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和勇于创新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要变展示自己为展示学生,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舞台,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从而提高他们数学自主学习能力。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关键词:小学生;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一、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的主动地位。”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人的素质发展,课堂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必须在课堂中完成。教学的基本任务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是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和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应该从旧的教学观念摆脱出来,改变那种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师不应该成为课堂的主宰者,改变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的单边活动。由一味传授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知识,为学生创设一种自主学习方式和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教学中要从传统的传授角色向教育过程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的角色转变,要有更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来面对工作,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一个优秀的教师。教师必须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和数学的核心素养,一专多能的能力和高尚的品格,做好学生的表率,用自己的言语和行动去感染学生,把自己当做学生的学习伙伴,真正地为学生服务,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他们创建和谐新颖的师生关系。
二、创造良好的情境,诱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课程实施建议之一。教学情境对儿童而言具有较强的情感吸引力,容易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促使学生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创设教学情境的几点常见做法有:
1、利用课件,创设新奇情境。小学生年龄小,思维不稳定,有着很强的好奇心。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教师在上课时,可将教学内容制作成新奇的课件,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让学生自主地置于情境之中,参与课堂新知识的学习。例如,在教学一年级《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这节课,老师以生活实际联系为素材,创设了“小猪佩奇”的对话,以动画生动有趣的情境,教师并辅以富于儿童化的语言,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将计算教学融入解决问题之中,让学生在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和算理训练。在巩固练习中,以“摘苹果”进行抢答活动,促使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又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会数学知识,达到自己的求知欲。
2、联系生活,创设和谐情境。生活是数学之源,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在教学时,可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之中,设计一种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掌握新知。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采用联系日常生活,引入新课。课前做个套圈游戏,把全班同学排成一个长方形向中心套圈,能套住有奖励。其中几个同学叫起来:“这样不公平。”为什么这样做游戏不公平?(因为有的同学离中心近,有的同学离中心远)那应该怎么站才公平?(围成一个圆)为什么?那圆究竟有什么特征?这样,学生就能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高了。
3、巧设疑问,创设探索情境。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巧设疑问,创设一种探索情境,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学习,充分发挥学生潜在的智能,又如,在教学《抽屉原理》,设置一个“扑克游戏”:有一副扑克牌(除去大小王)52张牌,从中任意抽出5张,让老师来猜。老师猜的结果是:不管怎么抽,至少有两张牌是同一种花色。学生觉得奇妙,这时,老师趁势说:“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能明白其中的奥秘。”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睁大了好奇的眼睛,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其中的奥秘,积极性很高,都急着想让老师讲新课,这种情境符合小学生的身心规律,最容易使小学生对探究问题产生浓厚兴趣,而这种浓厚兴趣,又给小学生探究学习带来不可估量的活力和动力。
三、构建互动化的课堂,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能力
新课程标准提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探知新知这一过程中,老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数学的核心素养,通过师生相互交流的方式,创设互动式的课堂活动。
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二年级的学生,对直观的事物更感兴趣,也更喜欢动手操作,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时,以活动来贯穿整节课,设计了指角、表示角、找角、做角、画角、比较角等多形式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探究、交流、展示的机会,留给了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营造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使得课堂活起来、动起来了。比如:在做活动角的过程中,怎样做可以使角比老师的角大?怎么才能使得两个角一样大?学生通过活动,自己动手试一试,既感触到了具体的角,又探索出使得两个样大的方法,进而感悟到角的大小与角两边叉开的程度关。角的两边叉开越大,角越大,角的两边叉开越小,角起小。
四、注重学法指导,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改革中指出:让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也已经不仅是“学会”,更重要的是“会学”。因此,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渗透学法指导,深入了解学生的诸多因素,多与学生交流,遇到问题学生要鼓励和帮助他们,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1、在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猜测,在操作中验证,在交流中发现,在阅读中理解,使课堂形成多方的互动,多向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不仅仅是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态度、思想、方法,是一种探究的品质,这对他们后续知识的学习将有较大的影响,为学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性,首先要创设自主学习的机会,提供学生提供操作的平台,课堂上让学生亲自参与尝试、体验、亲自去做,通过动手、动口、动脑,促使外部学习活动逐步内化为自身内部智力活动,只有这样,自主学习才有效。
3、在实践操作中,教师应培养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实践活动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做好以下几点:
(1)留心日常生活,自主拓展知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处处有数学。从小学生入校开始,就教育学生,准备一个特殊的笔记本和数学的学习用具,用好本子记下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2)在操作中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思维。学生通过操作寻求知识是学习数学的一种基本手段,而数学的目的是发现抽象的数学规律,揭示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操作时,要注重操作过程,既要加强直观性的操作,又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及时進行抽象认识,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得到发展。
(3)注意操作和叙述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计划、有次序的操作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演示操作过程,而且还能强化学生在操作中形成的表象,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小学教学参考》,2012(8):72-72
