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

来源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j13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体育教学,教师不仅锻炼高中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还能让他们的身心获得放松,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与此同时,通过开展体育运动,教师促进高中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让高中生在兴趣的作用下,掌握相应的体育学习方法,促进高中生综合素质的增强。在本文的论述中,笔者侧重从兴趣、方法以及评价三个角度促进高中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关键词:高中体育;终身体育;体育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生不仅要面临升学压力,而且还处在长身体的关键阶段。将体育终身意识融入到体育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让高中生的身心获得放松,缓解他们的升学压力,另一方面锻炼高中生的身体,促进他们身体的生长。为此,笔者认为将终身体育意识融入体育教学中十分必要,且需要注意相应的教学方法。
  一、从兴趣入手,激发高中生的体育学习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培养高中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教师从激发高中生的兴趣入手,让他们融入相应的体育学习中逐步掌握相应的体育技能,感受体育的独有魅力,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教师可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引入趣味情景。在教学的初级阶段,教师运用多媒体引入多种情景,比如运动员在比赛中顽强拼搏的情景、一些高难度且具有艺术性的体育动作等,吸引高中生的注意力。第二,开展体育评价。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既要纠正他们的动作错误,又需适时地对高中生的体育动作以及学习思维进行合理评价,让高中生在获得表扬的过程中更为用心地掌握相应的体育技能,获得体育学习的自信心。第三,夯实体育教学成果。教师组织高中生进行体育竞赛,让他们在相互竞争的过程中获得体育技能提升的同时,纠正他们的体育错误,激发高中生的体育学习热情,让高中生在心中埋下热爱体育的种子。总之,教师从吸引高中生的好奇心、树立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以及组织高中生竞赛的角度,激发他们的体育学习兴趣,为促进高中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奠定基础。
  二、从规律切入,培养高中生良好的体育习惯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遵循高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并结合具体的实际,布置体育课堂,让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在实际的体育课堂上,教师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方面一,了解高中生的身体差异。教师需了解男生、女生在身体方面的不同,比如男生喜欢对抗性的活动,而女生则喜欢相对安静的活动。对此,教师以男女生身体不同为依据设置相应的体育教学活动。以篮球教学为例,针对男生,教师组织篮球比赛,激发高中生的竞争热情,并以高中生在比赛中展现的突出薄弱项目为依据进行精准性教学,让高中生掌握相对科学的运球方式。针对女生,教师开展投篮教学,让女生在投篮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技巧。方面二,依据高中生的身体状况,灵活设置体育放松项目。在体育课程结束后,教师以性别为依据设置不同的体育放松项目。针对女生,教师设置相对轻松的活动项目,比如,做体操;针对男生,教师设置一些具有趣味性,且活动量相对较大的体育活动,比如,竞争进行定点投篮,让男女生在获得身心放松的同时,避免他们在体育活动中出现身体拉伤的状况,让高中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以性别为依据,教师让高中生获得体育学习的乐趣,促进他们良好体育习惯的养成。
  三、从方法融入,提升高中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本文中的教學方法主要是指教学方法、指导方法以及评价方法。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学习多种体育教学手段,比如多媒体教学法、合作教学法、生活教学法、翻转课堂法等,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设置授课形式,既让高中生感受体育学习的趣味性,又使他们掌握体育运动的技巧。在指导方法上,教师结合不同高中生的性格灵活采用不同的指导方法。针对性格相对外向的高中生,教师直接指出高中生的问题,并当众表扬他们在体育学习中获得的进步,让这部分高中生牢固掌握体育学习方法;针对性格相对内向的高中生,教师采用隐性的方式指出高中生的错误,比如,提醒高中生:“你观察自己的动作与其他人的不同,并思考如何纠正!”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在照顾高中生体育学习自尊心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让他们在对比中自主发现体育学习中的错误,掌握相应的体育技巧。在教学评价上,教师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结合不同高中生的体育基础,开展不同评价形式。针对基础较差的高中生,教师以鼓励为主,即从高中生的体育学习优势入手,让他们在获得表扬中逐渐树立体育学习的自信心。针对基础较好的高中生,教师适时地“打压”,让他们意识到个人并未有个人想象得那么完美,树立一颗好学的心。教师通过合理使用教学方法,让高中生的树立正确的体育学习观,提升他们的体育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在对高中生进行终生体育意识培养中,教师既要理解此种意识的内涵,又需结合自身的教学优势及教学条件,设置不同的体育授课形式,让高中生在掌握技能中意识到体育学习的益处,将体育融入日常的生活中,促进他们正确体育意识的形成。
  参考文献:
  [1]王俊.如何培养高中生的终身体育意识[J].甘肃教育,2019(22).
