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播撒数学思想的种子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一课的教学要求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初步体会“替换”,充实思想方法,发展解题策略。可以看出,“替换”这一内容是要引导学生通过数量关系的转换,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设境、预设、迁移、尝试、检验、比较、归纳、变式等环节,尝试强化学生数学思想的培养。
  1.设境
  课始,我以《曹冲称象》的故事引入“替换”策略:“曹冲是用什么巧妙的办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把大象的重量替换成石头的重量)这是学生本课第一次接触“替换”这个关键词,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涟漪。通过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及进一步探索新知的欲望,初步感知替换策略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预设
  预设,是对已有认知的唤醒,为实现与新知的链接做好准备。在学习新知之前,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我设计了两道复习题(或者叫过渡题)。这里,虽然向学生呈现的都是单一的数量关系,却是后续学习时实现数量关系转换的基础,为学生提供了思维暗示。
  3.迁移
  教学新知时,问题情境由复习题发展而来,省略了学生再次认知的步骤,减缓了学习的坡度。课堂中,我让学生将课本的例1和课始的两道复习题相比较寻找区别,学生很快分辨出课始的两道复习题只出现一种杯子,而例1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杯子,并且两种杯子之间是3倍的关系。例题学习层层推进,使学生的思考有了方向,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了迁移。于是,我进行提问:“那你们准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自然会想到“替换”,这是学生本课第二次给出“替换”这个答案,这时已经成了学生思维的结果。
  4.尝试
  当学生有了“替换”这个解决问题的策略时,他们的思维还是朦胧的,还没有形成“替换”这个过程的清晰思维,而这恰恰是课堂教学的关键之处。我通过一系列问题,帮助学生建立“替换”的思维过程:(1)你是怎么想的?(2)准备怎么替换?(3)为什么可以这样替换?(4)你能通过画一画、算一算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这组问题的核心是“为什么可以这样替换”,目的是要让学生明晰“替换”的依据是相等的数量关系,使学生明白“替换”仅仅是解决问题的方式,而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本质。
  5.检验
  当学生建立“替换”的思维过程,顺利解决问题之后,我指出:“把6个小杯替换成2个大杯,或者把1个大杯替换成3个小杯,这样做到底对不对,还需要检验。”同时,强调检验时要看结果是否符合题中的两个已知条件,使学生认识到检验要从两方面考虑,仅从一方面检验是不全面的。这里,强调检验是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的途径之一,能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严谨精神,是学生所要拥有的数学思想的内涵之一。
  6.比较
  课堂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讨论:“把大杯换成小杯和把小杯换成大杯之间,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这是本堂课第二次让学生比较。第一次比较问题有什么区别,是为了凸显新问题的特点,而这次比较则是为了寻找两者间的共同点,以便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比较是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的常用手段,也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课堂上恰当地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也是给学生播撒数学思想的种子。
  7.归纳
  生1:我是把大杯换成小杯,1个大杯可以换3个小杯,这样9个小杯一共装了720毫升的果汁,用720÷9=80(毫升)算出一个小杯的容量,再用80×3=240(毫升)算出一个大杯的容量。
  生2:我是把小杯换成大杯,6个小杯可以换2个大杯,这样3个大杯一共装了720毫升的果汁,用720÷3=240(毫升)算出一个大杯的容量,再用240÷3=80(毫升)算出一个小杯的容量。
  当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两种方法后,我引导学生得出:它们都是先通过替换把两种量变成一种量再解决问题;在替换过程中,要抓住等量关系进行替换;替换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策略。这样的归纳是学生认知的进一步理性化、系统化,便于学生知识的记忆和储备。这是学生本堂课第三次认识“替换”,已将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上升为策略并赋予了普遍适用的意义,会植根于学生的记忆中。
  8.变式
  学习例1之后,是对倍数关系的替换进行巩固,还是直接出现差数关系让学生再次探究?我选择了后者,因为“替换”作为一种策略,应该让学生经历“探索研究——创造性地运用已有经验——重组新的认识”的过程。于是我大胆地更换例题的条件,将“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改为“大杯的容量比小杯多160毫升”,有了前面替换的经验,学生就能创造性地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接着,我再适时地用表格呈现倍数关系与和差数关系替换的对比,让学生明晰倍数关系替换后总量不变,而和差数关系替换后总量发生了变化,使他们能在更高的层面上掌握替换策略的要领。
