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事与哲理的有机融合中实现“言意共生”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ee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上,崔峦会长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目前阅读教学存在的弊端:“当前一个倾向性的问题是阅读教学往往‘得意而忘言’,一味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忽视语言的理解与运用,甚至以‘得意’为唯一目标,忽略语言的学习,特别是忽视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忽视揣摩作者是怎样用语言表达思想内容的,忽视从读学写,了解文章写法。”如何根治阅读教学这一根深蒂固的弊病?特级教师姜树华用自己的研究行动——《伊索寓言》的教学,回应了目前语文教学的这一热点话题,给人启发,令人振奋。针对寓言的特征,姜树华老师从文体、文本的视角,立足文化的高度,引导学生感受寓言的言意特色,玩味寓言的言语方式,学习寓言的个性表达,将故事与哲理、工具与人文有机融合起来,言意交融,彼此支撑,彼此相长,实现了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
  一、 着眼文体视角,指导讲评故事,感受寓言言意特色
  文体不同,教法各异,依体而教,语文教学才有个性,才有语文味。寓言被称为“穿着外衣的真理”,常常借简短生动的故事说明深刻的道理。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寓言的文体特征,从语文的角度而不是道德教化的角度学习寓言,姜老师充分利用寓言故事性强、学生喜欢听故事讲故事的特征,一上课就以检查第一课时学习效果为缘由,摆开“故事擂台赛”,推选3名学生上台讲故事,其他学生听故事,评故事,提建议,既当听众又当评委、导演。“讲——评——接着讲——接着评——再讲——再评”,三讲三评的过程,就是讲评互动、以评促讲、全体参与、共同提高的过程,就是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内化语言、提升语感的过程,就是认识文体、感受寓言言意特色的过程。通过故事擂台赛,学生不仅记住、讲好了三则寓言,而且对《伊索寓言》故事的简短、人物的有趣、行为的夸张、“故事+道理”的结构等言意特色有了直观具体的感受,建立了类的概念,有了规律性的认识,在今后的阅读中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了。
  二、 根据文本特点,引导揣摩语言,玩味寓言言语方式
  虽然寓言的主旨在训诫,目的是“以理服人”而不是“以情感人”,但它的“以理服人”并不像议论文那样用论证的方式,而是寓哲理于生动有趣的故事之中,有鲜明的形象性,学生越是具体而完整地感受了故事形象,就越能深刻领会寓意。姜树华老师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他根据文本特点,瞄准语文教学的独当之任,用两大举措引导学生揣摩语言,玩味寓言的言语方式。
  一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字里行间,抓住关键词句,聚焦人物动作、表情、语言、心理,通过朗读、品味、对话等方法,含英咀华,感受故事形象,玩味言语智慧,体会词句甚至标点符号的内在含义、感情色彩、表达效果。三则寓言,言语表达可圈可点。姜老师以“骗”为抓手,抓住了三则寓言的内在联系,也抓住了迅速进入文本天地的绿色通道。《狐狸和葡萄》中狐狸的言不由衷、自欺欺人隐藏在“馋得直流口水”“想尽了各种办法”和“只好转身离开”“边走边回过头来”的矛盾言行中;《牧童和狼》中的两处“大叫”感情迥异;《蝉和狐狸》中狐狸的虚伪在行动中暴露无遗,四个“您”的表述更是肉麻无比、虚假造作。姜老师启发学生抓住文本这些矛盾处、微妙处、关键处,反复朗读,察言会意,涵泳品味,明意赏言,对话交流,言投意合,深刻认识、理解作者是如何用这样的语言表达思想以及这样表达的妙处,强化了学生对寓言言语特点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以《牧童和狼》教学为例,姜老师紧扣牧童前后两处“大叫”浓墨重彩,先让几名学生对比读,其余学生对比点评,再作奖励性的朗读展示与欣赏式的评点,所有学生都在“读——品——悟——读”的研读过程中,体会牧童表情与内心的变化,从而进入了朗读的最高境界——身临其境。通过音高、语速、语气、神情的变化,传达出了特定情境中特定人物的情感色彩、心理感受,悟出了提示语多一字与少一字的不同,同样是大叫,同样是感叹号,内在的感觉却不同,体会到伊索寓言语言的张力与表达的精当。
