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备考方法探索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min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学是一门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学科,既然是后人对“历史”的认识,就不可避免带有选择和理解,即有主观的意识在内。学生是学习历史的主体,历史教科书给学生提供了一种历史知识的框架。学生学习历史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最终形成学生自己对历史的选择和理解,形成适应现实的历史认识。这种形成过程,既是学生心目中重建历史的过程,但又是现实的创造过程。这种创造过程,就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去探讨历史规律,掌握研究历史问题的方法,形成从历史学习中吸取营养和智慧的品质。
  所以,我们既不能忽视了高考压力的现实,而偏激于让学生写论文、做研究丢开书本不管,这会让学生耽心,又不能死死围绕教科书转,仍停留在书本对书本的层次,那又会无法提高学生历史素质,只能结合高考要求,“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才能被学生接受,被家长认可,从而达到既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又达到适应高考的目的。这也是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转型时期的一种贴协方法吧。
  
  一、上课方法
  
  一方面注重于基础知识基本观点,另一方面,又高于教材,引导学生破除对权威、书本、古人的迷信,使学生的思维趋向科学化,或提出新观点,或借鉴历史,提出对现实的看法。
  1、提出新观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与历史理论的有机结合,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不同看法,提出不同的观点,这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体现,也是综合运用知识,达到全面创造的契机和训练。没有对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是无法谈论创造的,而创造一方面就是对自己知识的运用,另一方面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表现。也是上进心极强的学生求得社会承认的积极作为。这种活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也很兴奋。
  2、借鉴历史,提出对现实的看法。历史本来就是过去的岁月,人们在过去的活动,应该给今天的人们提供借鉴,提出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办法。这是历史教育的主要功能之一,也是历史高考的侧重点之一,是学生历史素质的体现。没有对历史的经验总结,就不能产生“力量”,仍是一堆废纸堆。
  例如近一年来,收到学生写的“惊人”小论文有:《从美国的西部开发到中国的西部开发》,注意环境保护,注意高科技开发;《英法美三国资产阶段革命时的土地政策与中国的土地改革政策》提出中国应向美英学习实行机械化大农业,要改革目前的小农经济制度,以适应工业化的市场、资金要求。《孙子兵法、车臣战争、台湾解放》分析车臣战争虽胜未安的原因,提出将来解放台湾时在治安方面要注意的问题。好大胆,有能力!《印度博帕尔惨案,告诉我们改革要注意的问题》主张注意环境保护,不能盲目引进。《民族融合与新疆、西藏的建设》,主张形成统一的市场,才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国家统一。《全球经济一体化,东南亚金融危机与中国的人世》等等,这些“惊人”之作,虽或幼稚,但都是他们的历史知识与现实碰撞产生的火花,是“灵感”产物。
  
  二、设计练习和考试试卷编制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时期,即使在素质教育全面展开时期,都不可能废除考试,考试就是一种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但这不是搞题海战术的借口,考试也体现创造思维,这是高考的总趋势。老师命题时苦心经营,披星带月,找热点,分析难点,十天半月才拿出一套试卷,很辛苦。何不改一改来一个“还政于民”?我在上完一个单元之后,给学生分析这个单元近十年来的高考情况,让学生去思考这个单元的重点、热点、难点,然后学生自己去命题,(但不能抄别人的题)并要说明出题的意图,考查的方向和能力,上交老师,供老师选择,一旦采纳,则在命题人下写上他的姓名,老师既是编命题者,又是编题者,还是改题者。这种方法,我认为有如下好处:巩固学生知识,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沟通师生感情,互学互助,互相提高,减少师生隔阂,学生命题应该也是一种创造吧!
  
  三、试卷讲评
  
  承接学生命题的方法,试卷讲评时,我也一改常规,由学生自己去讲评。某题是某学生命的,就出他来讲,该生为说明他的命题意图、考查的能力和方向,会象总统竞选一样慷慨陈词说服每一个同学。说服就有争论,有争论就有新的发现,有新的发现就有新的提高。这种讲评使学生担当老师角色,感受老师工作的艰辛,这种争论使学生互相沟通,消除了不少的隔阂,副洽了他们的关系,调整了他们的心态,缓解了他们高考的压力,这在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应急能力。
  
