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归来谈阅读

来源 :出版广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rm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4月13日,由北京大学新闻与出版学院现代出版研究所、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百道网、《出版人》杂志社、《出版广角》杂志联合发起的博雅出版论坛第一期在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9层会议厅举行。北京大学新闻与出版学院肖东发教授、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现代出版社有限公司总编辑臧永清、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出版研究所所长徐升国等嘉宾出席并发表了主题演讲。
  读书改造国民精神,增强国民素质,实现文化强国
  文化强国和全民阅读关系十分密切,落实国民阅读、发展国民教育将为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基础。马丁·路德说过:一个国家的繁荣和力量,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化素养,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与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蔡元培先生也曾说“欲使国家振兴舍教育而无他”。
  聂振宁曾多次在政协会议上就“全民阅读活动”提出草案,并表示“读书是精神上的全民健身”。他认为,现在提出的全民阅读活动,内涵不仅是学知识,更是国民精神、国民素质的一种改造、一种提振、一种养成。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阅读是一种人生态度,阅读是一种精神的存在方式。全民阅读活动是精神的全民健身,也就是国民素质的教育和培养,通过阅读,能够深入改造我们的国民性,不断提升我们的国民精神,持续养成我们的国民素质,为建成文化强国打下最重要、最坚实的基础。
  谈到全民阅读的目的,聂振宁一阵见血地指出,全民阅读活动不是要培养出多少博士,而是要养成更好的国民。国民素质不是知道多少,而主要是能够做到多少,能够懂得怎么样有礼待人,怎么样遵守秩序,怎么样爱护环境,怎么对待人生价值等。即便中国再获得几个诺贝尔文学奖,有再多的文化产业园,拿到多少奥斯卡电影奖,倘若我们的国民依然在世界各地随意插队,随地吐痰,大声嚷嚷,争先恐后,嫌贫爱富,铺张浪费,那么,我们仍然不会被世界承认是一个文化强国。因为全世界都会评价一个国家特别是一个人口大国的国民素质和国民的德行,在今天,它们是国家更重要的文化软实力。
  徐升国从“阅读能力”的角度阐释了开展国民阅读的重要性。他说:“在国际上对学校教育有一个普遍的认知,学生第一重要的能力培养就是阅读能力的培养,因为如果一个学生阅读能力很强,就具备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国外有一个说法,叫阅读优先,或者叫阅读第一。美国的国家教育改革法案里面明确提到这个观点,作为教育改革法案的核心思想。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我们教育改革法案里面对阅读基本上只字不提。”
  数字化阅读发展迅速,或将成为未来主流阅读方式
  根据新闻出版研究院近十几年的国民阅读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国民图书阅读率2011年是53.9%,比2010年52.3%增长1.6个百分点,但是比1999年第一次全民阅读的图书阅读率降低5个百分点,十多年图书阅读率呈现一个U形,期刊和报纸的阅读率也呈现一种波浪式下滑过程。第一次全民阅读调查的时候,整个国民上网率只有3.7%,2011年达到55%。从2008年到2011年,数字化阅读从24.5%增长到38.6%。从2007年到2010年,手机阅读从12.7%增长到27.6%。从上述这些数据可以看到,国民数字化阅读在近十年间发展迅速,直接影响和冲击人们对纸质出版物的阅读。从这个趋势看,数字化阅读将成为未来主流阅读方式。
  但是,数字化阅读意味着什么?数字化阅读与传统纸质阅读方式的差异是什么?两者对人们的影响有什么区别?这些问题并没有非常广泛地被关注、思考和研究。针对这一问题,徐升国认为,国民数字化阅读的迅速发展将带来国民阅读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他认为在“数字移民”和“数字原住民”迅速增长的时代,人们的阅读方式逐渐趋向于浅阅读和信息浏览式阅读。数字化阅读会导致人们思维方式的改变,过于依赖互联网将使记忆失去价值,形成“数字脑袋”。他担心伴随静态阅读和面壁式阅读而来的理性时代也许会因为数字阅读而受到冲击。
  在数字阅读这一问题上,臧永清则认为,纸书、电脑、手机,都不过是文字和图像的载体而已,它们本身不是知识,不是文化,也不是艺术。而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传播知识和文化。所以,通过什么载体阅读并不重要。我们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阅读介质的演变,不存偏见地推动全介质阅读。与此同时,出版从业人员有责任为读者的阅读提供引导。