  二是别出心裁,引导学生重写课文内容,让范文表述与学生的练笔形成对比,既增加了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锻炼了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又让他们在对比中感知了文本言语方式,明白了文体的特点和作者的匠心。为了让学生深入感悟寓言言语精炼的表达特色,姜树华老师有意反其道而行之,在研读第一则寓言《狐狸和葡萄》时,让学生发挥想象,将课文第一段描写具体。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伸出感受的触角,并动用各种描写技巧和修辞手法,将葡萄的美味诱人和狐狸的贪婪无奈表现得活灵活现。姜老师先大力表扬学生写得生动形象,接着让沉浸于喜悦中的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只用一句话叙述,没有铺开来描写?教室内陡然寂静下来,接下来便是组内各抒己见,组间互为补充,学生终于恍然大悟,不但了解了寓言的表达特点,而且知道了必须根据内容的需要和文体的要求确定表达的方式。
  三、 立足文化高度,启发个性表达,感悟寓言深刻哲理
  寓言是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是一种以教化为宗旨的文学样式,借此传承人类文化,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理所应当,关键是我们以何种姿态和方式让学生继承这些文化,感悟寓言的深刻哲理。2011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致力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同时,通过语文课程让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外优秀文化,“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从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出发,姜树华老师自觉立足于文化的高度,从语文的角度,用语文的方法,引导学生感悟深刻的哲理,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学生文化品位,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一是以言语实践的方式,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深刻领会寓言的寓意,在表达中促进言意共生。伊索寓言大多取材于动物世界,故事情节虽然简单,蕴含的哲理却非常深刻,给人以触类旁通的生活训导。要想让学生对寓意有透彻的理解,就必须启发学生调动生活体验,从现实生活中找到类似的现象,并透过现象看本质,获得思想认识的升华。在姜老师的精心点拨下,学生纷纷联系实际,畅所欲言,感受深刻。
  二是启发个性表达,多角度、有创意地解读。为打开思路,解放思想,姜老师以寓言《狼和小羊》为例,出示了多种版本的寓意。有言语表述的不同,虽然都是谈对恶人的认识,但说法有别:表述一,“对恶人做任何正当的辩解都是无效的”。表述二,“坏人是不会跟你讲道理的,要远离坏人”。表述三,“弱者再有合理的理由,也阻止不了强者对自己的不利行为”。有领悟角度的不同,“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学生在阅读《狼和小羊》多版本寓意之后,深受启发,认识到不同的人读同样的寓言,会有不同的认识,即使他们的感想相近,但表述也是有区别的。于是学生静思默想,思维开花,课堂上生成了许多精彩的、有个性的言投意合的结晶——《狐狸和葡萄》:“有的人什么都做不了,不好好弥补,却自欺欺人来安慰自己!”“狐狸用自我安慰的方法来抚慰自己没有得到葡萄的心情,这种方法只能证明自己的无能!”“狐狸虽然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葡萄,但是他能换种方式安慰自己!”《牧童和狼》:“一个说谎的人,哪怕有一天说了真话,那些被你骗过的人也是不会相信的,这就是以牙还牙!”“一个人若是给别人留下的是好印象,大家便会认为他是好人;若是给别人留下坏的印象,大家便会认为他是坏人!”《蝉和狐狸》:“一贯说谎的人,就算骗过了很多人,最后也还是会被识破的!”“坏人往往会露出破绽,我们要存有戒心,看穿坏人的阴谋诡计!”
  一则生动的寓言就像一个奇妙的故事一样,保留在学生的记忆深处。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学生会逐渐丰厚,逐步深入,并将寓言与生活挂起钩来,重新认识其哲理,阐释其意义。课的结尾,姜树华老师意味深长地出示《伊索寓言》译者贾瑜凯的话:《伊索寓言》之所以能有如此的生命力,就在于它能使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在阅读每一个浅显易懂的故事的同时,能获得不同的启发和智慧。这不仅回应了上面的教学举措,揭示了个性解读的思维与路径,提升了学生对寓言寓意生长性的认识,也把阅读从有限的课内延伸至无限的课外,从童年延伸至未来的人生,昭示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更久远的时间,用心灵、用生命与经典不断对话,与大师深入晤谈,实现更高层次的言投意合、言意共生!
