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综合展示课的内容选择与设计操作

来源 :广西教育·D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m_19780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题综合展示课是教师组织学生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而开展的学习成果展示,是伴随活动评价的一种课型。主题综合展示课是“语文主题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但并不代表着学习的结束。主题综合展示课与其他课型不同,它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没有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教师需要具备课程开发意识,根据学习主题深挖教学资源,精选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流程,将展示课上得丰富而有意义。笔者以统编教材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追寻春天的足迹》为例,谈谈主题综合展示课的设计与教学。
  一、主题综合展示课的设计要点
  (一)明确学习目标及活动意义
  设计主题综合展示课,教师首先要明确学习目标,突出展示课的实践性特点,使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与丰富的活动经验。主题综合展示课《追寻春天的足迹》学习目标是,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以及大自然中事物的变化,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二)注重内容的整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要融于生活,结合社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将主题综合展示课与“语文主题学习”系列图书、课外阅读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丰富展示课的内容。在探寻“春之迹”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借助诗歌《花与蝴蝶》引入学习主题,引导学生想象:花与蝴蝶让你联想到了什么?体会花与蝴蝶的绚烂多姿以及春天的色彩斑斓;朗读诗歌《花与蝴蝶》,感受诗歌的语言魅力,想象诗歌的画面,唤醒对“春”的感悟。在选择内容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阅读“语文主题学习”系列图书中的文章《小鹿的玫瑰花》《春的颜色》《春天的美》、绘本《春天精灵的苏醒》《遇见春天》《春天来了》、科普小品《我们的自然笔记》《寂静的春天》《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这些内容丰富的文本,为学生开启了一个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春天,激发了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好奇心。将主题阅读与综合展示课相结合,能够使学习活动更充实,学习效果更突出。
  (三)突出活动性教学
  活动性教学是指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参与的,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需求为基础,以主动探索、变革、改造活动对象为特征,以实现学生主体综合能力发展为目的的主题实践教学活动。课标指出:“语文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又是思维发展的基础。”主题综合展示课是语文学习的一种辅助性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根据教学目标,围绕学习主题,联系学生实际,设计听说读写与知情意行等综合性活动,特别是观察、操作、实验、表演、制作、游戏、交往和创作等活动,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的内化,通过内化推动学生能力的发展。“春之旅”主题综合展示课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寻“春天的足迹”,深入“春天的世界”,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会春天的勃勃生机。
  (四)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在设计主题综合展示课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通过观察、写作、绘画、游览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筛选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作欲望。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学习主题,让学生自主讨论交流:说一说春天的变化;画一幅校园春之图;朗读关于春天的诗歌;创作关于春天的诗歌并为其配上插图;等等。
  二、主题综合展示课的特点
  (一)贴近学生生活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对等。生活与语文学习是源头与活水的关系。语文教学只有贴近生活、联系生活,才能丰富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所以,主题综合展示课的学习内容一定是源于学生的生活。如“探索春天”,教师可以让学生和家長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观察大自然的变化,感受春天的魅力,将春天的美景拍成照片,做成相册,并配上相应的文字。这种贴近生活的实践活动,使得学生的阅读不再停留在纸面上的文字,而是融入了内心。
