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审题立意积累 提升作文“深刻”度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mao1983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深刻”是作文评分标准之一,《考试说明》把“深刻”阐释为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本文将结合近几年广东高考作文题和高分范文,以作文审题为切入口,落实观点立意的深刻表达,以阅读思考作为深刻根源,探讨学生作文“深刻”之道。
  【关键词】深刻;审题;立意;阅读
  “深刻”隶属作文评分标准里第二层等级要求——“发展等级”。可见它高于“基础等级”要求,是作文“发展”必须突破的瓶颈,更是作文备考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因为作文不深刻则显肤浅,肤浅则流于平淡,缺乏竞争力,更与高分失之交臂。 “深刻”涉及内容多,涵括面广,在写作中往往不知如何给力。其实,作文的“深刻”需要一个较系统的思维训练,笔者认为不妨从如下三个方面给力“深刻”。
  一、从审题角度提升作文的“深刻”度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不会审题,审题不深就被作文拒之门外,无法谙熟作文之道。因此必须对审题予以重视。在实践中,我们惊喜发现了“通往罗马”的多条“道路”。
  (一)大小互化
  1、化大为小,添枝加叶。
  这类作文写作范围较大,面对大界限的话题,不能随意为之,否则显得空洞散漫。应选择一个突破口,使它聚焦到一点,方能深入探讨,这就需要对文题“添枝加叶”——在话题前或后添加其他语法成分或相关的内容。
  (1)【2007】以“传递”为话题。
  (2)【2009】谈谈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看法。
  “传递”是个动词,传递什么,谁传递;“常识”为平常、普通的知识,考生虽不易偏离却会因宽泛而显得无从着笔。因而很有必要为它们“添枝加叶”如:
  (1)A 技艺在传递中日益精湛,科技在传递中发展。(聚焦“技艺、科技”)
  B民族精神之火需要传递,奉献精神之火亦需要传递。(聚焦“民族精神、奉献精神”)
  (2)A感恩是常识,我们要牢记在心。(聚焦“感恩”)
  B打破常识,与时俱进,改革创新。(聚焦“打破”)
  2、化小为大,以小见大。
  对这类看似角度单一的题目,我们不该停留在表层理解,要从看似“小”的话题中插入大内容、大道理,达到“窥一管而见全豹”之效。
  【2010】以《与你为邻》为标题。
  对题中的“你”、“邻”,若停留在某个真真切切的邻居,那么立意就显得肤浅欠缺意蕴,不妨对照范文中的实例:
  A 与你(农民工)为邻,我为你的伟大而骄傲,为我的渺小而羞愧。
  B日本,与你为邻,我们应当相互尊重、学习,共创更灿烂的文明。
  (二)虚实相生
  1、化虚为实,寻根究底。
  这类题目往往显得很“虚”,不能眼观手触。可是它们也并非不能把握。只要展开联想,我们能在生活某个熟悉的范围里找到对应的实物。也正因为对社会生活的联结,使得思考回归本源更加深入。
  【2006】以“雕琢心中的天使”为话题。
  “天使”是神话传说中的信者,现实世界里无以得见,可是我们依据天使“真、善、美”的特点,就可以在现实中找到相关的对象——亲人、朋友、心中想象的某个形象、某种美好道德等。
  A他们心中都有一个爱的天使,心存责任之天使。(天使有爱、有责任)
  B我想起了妈妈。原来她一直希望我善良、真诚,像天使一样美好!(善良、真诚的人是天使)
  2、变实作虚,由表及里。
  这类题目的信息实在,能从生活中找到原型。可是审题时却不能只停留在实在对象上,否则行文如同嚼蜡毫无意蕴。作者要展开联想想象,透过表面实物,挖掘内部联系。
  【2008】以“不要轻易说‘不’”为题。
  出题者绝不仅是让考生讨论实在的“不”字,对此题的思考则要联系社会生活中的“不”有什么内在含义,深刻意蕴。
  A说“不”在智者那里,是一种洞明世事的睿智拒绝。(“不”是睿智拒绝)
  B说“不”就是选择放弃、逃避。不轻易说“不”,这是一种坚强。(“不”是放弃逃避)
  (三)联结社会、人生,表达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考作文绝不只是为了写文章而写文章,作文的目的是考察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和思考,又或是引导关注社会现象,或帮助建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我们不乏看到“谈谈你生活中有关的经历”“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这样的要求,可见社会生活、个人成长历程等是写作的源头也是创作的回归。文章审题只有联系生活才显出生命,才显出意义,也才会深刻。脱离社会人生的思考,一切立意都是空中楼阁。
  1、纪念,为了不能忘记的过去;也为了更好创造未来。(对未来的思考【2005】以“纪念”为题。)
  2、面对失败与挫折,不要轻易说“不”; 面对未挑战过的事,也不要轻易说“不”。(对生活的感悟)
  3、勿忘“廉洁奉公”常识,生命之树方能长青。(对社会现象和生命的认知)
  二、从立意的角度提升作文的“深刻”度
  立意,即拟写题意。它是深刻的第二步。在写总观点与分论点时学生往往有词不达意之困,即便思考联结深刻,可是表达如果不得当也会让深刻的力量减少一半。因此,立意也需给力。
  1、精确选词,善用修辞
  (1)说“不”,在轻浮者那里,是一种无知浅薄的炫耀,而在智者那里,则是一种洞明世事的睿智拒绝;说“不”在意气用事者那里,是一种狂妄的表现和无谓的牺牲,而在真正的勇者那里,则是一种大义凛然的坚守和毫不怯懦的抗争。(运用对比手法递进深入剖析题意,而且“轻浮”对“无知浅薄”,“智者”对“洞明世事”,“意气用事”对“狂妄无谓”,“勇者”对“大义凛然”等精确的选词都是体现严谨而深入的思维。)   (2)人不能忘本,“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高贵的心灵铭记苦难,咀嚼苦难过后,理智地纪念苦难。(运用引用,内容之间产生对比。“忘记”对应“背叛”,“咀嚼苦难”、“理智纪念苦难”又体现“高贵心灵”。)
  2、善用关联,辨明逻辑
  (1)语言不光是口头上的,更重要的是心灵上的沟通。(递进关系)(【2004年】以“语言与沟通”为话题。)
  (2)对一般常识,我们严格遵守;但某些常识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而显出其不合理性,我们就要打破常识。(转折、对比)
  (3)假如沟通是一扇门,那么语言就是这扇门的钥匙。 (假设、比喻修辞)
  (4)纪念,为了不能忘记的过去;也为了更好地创造未来。(目的、递进)
  (5)传递中需要发展,发展才是传递的根本目的。(对比、递进)
  可见,摆脱对句意的一般陈述,运用常见关联词能多角度解读话题,助拟意深刻一臂之力。
  3、运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句式阐述社会生活、生命成长之理。如:
  (1)为人子女,应对父母常怀感恩之心,有报答之情,因为这是常识。(是什么、为什么)
  (2)爱,是天使的化身。天使,是用爱雕琢出来的。(是什么、怎么样)
  (3)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亲情的沟通。(怎么样)
  三、从积累的角度提升作文的“深刻”度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积累就是写作的源泉,它两者好比根与花的关系,根深才能叶茂、花红,同样,阅读积累多了,写作才能得心应手。上海特级教师程红兵曾说:“书读得多了,才形成了思想。尤其哲学对人的提高是极为重要的,它能帮助人培养自己思维的深刻性、认识上的整体性、人格上的进取性,使人站在新的高度。” 阅读有助于帮助积累,帮助学生突破表象,深入认识,提升思想高度。这和写作形成“深刻”是密不可分的。而且程老师还说:“如果一个学生的知识面狭窄,不单无法和教师产生共鸣,而且妨碍学生个人的成长。文化素养的缺乏会造成人身与社会经验的缺乏……学生不该只是习题人,更该成为读书人。”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 最后,在阅读积累中应及时思考人生、生命,主动联系相关作文题目,对已考的题目进行深加工,对可能考的内容作好预备,真正明白“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这样。我们的阅读积累必定能对写作起到积极有益的帮助,帮助我们去了解生活、思考人生,提升作文的“深刻” 度。