  主持人肖东发在总结发言时指出,电子书阅读所占份额肯定会越来越大,但是纸本书,不管是阅读、收藏还是欣赏,肯定会继续存在。即便电子书已是阅读的大趋势,但是有些纸本书还会继续坚持。
  国民阅读水平落后,全民阅读迫在眉睫
  据统计,我国国民人均阅读图书为4.35本,与日本40本、韩国11本、法国20本、以色列60本的阅读量相差甚远。聂振宁指出,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公交车上、地铁列车上、火车站、航空港、酒店餐馆里,手持一卷、安静阅读的现象并不多见。外国人对中华民族读书现状的贬斥,可以说不亚于从前对“东亚病夫”的轻视,把全民健身活动和全民阅读活动提到一起来说,是希望能起到提升紧迫感和危机感的作用。我国应尽快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因为读书可以很好地改造和养成良好的国民精神,增强国民素质。
  与此同时,数字化阅读和碎片式阅读的流行为实现全民阅读带来了巨大挑战。目前,与移动网络和通讯相结合的交互式出版和阅读、社交式出版和阅读、碎片式出版和阅读,将可能颠覆第一代和第二代数字出版模式。传统意义上阅读的重要性也将越来越降低,阅读和思考越来越成为稀有之物。我们再不需要冥思苦想,到网络上就能获得答案,深入阅读和深入思考不再是传播知识的唯一方式,甚至不再是主流的方式,同时阅读也不再是人们最重要的生活方式。信息爆炸时代人的思考能力的平面化、碎片化等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新现象和新趋势。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将离知识和智慧越来越远。   谈到开展全民阅读,徐升国在会上指出,除了数字化阅读带来的挑战,我们国家还有一些其他方面挑战:第一,传统纸质媒介阅读时间持续减少。第二,没有阅读时间和读书习惯缺乏成为影响国民读书重要因素。第三,有超过50%的人认为自己读书数量非常少,或者比较少,多数国民对自己阅读满意度并不高,只有两成国民对自己阅读状况表示满意,有20%以上人表示不满意,还有58%人表示一般。也就是说,大家对自己阅读状况并不是很满意。第四,国民阅读的公共服务设施提供有待加强。我们可以看到国民读书的来源,70%的人通过自己购买来阅读,还有40%是借阅,到图书馆借阅的人占19.8%的比例,还有11%人在书吧里面看,有2.3%在农家书屋或者各类书屋里面看书。第五,校园的阅读环境有待改变,许多学生因为功课紧张没时间读书,还有许多同学没有读书的习惯,不喜欢读书,还有不少人因上网游戏等没时间读书,找不到感兴趣的书等。在小学,有8成小学老师支持学生读课外书,但也有3%的老师反对学生读课外书,有27%的老师表示无所谓。在中学,超过10%的老师反对学生读课外书。
  推动全民阅读须各方共同努力
  今年的全国政协大会上,以原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委员作为第一提案人,共有115位委员联署,提出建议制定实施国家全民阅读战略,并提出五项具体建议。一是成立国家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以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各地各部门资源,形成合力;建立长效机制,形成国家长远战略;解决全民阅读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二是设立国家全民阅读节,将孔子诞辰9月28日确定为全国阅读节。三是进行全民阅读立法,由全国人大制定《全民阅读法》、国务院制定《全民阅读条例》,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将推动全民阅读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四是制定全民阅读规划,作为开展全民阅读的指导性文件。五是建立国家阅读基金,建设全民阅读重点工程。
  针对全民阅读的开展情况,臧永清提出了自己的四条建议:第一,党和政府应该更加重视国民阅读,但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应该更加重视内容。第二,社会精英阶层应该提高阅读水平,在全民阅读中起到表率作用。第三,出版业要充满激情地去创造,多出好书,多出畅销书。第四,我们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阅读介质的演变,不存偏见地推动全介质阅读。同时他还建议设立国家阅读节,多建设一些开放性的更强大的小型公共图书馆,政府给国民购书适当的补贴等。最后他在报告中提出,党和政府应该更加重视国民阅读。国民阅读是文化建设的基础。没有阅读,就不会有文化,而没有文化,国民的素质就很难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就不复存在,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就难以实现。
  针对国民阅读的一些趋势和挑战,徐升国也提出八个方面的对策,来改变国民阅读面临的挑战: 第一,将国民阅读上升为国家战略。第二,为国民提供更多公共阅读基础设施。第三,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阅读氛围,普及阅读意识和观念。第四,促进亲子阅读,从儿童开始培养阅读习惯。第五,开展校园阅读,将阅读作为校园教育的核心。第六,大力发展公益性社会化民间阅读促进组织。第七,大力发展阅读产业,以市场的力量促进阅读发展。第八,引导和发展数字阅读,研究其优点与不足。
