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课堂,数学活动显张力

来源 :启迪·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lingjie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活动,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学习、巩固、深化知识的重要作用,也是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发展能力、增进感情,活跃课堂氛围的重要手段。作为教师作为教师,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一听说玩,小朋友们就特别起劲,兴致百倍,可一听说要上语文课、数学课时,小朋友就显得有点无精打采了。其实之所以会有这样大的反差 ,正说明了一点:兴趣决定了学生的喜好。这是一种天性,他们不是不愿意学语文数学,而是语文数学课没有引起他们的兴趣。不感兴趣的事大人也不愿意做,更何况孩子!既然知道玩是孩子的最爱,那为什么不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活动中好好利用它呢?只要我们抓住契机,发挥自身的创造精神,把数学课上得生动些 ,活泼些,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玩”转课堂,快乐的学习。
  “让活动贯穿课堂”是新课改提出的响亮口号。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实践,已成为广大教师的教学追求。数学不仅是一门功课,更是一项交流运用的工具,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教师应明确数学的运用功能,设置符合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情境,将数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创造条件学以致用,就能让学生更加投入,学习的更扎实有效。
  一、课堂活动模拟实际生活
  既然要模拟实际生活,那么活动就要体现真、活、实。真就是贴近生活,有经验,活就是活络,能自主,实就是有效,能解决问题。小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喜欢新鲜的,参与性强的东西,而陈旧的教法只能使他们昏昏欲睡。如果我们真正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精心设计巧妙的教法,加强学生自主的数学实践活动,则不仅能引起他们的兴趣,还能使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
  如我在实践活动课“小小商店”这堂课时,这样设计的:在教室的一角布置了一个和书上一样的文具货架,第一步,老师先和几个学生模拟表演买文具的过程,让学生观察后说说怎样买文具,以及营业员和小顾客哪里做得好。第二步,让学生看一段一个小学生上大商店买文具的片子,再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说说片中的小朋友是怎样购买文具的,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印象。第三步,也是最吸引人的一步,首先在学生中选了7个人当小营业员,并挂上工作牌,其他学生就当去买文具的小顾客 ,然后在布置好的7个货台上进行实际练习,老师只提出了一个要求:你需要买什么文具,就可以买什么文具,注意人民币的正确使用。值得一提的是,在进行实际操作的时候,学生用的都是真的人民币,我觉得这样做能让学生真正和社会接轨,类似于电视里的小鬼当家,而不只是简单的过家家。所有的同学都对此兴致勃勃,老师一说开始,有的同学便迫不及待地奔向自己喜欢的文具货台前,有的同学则不紧不慢,精挑细选,货比三家后才决定买还是不买。7个小营业员也当得特别卖力,极力向小顾客们推荐商品,有问必答。最后让学生交流一下都买到了什么,以及交易的过程。整堂课就是在这样一种轻松的氛围中,在活动的过程中,胜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既学到了知识,又让学生真正动了起来。
  二、课堂活动多样“玩”法
  单一的活动,孩子们参与的多了,也就提不起兴致来了。因此,需要教师们开动脑筋,拓宽思路,设计出多 、趣、巧的活动。多就是多样,趣就是童趣,巧就是巧妙。低年级学生上课很好动,对于缺少吸引力的教学环节,他们往往不屑一顾,因此,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组织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方式。在教学期间,我尝试了以下几种活动方式:
  1.游戏式
  游戏新颖,形式多样,富有情趣,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使他们主动地学、愉快地学。如形式活泼又有竞争性的“数学扑克”:“争上游”、“拍大数”;富于思考启发性的“猜谜”、“问号旅游”;富有情趣的“小猫钓鱼”、“摘苹果”、“帮白兔收萝卜”、“小鸟回家”;结合地理知识教学的“火车开往北京城”等游戏一一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们都喜形于色,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要参加,并自觉地遵守游戏规则,努力争取正确、迅速地完成游戏中的学习任务,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组织纪律性。
  2.表演式
  直观形象的数学游戏可以在学生“具体形象的思维”与“抽象概念的数学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概念、法则等知识,引导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形象地表演“数的组成”、“数的分解”、“数字歌”、“找邻居”、“找朋友”、“送信”、“争当优秀售货员”等游戏都是借助学生的表演动作和生活常识来理解数学知识。例如儿歌“2字像小鸭,圆圆小脑瓜,斜着长脖子,直着小尾巴。”形象地描述了数字“2”的字形和书写要领。如“找兄弟”,学生拿着数字卡片“6”说:“我今年6岁,弟弟比我小两岁,弟弟在哪里?”学生们想出答案举起数字卡片“4”说:“我今年4岁,比你小两岁的弟弟在这里。”学生继续问:“比我大1岁的哥哥在哪里?”学生举起卡片“7”说:“今年我7岁,比你大1岁的哥哥在这里。”在这个游戏中,开始学生依据数序知识想出结果,为学习有关的应用题做了铺垫。
