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情境也“低碳”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1992zhangshu08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教师都提倡课堂的情境一定要设置得好,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设计问题的情境上,结果情境营造得引人入胜,但教学却变味了。于是,又有很多教师纷纷拿起笔批判如此情境为哪般,呼吁大家还是不要如此大动干戈地设计问题情境。因此,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任务就是如何为学生创设所需的低碳问题情境。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对于传统的数学问题如果借助创设情境加以改造,则会诱发学生自觉地发现并提出问题,进而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浓厚兴趣。
  一、借助生活情境,从实际中彰显低碳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生活是数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数学教学也应紧紧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用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现象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例如,教学“可能性”一课时,教师设置了街头摸奖的生活情境。教师用数量同样多的两色球让学生摸,学生学会了“可能”,而后教师拿出全部是白色的球让学生摸,摸到黄球有奖,学生还在上一环节的定位中,最后没有人能摸到,引出了“一定”,也引发了对街头摸奖现实情况的思考。这一系列实际性的问题,从生活实际出发,极易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考,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关心社会,了解数学在社会发展和人类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二、借助操作情境,从动手中彰显低碳
  思维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要解决数学问题中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依靠实物演示,动手操作。如教学“5以内的加减法应用题”这一内容时,教师用准备好的苹果图、苹果树等教具,按教材内容的呈现形式在黑板上进行展示,让学生观察、发现其中的有用信息,明确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去摘“苹果”,并提出“树上有5个苹果,被摘下1个,还剩几个”的问题。这样,5以内的所有加法和减法问题,在学生动手操作中,被一个个“挖”了出来,又被一个个解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的空间也变大了。通过创设操作情境,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趣味性,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借助游戏情境,从娱乐中彰显低碳
  小学生都喜欢做游戏,创设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情境,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策略去体验和理解知识,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探索,使学习活动生动有效、事半功倍。如在教学“加法、乘法运算定律”时,教师在上课前先跟学生交谈语文课上如何解释词语,学生的方法很多,如查字典、问老师、举例、手势表示等。教师出示“交换”、“结合”、“分配”等词让学生来试试看,有学生说“交换可以两只手换一下”,如此解释引出了数学中的加法、乘法的各种运算律。通过创设游戏教学情境,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数学课堂的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也感受到数学知识可以帮助自己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借助质疑情境,从思考中彰显低碳
  学生在上课时,对教师提出的质疑情境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根据这一特点,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启发学生创新思维,无疑将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比较数的大小”时,就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准备一个装满了糖果的瓶子,上课时让学生估一估、猜一猜:瓶子里有多少颗糖?有的学生说30颗,教师提示:“你猜的数太小了。”“是80颗吗?”“比80小一些。”“是75颗?”“对了,你真棒!”在这一问一答的活动中,学生情绪高涨,他们大胆地猜想和推理,既加深了对数的大小的体会,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五、借助童心情境,从交流中彰显低碳
  新课标中要求创设情境是为了更好的育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用孩子的眼光去看这个世界,也就是教师要有“童心”。只有具有“童心”的教师,他们所创设出的情境,才能让自己、让学生真正融“情”入“境”,让学生在情境交融中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如教学“图形特征”一课时,教师设计小熊造房子的情境,当小熊房子造完后请学生看看发现了什么。如果教师纯粹是为了自己的设计目的,肯定希望学生能说出少了哪些图形,如此一来这个育人的目的就没有达到了。站在学生童心的立场上,学生肯定会说少了窗户、少了门什么的,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给小熊设计这些门和窗。作为教师,千万不要小看学生的童心,因为它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强大动力,是教学资源中一座开发不尽的宝藏。
  (责编蓝天)
其他文献
估算,是根据具体条件及有关知识对事物的数量或算式的结果作出大概推断或估计。可见,估算是在求近似答案的情况下所采用的一种计算方法,与精确计算相对应。《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估计与估算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和算法,在数学解题与生活实践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在实际教学中,诸多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学生常
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下册的“认数”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2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组内老师在备这一单元的预案时,都觉得有了上学期学生的认数经验,应该会为本单元的学习打下很好的基础。可是真正执教这一单元时,组内老师发现问题一个个接踵而来。    一、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在认识整十数和非整十数时,离开了小棒和计数器,对于计数单位“十”、“百”的概念比较模糊
所谓数学素养,概括地讲就是指灵活运用数学的理论与方法,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素养”作为个体适应社会生活必备的一种重要素养,受到了数学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国际学生评价项目(简称PISA)”把数学素养分为数学情境和背景、数学方法或过程、数学思想三个方面,这三方面的内容都是围绕着“解决问题”展开的。下面,我就以“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示意图”一课为例,从以上三方面谈谈有效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一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
巧用课堂的生成性资源,使之成为激活思维、促进思考的最直接素材,既能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热情,又能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关注,使高效课堂、有效学习的目的逐渐成为现实。下面,通过“长方形的认识和周长”一课的教学,谈谈如何灵活驾驭课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1.让学生把事做完  在学生认识“长方形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后,教师设计“摆一摆”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材料(2组长度一样的4根小棒)。交流展示活动
布鲁纳曾经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新课程也提倡设计数学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探索、去体验、去感受,进而获得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提高数学素养。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更有效呢?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心理学研究
“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一课的教学要求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初步体会“替换”,充实思想方法,发展解题策略。可以看出,“替换”这一内容是要引导学生通过数量关系的转换,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设境、预设、迁移、尝试、检验、比较、归纳、变式等环节,尝试强化学生数学思想的培养。  1.设境  课始,我以《曹冲称象》的故事引入“替换”策略:“曹冲是用什么巧妙的办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把大
数学家阿蒂亚说:“代数是有序的逻辑,几何是看得见的逻辑,概率是无序的逻辑。”在小学进行“可能性”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积累随机活动经验,增强随机活动体验,逐步建立随机观念。在听课中,笔者发现:许多教师比较重视实验教学,组织学生通过多次实验体会随机性,但对在实验中得到的统计数据缺乏分析意识,或置之不理,不分析;或简单分析,走过场;或缺乏本体知识,不会分析,未能及时借助数据分析引导学生准确而深刻地理解本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可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很重要的。然而,仔细分析我们的课堂教学发现,大多数教师在提出问题以后等待学生思考的时间有的甚至不到一秒钟,就迫切地请学生回答,学生“无语”时教师自己就会代替学生来回答,这样的课堂提问流
案例回放:  前不久,笔者听了五年级一位教师执教“小数的连除”一课,例题是一道应用题:“一只蜜蜂0.5小时飞行9.3千米,是一只蝴蝶飞行速度的2.4倍。这只蝴蝶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这位教师让学生独立列式,汇报时说明列式的理由。纵观学生的列式,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应用常规的思路列式,即9.3÷0.5÷2.4,先求蜜蜂每小时飞行的速度,再求蝴蝶每小时飞行的速度。其中有一位学生是这样列式的:9.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