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维疑问句研究综述

来源 :报刊荟萃(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L66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疑问句是维吾尔语,汉语中的常用句式,通过分析汉维疑问句研究的相关文献,对其进行梳理,归纳,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汉语;维吾尔语;疑问句
  疑问句是按照句子的语气划分出来的类,是用疑问语气提出问题,表示询问的句子。在任何一种语言中,疑问句都是一种很重要,使用频率很高的句式,在人们的交际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疑问句也早己引起了学界的重视。对汉维语疑问句的研究中,主要是以单语研究为主,现代汉语疑问句的研究以《马氏文通》为代表,它继承了我国助字研究的传统。相对于汉语来说,维语疑问句的研究虽然起步晚,时间短,但是在学术同人的共同努力下,也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本文选取了与主题相关的若干文献,从汉维疑问句对比、维吾尔语疑问语调研究、汉维疑问代词对比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整理。
  一、汉维疑问句对比研究
  巴依尔的《汉维语疑问句对比分析》中,用对比分析的方法,详细的列出汉维语这两种疑问句的各种类型,并从句法结构、语义这两个方面进行对比,找出这两种疑问句的各種句法结构在对应表达中的异同,进一步总结出维汉是非问句的使用基本相同,即汉语是非疑问句在陈述句后补充的是非问一般是词或短语的形式,比如:“行吗,好吗,对吗”等等。这些词或短语在维语中有对应形式,汉语这类是非疑问句前面的陈述句和后面补充的疑问句中间要用逗号隔开,而维语不用逗号隔开。
  徐彦的《汉维语疑问句对比》中,虽然作者从疑问句的结构形式上划分与巴依尔的论文相同,但是他将真性问句和假性问句作为划分汉、维语疑问句的标准。并根据其共有的功能(即都是求取信息)将是非问句、特指问句、选择问句和正反问句这四类问句归为真性问句。反问句和问候问句都是借发问给予信息或提供服务,所以将其划为假性问句。他将汉维的真假性问句一一作了对比,得出的观点基本与巴依尔的观点相同,此外他还指出汉语的语气词在译成维语时可不用翻译,汉维语正反问句都是用动词的肯定和否定形式并列的方式提问的。
  在金妙芳、王正民的《汉维疑问句对比》中,简单的将是非问句、特指问句、选择问句和反复问句做了比较;柳彦玲的《汉维选择疑问句的对比》一文比以上的汉维疑问句对比分析的中关于选择疑问句章节写得更为详细,她是从维汉选择疑问句的形式特点、汉维前后选择项的语义关系、汉维选择问相同项的省略规则及汉维选择问的应用价值的角度出发,得出汉维选择问句在形式特点和相同项省略的规则上不一致,但汉维选择疑问句在语义、前后选择项的语义关系及交际功能上基本一致。体现了语言的民族性和思维的相似性;
  张伟立的《浅谈维吾尔语中的M+?疑问句的意向》则是从句意倾向进行分类并作了详细的描述;而在他的《浅谈维吾尔语中的“J+?”句》中,归纳出了“J+?”句的两种类型:①是以前一个人的谈话为材料构造出来的。②即是由上文、语境等等引起的,并不重复什么。他不仅分析了这两种类型的功能,还与并与“J+??”句作了比较,他认为“J+??”句的疑问功能强于“J+?”句,且前者可不依赖于语境,独立性强局限性小,而后者恰恰相反。在回答的方式上也它们有所不同,前者要求对方如实回答,后者侧重于证实自己推测、倾向的结果,并不看重对方的回答。
  二、维吾尔语疑问语调研究
  在《维吾尔语疑问语调的声学特征》中江海燕等人,从维吾尔语疑问语调的音高、音长、音强特点和性别差异中,发现维语疑问语调的声学特征主要体现在句末音节,相比于陈述语调的渐降走势,疑问句的末音节基频走势是上扬的。与陈述句相比,疑问语调的其他声学特征主要表现在句末音强较大,音长较长,而整个句子的句长较短。所考察的音点在这些特征上都体现了相同的趋势。女性的疑问语调特征比男性运用得更明显。
  而艾则孜·阿不力米提的《维吾尔语一般疑问句语调的声学特征分析》是针对维吾尔语一般疑问句在中心方言和和田方言中的两种语调模式,但是他从音高、时长和基频特点的角度研究,分析得出同一个语气在不同方言中呈现出不同的韵律模式——维吾尔语疑问语气在中心方言中的承载单位是句末,和田方言中的承载单位是句末的最后音节。
