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数据分析,培养随机观念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ulin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家阿蒂亚说:“代数是有序的逻辑,几何是看得见的逻辑,概率是无序的逻辑。”在小学进行“可能性”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积累随机活动经验,增强随机活动体验,逐步建立随机观念。在听课中,笔者发现:许多教师比较重视实验教学,组织学生通过多次实验体会随机性,但对在实验中得到的统计数据缺乏分析意识,或置之不理,不分析;或简单分析,走过场;或缺乏本体知识,不会分析,未能及时借助数据分析引导学生准确而深刻地理解本体知识,导致学生的认识只停在表层,未触及本质,“可能性”的教育意义被大大削弱。为此,笔者强烈建议:强化数据分析,培养随机观念。
  一、通过数据分析不断体会随机性
  随机性是一个非常重要却难以建立的概念,理解它的丰富内涵不但要亲自多做实验,而且要多分析实验结果。如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可能性”时,设计了这么一题:一个口袋里有3个黄球和3个红球,从中任意摸一个,会摸到什么球?学生凭经验和直觉就猜到:可能会摸到黄球,也可能会摸到红球。教师让学生通过分组实验来验证。学生发现:结果不确定。于是,教学到此为止。实际上,教师还应更进一步,启发学生深思:如果每人摸10次,你能知道第几次摸到黄球吗?你能知道共有几次摸到黄球吗?让学生先各自猜测,再分组实验,最后全班交流、汇总,借助收集和分析数据深切体会“随机性”的含义:在每次实验前,难以预知结果,结果具有不确定性。有时连续摸到黄球,有时摸到黄球的次数有多有少。笔者把所教班级的实验数据汇总成一个第几次摸到黄球的人数统计表,学生通过分析表中数据知道:对全班来说,每次都有可能摸到黄球,而且每次摸到黄球的人数也不尽相同,但大多在全班人数的一半附近。每人摸10次,一共摸到黄球的次数也有很大的随机性。笔者又把班上的实验数据收集和汇总成一共摸到黄球的次数统计表,学生通过分析表中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对“可能性”的更准确、更深刻的把握。
  二、通过数据分析不断体会等可能性
  可能性相等,游戏才公平。“等可能性”也是一个极为重要并且难以建立的概念。正因为有“等可能性”,可能性才可以用分数表示,从而实现可能性由定性描述向定量刻画的过渡。“等可能性”是指机会的相对相等,但对于小学四年级学生来说,从过去的结果相等的绝对公平到现在的机会相等的相对公平,理解起来极其艰难!
  苏教版教材在教师用书上对这部分内容给出的教学建议是“在经历不公平的游戏之后,让学生根据例题要求设计公平的游戏,使口袋里的红球与黄球个数同样多,再摸球并作记录,看看每种球摸到的次数是不是差不多,是谁赢了。接着反复做几次游戏,使学生看到双方都有赢的机会,赢的次数也比较接近,确信这样的游戏规则是公平的。”笔者认为仅仅这样做还不够,还不足以使学生完全信服,因为太笼统。为此,教师还要善于收集和分析数据,并把数据变成条形图,借助条形统计图形帮助学生直观体会“等可能性”的含义,准确地感悟“等可能性”的意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真切地体会到数据中虽有随机性,但也有必然性。
  三、通过数据分析不断体会规律性
  苏教版教材把“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安排在六年级(上册)。教材中有这样一个题目:在一个袋中,有3个黄球,2个白球,从中任意摸一个球,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有多大?学生通过计算和述理,一致认为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即概率是十分之六。许多教师认为学生已会量化表示,达到了目的,教学便告结束。
  笔者认为,教师不应该仅仅“一算了之”,而应该及时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实验数据体验随机性和规律性,帮助学生透彻理解“”的含义。在学生计算后,笔者是这样处理的:先要求每个学生做10次试验,计算出黄球出现的次数占总次数的几分之几(即实验频率)。学生发现从十分之一到十分之九都有,而且各个实验频率出现的次数(频数)也不尽相同。笔者引导学生把实验频率与概率进行大小比较。学生发现:实验频率与概率有较大的差距,实验频率波动性大。接着,笔者启发学生思考:假如每人实验的次数逐步增加,结果会怎样呢?从而引导学生把每个小组四个学生的实验数据进行合计,算出本小组的实验频率,并与概率进行比较,看看有什么发现。待各组分别回答后,教师再次引导学生把各个小组的实验数据逐步累计,直到算出全班的实验频率,并与概率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分析表中数据,逐步发现:当实验次数较少时,实验频率的波动性比较大,但随着实验次数的不断增加,实验频率不断趋向稳定值,越来越接近于十分之六,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笔者引导学生进行合情推理:假如试验的次数无限增大时,实验频率会怎样?学生很自然地想到:会越来越逼近于十分之六。这样的教学既让学生深刻理解概率的含义,又让学生初步学会了数据分析的方法,还把概率与统计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能切实感受到数据中有信息,数据中有规律,数据是有说服力和生命力的,从而喜爱数据,并乐于分析数据。
  总之,在教学“可能性”时,我们一定要增强数据分析意识,重视数据分析,发挥数据作用,使“可能性”的教学从表面走向内里,从肤浅走向深刻,从感性走向理性,从而帮助学生升华活动经验,获得随机观念,提升数学素养。
其他文献
教学片断:  师出示练习题:钢笔的单价是铅笔的6倍,1支钢笔与3枝铅笔一共10.8元。钢笔与铅笔的单价分别是多少?  生1:钢笔的单价是铅笔的6倍,所以我把1支钢笔替换成6枝铅笔,即把1支钢笔与3枝铅笔替换成9枝铅笔,这样每枝铅笔的单价就是10.8÷9=1.2(元),钢笔的单价是1.2×6=7.2(元)。(师根据生1的说法板书算式,并进行表扬)  生2:因为钢笔的单价是铅笔的6倍,所以铅笔的单价是
