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有师生同父子陈垣与启功

来源 :现代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kein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是中国近代史学的泰斗、伟大的教育家,被毛泽东誉为“国宝”;一位是蜚声文史界的书画大师、著名教育家,终身自谦为“副教授”。一对名师高徒,两代国学大师,陈垣与启功交往给人以温情,令人肃然起敬。
  
   教书也是抗战
   1923年起,陈垣开始在燕京大学任教,初为讲师,1927年升为教授。他同时在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等校任教。1929年,因王国维、梁启超相继逝世,陈寅恪向清华大学推荐陈垣为国学研究院导师,陈垣以“不足继梁、王二先生之后”为词恳辞。其时陈垣已在辅仁大学任职。
   抗战期间,辅仁大学是沦陷区北平的“孤岛”,成为不肯就职于伪大学(日伪利用原址继续开办的大学,被称伪大学,如“伪北大”)的学人的净土,一些志士也以辅仁大学为基地,秘密从事地下工作。辅仁大学虽未停办,但师生被日伪当局逮捕却是常有的,每一次陈垣都要亲自积极营救。
   陈垣曾语重心长地对启功说:“一个民族的消亡,是从民族文化开始的,没听说,民族文化不消亡,民族可以消亡。我们要做的是,在这个关键时刻,保住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把这个继承下去。你我要坚守教书阵地,只管好好备课,教书,这也是抗战!”陈垣先生的这种品质,对启功产生了莫大的影响。
   有一次,他和几位知心的师生在辅仁三楼看书画展,偶在楼栏处往下望,只见日军趾高气扬走过。陈垣沉默不语,后来低吟“登临独恨非吾土,不为城关画角悲”,语毕眼含泪水,师生们将他扶下楼来。其实陈垣也不是没有考虑过离开古都,但是几千师生的期望,使他实在下不得狠心。1943年底,他的学生柴德赓有扶师南行的密谋。陈垣也同意南下,但被辅仁校务长雷冕神父察觉,长谈数晚,晓以利害,认为陈垣留在北平反而有利于辅仁,有利于师生。校长一走,辅仁难以为继,很快就会被日伪当局接收或关闭,几千师生顿失依靠,将难以就职和求学。最后雷冕竟大哭不走,真情挽留。陈垣百感交集,反复思考,终未成行。
   就在这样的家国危难之中,陈垣闭门谢客,唯授课著书,以寄托他的民族气节与爱国情怀。这也是启功在纪念陈垣的文章中所说的:“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一片丹诚。”
  
   启功初识陈垣
   一个人的人生走向和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年少时遇到的老师,受到了怎样的教育和影响。
   启功1912年7月26日生于北京一个没落衰败的满清皇族支系,小时候和寡母及未出嫁的姑姑相依为命,生活困难,且时常处在时势干扰的恐惧之中。启功高中未毕业,便因援助的来源断绝而辍学,只好以临时教馆和卖画来度过穷苦困难的日子。
   启功对国学、书画艺术极有天赋。初从戴姜福学古文,师从吴镜汀学画,师从溥心畲学诗。
   1933年,21岁的启功笔下的书画文章,已有了佼佼之色。祖父的老世交、藏书家傅增湘拿着启功的作品,找到了当时辅仁大学的校长陈垣,意在为启功找一个谋生的机会。傅增湘回来后,高兴地告诉启功:“陈校长说你写作俱佳,他对你的印象不错。可以去见他,无论能否得到工作安排,你只要多向陈先生请教,学到做学问的门径,这比得到一个聘书还重要,一生是用不尽的。”这是启功与陈垣的结缘。
   初次见面,启功看到陈垣肃穆,不由得产生一些惧意,但陈垣校长觉得这个青年人很聪明、很可爱,拉着他的手叫他坐下来,很和蔼地对他说:“你的祖父和我的叔父(陈简墀)都是同年(光绪二十年)的进士,我们还算是通家之好。”一句话,化解了启功的拘谨,拉近了两人的心理距离。陈垣告诉启功,“现在看书先要看《书目答问》”。这是陈垣读书治学的经验之谈,陈垣13岁时就系统阅读《书目答问》,并根据书中的提示买书、读书。晚年启功回忆起这一幕,动情地说道:“我从21岁起得识陈垣先生,直到他去世。受陈先生教导,经历近40年。”
  
