但并不利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拓展。长此以往,会使学生过于依赖多媒体课件,课件有什么,学生看什么,懒得动脑思考,懒得梳理、归纳,使学习的积极思维过程逐渐减少,对于知识的理解运用更是效果不佳。
此外,过分牵强的使用课件还会使教师的精力花费过多,好的课件不仅要收集素材,还要进行技术设计,教师为了使画面漂亮些,文字富于变化些,追求表面的形式,往往一项设置上需反复设置、反复运行演示,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付出太多的精力,容易导致教师放松对教材教法的研究,忽视对教学规律的把握和课堂设计,不但起不到优化课堂教学的作用,反而会使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作为教师,要清楚地意识到多媒体并不是课堂的“主角”,只有教师,才是知识的引领者和学生思维的启发者,教师要做的,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来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的工具和手段,是教师授课时的语言和思维的外延,对于一些微观的、抽象的知识内容,仅靠语言讲解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这时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来辅助教学,增加授课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只有把多媒体教学结合到传统教学理念里,才能够达到好的课堂效果,促进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
误区一、多媒体教学就是课本电子化
很多教师,特别是新教师,对多媒体教学都存在这样一个误解,多媒体教学,就是将课本或者教案电子化,媒体化,采用计算机的手段播放出来。再加上大多数教师没有足够的图片处理等技术功底,对课件的制作技术不够熟练,不少课件上的图片采用书本上的扫描图,或简单的静态图片,内容照搬原教材,将多媒体当成了图片加文字的“电子板书”,使多媒体教学失去了生动、活泼的优势,学生看着电子化的书本更容易疲劳,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大大打上了一个折扣。有的老师虽然对课件的内容做了一些文字和图片上的修改,但依然采用大段文字罗列,原始图片粘贴等方式,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电子板书”的模式。
好的课件应该是对教师在教学方式上的辅助,能够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起到推波助澜和画龙点睛的作用。他能够遵循教学规律,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比如,给学生讲解果树施肥的特点时,在课件里直接绘制一个二维果树模型,通过动画的方式,每次点击鼠标让果树从小变大,开花结果,然后结合果树不同的生长期讲解施肥的要点。这样讲解,比直接从书上粘贴一段文字效果或者放一个简单的静态果树图要好很多。
因此,使用多媒体教学,不能仅仅把它当成高级电子书来用,要结合教学设计、教学规律,将你的意图制作到课件中,恰如其分的展示给学生,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误区二、课件中的多媒体元素越多越好
有的老师比较擅长制作多媒体课件,而且也在素材收集上下了很多功夫,面对如此多的图片、短片、音频等,在制作课件时,这个舍不得扔,那个删,最后都堆砌在课件里。还有的老师简单的认为,好的课件应该是图片多,文字少,在制作幻灯时放入大量图片,希望在声、光、色、图上做出美妙的效果。这些想法的出发点很好,但实际课堂的效果却不一定理想。作为多媒体授课,当然应该充分发挥它的声光色优势,但这有个前提,就是这些媒体元素能够很好的服务于课堂设计,教师的授课主线,能够在各类图片或者音乐的配合下,营造一种赏心悦目的气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为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课件应该能够恰如其分的表达出教师的观点和意图,够用就好,如果安插太多不当的媒体信息,反而会起到喧宾夺主的效果,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无意关注学习的重点。
误区三 、多媒体教学就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手段
有些老师认为,使用多媒体教学就是实现了教学技术的现代化,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太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或者为了迎合新技术手段,赶上多媒体教育的潮流,以至于原本可以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就可以讲述且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却硬要加工成多媒体课件,反而使教学效果大大降低。
对于一些语言类或者文科类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让语言占主导地位,用抽象的语言描绘高山流水,鸟语花香,语言所独有的意境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可以给学生以宽阔的想象空间。然而使用媒体教学,可以很方便的粘贴出多姿多彩的画面,虽然使学生看到了具体、形象的内容,但并不利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拓展。长此以往,会使学生过于依赖多媒体课件,课件有什么,学生看什么,懒得动脑思考,懒得梳理、归纳,使学习的积极思维过程逐渐减少,对于知识的理解运用更是效果不佳。
此外,过分牵强的使用课件还会使教师的精力花费过多,好的课件不仅要收集素材,还要进行技术设计,教师为了使画面漂亮些,文字富于变化些,追求表面的形式,往往一项设置上需反复设置、反复运行演示,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付出太多的精力,容易导致教师放松对教材教法的研究,忽视对教学规律的把握和课堂设计,不但起不到优化课堂教学的作用,反而会使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作为教师,要清楚地意识到多媒体并不是课堂的“主角”,只有教师,才是知识的引领者和学生思维的启发者,教师要做的,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来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的工具和手段,是教师授课时的语言和思维的外延,对于一些微观的、抽象的知识内容,仅靠语言讲解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这时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来辅助教学,增加授课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只有把多媒体教学结合到传统教学理念里,才能够达到好的课堂效果,促进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