“搅匀”岂能走过场  活动一(此活动安排在课始):摸球游戏(教师事先在红色布袋里装有6黄、2白乒乓球,但没有透露给学生)  游戏要求如下:  1.男、女生各5名,每人摸球2次。  2.每人都把摸出球的颜色向大家展示。  3.每次摸完后要把袋中的球搅匀再摸。  4.其他的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  教师安排一组男生和一组女生到讲台前交替摸球,并宣布摸到黄球多的算女生赢,摸到白球多的算男生赢,学生参
新课程明确提出:“加强口算,重视估算。”那么,如何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技能,实现“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能解释估算的过程”这一具体目标呢?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估算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1.估算=先算再估  妈妈带100元钱去商店买下列生活用品:热水瓶28元,烧水壶43元,水杯24元。妈妈带的钱够吗?  生1:28 43=71(元),买热水瓶和烧水壶大约用
估算,是根据具体条件及有关知识对事物的数量或算式的结果作出大概推断或估计。可见,估算是在求近似答案的情况下所采用的一种计算方法,与精确计算相对应。《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估计与估算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和算法,在数学解题与生活实践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在实际教学中,诸多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学生常
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下册的“认数”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2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组内老师在备这一单元的预案时,都觉得有了上学期学生的认数经验,应该会为本单元的学习打下很好的基础。可是真正执教这一单元时,组内老师发现问题一个个接踵而来。    一、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在认识整十数和非整十数时,离开了小棒和计数器,对于计数单位“十”、“百”的概念比较模糊
所谓数学素养,概括地讲就是指灵活运用数学的理论与方法,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素养”作为个体适应社会生活必备的一种重要素养,受到了数学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国际学生评价项目(简称PISA)”把数学素养分为数学情境和背景、数学方法或过程、数学思想三个方面,这三方面的内容都是围绕着“解决问题”展开的。下面,我就以“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示意图”一课为例,从以上三方面谈谈有效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一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
巧用课堂的生成性资源,使之成为激活思维、促进思考的最直接素材,既能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热情,又能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关注,使高效课堂、有效学习的目的逐渐成为现实。下面,通过“长方形的认识和周长”一课的教学,谈谈如何灵活驾驭课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1.让学生把事做完  在学生认识“长方形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后,教师设计“摆一摆”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材料(2组长度一样的4根小棒)。交流展示活动
布鲁纳曾经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新课程也提倡设计数学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探索、去体验、去感受,进而获得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提高数学素养。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更有效呢?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心理学研究
“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一课的教学要求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初步体会“替换”,充实思想方法,发展解题策略。可以看出,“替换”这一内容是要引导学生通过数量关系的转换,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设境、预设、迁移、尝试、检验、比较、归纳、变式等环节,尝试强化学生数学思想的培养。  1.设境  课始,我以《曹冲称象》的故事引入“替换”策略:“曹冲是用什么巧妙的办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