  吐尔逊·卡得,王蓓的《维吾尔语中疑问和焦点对语调的共同调节作用》中从焦点和陈述/疑问语气这两个基本交流功能出发,系统研究了维吾尔语焦点和疑问语气对语调的调节作用,发现维吾尔语疑问句中焦点对音高和时长都有调节作用。通过数据得出焦点词音高上升、音域扩大,焦点后音高仍保持高,但焦点前的音高基本不变;疑问语调的重要特征是句末音高出现大幅度上扬,另外疑问句中焦点词后的音高高于其在陈述句条件下的表现;焦点成分时长延长,而焦点前后成分的时长变化不明显;与陈述句相比,疑问句的总时长要长于陈述句的,且主要表现在句末成分的时长上。
  三、汉维疑问代词对比研究
  潘振宇的《汉维疑问代词对比》中,把汉维语义相当的疑问代词一一列举,还提出维吾尔语中???????? /???????? 、 ???? 这两个疑问代词在汉语中没有与之相对应的疑问代词。通过对比,他认为在数量上,维语的疑问代词比汉语的略多;在语法功能上,汉、维语的疑问代词一般都具有指别和代替两种作用;在使用上,汉、维语的疑问代词主要都是用于询问,它们还能用于反问、任指、虚指;在表“数”上,汉语的名词性疑问代词如“谁”、“什么”等在形式上都没有单复数的区分,但维语的名词性疑问代词有严格的单复数区别。
  在马德元《汉语和维吾尔语的代词对比》的疑问代词对比中,他与潘振宇逐词对应不同,他是将维吾尔语疑问代词按问人、物、性质状态、数量、时间、方位、原因、区别来划分,并在句法功能、汉维疑问代词的虚指、任指等方面做了比较。
  在对“nemε”一词的研究中,孙亚俊的《维吾尔语疑问代词“nemε”的非疑问用法探析》是从语法、语义层面将维吾尔语疑问代词“nem ε”的非疑问用法概括为任指性用法、虚指性用法、例指性用法、否定性用法、特指性用法和表示某种语气,归纳出“nemε”在各类非疑问用法中相对固定的表现形式和出现的语言环境;而木哈拜提·哈斯木等人的《现代维语“ nemε”一词的语用研究》中,他例举出“ nemε”与其他词或词缀结合,构成一系列复合疑问词或派生疑问词所表达的含义,用较丰富的语言实例说明了现代维语中的“ nemε”一词,在不同场合中的不同用法。   在《维吾尔语疑问代词“kim”用法浅析》中,孙亚俊详尽地描写了“kim”的疑问用法、非疑问用法及“kim”的构词法,他认为在实际语境中,特别是当“kim”与一些词组连用或出现在一些固定的句法格式中时,它往往就失去了疑问功能,呈现出了任指、虚指、否定用法和表语气的功能,但是这些语言现象需要在具体的环境中才能做出判断。
  四、结语
  从维吾尔语疑问句的研究现状可以了解到,目前此类研究成果多以论文形式发表,而且零散不成系统。虽然程适良先生主编的《现代维吾尔语语法》、陈世明和热扎克的《维吾尔语实用语法》、高士杰的《维吾尔语语法》等书中有关于维吾尔疑问句的内容,但也只是将其大致分类,并没有全面的深入研究。
  在现有的研究中,多是在静态层面上进行分类研究,关注点多在维汉疑问句对比、对应上,而对于疑问句结构构成、语用等方面关注较少,因此在深度和广度上需要进一步探究。从研究方法上看,研究理论与模式都基本相同,比较传统。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研究者們应采用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相结合的观点,根据实际研究,创新研究方法,以促进汉维疑问句研究领域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巴依尔.汉维语疑问句对比分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1.
  [2]徐彦.汉维语疑问句对比[D].新疆大学,2004.
  [3]金妙芳,王正民.汉维疑问句对比[J].语言与翻译,1990(02):69-72.
  [4]柳彦玲.汉维选择疑问句的对比[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02):125-127.
  [5]张伟立.浅谈维吾尔语中“M+?”疑问句的意向[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03):109-116.
  [6]张伟立.浅谈维吾尔语中的“J+?”句[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01):109-111.
  [7]江海燕,刘岩,卢莉.维吾尔语疑问语调的声学特征[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S1):635-639.
  [8]艾则孜·阿不力米提.维吾尔语一般疑问句语调的声学特征分析[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2(03):53-55.
  [9]吐尔逊·卡得,王蓓.维吾尔语中疑问和焦点对语调的共同调节作用[J].计算机应用,2013,33(03):784-788.
