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对负压吸引在烧伤创面上的运用。方法:将2014年3月-3015年3月在我院烧伤科治疗的6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封闭负压吸引(VSD)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两组均待肉芽组织生长后游离皮片移植,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率、皮片成活率、疼痛程度、换药次数及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皮片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烧伤创面上应用封闭负压吸引效果显著,可促进创面的早期愈合,减少患者痛苦,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烧伤创面 封闭负压吸引 效果分析
烧伤是临床常见疾病,其创面存在炎症反应、渗出和坏死组织以及感染中毒,给临床的创面处理和后续治疗带来一定困难[1]。由于烧伤创面随着损伤程度的逐渐加深,会显著影响组织修复和再生,因此,早期的处理至关重要。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技术,利用持续的负压吸引,加速局部的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利于创面的愈合[2]。本研究对负压吸引在烧伤创面上的运用进行分析,现具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3月-3015年3月在我院烧伤科治疗的6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1-73岁,平均年龄(39.7+4.8)岁,病程1-5d;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26-77岁,平均年龄(41.2+5.3)岁,病程1-8d;所有患者均确诊为烧伤;其中,火烧伤26例,电烧伤12例,烫伤22例;烧伤部位集中在四肢,烧伤程度在Ⅱ-Ⅳ度之间,烧伤面积在体表总面积的2%-10%;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烧伤类型、烧伤程度等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彻底清理创面,去除异物及坏死组织,并用过氧化氢及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干净,暴露创面。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用凡士林布覆盖后换药。观察组采用VSD治疗,将略大于创面的VSD材料覆盖于创面,使用皮肤缝合器固定,对周围皮肤进行消毒,并用生物膜盖封到整个创面至正常皮肤3cm处,连接负压引流管1根或数根,接入负压吸引装置,负压控制在-50~-80kPa[3];VSD治疗期间给予抗生素及营养支持治疗,并将引流管连接生理盐水持续冲洗,避免堵塞;7-10d后去除VSD敷料,若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可给予游离皮片移植,若创面血运欠佳,则更换VSD装置继续负压引流直至肉芽组织生长,再行游离皮片移植。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感染率、皮片成活率、疼痛程度、换药次数及愈合时间。皮片成活效果评价疗效,优为皮片成活≥95%,血肿面积<2cm2,无感染;良为皮片成活大≥85%,血肿面积在2-5 cm2,无感染;差为皮片成活<85%,血肿面积>5 cm2,有感染[4]。疼痛程度采用VAS疼痛量表评价。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17.0软件包分析所有临床资料。采用( )表示计量资料属正态分布,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感染率、皮片成活率比较,见表1。观察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皮片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换药次数及愈合时间比较,见表2。观察组疼痛程度、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烧伤可导致皮肤及深层组织受损,正常的保护功能遭到破坏,局部组织发生水肿、微循环障碍,可迅速进展产生进行性损害。本病病情复杂,患者常感到剧烈疼痛,因此,早期的清创、增强局部组织活性,尽快植皮修复,是临床治疗的关键。常规的清创换药,进行次数多、频率高,且容易发生反复感染,临床效果不佳。本研究采用封闭负压吸引,通过在创面建立密闭空间,持续负压吸引,加速局部有毒物质的代谢,改善受损区域血运,避免了外界感染源对创面的污染,减轻了创面水肿,加速了创面愈合[5]。因此,VSD为后续的游离皮片移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利于皮片的成活,减少了手术次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本研究结果也显示,观察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皮片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证明VSD用于烧伤治疗效果显著,可减少创面的感染,加速组织的修复与再生,加快创面的愈合,减轻患者承受的痛苦,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參考文献
[1]熊俊林,周华,黄毅等.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在深度电烧伤创面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实践,2015,24(2):109-111
[2]马勇.负压封闭引流在烧伤合并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4(12):103-104
[3]颜莘,张明谏,李小兵等.封闭负压吸引技术对电烧伤创面间生态组织保护作用临床研究[J].天津医药,2012,40(6):618-620