[2]《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G4274
关键词:小学生;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一、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的主动地位。”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人的素质发展,课堂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必须在课堂中完成。教学的基本任务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是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和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应该从旧的教学观念摆脱出来,改变那种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师不应该成为课堂的主宰者,改变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的单边活动。由一味传授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知识,为学生创设一种自主学习方式和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教学中要从传统的传授角色向教育过程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的角色转变,要有更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来面对工作,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一个优秀的教师。教师必须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和数学的核心素养,一专多能的能力和高尚的品格,做好学生的表率,用自己的言语和行动去感染学生,把自己当做学生的学习伙伴,真正地为学生服务,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他们创建和谐新颖的师生关系。
二、创造良好的情境,诱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课程实施建议之一。教学情境对儿童而言具有较强的情感吸引力,容易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促使学生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创设教学情境的几点常见做法有:
1、利用课件,创设新奇情境。小学生年龄小,思维不稳定,有着很强的好奇心。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教师在上课时,可将教学内容制作成新奇的课件,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让学生自主地置于情境之中,参与课堂新知识的学习。例如,在教学一年级《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这节课,老师以生活实际联系为素材,创设了“小猪佩奇”的对话,以动画生动有趣的情境,教师并辅以富于儿童化的语言,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将计算教学融入解决问题之中,让学生在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和算理训练。在巩固练习中,以“摘苹果”进行抢答活动,促使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又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会数学知识,达到自己的求知欲。
2、联系生活,创设和谐情境。生活是数学之源,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在教学时,可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之中,设计一种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掌握新知。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采用联系日常生活,引入新课。课前做个套圈游戏,把全班同学排成一个长方形向中心套圈,能套住有奖励。其中几个同学叫起来:“这样不公平。”为什么这样做游戏不公平?(因为有的同学离中心近,有的同学离中心远)那应该怎么站才公平?(围成一个圆)为什么?那圆究竟有什么特征?这样,学生就能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高了。
3、巧设疑问,创设探索情境。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巧设疑问,创设一种探索情境,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学习,充分发挥学生潜在的智能,又如,在教学《抽屉原理》,设置一个“扑克游戏”:有一副扑克牌(除去大小王)52张牌,从中任意抽出5张,让老师来猜。老师猜的结果是:不管怎么抽,至少有两张牌是同一种花色。学生觉得奇妙,这时,老师趁势说:“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能明白其中的奥秘。”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睁大了好奇的眼睛,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其中的奥秘,积极性很高,都急着想让老师讲新课,这种情境符合小学生的身心规律,最容易使小学生对探究问题产生浓厚兴趣,而这种浓厚兴趣,又给小学生探究学习带来不可估量的活力和动力。
三、构建互动化的课堂,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能力
新课程标准提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探知新知这一过程中,老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数学的核心素养,通过师生相互交流的方式,创设互动式的课堂活动。
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二年级的学生,对直观的事物更感兴趣,也更喜欢动手操作,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时,以活动来贯穿整节课,设计了指角、表示角、找角、做角、画角、比较角等多形式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探究、交流、展示的机会,留给了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营造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使得课堂活起来、动起来了。比如:在做活动角的过程中,怎样做可以使角比老师的角大?怎么才能使得两个角一样大?学生通过活动,自己动手试一试,既感触到了具体的角,又探索出使得两个样大的方法,进而感悟到角的大小与角两边叉开的程度关。角的两边叉开越大,角越大,角的两边叉开越小,角起小。
四、注重学法指导,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改革中指出:让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也已经不仅是“学会”,更重要的是“会学”。因此,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渗透学法指导,深入了解学生的诸多因素,多与学生交流,遇到问题学生要鼓励和帮助他们,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1、在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猜测,在操作中验证,在交流中发现,在阅读中理解,使课堂形成多方的互动,多向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不仅仅是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态度、思想、方法,是一种探究的品质,这对他们后续知识的学习将有较大的影响,为学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性,首先要创设自主学习的机会,提供学生提供操作的平台,课堂上让学生亲自参与尝试、体验、亲自去做,通过动手、动口、动脑,促使外部学习活动逐步内化为自身内部智力活动,只有这样,自主学习才有效。
3、在实践操作中,教师应培养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实践活动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做好以下几点:
(1)留心日常生活,自主拓展知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处处有数学。从小学生入校开始,就教育学生,准备一个特殊的笔记本和数学的学习用具,用好本子记下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2)在操作中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思维。学生通过操作寻求知识是学习数学的一种基本手段,而数学的目的是发现抽象的数学规律,揭示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操作时,要注重操作过程,既要加强直观性的操作,又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及时進行抽象认识,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得到发展。
(3)注意操作和叙述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计划、有次序的操作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演示操作过程,而且还能强化学生在操作中形成的表象,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小学教学参考》,2012(8):72-72
[2]《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G4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