   老师夸得启功“毛骨悚然”
   1933年秋季开学后,陈垣帮启功找到了在辅仁大学附属中学教国文的职位。开始几年,陈垣几乎是手把手地把自己作为一名大学老师的经验,一一教给了他。启功曾总结了9条陈垣从实践中揣摩出来的“上课须知”,如:要爱学生;不偏不向,不讥诮学生;以鼓励夸奖为主等等。陈垣对启功的教诲,从上课板书这样的细节可见一斑。“板书每行四五字,绝不写到黑板下框处,怕后边坐的学生看不见。”
   启功毫无疑问能胜任这一教职,甚至比其他同事都强,然而却遭遇不测风云。分管附中的一位院长以启功“中学还未毕业就教中学不合制度”为由,将他辞退了。陈垣很关心地对启功说:“既然中学教师当不成,也不要灰心,今后出路一定会有的。”
   1935年,陈垣校长又找到机会,安排启功到辅仁大学美术系任助教。可是事情真不巧,一年多以后,以前辞退他的那位院长又来分管美术系了,借口启功“学历不够”,再次把他辞退了。尽管如此,陈垣校长坚持认为,像启功这样的人才不应该被埋没。1938年秋季开学时,陈垣请启功回辅仁大学,聘任他为国文系讲师,专门讲授大学的普通国文课。启功在辅仁大学期间,善于向前辈专家学习。辅仁大学有一位教授英千里,在抗战胜利后出任北平市的教育局长,想让启功去管一个室。启功去向陈垣先生请教。老师问:“你自己觉得怎样?”启功说:“我少无宦情。”老师听了哈哈大笑:“既然你无宦情,我可以告诉你学校送给你的是聘书,你是老师,是宾客;衙门发给你的是委任状,你是委员,是官员。”启功明白了,立刻告辞回家,写了一封信,表示感谢英千里对他的重视,又婉言辞谢了他的委派。启功拿着这封信去请陈垣先生过目。恰好陈垣刚买了一副章学诚的手札,挂在墙上。章学诚的字很难得,30块钱买的。陈垣看了启功用花笺写的婉拒信函,没说别的话,只说:这信也值30元。这“30元”是对启功莫大的鼓励,但启功的感受,实在“毛骨悚然”,他觉得老师对自己书法的赞赏,和章学诚相提并论,自然是不敢当。
   1946年,启功被晋升为北京辅仁大学副教授,从此他逐渐有了名声,不久又被北京大学聘为美术系的兼职副教授。
   启功不负师望,博学精进,一心教书治学,遂成为著名的教育家、国学大师、古典文献学家、书画家、文物鉴定家、诗人。
   成就两代国学大师
   1963年,启功有一篇发表过的旧论文,由于读者反应较好,修改补充后,将出版。启功找老师陈垣题签。陈垣非常高兴,问启功:“你曾有专书出版过吗?”启功说:“这是第一本。”陈垣问了此书的一些情况后,忽然问启功多大岁数了,得到启功51岁的回答后,陈垣就历数戴东原只(活了)54岁,全谢山50岁,然后说:“你好好努力啊!”启功突然听到这几句跳跃性的话,立刻懵了。稍微一想,几乎掉下泪来。“老人这时竟像一个孩子,看到自己浇过水的一棵小草,结了粒籽,便喊人来看,说要结桃李了。”
   1970年,陈垣身体日衰。1971年6月21日,在京逝世。陈垣逝世后,按照他的遗嘱,家属将他的稿费4万元交作党费,将他珍藏的4万余册图书和几百件文物全部捐献给国家。
   获知恩师陈垣驾鹤远行,启功十分悲痛,为恩师写一副挽联:
   依函丈卅九年,信有师生同父子;刊习作二三册,痛余文字誉陶甄。
   启功为报师恩,耄耋之年,呕心沥血伏案3年,创作了上百幅书画作品。在陈垣先生诞生120周年之际,他以在香港义卖所得的163万元人民币设立了“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奖学助学基金”。基金以“励耘”命名,以慰老师于九泉。启功说:“老校长教导我的样子,我现在蘸着眼泪也能画出来。”
   北京师范大学著名教授童庆炳说:“启功对整个世界充满了博大的爱,特别让我感动的是他对陈垣先生的爱,那真是一朝从师,终生感恩。”
   (摘自华文出版社《浪淘尽:百年中国的名师高徒》 作者:刘宜庆)
  