  四、历史备考方法注意
  
  1、树立民主教学意识,充分相信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只是引导者。每一个学生都有创造的潜质,不管他的基础知识多么差(那只说明他还没有被老师制造成复印机),一旦激发他的创造潜能,给他一个机会,他会用一天的时间将老师教一个月的书本知识融汇贯通,并提出新的看法。不要用怀疑的眼光看待学生,不要用否定的语言对待学生的“我认为…”“我觉得…”;要随时转换你的角色,当学生在发言时,即使是最幼稚的观点,你也不要嘲笑,要想到你是一个听众,你是一个被说服者!你的知识高深,绝对没有达到顶峰,肯定有缺陷甚至谬误的地方,听听学生的看法,既可弥补不足,又可发现学生的缺点。
  2、善于引导学生。学生创造思维是“培养”出来的,创造思维是现实与历史碰撞的火花,碰撞需要契机。契机是老师提供的,是引导在学生内心产生的共鸣和发展的产物。有时老师的一句话,会使学生豁然开朗,消除他的模糊意识。老师的引导应该是正确的、科学的,这又要求老师还必须经常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深挖学生心理动机,发现他们的创造潜质,否则,创造思维的培养就是一句空话。
其他文献
在传统教学中,教材比较注重语法,老师也比较注重句子成分的划分,其优点是学生遇到长句时懂得通过划分句子成分来压缩句子,变繁为易,变长为短,但是上这种课会比较闷。而新教材比较注重学生的交际能力的培养,轻视语法,甚至忽视句子成分的学习,给高中的阅读带来很多副面影响:我发觉这一批学生连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都不知道是什么;何来理解长句。而在高考试卷中,完型填空、阅读理解和短文改错四大题中都会涉及到长句理解
期刊
教学是师生双方交流思想、情感和信息的过程,英语教学应努力使课堂教学实际化,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项交流变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堂优质课的成功与否和学生的配合是密切相关的。那么如何才能极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英语课堂教学中来呢?下面就根据笔者以往的教学经验,结合高一上册第10单元Lesson 38 The Olympic Games一课为例,简谈以下关于调动学生积
期刊
新英语课程标准规定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是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基本能力和必要的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认识各国文化差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识,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今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学生合作意
期刊
创新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通过开展能动的思维活动,突破原有的事实、框架,而获得的解决问题的一种全新方式或产生对社会和个人极有价值的产品的智力本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区别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便是不断创新,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历史早已证明,一个国家和民族善于创新就发展迅速,如果因循守旧就落后,就处于被动挨打的不利局面。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育工作者,在思想上对创新要有清
期刊
内容摘要:教学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自己的知识也随之有所变化。特别是高中的知识,许多学生在初中各科还学得挺好,尤其是数学,但当他们跨入高中后思想就有了很大的变化——高中数学很难学,也令他们头痛。本文主要针对如何才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采取几种数学教学法,从而使学生感受数学教学中的快乐。  关键词:兴趣 积极性 快乐    教学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
期刊
创新教育是二十一世纪的教育主题,时代的发展也需要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人才。初中英语作为入门阶段,其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初步技能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我们要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一、创造氛围,激发创新思维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一定的场合下产生的。对于语言的学习,更需要教师创造一个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下学习特定的
期刊
重视创造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时代的呼唤,是新形势下时代赋予教育的重大使命,也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责无旁贷,肩负起时代重任,努力完成这一跨世纪的历史使命。那么在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机地渗透创造教育,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挖掘教材潜力,设置创新情境    现行中学化学教材中有着丰富的化学创造史实和广阔的化学创造前景,我们在教学中要
期刊
课程是社会政治、经济特别是文化、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集中体现,它承载着组织化、制度化、结构化了的教育性经验。它集中体现了教育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它制约着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制约着学生的发展方向和结果。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从整体上制约着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长期以来,人们对此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可以说学生不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与课程体系有着密切关系。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
期刊
开头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它处于文章的显要部位,因而具有特殊的功能。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文章成功的一半。”这话虽然有点夸张,但也说明了一篇文章的开头至关重要。文首若确有“龙头”或“凤首”之感,就会使人手不释卷,产生磁石般的魅力。凡是名家的文章,虽因人而异,各具特色,但其开头无一不是“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这里,我就高中议论文讲读篇目开头常见的方法加以简要地整理分析,归纳如下:    一、明
期刊
创新能力是人类突破旧认识、旧事物,探索和创造有价值的新知识、新事物的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是我们英语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英语是学习创新思想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