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病患者手术后疼痛的防治与探讨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DAO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肛肠病患者手术后疼痛的防治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2例肛肠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论:复方亚甲蓝用于肛肠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安全可靠。
  关键词:肛肠疾病 复方亚甲蓝 疼痛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181-01
  肛肠疾病患患者术后疼痛一直是困扰临床医师的难题。肛肠疾病患者主要以手术为主,为外科多发病,常见病,其疼痛问题使患者望而却步,对肛肠手术的广泛应用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其疼痛直接影响了患者手术以后的生活,为解决这一问题,我院2008年6月~2013年6月采用复方亚甲蓝制剂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22例,男77例,女45例。年龄20~69岁,平均40岁,其中痔合并肛瘘7例,混合痔54例,肛瘘23例,痔合并肛裂10例,肛周脓肿30例,肛裂合并肛瘘11例,肛裂15例。
  1.2 方法。混合配制而成的肾上腺素、亚甲蓝、醋酸曲安奈德、复方亚甲蓝长效止痛剂采用罗哌卡因,麻醉方式采用骶麻或腰麻。手术方式:肛瘘施行切除缝合术、混合痔采用PPH手术加外痔切除缝合术、肛周脓肿采用一期根治术及低切高挂术、肛裂行肛裂切除术。手术过程中将长效止痛剂注射于创缘、创面,再将伤口施行缝合,开放性创面填塞凡士林纱条,最后将其包扎固定。
  1.3 评价标准:疼痛评估参考WHO疼痛分级标准。0级:无疼痛或稍感下坠不适。Ⅰ级:轻微疼痛,可忍受,不影响休息,不需要处理。Ⅱ级:疼痛较重,影响休息,一般止痛药物可缓解。Ⅲ级:疼痛严重,不能休息,一般止痛药无效。分别于术后1、3、7、14天评估疼痛级别。
  2 结果
  术后1天0级109例,Ⅰ级8例,Ⅱ级5例,Ⅲ级0例,术后3天0级102例,Ⅰ级12例,Ⅱ级6例,Ⅲ级2例。术后7天0级95例,Ⅰ级19例,Ⅱ级5例,Ⅲ级3例。术后14天0级108例,Ⅰ级9例,Ⅱ级3例,Ⅲ级2例。本组术后尿潴留需导尿3例,无任何不良反应。
  3 讨论
  肛肠疾病手术最令患者恐惧的是术中疼痛、术后疼痛、术后排便疼痛和换药创面的疼痛。术中疼痛主要是麻醉的原因,现在一般采用骶麻或腰麻,个别可加静脉复合麻醉,术中一般无明显感觉。实际上最主要是术后疼痛问题,术后疼痛是人体对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及心理反应,几乎可见于所有的术后患者。肛门部手术后局部疼痛主要有组织直接损伤、局部结扎、组织压迫、异物刺激、炎性和水肿及尿潴留等。肛周局部神经丰富,痛觉敏感,肛管直肠疾病手术时组织和神经损伤,炎性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释放炎症介质即致痛因子(K、H、缓激肽、P物质、组胺等),一方面作为化学感受性刺激传入引起疼痛,另一方面使高阈值的A3和C纤维感受器发生外周敏感化。同时伤害性刺激在传递过程中,使A3和C纤维末梢释放谷氨酸、神经激肽A、缓激肽物质P作用于脊髓背角神经元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和速激肽受体,脊髓背角神经元处于去极化状态,使其兴奋性和反应性增加而导致中枢敏感化。其结果是组织对正常非伤害性刺激和阈上刺激反应增加,导致痛觉超敏,产生持久性疼痛。肛管直肠疾病术后疼痛除手术创伤所致外,还可因术后排便、换药及炎症等刺激,在外周和中枢神经敏感化条件下产生持续疼痛。因此,术后长效止痛成为我们的研究重点。
  肛门病手术后最为有效的镇痛方法:亚甲蓝加局麻药术后局部注射已经成为目前最广泛并且有效的办法。诸多医学专家也对肛门病术后镇痛方法进行了方方面面的试验,新的药物、新的方法也在临床上经过了推广与进一步研究。相对于传统的局麻药,亚甲蓝具有较强的作用,它可改变神经末梢内外的酸碱平衡及其膜电位。其镇痛效果可持续两周时间,用药的2至4小时有灼痛反应,患者常难以忍受,称为初弱期。为了延长肛周麻醉时间,将患者难以忍受的灼痛感消除,将亚甲蓝加以稀释并与局麻药同用,即可达到述后无痛疼的效果。局麻药的作用为:阻断伤害性感受到达中枢神经系统,抗炎并防止中枢致敏。亚甲蓝作用为:直接阻滞神经纤维疼痛的传导,可参与糖代谢,促进丙酮酸继续握拳化,并且改变神经末梢内外的酸碱平衡和膜电位。
  本组局麻药采用罗哌卡因毒性反应、不良反应比布比卡因、利多卡因更低,局部麻醉时间可达2-6h,亚甲蓝浓度为0.1%,加入醋酸曲安奈德减轻创面的炎性反应,加入肾上腺素,使吸收减慢,既可延长麻醉时间,又能减轻麻药毒性反应。本组122例手术患者使用此长效止痛剂后,镇痛效果良好,但是,还仅仅是临床的初步探讨,尚需要进一步随机对照研究、观察药品比例与疗效的关系及不良反应等。
  参考文献
  [1] 胡兴国,术后镇痛:外周和中枢敏感化及对策[J].国外医学(麻醉与复苏分册),1999,2(20):74
  [2] 孙福明,刘明伟,张娟.肛肠病患者术后疼痛的成因及其处理策略[J].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8,19(1):105
