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文本的魅力与意义世界的生成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sda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借助艾布拉姆斯的文学活动四要素理论,从世界、作者、作品、读者四方面挖掘出作品中沉潜的人的生命意义及其价值。作者孙海芳在《这些字,那些事》中将整本书分为“那些人”、“那些话”、“那些印象”、“那些事”四卷,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用平实而富有韵味的语言谱写了一首动听的生活之歌,同时也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富有意义的文学世界。
  [关键词]《这些字,那些事》;人与世界;文字世界
  [中图分类号]G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6-0043-03
  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世界被赋予了太多的可能性,人与自我、自然、世界始终存在于一个不断展开、不断融合的双向建构中。在对生活的描述中,我们有幸欣赏到作者眼中的世界;在人与世界的对视中,作者的灵魂得以展示;在作品处在被解释的阶段时,文本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同时也为我们展示了作家独特的创作活动对于人生的意义。由于她对文学的执着追求,她也正从一个普通的生活的歌者不断走向自我人生的艺术世界。
  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产生微妙的诗意情感关系,人这一形象自身的不断充盈与他所存在的生活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研究和评价一部文学作品时,我们总是绕不开这些问题:关于作者、关于作品、关于读者等。文学活动的展开也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阐述文学活动的若干要素时,美国著名的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其著作《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了文学四要素的著名观点,他认为:“每一件艺术品总要涉及四个要点,几乎所有力求周密的理论总会在大体上对这四个要素加以区辨,使人一目了然。第一个要素是作品,即艺术产品本身。由于作品是人为的产品,所以第二个共同要素便是生产者,即艺术家。第三,一般认为作品总得有一个直接或间接地导源于现实事物的主题——总会涉及、表现、反映某种客观状态或者与此有关的东西。这第三个要素便可以认为是由人物和行动、思想和情感、物质和事件或者超越感觉的本质所构成,常常用‘自然’这个通用词来表示,我们却不妨换用一个含义更广的中性词—世界。最后一个要素是欣赏者,即听众、观众、读者。作品为他们而写,或至少会引起他们的关注。”①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明显看出这种批评理论各要素之间并不是单线条存在的,它们之间互相渗透、彼此影响。因此在分析一部文学作品时,要综合这四种要素,全面深刻地理解作品所展示出的意义。毋庸置疑,这一理论的提出为我们更好的理解作品提供了一个适当的平台。在孙海芳《这些字,那些事》这本书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这四要素在作品中是存在的,而且正是这四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支撑起了这本书的骨骼构架。
  一、人与世界的对视
  在《这些字,那些事》中,孙海芳将心灵之美投射到现实生活里,在生活这面镜子里找到了美的影子。在文学活动中,创作主体不得不受到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影响,在其具体的创作过程中,作者把日常生活之所思所悟辅以艺术加工,塑造成了一具心中之象,无论是在神思阶段还是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创作主体都立于宇宙天地之间,用一己之心来感悟万事万物,这都说明了文学创作离不开世界,无论是此岸世界还是彼岸世界,都是创作主体的创作源泉,都是一部文学作品的源流。
  作者在卷三“那些印象”中,列举了很多印象:灯、门、树、雨、月等,这些意象也常常出现在中国文学作品中,某一种意象都被赋予了某种特定的感情符号抒发着不同的人生感悟。例如作者在写“树”这一关键词时,引用了席慕容先生的名作《一个开花的树》:“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朋友啊那不是花瓣那是我凋零的心”正如作者孙海芳所写:一棵树的话题,会带来哲学意义上的思索,引发对树木本身的崇拜。“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敏感与惆怅,“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的感叹与无奈,都通过树这一意象的呈现,瞬间凝成永恒。作者在文中所列举的这些意象,更是通过给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披上一层文学面纱的手法,从而增加了这些原本单调景象的韵味,也更恰当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情。