  [2]袁加新.浅析高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9(31).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认知发展的基础阶段,而班级作为学生认知发展的重要场所,对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学习能力、习惯养成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在新时期背景下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使得小学教育中班主任应当做好德育教育工作,培养学生思想品质,转变传统班级管理中的不足,促进学生素质发展。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  班主任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员之一,所掌握的管理方法与理念对学生未来发展与品质提升等
期刊
摘要:现今的21世纪,是以知识经济为特征、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世纪。信息化、全球化与网络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三大趋势。基于网络、媒体、数字化等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课程教学对教师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使教师快速适应日新月异的信息化生存环境,不仅是我国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也成为教师自身专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分析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对于提升我国教师素质、提高教育质量具
期刊
摘要:目前新课程标准已经在高中领域当中得到推行,而新课程标准的出现也对高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需要教师特别注意的就是要改变传统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教育教学目标,改变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在英语学科教学期间,教师必须要探究出培养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路径,并结合学生的特点以及能力来帮助学生制定出一套适合的学习方案,从而保证高中英语整体教学成效。  关键词:高中英语;综合素质;实施对策;重要意义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和深化,教师应立足于与创新视域下,为学生创设浓厚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全面探寻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关键词:地理教育;自主学习;能力  教師应在课程教学中践行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授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应积极引导他们进行思维训练和实践训练,以此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鉴于此,教师应将学生摆在重要位置上,着重体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普及与实施,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成为目前教育首要任务与目标。创新是时代进步与发展的动力源泉,同时也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根本。初中生作为国家新一代接班人,创新能力是必备素养之一。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创造性发展与进步,为日后学习与工作奠定基础保障。  关键词:初中物理;创新能力;策略  新时期的初中生是祖国的希望,肩负着创建祖国的希
期刊
摘要: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探究万事万物。因此我从设计情境、活化课堂、建构“导”和“演”的教学模式、搭建“合作、探究”平台四方面论述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数学课堂;自主学习;学习能力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获得的知识,必须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实践活动。教师必须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所以,基础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主
期刊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对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语文综合水平具有积极的影响,可以促进学生对语文文本的有效理解,并获得文本内容的情感感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养成朗读课文的好习惯,提升其朗读能力,为学习语文知识打下良好基础。良好朗读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结合有效的教学手段,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表扬,促使学生爱上朗读,坚定自己热爱朗读的信心。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路径进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事业的不断推进,教育注重的不再是学生的基础或者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而是将重点放到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和学生个性化的培养上,而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也是如此,创新能力更是成为衡量人才的标准之一。而对于高中化学课程来说,创新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化学的学习需要学生有一个灵活的思维,让学生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实践经验,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关键词:高中化学;创
期刊
摘要:学前教育在我国所受到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是为学前教育领域培育教育人才的主要摇篮。现阶段,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进一步深化,针对于学前教育的内容、体系,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处于现代社会的学前教育工作者需要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能够满足小朋友们艺术意识的发展需求。所以,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工作中,教师需要重点关注音乐教育,以此夯实未来幼儿教师们的音乐基础,使之能够更好地为我国学前
期刊
摘要:隨着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农村人员踏上了进城务工道路,伴随出现的是大批随迁子女入学。由于学生父母长期忙碌工作,对学生全面发展缺乏重视,学生人文、审美素养不高。在《课标》中,强调要在课程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其得到全面发展。课程标准提出的教育理念,为培养随迁子女审美情操、人文素养提供了有效思路。因此,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利用好语文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