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教学思考与探索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ki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8-124-02
  
  当今的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的文言文教学过程可归纳为一种模式,即:文章作者介绍——朗读——疏通词句——课文内容及主题分析——练习。这些教师存在这样三个“中心意识”:1.以知识为中心,一味强调接受。2.以教师为中心,一味强调灌输。3.以诵记为中心,一味强调记忆。应该说,从教师的角度来看,以不变应万变,上课显得得心应手,完全不用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安排,只要把准备好的教学内容简单地塞给学生就是了。一堂课下来,教师讲得不亦乐乎,学生记个不停,课后教师再加一句,回去把这些内容背出,明天检查!不用担心学生掌握不了,但我们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面对课文中那么多的文言名篇,对以上这种教法不会感到心痛吗?这简直是在糟蹋文言精品!长期以往,在学生眼中,文言文会像洪水猛兽一样变得面目可憎,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便会荡然无存。
  一、架桥铺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文言文、现代文一脉相承,许多语词、语用、语义是相通相连的,学生学习生活中就存在大量耳熟能详的成语、名句,学生积累的知识经验、已有的学习方法本身就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基础。这些与学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经验因素一旦得到尊重并被充分调动,文言文与学生的距离感就会大大消除。但长期以来在教学过程中不顾学生实际,不顾课文难易深浅,一律被处理成接受和理解他人的经验,一律被强化灌输,所以文言文在学生心目中越发变得“面目可憎”,遥不可及。基于上述认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前尽可能使学生找到学习文言文的“桥和路”,增强学习文言文的信心和兴趣。
  1、以故事传说引出课文。以《出师表》为例,有关三国的故事、人物是家喻户晓的,让学生讲讲他们知道的三国故事,谈谈对人物形象的看法,促使这些经验自然介入教学过程。学生在把握历史背景及诸葛亮的人物故事后,对《出师表》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也会简单快捷得多,在学习背诵《出师表》时会感到亲切许多。
  2、以成语名句引出课文。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一鼓作气”等,课前可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些成语的本意、引申意及出处,增强学习《醉翁亭记》及《曹刿论战》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文中的成语,如,温故知新、愚公移山、气象万千、心旷神怡、水落石出、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三顾茅庐、因势利导等,而正是这些有生命力的词语能有效地吸引学生求知的热情。教师只有抓住这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桥和路”,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相信教学效果会大大增强。
  3、以精彩句子引出课文。文言名篇都有精彩的语段,或长于描写,或重于叙述,或偏于议论,教师把这些精美“点心”拿出来先让学生尝一口,尝到“甜头”后自然可轻松地组织新的教学活动。如《岳阳楼记》中的“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如果教师能在学生面前声情并茂地朗诵这一段,相信一定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4、用插图或画面引出课文。文言课文中有少量精美的插图,教师也可从网上下载相应的图片资料,作为激发学生学习文言作品的兴趣。如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插图,让他们试着说故事(看图说话比赛),再对照课文原句,体会文字语句的特点。《螳螂捕蛇》中的插图也可以同样处理。学习《木兰诗》可从网上让学生欣赏《花木兰》的镜头,从而对照《木兰诗》学习,相信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学生的兴趣犹如水面,只有教师善于体察学生的个性爱好,善于激发、引导,才能起波澜。
  二、品味体验,读出美的享受
  语文学习是以认知基础上的体验、感悟、熏陶为主的。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却每每发现学生与文言文文本之间缺乏对话,学生“活生生的体验”及“自我的精神体验”得不到重视和尊重,属于学生自己的、自由的体验被简单乏味的所谓讲解翻译所代替,学生学习的文言文的空间被极大地限制在课内有限的选文中。因此,文言文教学还须对学生的情感体验予以充分关注,让学生尝试发掘文言文的美点,加强朗读指导,促进学生从文字浅层到内涵的理解认识转化。具体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听读探寻美。可采取配乐听读,特别对那些短小优美的抒情小品,更是适宜。
  以《陋室铭》为例,在幽雅的古乐曲中,声情并茂的朗读,聆听此铭,更觉情与景会,事与心谐。听着听着,不觉此室之陋,但觉此室之雅。眼前浮现:环境之雅:“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人文之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心境之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全文抒发了作者旷达致远,不同流俗的可贵气质。为了强化这种感受,可重复播放,并让学生闭上眼睛,默默地体会,调动起自己的情感体验与想像,与作者“心灵沟通”。
  2、议读体验美。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读并相互讨论来感受美点。具体可用说、读、论、评等方法。如上《口技》,告诉学生描写的方式有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两种,引导学生初步体会对口技表演的精彩描写,由于文字浅显,完全可采用“说、读、论、、评”方法。第一阶段:要求学生把自己认为精彩的文字找出来并把阅读的初步感受告诉同桌,然后同桌之间进行讨论交流(人数可确定在4-6人间);第二阶段:由每个讨论小组推荐一至二名学生上台陈述小组的审美体验结果;第三阶段:学生审美信息评述。由教师对学生的观点、看法进行讲评,或由学生进行评点。在这里,教师的评讲尤为重要。它对学生的审美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这些方法也并不是不可改变的。但要明确的是,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必须有一个前提,即学生的阅读、鉴赏、审美活动,必须是主动的,是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活动,只有这样,就一定能让学生动起来,就一定能达到文言文教学的目的。
  3、品读再现美。“用心去感受作者的心,通过语言文字,看看那充满诗意的画面”,人们欣赏文学作品,是从形象感受开始的,形象作用于读者的感觉和感情,使读者受到艺术感染,于潜移默化中逐步体会到包含于其中的思想。在对文言文精彩片断的欣赏上,尤其要加大对学生的指导和鼓励,让他们有品读的意识和方法,具体可从文字语言、内容情感、表现手法、结构形式等方面进行。
  三、实践活用,别有一番天地