  现实生活给我们提供了抒情畅意的载体,在此岸世界中,人与客观世界彼此融合、相得益彰。无论身处顺境抑或逆境,我们都可以选择诗意地生活在这片大地上。正如作者在卷二“那些话”中的阐释,作者引用刘小枫在《拯救与逍遥》一文中谈道:“当人感到处身于其中的世界与自己离异时,有两条道路可能让人在肯定价值真实的前提下重新聚合分离了的世界。一条是审美之路,它将有限的生命领入一个在沉醉中歌唱的世界,仿佛有限的生存虽然悲戚、却是迷人且令人沉溺的。另一条路是救赎之路,这条道路的终极是:人、世界和历史的欠然在一个超世上帝的怀抱中得到爱的救护。”②无论是审美之路还是救赎之路,都依赖于我们对于自己所生存的世界的信任,能够“得到爱的救护”,这样的生活,本身就是一首诗。
  二、灵魂展示的主体
  J.米德尔顿·默里曾经说过:“了解一部文学作品,就是了解作者的灵魂,而作者也正是为了展示其灵魂而创作的。”③正如这句话所说,《这些字,那些事》也是作者孙海芳对自我的剖析,她从自己的职业以及个人的人生感悟出发,结合中国的汉字文化,将一段段情感打结,细心地做下记号、绘上图案。华兹华斯说:“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④文如其人,通过作品我们可以很好地了解作者。就像J.G.赫尔德在《论认识及人类心灵之情感》中所说:“一个人对自我发掘的越深,对自己那些崇高思想的形成和源泉探究得越深,就越会闭眼驻足而说:‘我之所以有现在,乃生长而成。我像一棵树一样生长:树芽是原本存在的;但是,空气、土壤、以及各种自然要素却非我所自有,是它们促使树种发芽、结果、生长成树。’”⑤在创作过程中,对自我挖掘的越深,越可以更准确地抒情达意。反之,这样的作品,也是了解作者的最佳材料。
  中国古代也很重视作者在创作中的表现活动,《毛诗序》中有“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⑥的论述,说明文学作品是作者抒发自我情思的确证。峥嵘在《诗品序》中也提到“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⑦对“物”的再现以及对人的心灵的表现,通过文学作品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作者孙海芳在其卷三“那些印象”中也提出了这种看法,她引用英国史学家卡莱尔的一句话,说的是人有意无意地在象征中,并通过象征生活、工作、存在。她将这句话转借到文学领域,提出当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被苦闷包裹,无法舒展时,可以借助心中的一叶扁舟来舒缓、消解心中的情绪。李煜在《虞美人》里就感叹:“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⑧南唐后主把内心巨大的忧愁寄托于“雕栏玉砌”、“一江春水”,亡国之音,哀思之深,物是人非的无奈更添万分悲凉。作者或者显现在作品中,或者隐匿自己的存在,这种灵活的表现手法给我们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去填空、回味。作者在为自己树立“丰碑”的同时也使得文学作品不断走向敞开的世界。   三、等待解释的世界
  托马斯·卡莱尔评价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时说,莎士比亚的作品就像许许多多的窗户,透过这些窗户,我们可以窥视到他的内心世界。作为作家创作活动的产儿,作品凝结了作者的心血,在文学作品中,不仅展示了作家的个性,更多的是形成一种风格特征。文学作品在反映世界时并不是描摹世界的原形原貌,这其中存在一种内在的差异性,这也正是文学作品最具魅力、最迷人的地方。在众多研究作品的理论中,无论是俄国形式主义提出的“陌生化”概念,还是英美新批评的代表人物兰塞姆主张的文学本体论,都从不同角度强调了作品这一要素在整个文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也证明了我们对于文学作品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作者本人的一些基本情况,这样就为我们更好的接受理解作品提供了可能性。在《这些字,那些事》这本书中,作者孙海芳在行文中介绍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受教育程度、工作状况等,正是这些经历孕育了作者一颗善于感悟生活的敏感的心灵。作为一名教师,她眼中的孩子们是独特的,她更是可以觉察领会到教育的真谛。作者立足于自己的亲身实践,从不同的角度记述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许这种略显散漫式的风格并不能迎合每一位接受者的“口味”,但它确是作者观察事物、体验人生的一种方式,因此,这本书也因其独创性而具有了自己的独立价值。正如吴天绪讲《三国演义》的情形:“吴天绪效张翼德据水断桥,先作欲叱咤之状,众倾耳听之。则唯张口努目,以手作势,不出一声,而满室中如雷霆喧于耳矣。”⑨吴天绪通过手势、表情,以无声状有声,虽并没有使听者真实地听到张翼德的吼声,却此时无声胜有声,给听者以心灵的震撼,而这种表达形式在无形中也增强了说书的艺术表现力。