  (二)具体且易于操作
  主题综合展示课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小处着手,让学生做得来,易操作,切忌“假、大、空”。活动内容要小而精,内涵丰富,如围绕“春天的变化”,请学生画一幅校园春景图,朗读春天的诗歌,写一写关于春天的感受等。鼓励学生走出校园,感受校园外面的春天,丰富学生对春天的感受。
  (三)形式多样化
  学习内容确定后,展示课的活动形式要灵活多样。以学习“帮助他人”这个主题为例,学生可以演情景剧、演小品、观看电影等,通过直观的感受意识到帮助他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帮助他人也是在帮助自己。学习“我爱祖国大好河山”这个主题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微课等形式,让学生变换不同的身份给他人介绍名胜古迹。围绕“走进美丽乡村”这个学习主题,可以开展小报展、摄影展、小导游进乡村、汇编文集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探究中产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主题综合展示课的做法
  (一)以多样化的形式进行展示
  主题综合展示课应该是生动有趣的,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示主题内容至关重要,这将影响整个展示课的学习效果。在“春之品”环节,学生需要分组汇报展示,“诗签组”把收集到的诗歌做成诗签,配上插图,夹在书本里;“朗诵组”结合主题,开展阅读分享会,把与春天有关的诗歌与组员分享;“创作组”尝试编写诗歌、童谣,其中一首诗歌《我爱春天》是这样写的:春天是绿色的,它藏在小草里,春天是红色的,它藏在花朵里。春天是五颜六色的,它藏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摄影组”拍摄了很多春天的美丽瞬间和自然景物。多样化的展示形式有助于促进学生对主题内容的理解,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二)在拓展延伸中突出自主性
  展示课是一种“自主活化”的学习活动,展示过程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学生不仅要阅读,还要经历观察、调查等探索过程,在拓展学习中凸显主观能动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和学习内容,引导学生采用多样化的方法进行拓展学习,如看电影、制作“思维导图”、做小报、写日记等。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有的从气象学角度去分析,有的从动物学视角进行分析,有的从新闻记者视角去分析,还分别成立了“植物学”“动物学”“气象观察”等小组。   在展示汇报时,“植物学”小组发现春天来了,树发芽了、花开了,开花最早的树有桃树、杏树、李树,还发现了花草的细微变化,最后得出结论:植物的变化预示着春天来了。“动物学”小组发现动物活跃起来了,通过“思维导图”呈现动物的变化,如蜜蜂采花酿蜜,蜣螂钻出来了,燕子在屋檐下筑巢……“气象学”小组以日记的形式进行观察、思考,如下所示:
  学生在记录天气变化时分为3个时间段:早上8点、中午12点、晚上8点,通过观察、记录,最后得出结论:春天气温变化大,乍暖还寒,是流感高发期,我们要学会预防春季流行性感冒。
  学生不仅了解到春天的各种变化,还能够从不同角度说明春天的特点;不仅观察了校园里的春天,还关注到了校外春天的变化。从内容到形式,整个探究过程体现了学生对季节变化的关注,丰富了对“春”的认识,拓宽了知识面,发展了学生的探究精神。
  (三)在实践活动中加强互动与交流
  展示课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创新能力。把语文教材中的学习主题放到课外,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最后再回到课中进行展示,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课内外教学的整合。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春天,感受春天的变化,教师要鼓励学生加强互动与交流,通过不同形式将春天的变化记录下来。第一步:观察“绿地图”。学生观察学校绿色植物的分布情况,通过“绿地图”的形式直观了解校园里的春天。第二步:小组合作绘制“春之图”,并在组内交流讨论,思考地图上画了些什么,做好分工。组员们将搜集到的“春”元素融入“绿地图”,教师再给予适当的提示,如地图标题、图标示例、制作人姓名和时间。第三步:展示与评价。小组代表展示“春之图”。这个环节重在互动交流,学生在探寻校园春天变化的基础上,共同绘制“春之图”。
  在“春之旅”展示环节,小组汇报完毕后,其余学生可以提出问题,由汇报小组成员进行解答。对于无法解答的问题,汇报小组先记录下来,将其作为课后研究的内容和方向,如“植物的生长规律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吗”“人的身体跟季节变化有关系吗”等问题。
  在学生互动交流期间,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在展示过程中,要注重方法指导和价值观引领,有针对性地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在活动后期,要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适时反馈、调整,体现活动的自主性、互动性、延伸性等。