  当然,以上三方面训练能让学生把作文的审题立意积累变成一种爱好,把思考当成习惯,提升作文的“深刻” 度,但提升作文“深刻” 度的方法绝不止这些,这就有待我们不断探究、不断发掘,帮助我们的学生,令其作文立意由浅入深,由平淡变精辟,使作文绽放“深刻”之光华。
  参考文献:
  [1] 傅国亮主编·名师人生·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04:171
其他文献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运动规律的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生物实验提供给了学生亲自动手的机会,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激发学生学好生物学科热情的直接切入点,在生物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只有认真钻研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技巧,创造条件开展实验教学,努力探索开辟生物新课程实验教学的新途径,才能更好的推动生物学科的教学。  一、做好实验准备  实验准备是实验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期刊
【摘 要】增强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是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多年来,以竞技体育为主的体育教材及活动内容贯穿了体育教学中,课中的活动枯燥,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调,久而久之学生对体育失去了学习兴趣。增强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教师应向学生展示自己的能力和真实情感;组织教法得当;把猜谜、讲故事引进体育课;教学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  【关键词】体育教学;学生;吸引力  以促进
期刊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在教学中,只有要踏实努力,精选教学内容,恰当运用教学方式,创设宽松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形式多样地进行学习,就能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教学效率;数学;教学  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与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那么,如何才能上好初中数学课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期刊
【摘 要】目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基本任务。思维具有广泛的内容,关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就成了一个焦点问题。为了贯彻《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教学中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可以从认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的重要性,以及找出培养数学思维的解决办法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思维;应用  素质教育强调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期刊
一、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一直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法,如灌输法、“3P”教学法和五步教学法。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以及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已经无法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日益露出许多弊端。而目前所提倡的任务型教学模式已逐渐代替了传统的教学法。Prabhu认为“Students may learn more effectively when their m
期刊
【摘 要】当今社会处于信息时代,数学教学也应适应时代的要求,走出课堂,走出 题海,广泛涉猎资料,紧密贴近生活,着意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知识应用能 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鼓励学生阅读.一道好题,一种妙解,一丝联系,一 点变化都可能给你的解答带来简便.因此,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尤其显得重要.本文就初中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解题能力作探讨。  【关键词】解题思路;解题能力;培养  “数学的真正部分是问题
期刊
【摘 要】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 ,解决问题是又是数学的核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意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意识;解题;应用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更好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变学生课堂上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实现素质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
期刊
【摘 要】让数学课堂回归生活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从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看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关键词】数学课堂 研究生活 建立平等 创设情境  从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
期刊
【摘 要】新《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小
期刊
从教几十年来,身边有许多同行经常抱怨学生笨,究其原因不外乎智商和家庭环境。但学生能否学得好,智商是一方面因素,关键之一在于学生本人是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听力方法得当的学生,听力效果就提高的快些。学生学好英语的第一步就是能听懂教师的授课内容,这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的说、读、写等各方面英语学习,而且听力技能测试每年在学期考试,中考及高考中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听力技能呢?下面谈谈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