  [3] 吕振周,李飞.复方亚甲蓝局部注射用于肛管直肠疾病术后镇痛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08,6(7):68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究颅脑动脉瘤的CTA诊断方法及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疑似146例动脉瘤患者,回顾性分析疑似动脉瘤1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患者颅脑动脉瘤CTA检查,其中,98例进行DSA检查,14例进行开颅手术,22例进行开颅手术及DSA检查。  结果:144例疑似颅脑动脉瘤患者均得以成功的完成颅脑CTA检查,总共检测出动脉瘤78个(64例患者),全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  方法:我们选取2010年9月—2012年9月肺炎患儿128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64例与对照组6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两组患儿治疗结束后,将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临床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早发性乳腺癌的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早发性乳腺癌患者40例,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根据病灶的情况调节深度、聚焦部位,获取最佳的超声影像。重点观察病灶的部位、肿块大小、形态,病灶的血供情况。  结果:40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后方回声衰减,有10例患者出现了微小钙化,有10例患者病变的形态不规则和边界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对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患者的治疗作用。  方法:76例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马来酸桂哌齐特组(40例,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与对照组(36例,单用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运动时间,以及治疗前后两组心肌缺血总负荷(TIB)的变化。  结果:治疗后马来酸桂哌齐特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运动时间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TIB治疗组优于
期刊
摘要:围麻醉期可能发生支气管痉挛,该并发症若未及时有效处理,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成为临床麻醉医师重要研究课题,为此本文将从围麻醉期支气管痉挛诱因、临床表现、麻醉前危险因素评估入手,逐步总结预防及处理措施,其宗旨为防治围麻醉期支气管痉挛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围麻醉期 支气管痉挛 防治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161-01  支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培养物中病原菌分布及细菌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对2012年8月~2013年8月感染的住院患者进行痰培养及药敏试验。  结果:759份痰标本中检出细菌463株,阳性率为61%,其中,真菌239株,占51.6%;革兰阴性杆菌213株,占46%;革兰阳性球菌11株,占2.4%。药敏显示,真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高度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125例反流性食管炎随机分为三组:一组给予兰索拉唑;一组给予莫沙必利;一组给予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比较三组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有无差异。  结果:兰索拉唑组治愈率40%,莫沙必利组治愈率37.55%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组治愈率86.6%,三组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能明显提高反流性
期刊
摘要:目的:积累小儿过敏性紫癜诊治经验。  方法:分析46例过敏性紫癜患者。  结果:3例误诊,结核菌素强阳性12例。  结论:过敏性紫癜易误诊,部分与结核感染有关,较重或反复发作的患儿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取得明显的疗效。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 诊治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174-01  1999年10月~2002年12月,我院儿科共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蒙脱石散预防儿童静脉滴注阿奇霉素胃肠道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100例符合标准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静脉滴注阿奇霉素,用量及配制标准一致,观察组在输注阿奇霉素前30min服用蒙脱石散冲剂3.0g,观察两组患儿用药期间的胃肠道反应。  结果:对照组患儿胃肠道不良反应率为68.00%,明显高于观察组的40.00%,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术中低体温对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0年5月我院收治的270例行全麻开腹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地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135例患者术中肛温34.1~35.5℃;实验组135例患者,术中给予保暖措施,室内温度28~30℃,采用电子液体加温仪输液、输血,冲洗液加温至37℃,术中肛温35.6~36.5℃。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心率、血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