  四、一千个哈姆雷特
  创作主体在创作之初,“隐含的读者”已经存在,这种潜在的读者群体在接触到文本之后,就会有意或无意的对文本进行品评鉴赏。作品价值的实现需要人的介入,只有当读者进入阅读,这样的文本才称其为作品,否则只是摆设。
  接受美学创始人姚斯说:“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个时代的每一位读者均提供同样的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尊纪念碑,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本文(text,也译文本)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⑩这断话强调了在文学活动中读者的重要作用,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接受美学和读者反映批评的兴起,对于读者层面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这也再一次证明了读者这一因素在文学活动中的重要性。
  对于作者孙海芳《这些字,那些事》的理解,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许你看见的是作为教师的作者对学生的拳拳之爱;也许你看见的是一个女儿对自己平凡父亲的敬佩与自豪;也许你看见的是一个无法停止流浪步伐的文人形象,就像撒哈拉沙漠中孤傲的三毛一样,倔强、妖娆、旁若无人地盛开着;也许你会从文学评论的专业角度觉察到其中不免稚嫩平乏之处……但无论这本书给予你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它都是作者的创造产物,我们可以在阅读接受活动中再创造,使其各具特色。当然,你也可以将作品视为零意义。无论怎样,不可否认的是读者的参与让作品的存在拥有了价值,这便是对作者最真实的“奉承”。
  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来看,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世界、作者、作品、读者四要素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结果,这四要素并不是静止的、彼此孤立的,恰恰相反,它们是一个不断运动、不断相互观照、相互构建的有机整体。作者孙海芳在《这些字,那些事》中再一次阐释了这四要素在具体的文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作品作为显示客观世界的“镜”和表现主观世界的“灯”,作为作者和读者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也要受到主客观世界的制约,但它也是主客观世界意义得以彰显的关键。作者与读者通过作品构成了一种立体的解释框架,在文学活动不断展开的过程中,逐渐走向丰盈。
  通过实践,人的本质力量得到确证,在丰富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不断创造出一个用情感与理性编织的彼岸世界。作者孙海芳在《这些字,那些事》中,又一次证实了世界、作者、作品、读者这四要素在文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再一次证明现实世界的生活是文学活动产生、发展的客观条件,也是基本条件,而主观世界则是人们精神生活的归属。《这些字,那些事》看似简单平凡的叙事中却蕴含着需要不断解释的空间,韵味颇深。
  [注 释]
  ①③⑤美·M.H.艾布拉姆斯著、郦稚牛等译:《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第278页、第224页。
  ②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3页。
  ④英·华兹华斯著、曹葆华译:《〈抒情歌谣集〉序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2页。
  ⑥⑦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30页、第106页。
  ⑧袁行霈:《中国文学作品选注》,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593页。
  ⑨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11,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58页。
  ⑩德·姚斯著、周宁等译:《走向接受美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6页。
其他文献
◆阳 关  苍凉与伤感的象征,凝为一掊黄土,  兀立于遥远的西部,独善其身。  时间的意义在这里已经终止,只有  空间的距离存在于望眼欲穿之中。  无关乎送别,也无关乎诗人的吟唱,  故人始终绕过阳关远去,我行我素,  一路吟唱大风起兮云飞扬。  千里迢迢而来不是为了一望阳关。  到此一游之后索性再往西行,  绕地球一周,故人又回到渭城,  饮那杯送别的酒,醇香如故。  在杨柳青青的客舍,  朝雨