  主题综合展示课是“语文主题学习”的最后一道程序,教师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入手,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善于思考,将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体会、创意、感悟等展示出来,学会发现问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发展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责编 欧孔群)
其他文献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提升一全面”(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的总体发展目标。  由校领导担任学校首席信息官  《意见》提出,开展学校管理团队信
期刊
在风景秀丽的桂林市临桂区金山脚下,有这样一所学校:它是桂林市教育局直属学校,成立于2001年,由广西碧园企业集团独立出资与首都师范大学联合创办,它就是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桂林实验中学(以下简称“桂林首附”)。  办学十八年来,“桂林首附”始终秉持“努力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基,为民族的伟大复兴尽责”的办学理念,狠抓学校硬件、软件建设,先后获得全国民办非企业单位自律与诚信建设先进单位、自
期刊
“叮铃铃,叮铃铃……”随着一阵轻柔的闹铃声,唐柳燕睁开了惺忪睡眼。时间为六点半,从家到学校只需20分钟车程,她可以从容不迫地刷牙、洗脸,然后化一个简单清爽的妆容。她要以最具活力的状态,投入到一天的工作中。  从教三十年来,唐柳燕从一个普通教师成长为一校之长,从未离开教学一线,秉持着“浓浓语文味,深深语文情”的教学理念,形成了“朴实自然而内涵丰富,双基扎实而情智同行”的教学风格,追寻“美活灵”的育人
期刊
“我特别喜欢听杨老师朗读课文,他的声音特别有魅力,能带我们很快进入到课文的情境中。每次上他的课我们都感觉时间过得很快,多希望语文课能长一点啊!”北海市铁山港区南康镇雷田小学(以下简称雷田小学)学生杨逸艳对语文老师杨立赞不绝口。  这位备受学生喜爱的教师,在雷田小学任教已近20年,虽然期间有更好的机会,但他选择了留下。“因为喜欢教师这份职业,我觉得当老师很幸福,所以无论如何都会坚持下去!”杨立坚定地
期刊
郑梨花2010年大学毕业后,成为柳州市鱼峰区社湾小学一名语文老师。短短几年,她从一名村小教师成长为当地的教学能手,并成为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的入室弟子,多次登上“千课万人”“现代与经典”“名师教研”等全国教研平台培训讲学。  是什么原因让一个毕业才9年的村小教师迅速成长起来?郑梨花说,这要归功于鱼峰区实施的“梯级名师”队伍建设工程。从2014年起,鱼峰区开始实施该项工程,政府每年投入200万元用于该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学习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在阅读教学中起到组织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在小学中年段进行大量阅读,能够扩大学生的识字量,提高阅读能力,因此,教师更应该加强学生的阅读指导,教给学生阅读的
期刊
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组文阅读教学就是重组课内外多篇文章,将主题相似的文章以某种方式组合在一起,构建专题模块,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提高语文素养。下面,笔者以《曹冲称象》《三击掌》《华佗拜师》为例,谈谈小学低年段组文阅读教学的做法。  一、提炼主题,聚焦“语文要素”  组文阅读教学与单篇课文教学在容量上有所不同,教学目标的制定更难把握。教师在深入研读语文教材时,既要考虑阅读教学的主题,又
期刊
从小培养垃圾分类意识 近段时间,河北省香河县安头屯中心小学开展了以“爱护环境,从小做起”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爱护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图为该校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垃圾分类。(来源:新华网)  小学生发明晾衣神器 因为下雨天忘記收衣服被妈妈批评,南宁逸夫小学学生卢结轲发明了可以在下雨时自动收回的晾衣架。进入学校科技兴趣组4年以来,他发明制作了“脚踏翻页器”“汽车指纹手刹”“智能晴雨篷”等多个作品
期刊
单元预习指导与分享课作为“语文主题学习”的第一道程序,内容有以下幾个方面:①检测学生的预习效果,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②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整体初步感知单元学习内容;③学生分享学习资料,在自主学习与相互交流中归纳整理预习中遇到的问题,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具体而言,单元预习指导与分享课包含以下学习目标: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含义;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厘清文章脉络;分享学习资料,归纳整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既要得意,又要得言。精读引领课教学应回归语文教学本真,围绕“语用”这一课程本质,挖掘文本中的語言训练元素,引导学生在理解、积累和运用语言中发展语用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在教学统编教材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带刺的朋友》一课中,笔者以复述的形式进行语用训练,让学生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