  [10]潘振宇.汉维语疑问代词对比[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7(05):58-64.
  [11]马德元.汉语和维吾尔语的代词对比[J].语言与翻译,2005(03):14-18.
  [12]孙亚俊.维吾尔语疑问代词“kim”用法浅析[J].语言与翻译,2017(03):27-32.
  作者简介:张淑君(1996—),女,汉族,湖南祁东人,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汉维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阅读能力是小学生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它是在教学过程中长期积累的经验,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力以及文字功底都有密切的关系。作为与母语相关的课程,语文学习一直是教学的重点。由于固有教学理念和应试教学的影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经常忽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单一,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实施授课,甚至不利于学生汉语水平和表达能力的延展。新课标教学对小学语文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在课程学习的基础上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细细品读总书记讲话,不难看出“有理想”是大学生“成为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前提;“有本领”是大学生“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的关键;“有担当”是大学生“在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的保障。
期刊
摘 要:新一轮课程改革主要改变“以知识为中心”的,培养目标单一,重提问轻思维,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式;代之以“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的素质教育模式,要求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树立全新观点,探究新方法、新模式,大胆改革、优化课堂,形成开放性的课堂,突显以学生自主学
期刊
摘 要:现代社会是一个专业人士的时代,专业人士在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究竟什么才是专业人士?什么才是专业特质?本文拟梳理相关的学术探讨,以其对日后的研究产生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专业;专业化;专业特质  现代社会是一个“专业人士的时代”,在一般大众看来,专业是稀少和特殊的,专业人士在社会中也是少数人群,专业人士所掌握的专业技能也并不容易获得,那么究竟什么是专业?专业人士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特质,
期刊
摘 要:现位于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校内的山西大学堂旧址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的工科大楼门厅东墙上刻有《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教职员题名碑》。通过对《题名碑》的科学合理解读,开发有学校特色和优势的课程,可以加深学生对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历史的了解,丰富学校精神,传承历史文化,培养家国情怀。  关键词:山西大学堂;《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教职员题名碑》;西学专斋  现位于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校内的山西大学堂
期刊
摘 要:耗羡归公是清代中期的重要财税改革,对其的考察反思也能给予诸多启迪。其原意在针对时弊,整肃官场纪律、减少官吏随意索取、保障省级与中央机构的财源。但这一良好制度设计最终经历了合理化与集权化的双重失败。根本原因是其所依赖的财赋相对于税基的显著偏移、过度垂直集权的管理困难,以及清代国家能力的根本低下,即整体政治与财税组织的结构性问题。  关键词:耗羡归公;财政“合理化”;清代经济  一、耗羡归公的
期刊
摘 要:政论文作为国家发声的重要手段,其翻译的精准度对传递大国之声也显得尤为重要。作者以十九大报告译文为例,首先概述目的论,简述政论文语言特点。最后结合实例分析十九大报告英译,简析目的论指导下翻译方法的灵活运用,强调目的论对政论文翻译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目的论;十九大报告英译;政论文翻译  政论文内含国家方针和制度,是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渠道。由于政论文语言风格的独特,加上英汉语言的差异,忠实准
期刊
摘 要:河北保定自古山川秀美、人杰地灵,在近代革命历史中更是留下众多的红色遗迹。红色文化承载着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当今,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在跨文化视域下展开对红色文化的研究、宣传以及发展也愈加重要。本文旨在通过在跨文化视野下对保定地区的红色文化进行初步研究以期初步探究保定红色文化的对外宣传策略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跨文化;保定红色文化;对外宣传发展  一、红色文化研究现状  红色文化
期刊
摘 要:中西方相互间的文化差异,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彼此的文化交流、文学作品翻译的难度。文章通过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文学作品翻译的影响,对中西方跨文化背景下的文学翻译策略进行探讨,旨在为如何促进中西方跨文化背景下文学翻译工作的有序开展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跨文化;影响;文学翻译  由于文化氛围的差异,使得人们产生了不尽相同的价值观念;由于生活态度的差异,使得人们产生了不尽相同的文学作品喜好
期刊
摘 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表扬教育是一种常用的、有效的教育方法,但在现实操作中,表扬教育往往被滥用乃至神化,其结果与理想南辕北辙。因此,本文从表扬的内涵、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合理使用的技巧等方面展开探析,力求帮助教育者厘清思想,把握操作技巧,从而科学、高效地运用表扬教育方式,达到最完美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表扬;爱;表扬技巧  希望获得表扬是人之常情,每个人都渴望获得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