  最后,肖东发在总结发言中呼吁,把实体书店留下,让孩子、老人都有翻书看书之地;希望国家政策能保护实体书店,减轻房租赋税;农家书屋、社区书屋多建一些。切实抓好全民阅读,高度重视儿童阅读习惯的培养;立法、建制、投资、设奖、领导挂帅带头;重视发挥各级各类图书馆的作用,深入到社区、家庭。
其他文献
与人民文学出版社共同设立“白鹿当代文学编辑奖”对于我这样一个作者来说,表达的是我对文学编辑们深深的真诚的敬重。白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吉祥的象征和符号。“白鹿当代文学编辑奖”,寄予着我们对文学事业共同的期盼。  ——《白鹿原》作者 陈忠实  在《白鹿原》出版以来的二十多年中,陈忠实先生始终将最大的信任和支持给予了人民文学出版社。今天,“白鹿当代文学编辑奖”的设立和颁发,是一位作家对人文社编辑
期刊
有的人是为制造财富而活的,有的人是为了权力而活的,有的人是为了表现自己而活的。而我,活着就是为了写这些字,通过这些字来表达我的想法。  我写历史文化随笔,起于20世纪末。那时候刚落脚北京,一文不名,也百无聊赖。以前在黑龙江的时候,就喜欢《读书》杂志,于是就试着给它投稿,没想到居然被采用了。于是一发不可收拾,越写越多。渐渐地,别的杂志也来约稿,稿费也逐渐高了起来。反正平时没事总要看书,看到有意思的地
期刊
模糊语法学的研究落后于人类在智能领域的研究,其主要原因还是人类没有对语言现象进行更深层的探索,其次就是没有抓住模糊语法学的根本属性,因而止步于表面研究。  人类所运用的语言都具有模糊性,所谓的语言模糊性(又称模糊语言)就是对于自己表达的意思没有精确性,只是表达出了你所要表达意思的边缘。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对于事物的模糊认知反映到人类所运用的语言当中就形成了语言的模糊性。语言的模糊性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期刊
成功的旅游书,要在个性化的经历中映射更多的共性,使私人化的故事成为大众潜意识里的向往。  2003年,一本名为《3000美金,我周游了世界》的书让人耳目一新。这本书与当时常见的旅游资讯类和旅游文化类图书都不尽相同,它在旅行方式这一层面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站在2013年的时间点回望,诸如此类个性化、私人化、深度化的旅游图书在这十年中不断涌现,许多作品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何深入挖掘此类图
期刊
尽管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举世公认,但是当代华文出版还远远未能把这种传统文明转型为针对全球的出版文化影响力,我们只有在不断地学习、交流中谋求发展,充分发挥好优势,才能增强华文出版的国际实力,才能以国际性视野面向华文出版的未来。  华文出版,主要指的是承载中华文化,并以中华民族的任一民族语言文字作为出版语言的出版。如今我们所说华文出版,更重要的是其背后的文化风格——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精髓。《传家》一书出
期刊
对出版单位而言,充分利用微博这个新的营销平台,开展图书营销,提升营销业绩,不仅具有实践意义,同时对拓展图书的现代营销渠道,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探索的意义。  微博综合了博客、即时通讯、手机的传播优势,是最能代表自媒体发展的典型表现形式,它秉承着自由、开放、平等和共享的网络精神,与以往的传统媒介形式相比,前所未有地赋予了每一个拥有微博的主体自由表达和交流的渠道、平台,微博的信息传播特征凸显了自媒体时代的
期刊
阅读这美妙篇章的同时,些许迷惑又在我心中渐渐涌起。面对残酷的现实,这样纯真美好的文字细细品味起来,又觉得有些清浅——现实中的情感、世相纷繁复杂,冰辉的文字则滤掉了这纷杂的尘沙,留下“有点儿甜”的山泉水。  在中国文化历史的长河中,文学向来被喻为“不朽之盛事”,一说起文学,总会有种正经端坐的敬意油然而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些许的疏离感。日常生活中的文学意趣,则与作者的生活趣味有关,如苏辙在黄州快哉亭
期刊
纵然生活中,脚步再匆忙,也请每天都留一些时间,品味改变人类世界、关于幸福的第四只“苹果”。  微博上有个著名的段子,三个苹果改变了世界,一个诱惑了夏娃,一个砸醒了牛顿,还有一个掌握在乔布斯的手中。象征着欲望、知识和激情的苹果,为人类开启了一扇扇通向未知世界的门。  事实上,改变世界并让我们内心不断丰盈、有所增益的第四只“苹果”,始终在我们的心中,形影相随。安徽出版集团总裁王亚非给自己的新书《非名言
期刊
百道网是我国图书出版产业的权威门户网站,其精选各类书业信息,汇合产业内外智力资源,借助技术优势构建一个高效的书业信息服务平台。“百道网人才频道”作为百道网新兴的业务版块,一经推出便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全国各大出版社和几千家出版企业纷纷在这里发布最新的编辑出版人才招聘信息,广招行业英才。发展至今,百道网人才频道已经成为出版业内最具权威的图书编辑专业化网络招聘渠道,其发布的信息具有很高的行业影响力,能
期刊
畅销书排行榜作为读者及其审美心理的缩影,是出版社策划组稿的参考依据,以接受美学理论为支撑,出版社要面向读者,留意读者阅读心理以及审美接受水平,细分读者市场。出版社在宣传营销时,更应将接受理论贯穿出版始终,开展全方位营销。  畅销书是图书出版与读者消费的风向标,不仅遵循流行文化的发展规律,贴近当下生活现实,也满足了大众读者的阅读需求。分析畅销书排行榜,可把握时代风貌和读者群审美认知水平。接受理论兴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