  通过“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一课的教学,使我更加明白了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数学学习对学生来说,能使其终身受用的绝不仅仅是知识,数学思想方法的获得更重要。
其他文献
本文就我校举办的一次校级教学能手展评课中,一位青年教师的几次试教所达到的不同教学效果谈起。  教学设计一:  (一)谈话引入  小朋友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数?(生答略)(出示情境图)这些小朋友说话时用到哪些数?这几个数谁最大?谁最小?你能不能也用100以内的数说一句话?(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评析:由于教师的引导不当,学生在用100以内的数说一句话时,思维局限于图中所呈现的事
教学片断:  师出示练习题:钢笔的单价是铅笔的6倍,1支钢笔与3枝铅笔一共10.8元。钢笔与铅笔的单价分别是多少?  生1:钢笔的单价是铅笔的6倍,所以我把1支钢笔替换成6枝铅笔,即把1支钢笔与3枝铅笔替换成9枝铅笔,这样每枝铅笔的单价就是10.8÷9=1.2(元),钢笔的单价是1.2×6=7.2(元)。(师根据生1的说法板书算式,并进行表扬)  生2:因为钢笔的单价是铅笔的6倍,所以铅笔的单价是
“搅匀”岂能走过场  活动一(此活动安排在课始):摸球游戏(教师事先在红色布袋里装有6黄、2白乒乓球,但没有透露给学生)  游戏要求如下:  1.男、女生各5名,每人摸球2次。  2.每人都把摸出球的颜色向大家展示。  3.每次摸完后要把袋中的球搅匀再摸。  4.其他的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  教师安排一组男生和一组女生到讲台前交替摸球,并宣布摸到黄球多的算女生赢,摸到白球多的算男生赢,学生参
新课程明确提出:“加强口算,重视估算。”那么,如何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技能,实现“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能解释估算的过程”这一具体目标呢?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估算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1.估算=先算再估  妈妈带100元钱去商店买下列生活用品:热水瓶28元,烧水壶43元,水杯24元。妈妈带的钱够吗?  生1:28 43=71(元),买热水瓶和烧水壶大约用
估算,是根据具体条件及有关知识对事物的数量或算式的结果作出大概推断或估计。可见,估算是在求近似答案的情况下所采用的一种计算方法,与精确计算相对应。《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估计与估算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和算法,在数学解题与生活实践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在实际教学中,诸多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学生常
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下册的“认数”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2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组内老师在备这一单元的预案时,都觉得有了上学期学生的认数经验,应该会为本单元的学习打下很好的基础。可是真正执教这一单元时,组内老师发现问题一个个接踵而来。    一、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在认识整十数和非整十数时,离开了小棒和计数器,对于计数单位“十”、“百”的概念比较模糊
所谓数学素养,概括地讲就是指灵活运用数学的理论与方法,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素养”作为个体适应社会生活必备的一种重要素养,受到了数学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国际学生评价项目(简称PISA)”把数学素养分为数学情境和背景、数学方法或过程、数学思想三个方面,这三方面的内容都是围绕着“解决问题”展开的。下面,我就以“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示意图”一课为例,从以上三方面谈谈有效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一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
巧用课堂的生成性资源,使之成为激活思维、促进思考的最直接素材,既能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热情,又能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关注,使高效课堂、有效学习的目的逐渐成为现实。下面,通过“长方形的认识和周长”一课的教学,谈谈如何灵活驾驭课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1.让学生把事做完  在学生认识“长方形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后,教师设计“摆一摆”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材料(2组长度一样的4根小棒)。交流展示活动
布鲁纳曾经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新课程也提倡设计数学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探索、去体验、去感受,进而获得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提高数学素养。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更有效呢?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心理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