期刊
武昌开往哈尔滨的快客风驰电掣。“各位旅客,前方到站山海关……”  华灯初上时分,列车上的广播让我为之一震,一股遗珠之憾再次在心中油然升起。说实话,对于爱好旅游的我来说,当初商议游程时,倘若不是顾虑去哈尔滨的火车卧铺一票难求,山海关之游是决不会轻易放弃的。  “山海关,人称‘天下第一关’,雄伟的万里长城从这里开始,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也发生在这里……”  在温馨的广播声中,列车缓缓驶入站台,我情不自禁
期刊
2012年年末,吾友孙海芳新作《这些字,那些事》经由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  获赠时,她说:“我选了40个汉字,串联了自己的一些小经历,小想法,多提意见。”昨日挑灯夜读至凌晨,虽不敢说是字字珠玑,确是句句诚朴、毫无造作。细细思量,权且将此书归为“文化散文”较到位。  《这些字,那些事》是孙海芳借用40个汉字的出处、引申、演变,将她生活、工作经历的片段乃至兰州的一些历史民俗串接而成,书中旁征博引的资料
期刊
[编者按]2013年4月26日,兰州市作家协会、兰州城市学院文学院、兰州铁路第一小学、丝绸之路杂志社联合举办“孙海芳散文小品集《这些字,那些事》研讨会”。孙海芳现为兰州铁路第一小学教师、兰州市作家协会会员、《丝绸之路》特约记者,其散文小品集《这些字,那些事》于2012年12月由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这部散文小品集系作者多年的生活感悟与智慧结晶,创作手法新颖,立意高远,将文学创作与教育文化有机结合,别
期刊
[摘要]在中国古代画作中,屏风绘画是最受人们喜爱的图像之一。由于屏风的角色多样以及身份模糊,从而为画家们的艺术修辞手法提供了多重选择。正如潘洛夫斯基所构建的三个体系图像学,①屏风的阐释框架也可在此基础上运用类似这种体系并结合符号学理论来进行研究,在实物、绘画媒介以及绘画图像三者之间转换,打破了图像、实物和原境之间的界限(文本与文本之外的转换)。  [关键词]屏风图像;符号学;文本意义;符号修辞  
期刊
[摘要]孙海芳的散文集《这些字,那些事》由字延伸到生活,讲述了有关兰州的民俗、典故、传说,并加入了作者与字有关的感想与经历,温暖抑或伤感的文字让读者获得精神抚慰。她的散文创作注重对题材的开拓,深入挖掘主题,敢于走出书斋,接受瞬息万变的生活撞击,感情真挚、坦率,以情动人,语言清丽优美、晓畅明快,富有美感。  [关键词]孙海芳;《这些字,那些事》;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I207.67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在语文识字教学中,汉字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而且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本文结合孙海芳老师的识字教学活动,探讨了识字教学所应具有的理想境界,即在一定《这些字,那些事》语文知识情境中,通过学生与汉字的对话,提升学生创造性的言语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在汉字的文化精神浸润中,回归有温度的语文教学。  [关键词]汉字;识字教学;《这些字,那些事》  [中图分类号]I207.67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孙海芳的《这些字,那些事》通过对汉字进行陌生化处理的方式,从汉字的字形义推演至语言义,并将与这些汉字相关的民俗及文化以故事的形式镶嵌其中,对汉字工具论给文化造成的遮蔽做出了一定的纠正。小品文的图像选择显示了作者的严谨态度,图像作为文字语言的辅助角色出现,增强了小品文的修辞效果,也使得文化以抽象与具象的方式同步彰显。  [关键词]《这些字,那些事》;符号学;汉字  [中图分类号]I207.6
期刊
[摘要]对于文艺作品,往往要求真、善、美的统一。真正优秀的文艺作品,总是能够深刻地反映生活真实,具有强大的思想力量,同时又有高度的艺术性。本文将通过艺术真实、情感评价、形式创造这三个方面来揭示《这些字,那些事》这部作品以真、善、美为内涵的审美价值追求。  [关键词]《这些字,那些事》;真、善、美;艺术真实;情感评价;形式创造  [中图分类号]I207.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
期刊
[摘要]“人生的艺术化”是朱光潜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艺术和人生是没有隔阂的,人生就是一种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一个艺术作品,只有懂得生活的人才能塑造出上乘之作。本文从人格和艺术的完整性、修辞立其诚、人生的严肃主义、无所为而为的玩索四个方面对《这些字,那些事》的艺术价值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阐释,以此寻找文学的美学价值之所在。  [关键词]《这些字,那些事》;人生的艺术化;美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