[4]刘辉霞,申美平.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术在修复老年深度烧伤患者创面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522-1523
[5]苏本玄,沈国良,赵小瑜等.负压封闭引流术在手背深Ⅱ度烧伤创面中的临床应用[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0(5):1090-1091
【关键词】 烧伤创面 封闭负压吸引 效果分析
烧伤是临床常见疾病,其创面存在炎症反应、渗出和坏死组织以及感染中毒,给临床的创面处理和后续治疗带来一定困难[1]。由于烧伤创面随着损伤程度的逐渐加深,会显著影响组织修复和再生,因此,早期的处理至关重要。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技术,利用持续的负压吸引,加速局部的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利于创面的愈合[2]。本研究对负压吸引在烧伤创面上的运用进行分析,现具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3月-3015年3月在我院烧伤科治疗的6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1-73岁,平均年龄(39.7+4.8)岁,病程1-5d;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26-77岁,平均年龄(41.2+5.3)岁,病程1-8d;所有患者均确诊为烧伤;其中,火烧伤26例,电烧伤12例,烫伤22例;烧伤部位集中在四肢,烧伤程度在Ⅱ-Ⅳ度之间,烧伤面积在体表总面积的2%-10%;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烧伤类型、烧伤程度等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彻底清理创面,去除异物及坏死组织,并用过氧化氢及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干净,暴露创面。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用凡士林布覆盖后换药。观察组采用VSD治疗,将略大于创面的VSD材料覆盖于创面,使用皮肤缝合器固定,对周围皮肤进行消毒,并用生物膜盖封到整个创面至正常皮肤3cm处,连接负压引流管1根或数根,接入负压吸引装置,负压控制在-50~-80kPa[3];VSD治疗期间给予抗生素及营养支持治疗,并将引流管连接生理盐水持续冲洗,避免堵塞;7-10d后去除VSD敷料,若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可给予游离皮片移植,若创面血运欠佳,则更换VSD装置继续负压引流直至肉芽组织生长,再行游离皮片移植。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感染率、皮片成活率、疼痛程度、换药次数及愈合时间。皮片成活效果评价疗效,优为皮片成活≥95%,血肿面积<2cm2,无感染;良为皮片成活大≥85%,血肿面积在2-5 cm2,无感染;差为皮片成活<85%,血肿面积>5 cm2,有感染[4]。疼痛程度采用VAS疼痛量表评价。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17.0软件包分析所有临床资料。采用( )表示计量资料属正态分布,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感染率、皮片成活率比较,见表1。观察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皮片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换药次数及愈合时间比较,见表2。观察组疼痛程度、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烧伤可导致皮肤及深层组织受损,正常的保护功能遭到破坏,局部组织发生水肿、微循环障碍,可迅速进展产生进行性损害。本病病情复杂,患者常感到剧烈疼痛,因此,早期的清创、增强局部组织活性,尽快植皮修复,是临床治疗的关键。常规的清创换药,进行次数多、频率高,且容易发生反复感染,临床效果不佳。本研究采用封闭负压吸引,通过在创面建立密闭空间,持续负压吸引,加速局部有毒物质的代谢,改善受损区域血运,避免了外界感染源对创面的污染,减轻了创面水肿,加速了创面愈合[5]。因此,VSD为后续的游离皮片移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利于皮片的成活,减少了手术次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本研究结果也显示,观察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皮片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证明VSD用于烧伤治疗效果显著,可减少创面的感染,加速组织的修复与再生,加快创面的愈合,减轻患者承受的痛苦,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參考文献
[1]熊俊林,周华,黄毅等.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在深度电烧伤创面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实践,2015,24(2):109-111
[2]马勇.负压封闭引流在烧伤合并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4(12):103-104
[3]颜莘,张明谏,李小兵等.封闭负压吸引技术对电烧伤创面间生态组织保护作用临床研究[J].天津医药,2012,40(6):618-620
[4]刘辉霞,申美平.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术在修复老年深度烧伤患者创面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522-1523
[5]苏本玄,沈国良,赵小瑜等.负压封闭引流术在手背深Ⅱ度烧伤创面中的临床应用[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0(5):1090-1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