  又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我打破了课本原有的引入模式,而是以学生熟悉的“拍手”引入,引出拍手是有学问的,学生感到非常奇怪——拍手有什么学问呀?此时,他们内心急于知道答案,教师就顺势进行表演:①先用一只手拍 ②先出一只手,再出一只手 ③两手交叉拍 ④最后引出:要拍出掌声,掌心和掌心必须相对。这样,在层层紧扣地表演中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情绪高涨,洋溢着学习的热情。同时,在表演中巧妙地将新知中学生难于理解的“相对”一词的含义渗透在其中,有效的分散了教学难点,可谓独具匠心,别出一格。教学这样引入,何愁调动不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3.比赛式
  小学生争强好胜,最喜欢比个输赢,数学课上,根据教材的特点,开展小型的学习比赛,也可以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比如“数数比赛”:出示一些水果或动物的图片与学生比一比谁数得快。教师适当选择一些较慢的方法,把成功的机会留给学生,再与学生交流成功的秘诀,使得最优秀的方法经过学生的实际操作总结出来。这样看似轻松的比赛,学生却在不知不觉地经历了知识的整理、总结、应用、在总结的过程。这是一种创新、优化的思维过程。学生的思维潜力是不可小嘘的,所谓众志成城,这往往在学生的组间竞赛中得以完美表现。   又如在教学10以内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复习整理课时,我采用了小组竞赛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竞赛分为三部分:口算、我当小考官和抢答思考题。每一项均为全班参与,并从各组选出不同人次进行评判记入该组成绩。由于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都很强,以比赛的形式上复习课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课堂安排层次性强,同学自己出题考自己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些都是小学生喜欢且行之有效的比赛式教学方法。如果在评出输赢的基础上给予一定的具体奖励,例如说加星,发纪念章,利用奖励来刺激学生的积极性,效果会更好。
  4.操作式
  小学生最初的思维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直观教具的使用,同时要尽可能变教具为学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从而发现并获取知识。如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这些基本图形之后,我设计了“拼组图形”的操作活动。教学时,我不是先出示已拼好的图形让学生模仿,而是出示一些基本图形让学生发挥想象,然后动手拼摆,结果学生拼出了许多精美的图案。如松树、火箭等等。学生通过动手摆一摆,还可以把抽象的数字知识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如教《9加几进位加法》时,为了消除学生对“凑十法”理解的困难,我有意识让学生移动小棒,将抽象的数字问题具体化,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成精神追求。
  除了学生动手制作,也可以创造动手操作、亲身参与的机会,让他们在参与中体验成功。如在教学《连加连减》一课时,我事先制作了一些小白兔头饰,并且请班里的九个小朋友戴着头饰表演小白兔蹦蹦跳跳的情景。下面的小朋友一看到这道活动的“例题”,立刻被深深地吸引了,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师很轻松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5、谈话式
  小学生年龄小,理解水平相对较低,且又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而数学知识又比较抽象和枯燥,教师如果一味地传授知识,讲解理论,学生只能在“要我学”的压力下被动无奈地接受知识,学习成为一种很苦很累的事。教学中若能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进而有意识地指明学习的方向,那么,学生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理解,进而积极探索,乐于思考。例如:在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时,可以先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谈话氛围。在新课开始时,和学生拉家常似的谈几句:①我是你们的什么?你们是我的什么?②老师和学生是什么关系?③你和同学是什么关系?④你和你爸爸是什么关系?⑤你和你爷爷是什么关系?这些关系学生再熟悉不过了,师生在一问一答中,不仅进行了情感交流,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而且当学生和爷爷间的关系讲不清时,教师利用这一契机,巧妙地引出直接关系、间接关系,有意识地将本课的学习方向渗透其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
  又如:在教学“圆的面积”一课时,课前设置一组谜语:①一片青草地(打一花名)②也是一片青草地(打一花名)③草地上来了一群羊(打一水果)④又来了一群狼(打一水果)。以谜语的形式引入,学生感到熟悉亲切,又具有挑战性,故思维活跃、热情高涨。而且在学生兴趣盎然的猜谜活动中,教师又巧妙地将猜谜中渗透的道理(①谜语之间是有联系的。②有时,不能受前面猜谜方法的影响,应该有所创新。)和本课所要用的学习方法(①知识间也有联系。②学习中也应有所创新。)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受到启示,可谓水到渠成。