其他文献
我一路往南走,沿着青藏公路。   夕阳沉落在远处的雪山上,把天边染成殷红的一片。   走在这条青藏公路上,凡有过路车辆的司机们都会友好地按一声喇叭以示问候,而过往的客车上的乘客,经常是集体鼓掌为我加油。   这是我做梦也想不到的情景。   欢呼声还来自那些骑车旅行的人们。   他们的掌声只为一个在路上独自行走的陌生女人。   他们在表达友爱,这种友爱之花在西藏这
期刊
《新青年》是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杂志,在五四运动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宣传倡导科学、民主和新文学。     1915年初夏,汪孟邹(安徽绩溪人,出版发行人,陈独秀的私人朋友——编者注)寄信说陈独秀的夫人高君曼染肺疾咯血,催促陈独秀尽快从日本回国。原来,陈独秀走后,丢在上海的高君曼及两个孩子主要靠汪孟邹照顾。因生活清贫,高君曼患了肺炎。   接到汪孟
期刊
道德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实践。道德必须是自觉的,自愿的,只有那种舍己为人的少数人才可能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但是,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看,道德无法使社会绝大多数人都这样做。绝大多数人都是道德上的机会主义者。     1964年,美国发生一起案件,引起很多学者的关注。一个名叫基蒂吉诺维斯的女子凌晨返回所住公寓,就在即将到达公寓的时候,遭到一个歹徒的挟持,欲行强奸。这位女子大喊救命反抗
期刊
漫步埃及,从下埃及的开罗到上埃及的卢克索,你会发现辉煌的清真寺与奇特的烂尾楼并肩而立,构成一道特殊的风景线。埃及的烂尾楼真多:要么外墙裸露着毛糙的水泥和红色的砖头,非常难看;要么最上面的一层没有盖完,那窗户像一个个方形的“黑洞”。最常见的是顶层树立着一根根方形的柱子,柱子上方像天线似的竖着一根根钢筋……烂尾楼成了“视觉疮疤”,使文明古国埃及的形象大打折扣。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苏伊士运河
期刊
乔布斯不会出现在中国,我想,最关键的,还是社会环境。     教科书中,一个国家的实力被称为“综合国力”,以经济和科技为中心,包括政治、军事、文化在内形成的综合国力。而在中国,相当长的时间内,就是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尽量避免争论,淡化思想和文化上的分歧。伟人说过,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是一个民族兴旺和强盛的关键;而另一伟人也说过,搁置争议谋求发展——所以,体育和娱乐一度取代思想而成为文化的中
期刊
调景岭,位于香港新界西贡区将军澳,原是寮屋区,近年发展成将军澳新市镇的一部分。调景岭一地可考的最早名称叫“照镜环山”(或作“照镜岭”)。     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调景岭,在我的想象中,无论怎么想,都是美的。   它其实还有一个更美的、充满了诗意的名字——照镜岭或照镜环。这也是这里可考的最早地名。如果你能走到这个地方看一看,你会惊奇地发现,还没有哪个地名,可以这样形象地把某个地方的
期刊
曾经便宜好用的中药材,越来越“金贵”,渐渐失去其平民本色。     作为一名行医30多年的老中医,何春华(化名)越来越苦恼——中药材又涨价了,他都不知道该如何为病人开出便宜药了。   以前治感冒的中药,2元钱一服,现在最低要八九元,一个疗程需要100多元。而治同样的病,西药可能只需要2元钱。“没有了价格优势,对中药的发展太不利了。”这是何春华最担心的。   每天下午6点到夜里10
期刊
加注“人民大会堂”等字样的背后,暗藏的是与时代发展极不相符的价值观念,是捆绑国家名誉的投机心理。     在外包装上加印“人民大会堂”、“国宴”、“特供”等字样,曾是不少商品占领市场的招牌。2011年年末,4部委联合开展清理整顿部分商品包装、标签滥用“特供”、“专供”标识专项行动,包括“三元”、“鲁花”、“王老吉”等品牌纷纷与“专供”、“专用”撇清关系,这些企业的产品或更换外包装、或遮住这些“
期刊
如果我们当教师的没做错什么,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已经是很幸福的事了。     先前的学生,不少已届中年,也有做教师的;在一起交流,想起当年为师为弟子,有许多感慨。有些学生,按世俗标准,属于“成功人士”,他们的成就,会令一些人千方百计地了解教师的“金箴”。然而年代久远,我实在说不出什么“经验”,更不可能像那些“吹牛家”总结出一套套的“育人经验”;老学生那些记忆的碎片,最有价值的,可能还在于他们
期刊
我们都在变老。这不是什么新发现,但当我们发现自己的容颜开始变老时,才真正亲身体会到这一点。人类世界并无永生,尽管我们不愿承认。     父亲86岁,属于美国人口中增长最快的那部分群体——超老群。这个群体中约有半数的人患有痴呆症或不同程度的智力受损,尽管他们的亲属可能不知晓。那些介于75岁和84岁之间的老年人——比如我的母亲——属于老老群。而超过65岁不到75岁的,属于一般的老人,这个年龄段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