  学以致用,学习文言文也重在活用,文言文教学必须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密切相联系,注重有效的知识积累,拓宽知识面,迁移习得,达到触类旁通。
  1、改。如学习《醉翁亭记》,文中的山景与马岙的山景极为相似,在教学过程中,我故意这么读:“环马岙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青青世界也(或长春岭也),山行三四百米,有亭翼然临于林间者,竹亭也……”学生听后,先是大笑,而后肃然沉思、恍然大悟,接下来我要求学生仿此妙文写一篇游记(学生大多去游玩过),学生欣然提笔,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其它课文如《陋室铭》,也相应要求学生能改写,通过这种训练方式,读写结合,一举双得。
  2、延。其实课内的文字是有限的,精彩更在课外,因此,尽可能多为学生提供短小精美的“姊妹篇”,让学生巩固迁移所学的文言知识。如学了《螳螂捕蛇》后可让学生试读《蜘蛛捕蛇》,学了《醉翁亭记》后读《小石潭记》,读了《桃花源记》后推荐《五柳先生传》等。
  3、演。很多文言课文都是相当不错的课本剧素材,如《口技》,《卖炭翁》《愚公移山》等,只要教师稍作改编就可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再加工,使学生更易学、更有兴趣学,学得更好。
  4、辩。根据学生的特点,有效利用课文资源设计小型的课堂辩论活动。如学了《马说》,可围绕人才观设计辩论话题:1、论人才与社会环境;2论毛遂自荐。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觉得还可在初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设计每一课的“自助式学习套餐”和“他助式学习套餐”,课前要求学生利用工具书或参考资料初识文字内容,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特点,自行解决1—2个问题;如有困难则可请教同学予以解决。这样可使学生学文言文不再感到苦恼,相反让他们感到克服困难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从而把学习文言文当作一种享受,而不是强加给自己的任务。
  学习语文,就是为了让学生接触语文,走进语文,而学习文言文更需要我们教师引导学生与之对话,与之交流,尽可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空间,相信文言文教学就能开出美丽的花。
其他文献
摘 要:培养良好的职业意识是职业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文章从职业意识的重要内容出发,根据职校盲生的特点,将相应的职业意识贯穿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建立一定的职业意识。  关键词:职业学校 盲生 英语教学 职业意识 培养    职业意识,指的就是学生的就业意识,它包括自信意识、责任意识、协作意识和创新意识等方面的内容。职校盲生由于自身的特殊情况他们大多职业意识薄弱,职业适应能力较差,
詹姆斯·乔伊斯是意识流小说的主要代表人物,其创作的《尤利西斯》对后世意识流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詹姆斯·乔伊斯笔下的《尤利西斯》语言陌生化特征明显,语言的自由
目的 探讨精细提取技术钻取大量胡须毛囊治疗大面积雄激素性脱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2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收治的Ⅴ级及以上的雄激素性脱发患者,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8-113-01    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课程评价观,强烈冲击着现有的教师和教育体系,对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对教师的思想观念和教学实践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促使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对传统的教师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和转变。但现实并没有达到我们所期望的效果。我在此对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定位的现状作此粗
以实践经验为基础,对开展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进行简单说明,结合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问题反馈情况,从建筑工程管理入手,总结施工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
摘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的要求,语文教学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新素材,把创新教育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的第一环节,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培养。下面是我在多年教学工作中对如何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目标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创造性思维 创设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8-117
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不断拓展的市场空间,为广大创业者,特别是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青年创业者提供了无限契机,创造了大量新的就业岗位。中国就业促进会与阿里巴巴集团近期联
摘 要: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广大数学教师密切关注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学 培养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8-118-01    当今社会的教育模式已经由“应试教育”逐渐转变为“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江泽民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
摘 要:培养学生兴趣和责任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备课到课堂教学,结合“工具书”、“课后习题”、“学习手册”、使学生易学易懂;打破“师道尊严”,由学生大胆质疑解答,畅所欲言;作文选材贴近生活;重视差生作文指导。  关键词:兴趣 责任感 爱心 积极主动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8-122-02     1999年,国务院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8-116-01    一、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姓名:雷之德;年龄:17岁;性别:男;班级:07园林班。  校园特征:他身高170厘米的胖个头,戴着一副黑框眼镜,喜欢穿运动服。性格温和,思想单纯,说话时笑容可掬、动作夸张,见到每一位老师都能大声热情的问好。平日里喜欢跟在班主任身后帮忙拿教案本或教具等,并且主动找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