  实践表明,课堂活动是教师发挥聪明才智、学生展示特长的舞台,能达到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增强学习兴趣、锻炼能力的显著效果。在“玩”中,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激发了学习兴趣,调动了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数学的学习任务,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素质,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质能够协调发展,尽显了张力课堂的独特魅力。
其他文献
当技术高速发展,整个世界都在加速数字化的今天,你有没有想过,它可能导致许多事物原本应有意义的消失。如果我们回看历史,对于技术的发展导致的“意义的消失”,哲人们显然有
[摘 要] 语言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口语交际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象征。口语交际是说话、听话能力在实际交往中的应用,当然,还要包括交往过程中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概括、归纳等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黄金时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 口语交际 必备能力 人际交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
[摘 要] 英语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性很强。英语教学中,如何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熟悉英语的语言规律呢?这是语言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为增强学生用英语思维的意识性,本文从学生的三种思维模式出发,并结合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来探讨如何拓展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关键词] 英语思维能力 意识性 形象性 抽象性 创造性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对不少学生来说
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一半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很低。不仅影响了学生眼前的数学学习成绩,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后续学习、工作乃至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个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难题。  一、追根求源  “我的孩子太粗心了,每次考试都是计算过不了关,达不到优秀”。很多家长和老师把学生计算正确率差归于学生的粗心、马虎。事实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  思想认识偏差。学生认为计算是“死题”,不需
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小班幼儿晨间锻炼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从创设体育锻炼环境、丰富体育游戏情节、发挥幼儿主动性、提高运动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同时也指出了实践研究的方
灯亮,曲起,上菜,一趟感受秦文化的旅行就此启行!裹腹,曲罢,灯黯,思想里早已藏着秦文化的印记,满足而去!创造这一切的,大秦小宴是基础,品上照明则用灯光让印记愈发深刻!
在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诸多英语教师仍采取直接翻译法来进行教学,忽视了对语篇与语义的解读,使得学生对英语阅读理解仅停留在句子表面,缺乏教学深度。为了提高初中英语阅
[摘 要] 理想的数学课堂,是师生真实、自然的互动过程,更是一个在教师有效引导下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如何构建和谐、充满张力的数学课堂呢?笔者认为:一、营造平等交流、互动生成的氛围,让数学课堂充满和谐的张力;二、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充满生命的张力;三、把握精心预设与生成发展的和谐统一,让课堂充满创新的张力;四、注重评价,让课堂充满发展的张力。  [关键词] 和谐 张力 课堂  《数学新课程标
为探讨南三岛红树林沉积物中汞累积与矿物特征及其之间的关系,以南三岛红树林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利用DMA-80直接测汞仪测定沉积物的总汞(THg)质量分数,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
[摘 要]《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明确提出阅读时“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能力是语文能力素养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能力。然而小学阶段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是难点,这是由于小学生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要遵循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帮助学生从浅显处入手,由形象思维切入,引领学生逐步步入抽象思维空间,在综合的语言实践过程中,掌握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关键词]中年级学生 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