  作者简介:江苏省江苏教育学院如皋分院教授。
其他文献
国标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除略读课文外,每篇课文后均编有练习题,与前面的课文构成了一个整体,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课后练习的设计体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体现了教材编排意图,也是课堂教学目标的具体呈现。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课后练习作为教材的组成部分,体现了课文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那么如何充分发挥课文练习的作用,将它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成
期刊
【人物名片】  柳袁照,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2002年起任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校长,江苏省政协委员,江苏省作协会员,教育部华东师范大学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兼职教授。他推行以“本真、唯美、超然”为特征的“诗性教育”,倾力打造语文“审美课堂”,主张让学生“我手写我心”,努力构建“激活、共鸣、浸润”的作文教学模式。他坚持文道结合,亲自撰写并带领老师开发了二十余本语文校本教材和读物,让乡土文
期刊
作文是学生与教师普遍头疼的话题。学生怕写作文,“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老师怕教作文,学生无话可说,不知道怎么说,老师不知道怎么教,怎么改。作文真的这么难吗?应该不是!从直观体验来说,人的表达的学习经历了两个过程:一是语言学习,二是文字学习;前者是口头表达,后者是书面表达,从本质上说两者性质一致。前者学习是从无到有,后者学习是从有到书面落实,是转换,从逻辑推演来说,前者理应比后者困难
期刊
近日,笔者有幸领略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和王崧舟的教学风采。巧合的是,两位老师不约而同地在教学中借助板书“口”,形象地给学生指点学习方法,直接指向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在课堂上真真切切地获得提高。  一、妙用“口”,在“忽悠”中渗透阅读方法  下面是薛法根教学《九色鹿》片段。  师:《九色鹿》源自一个佛经故事,画在敦煌莫高窟第257窟的墙壁上。这是一组连环画,有九幅图。我们读到的这个故事
期刊
《只拣儿童多处行》(苏教版第十册)是现代儿童文学作家冰心的一篇游记散文。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中,我发现了几个精彩的片段,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  【片段1】  出示:你们知道冰心奶奶吗?选择一个方面,用一两句话介绍一下吧。  1.作者生平;2.作品风格;3.主要作品。  生1:冰心,我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  生2:我读过冰心奶奶的《小橘灯》《再寄小读者》。  生3:冰心奶奶热爱儿童,她说
期刊
教学目标:品味文学作品刻画人物的细节描写——肖像描写,并让学生学会用肖像细节来凸显人物特点。  专家点评:人物细节描写有肖像细节、语言细节、行为细节、心理细节等,本案例抓住肖像细节,采用“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断其一指”策略,指向明确,目标集中。这正是高效课堂的标志之一。  课堂呈现: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看文章是怎么刻画金岳霖的肖像的?请大家找一找相关语句,并且咀嚼一下这些语句写出了金岳霖先
期刊
英国诗人雪莱说过:“想象是创造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力犹如一个尚未开发的宝藏,只要善于挖掘,就会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如何挖掘这些宝藏,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呢?在教学《沉香救母》(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0、11课)一课时,我是这样做的。  一、抓关键词语想象  小学语文教
期刊
一、 真实的文本解读,需要告别“一字情结”  在我们的意识中,一个作品一层结构,一个作品一个主题。于是,我们在走进作品的大门,看到第一层风景之后,便不由得停下脚步。像马朝虎的《水》,教师一般也就带着学生只读到作者在文章中明确写出的东西:“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这是学生一读就知的东西,无需教师进行引导。当然,也有教师会在此基础上稍作延伸:有水的日子那么“乐”,缺水的日子那么“苦”,作者以“乐
期刊
第一次听到“生态课堂”这个名词,是在几年以前。我觉得,生态课堂应该就是叶澜教授所说的“充满生命活力”的绿色课堂,它“低能耗,高效率”,能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它充满着人文情怀,闪耀着智慧光芒,洋溢着成长气息。在自己的课堂上努力营造一种“绿色”“生态”的气息,让自己的课堂成为洋溢着生命绿色的课堂,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位一线教师的事业目标。  紧扣生活,构建开放的绿色生态课堂。开放,从内
期刊
在这草长莺飞、姹紫嫣红的季节,我们随南通教育代表团支教来到了四川广汉这座新型的、有着特殊意义的学校。姜树华老师执教的《窃读记》,不仅洋溢着浓郁的语文味,工具性与人文性交辉,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构建“学”的课堂,行走于“言”“意”之中。由重教师的教,讲究精致、精美,行云流水,严谨有序,到重视学生的学,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倡导学生的自学、自悟、自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 借助活动单,迈开“让
期刊